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8年6月27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586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在怀疑和质问中发挥你的创造动能。

——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古今中外的艺术问题,涵盖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理论四个主题。为了进一步展示2018届人文学院本科毕业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将本科生们的毕业论文,以简介的形式向大家呈现出来。

专题一

归于一画:中国传统画作个案研究

《清代碑学语境中的“中原古法”》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王敦

指导老师:黄小峰

清代是书法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嘉道之际兴起的碑学书风,不仅打破了唐宋以来尊“二王帖学”为大统的书法格局,确立了“二王之外有书”的书法史观,而且对书法形式和书法美学批评等带来深远影响。以阮元提出书分南北书分碑帖,提出北派核心“中原古法”,至包世臣解析“中原古法”,再到康有为发展阮元包世臣观点,提出以“中原古法”为核心的“真楷”“入攒大统”。碑学的发展脉络中,始终存在着“中原古法”的影子。

本论文以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提出的“中原古法”为研究对象,运用图解的方法,解析北朝楷书和唐楷中的区别,由此分析“中原古法”具体所指,力求以此还原阮元有关“碑学”的原意,并试图对清代碑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进行梳理和意义阐释。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从沈周与王鏊的诗文书画交往初探其绘画艺术的社交性》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贺伊飞

指导老师:杜娟

元末明初,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繁荣富足,附庸风雅成为时尚,苏州也由政治中心向文化重心转移,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吴门画派”与“吴门书派”的兴盛,则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吴门派书画家更是与当朝权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来极为频繁。就沈周而言,作为“吴门画派”最早的领袖人物,他的社会接触面之广泛,在历代隐逸画家中亦属罕见。特别是沈周与王鏊的忘年之交,更是传为佳话。他们之间的诗文书画往来之频繁,几乎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媒介,作品中融入的真挚情感,都充分说明王鏊是沈周社交圈中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本文拟通过对沈周与王鏊交往的诗文书画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探寻社会交游对沈周艺术创作的影响及其作品的价值取向产生的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山水画“像”——以王蒙<春山读书图>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丛晓雯

指导老师:黄小峰

本文围绕元末王蒙《春山读书图》展开讨论,以“层层推进”的模式进行写作。结合文献,具体辅之王蒙的“读书”图像,通过细读题跋与画的关系,分析立轴的观看方式、立轴在空间中的位置,还原王蒙“读书”图像产生的复杂语境及其特殊的人际交往,为有名画家的非热点作品作更多解释,论证画家创造一幅普通作品如何平衡具有个人意识的“我”与集群的关系,在创造的话语体系中再生两个“我”的形象的问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 从<沈禹文送别册>看明中叶苏州文人社交》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刘桐

指导老师:邵彦

《沈禹文送别册》(原名《吴中诸名笔送别沈禹文画册》)是明代嘉靖年间文徵明等吴门书画家为送别沈禹文而作的诗画合璧册页。在一套册页当中能够领会吴门诸多画家的画风,保存较为完好,十分珍贵。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册以诗画合璧作为创作形式,这种书画呈现形式又与明代中期的文人士大夫社交活动紧密相关。本文从册页本身出发,对于书法绘画风格进行鉴定分析并对内容进行考证。进而以明代中期文人社交的视角,讨论这套画册对于沈禹文以及文徵明等吴门文人士大夫社交圈的价值和意义。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关于陈容<云龙图>的再思考——探究“龙水”图像和道教 “祈雨”的联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程芊卉

指导老师:邵彦

论文分三部分进行阐述:首先,对陈容、及其作品、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介绍;其次,对于《云龙图》,分为了绘画和题跋两方面,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画中陈容自题署伪;接着,从画作本身及署名陈容的相关作品,以及陈容的个人经历,来探究《云龙图》的创作目的和功用,及《云龙图》与道教之间的联系。

不同的学者对于这幅《云龙图》的看法有不同的观点,笔者在对陈容其人其事了解之后,对于其艺术创作有了一个自己直观的感受。再回头来看这幅《云龙图》虽说是陈容的传世精品,可其中也有几点疑问有待进一步探究。在前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画面进行分析后,结合陈容的其他作品和其自身经历,来探究这幅画的功用,以及陈容的“龙水”和道教的关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婴戏图的一种视角:走进稚子采莲浣溪沙的宋代社会》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刘景倩

指导老师:黄小峰

婴戏图已是一个有很多研究成果的专题,大多数针对婴戏图题材的研究,选择对画中的儿童发式、服饰、玩具、生活实景做了细致分析与解读。但是,儿童的世界观大部分是大人所建构的。研究宋代的儿童,离不开分析宋代社会成人对孩子的期望,离不开宋代的教育制度,离不开宋代的蒙养教材,离不开宋代的科举制度,更离不开南北宋更替后的社会观念的转变。另外,婴戏图中有一类特殊形象——衣物未遮住全身隐私部位的儿童。“清凉儿童”形象在婴戏图中只出现在夏季,画面构成是合乎道理的。一方面反映画中的季节在夏季,清凉服装与庭院中的花开的季节呼应;另一方面,暗示这个小孩的年龄很小,天真烂漫;第三,还暗含了他背后的社会观,当时人对不同阶段儿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理解。本文以一些具体图像加以解读,尝试从图画与当时具体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来重新认识婴戏图。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以<太清观书图>等界画为例浅析两宋时期绘画中的建筑门窗》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赵彩凤

