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发布时间:2018年4月16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836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经过12周的努力,建筑学系的大三同学们完成了跨越冬、春两学期的建筑设计V课程:“再˙建筑——旧有建筑功能空间的更新再造”的设计。其中冬学期八周环节作为个人方案设计阶段,春学期四周环节为团队深化设计阶段。

 

针对最终设计成果,建筑学系特邀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大师沈济黄;浙大建筑系教授卜菁华;浙大建工学院副院长、求是特聘教授吴越;万科杭州公司副总裁丁洸;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陆激;绿城Gad设计总监吴轩等六位建筑专业领域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答辩评图。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各答辩评委对此次课程设计的最终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无论是设计深度、图纸表现、模型展示所显现的优秀专业素养,还是方案设计本身所体现的创造性、实战性与落地性,以及同学们所展现出对于课程设计学习的热情与勤奋忘我的精神面貌,都让人印象深刻。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课程概况

作为联盟建筑学设计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本次课程的目标在于强化同学们对旧建筑在动态演进导向下的有机更新的基本认知,培养同学们从旧有功能对应新的需求所产生的变化出发,综合新的使用模式、目标人群、环境特征,提出与之相应的改造策略,探寻建筑功能空间重新定义下建筑有机更新的新思路与方案实现的可行性,从而形成方案生成的逻辑链,塑造严谨完备的分析逻辑能力。

本课题选取浙大玉泉校区标志性建筑玉泉图书馆,这一八十年代初作为图书馆类建筑教科书式的设计作品作为再建筑对象。

课程设计

冬学期第一周进行现场调研和案例研究,并安排浙大紫金港校区图书馆瞿晶馆长做了题为《图书馆发展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专题讲座,促使同学们对改造对象在当下生存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解读、分析和思考,并提出改造设想。同时,结合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实践导师的介入,在技术层面对改造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进行认知与判断;后七周同学们围绕建筑功能空间更新中用户结构、功能结构、空间结构、形式结构之间的逻辑关联和相互关系,逐级递进不断深化设计,最终形成个人方案成果,学期末由实践导师和任课老师组织中期答辩,并由师生共同投票选取23个优选方案。

春学期四周以3-4人组,针对23个优选方案结合不同的设计专题进行团队深化设计。在此过程中,具有丰富施工图工程实践经验的实践导师从课程方案伊始全程参与,在课程指导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每个作业需由同学提出表达自己设计概念且高度凝练的四个字作为方案主标题。

课程设置注重过程的环节控制,教案编制中对每一堂课的成果作出明确的表述规定,逐步推进课程的设计深度,并确保最终的作业完成度。

学生方案一览

走马书市

叶子超 张蔚 王小艺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后山之乐

叶旎 陶一帆 詹育泓 金采恩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流思之元

徐致远 董倬诚 黄文玥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书林漫步

孙源 许昊 蔚雨杉 刘兴隆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穿堂而阅

金子豪 陈健胜 吴柳青 倪珩茸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流动书宴

林巾业 邢祯 谭缃瑶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向左向右

苏亮 林淑艺 郭剑峰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市有山林

程浩然 温润泽 刘子剑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寻迹洞天

郑巍巍 许皓康 徐超颖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模型一览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课程教案

浙江大学 建筑学系 

2017—2018学年 冬学期 

建筑设计V—功能的更新 

 

再建筑

□□□□(四字设计关键词)——旧有建筑功能空间的更新再造

1
课程特色——动态演进导向的有机更新

课程要求在梳理分析老建筑功能空间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从旧有功能在当下动态演进变化过程中对应新的需求出发,结合新的使用模式、目标人群,提出与之相应的改造策略,探寻建筑功能空间重新定义下建筑有机更新的新思路与方案实现的可能性。

2
设计对象——功能空间的更新再造

建筑功能作为人们活动需求的反映,会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随之调整,因而一个有生命力的建筑将呈现出历时性的发展,从而具备可持续的可能,其形式和功能之间关系的发展似乎也总处于一种动态的主从关系。相应的,建筑更新所谓的“新”与“旧”的关系是具备历时性、相对性特征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如果将建筑功能空间的更新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其更新再造基本沿着用户结构、功能结构、空间结构、形式结构四个子系统展开。

3
课题概况

玉泉校区人杰地灵,是浙大文化与精神的凝聚地,作为大学校园核心建筑的玉泉图书馆设计建造于1978-1982年,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原有图书馆是馆藏200万册图书的大型图书馆,其堪称教科书式的功能布局简洁高效,同时作为校园东西主轴尽端收尾的建筑单体,在校园景观空间布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浙大近年的发展中,玉泉校区的定位渐趋单一化和专门化——主要功能向信息和工程研究中心转变,学生与教职工数量锐减。同时,当下图书馆使用自身功能内涵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无论是应对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的新变化,还是如何重新定义其使用人群,都需要重新定义旧有建筑的功能空间,认识新旧建筑使用的差异性与再更新的迫切性。

 

课题要求同学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从图书馆功能演变与使用人群定位出发,提出满足建筑未来功能变迁并与之对应的形式优化的策略。根据现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区位环境、结构形式、空间容量等因素,结合给定任务书内容,完成对原图书馆西侧集中书库的建筑更新方案设计。

