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2018届本科毕业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8年6月22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713
在学术研究领域,好奇心和探求欲对应的命题是“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观察和反思世界,再以一系列严谨和严肃的工作去观照和回答问题,学术研究的意义在此,艺术创作于当下亦然。
艺术发展至于当代,已不是简单地对物像的描摹,或单纯地对形式的探索。艺术要参与当代生活、观照现实社会,并尝试给予具有独立个性的回答。学院所启迪的,正是这种参与的意识;学院所赋予的,亦是这种观照的能力。
今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生的48件毕业作品来自5个工作室,观念、意识、题材、风格以及表现手段的巨大跨度,展现了广美油画教学的多样性,以及同学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作品
1
作者:蔡坚
作品名:《PMMA》系列
作品说明:用丙烯颜料在塑料板上重复涂刷,干燥后形成一张类似塑胶质感的“颜料皮”,将“颜料皮”作为创作的原材料,经过切割,重组并重新拼贴到画板上。作品主要体现了整个过程对颜料的重构和对绘画过程的转序,最终回到对材料和形式的探索,是对绘画本体与非绘画形式之间边界的一次探讨和实验。
指导老师(罗奇)推荐语:蔡坚的作品用颜料薄层一遍遍涂刷,形成他个人的创作方式,极尽严苛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同时又有严谨的整体规划,他以这种方式触碰虚无,解脱虚无。作品一方面是对传统劳作的致敬,也是对当下的复杂与混乱试图梳理出一种秩序。
作品
2
作者:曾钰雄
作品名:《超模组画》
作品说明:利用布面油画和视频两种媒介表达超模肖像
指导老师(周力、黄一山、曾曦)推荐语:曾钰雄的作品由15张小幅油画和5个视频构成的“超模肖像图景”,这些肖像经过超处理,有着某种特殊的雕刻感,如同超模形象在社会属性中是被人为塑造出来一样。曾钰雄有意识将画面色块、形状冷峻处理,在虚构改编超模肖像同时匹配画面的张力对比。5个视频依然是对这些绘画的延展,它们是关于平面肖像的“长动图”,真人模特的重复动作与静止的绘画,共同营造着作者对超模文化认识的“决定性瞬间”。换个角度而言,曾钰雄是在把超模文化肖像化,把传统肖像超模化。
作品
3
作者:龚胥耀
作品名:《纸本丙烯、布面丙烯、纸本水墨、纸本水彩、纸本铅笔》
作品说明:这一组作品把照片里的元素打乱再重组,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形,以此来分析我的视觉习惯。
指导老师(周力、黄一山、曾曦)推荐语:龚胥耀毕业作品展示的不是一个绘画的结果,而是关于抽象绘画的推演过程。他从大二开始便思考抽象绘画的动机,并在其中反复实验,寻求、摸索其自身抽象绘画的根基。心理、视觉以及回避绘画惯性被他纳入工作范围。咋看这组满墙铺开的作品,有些类似蒙德里安对于苹果树的简化与解构,但细看,我们会发现龚胥耀是从一种张普通的风景照片开始,安排了不同的线索与路径,形成一个视觉推演的迷宫。
作品
4
作者:林棽棽
作品名:《永恒的巡游》
作品说明:随着时光的脚步我们不断在无垠的自我精神境界中探索,仿佛踏上了永恒而绚丽的旅程。作品通过对几种意象的结合,象征了构成精神境界的审美领域、信念领域、信仰领域和理想领域。我们的精神境界永远在开拓未知与升华,时光飞逝,唯有我们美好的精神永存。
指导老师(韩建宇、胡赤骏)推荐语:林棽棽的毕业创作,延续了她大学四年对人们心理以及精神世界的兴趣,采取了较具体的手法,融合西方古典艺术,尝试描绘一个可视化的精神世界。
作品
5
作者:石梦霞
作品名:《潘多拉。潘多拉?》
作品说明:在古代西方故事中,潘多拉是宙斯为了惩罚人类创造的第一位女性人类,作为一个被物化的附属身份,她的诞生是为了依附男性、诱惑男性。如今人们对女性外在美的极致追求就像是潘多拉故事留下来的不断物化女性的现代诅咒。
指导老师(谢郴安、郭润文)推荐语:这幅作品虽然以一个先入为主的主题使观者可能误以为是一个古代的故事现代版本,其实不然,她想表现出更多的东西,这是属于他们这个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关于欲望喷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对自我认定,还有作者本人对于性别差异所引发的问题的一系列思考,这一切都被她运用传统的艺术形式经过戏剧性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虽然并不完整,但是艺术的道路从来都是如此,对于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如何制作好图像,还要在趣味上、风格上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是否符合当下的社会功能,这些在石梦霞的作品中均有体现。
作品
6
作者:郑浩燕
作品名:《看“图”识“字”》
作品说明: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之所见。文字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整体性和完形性的格式塔过程,即使我们遗忘某些汉字或某些具体笔画信息,脑袋中总会对它有一个整体简单的轮廓记忆的心理认知经验。
指导老师(何建成)推荐语:郑浩燕的毕业创作最重要是在心理学上以独特角度透过错別字解释关于阅读方式的格式塔原理。作为她的研究对象,错别字在阅读中所给阅读者带来的感觉、信息可能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但她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所见的东西。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表明,人在视觉过程中会追求事物的整体性和完形性。阅读者常常会趋于完形和整体而忽略个别细节甚至错误,并以遵从知觉在不自觉且客观语境下阅读。观者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阅读时身陷其中,随即掉入了她预设的陷阱。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