4
教学任务

本课题以“建筑功能空间更新中用户结构、功能结构、空间结构、形式结构之间的递进和关联关系”作为本单元课题训练的切入点。   

 

首先,通过学生对人们需求变化的发展与建筑功能演变发展的历时性和相对性的理解与认知,训练学生对某特殊问题(功能业态变化)从功能和形式关联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更广泛地关注建筑的功能可变性以及掌握如何与之应对的解决策略。 

 

其次针对特定的功能架构,创新性地提出富有个性的解答,完成从功能计划图向三维空间结构的转译,关注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注重与原有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原型的协调。

 

最后,通过适宜的形式语言和形式结构,处理新旧对接、空间界面、材料运用,节点构造等问题,提升建筑设计素养和建筑思维深度。

5
训练目标

(1)针对图书馆功能演进及使用人群定位,设定老建筑功能空间更新的合理架构,在任务书所给定的基本设计条件基础上,个性化解读可变条件的理解与设计表达。

(2)从历时性的角度,理解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联。

(3)图解分析在分析问题、功能定位、空间与形式呼应、方案生成过程中的熟练运用和表达。

(4)关注前期功能计划书和后期方案设计中空间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5)建筑内部空间处理的形式语言、结构的系统化训练 

(6)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模型推敲及制作、剖透视的空间表达、爆炸轴测的设计概念阐释、大样图的构造呈现等

6
基地情况

基地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东西主轴西端,东望老和山,北邻教七、南靠教八。地形东往西逐渐抬高,原建筑结合地势高差合理组织内部空间竖向(详见附件中提供的相关建筑图纸)。基地东侧为图书馆主入口,西侧为书库入口,建筑体量围合形成南北两处内庭院。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7
设计要点

(1)建筑设计范围详见附件“改造更新范围”标注,更新设计新建筑外轮廓不得超出改造更新范围线以外。结合书库入库出入口布局,需考虑西侧一层书库入库机动车临时停靠点(9mx3m)外,无需考虑建筑外部空间的绿化率、停车数量等指标问题。

(2)改造更新设计需考虑与原有不可变部分建筑的沟通连接——功能组织新旧融合,整体统筹考量,同时考虑新旧建筑结构的衔接方式。在明确结构关系,保证原有不可变部分主体结构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基础上,可以小范围的变动、增减旧建筑与新建筑交接部分的结构及其关联空间,以增强更新方案的可实施性。

(3)重视建筑立面形式与内部空间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新老建筑形式的对话与呼应。

(4)重视新旧建筑内部形式结构的协调性,充分考虑结构选型、材料构造等问题,构造大样图集中反映体现新旧建筑衔接的构造处理及新建建筑特征的构造。

(5)改造风格需适应建筑场所环境,内部功能可设定特定人群及其专门化配套功能与空间形式。

(6)对任务书所给定的自拟功能部分设计内容,结合用户结构和功能结构分析,提出与之对应的个性化解答。

(7)重视建筑设计深度的控制,并通过过程模型及最终模型表达,剖透视、爆炸轴测、具备一定深度的平立剖面图等图示语言充分表达设计内容。

8
课程设计框架及成果要求进度表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再˙建筑——2018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展

9
冬学期设计成果各项要求

(01)爆炸功能结构及流线分析图;

(02)1:300轴测图;

(03)A1宽度幅面剖透视1个(原则上南北向剖切);

(04)CAD绘制1:300平立剖面:各层平面,其中一层平面带场地环境,图内需表达家具布置,标轴线不标尺寸;西立面;1个典型剖面,标注剖切到各部分房间名称,不标竖向标高;

(05)1:500总平面图;

(06)各部分图纸表现白描为主,允许色彩表达;A1横排版(841mmx594mm)x3张,图纸竖向连续打印;

(07)成果模型1:200(模型底板外沿详附件一标注范围;保留建筑模型以PVC手工制作,外窗不用表达;改造部分表现形式不限)。

10
春学期设计成果各项要求

(01)爆炸功能结构分析图、流线分析图、结构体系及改造更新界面体系分析图、建筑意向及用户结构分析图;

(02)1:300爆炸轴测图;

(03)A1宽度幅面剖透视1个(原则上南北向剖切)、A1宽度幅面西立面透视图

(04)CAD绘制1:300平立剖面:各层平面,其中一层平面带场地环境,图内需表达家具布置,标轴线不标尺寸;西立面;1个典型剖面,标注剖切到各部分房间名称,不标竖向标高;

(05)1:500总平面图;

(06)1:20新老建筑衔接构造节点;更新部分1:30典型墙身剖面(标注构造做法);

(07)图纸内容最终成果不限于以上各项,各部分图纸表现白描为主,允许色彩表达;A1横排版(841mmx594mm)x3x2张,图纸竖向连续打印;

(08)成果模型1:100(模型底板外沿详附件;保留建筑模型建议采用简洁的制作方式以便与更新部分区别;改造部分表现形式不限;模型能剖切展示,表现基本构造概念及内部空间设计表达);节点模型1:20(表现体现主要空间节点或新老衔接的构造做法及内部空间设计表达,模型底板外沿及范围控制详附件)。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