指导老师:杜娟

界画作为中国绘画中一个极具特色的门类,在宋代有了长足发展,题材主要包括建筑、舟船、桥梁、车舆等,由于其对建筑题材的高度写实性表现,使其保留了大量的宋代建筑资料信息。然而以往的绘画史研究中由于受到明清以来绘画中的“山水打头、界画打底”历史偏见的影响,对于界画的研究并不充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才大量出现有关两宋时期的界画研究,对界画的历史沿革、技法、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剖析讨论。

本文尝试从两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界画作品出发,讨论在宋代绘画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界画中门窗的表现形式、绘制特点、时代特征以及与整体建筑的关系等问题。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建筑中门窗的形制、功能与规范,第二部分分析宋代界画中对门窗的表现及其艺术特点,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两宋时期界画作品资料丰富,并因其与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的密切关系而具有相当的纪实性特征,为两宋古建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然而在古建的研究中,学者大多将目光集中于大木作之上,有关小木作的研究稍显不足,而在界画研究中关于门窗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然而,门窗在建筑绘画中具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特别在两宋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领域,门窗也在这一时期发生质的变化,门窗的形制与功能也是在此时基本确定,因此研究相关的建筑界画中门窗绘制的表现形式特点、时代特征、演变历程,颇具研究价值与意义。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陈字家世及其人物画略考——以<斗梅图>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李敏

指导老师:邵彦

陈洪绶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与崔子忠齐名,并称“南陈北崔”,其画作高古疏旷,尤工人物画,是晚明变形主义的代表,在明末清初画坛上占据重要地位。陈洪绶的四子陈字,因陈洪绶的言传身教,绘画面貌上极似其父,在陈洪绶画风的一众传承者中尤为出色。本文通过梳理陈字的家族谱系和社会关系,尽可能还原陈字的家学渊源和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整理分析陈字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以陈字的《斗梅图》轴为例,与相同题材绘画进行比较,探究并归纳其人物画的独特绘画风格成因的几点解释。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整理分析现有论文的研究现状,说明写作缘起。

第二部分是对于陈字的家族谱系和社会关系的整理,主要介绍了陈字的父族、配偶和子女,以及与之交往的画家。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陈字绘画作品的汇总分析,浅析其人物画的特征。

第四部分选取陈字的《斗梅图》为例,通过与相同题材画作的比较,探究其绘画图式与画风成因。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元·<秋林野兴图>轴辨伪考析》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赵婧雪

指导老师:邵彦

全文以对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传为元代画家倪瓒作品的《秋林野兴图》轴真伪鉴定为主要内容。首先,在简单介绍作者倪瓒生平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原作与著录中的《秋林野兴图》轴同时入手,综述《秋林野兴图》轴的基本情况,分析大都会本《秋林野兴图》轴的现状,提出考证大都会本《秋林野兴图》轴真伪之重要性。其次,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大都会本《秋林野兴图》轴的基本组织和艺术风格,在此过程中引入比较倪瓒的经典作品,以此对原作有更深刻与本质的理解,探讨其与画家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的吻合性,进一步阐明其相应的存疑之处。本文的最后部分则将叙述倪瓒伪作的常见情形,立足于对倪瓒伪作一般规律的把握,对大都会本《秋林野兴图》轴的作伪可能性与作伪方式可能性进行考量,并对历史中与当下所存在对其误定之问题展开探讨。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传苏汉臣<百子嬉春图>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阳小亚

指导老师:黄小峰

每个时代的艺术文化发展都有相应的环境和背景,都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息息相关。宋代婴戏图这种绘画题材的盛行就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相融合的产物。婴戏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百子图作为婴戏题材绘画中的典型,蕴含着人们趋吉求福的共同心理诉求,深受喜爱和欢迎。传为宋代画家苏汉臣的《百子嬉春图》,刻画了三十五名孩童在殿阁上下嬉戏玩耍的场面,充满浓郁欢乐的节日气息。画面中所呈现的各种娱乐活动背后都有特定的意义,可能与某些传统节日习俗有关,或者与某些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事物相关联。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说,这些娱乐活动是人们共同民俗心理、传统理念、风俗习惯的载体,因此婴戏图为大众喜闻乐见,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直至明清时期,依然很流行,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吴中七老图>初探》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于敬彦

指导老师:贺西林

2017年11月在北京画院展出的清代肖像画《吴中七老图》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心。该画原藏于南京博物院,由大收藏家潘达于所赠。清代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且有精细的分工,既有善绘头像者,也有善绘衣冠者。当时群体肖像画也颇受欢迎,但存世并不多见。而这幅画的作者在历史上的记载寥寥无几。相比于清代其他的肖像写真,画者技艺不算精湛,但胜在设色淡雅。人物虽多,但构图、布景却错落有致,倒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所绘七个人物均为当时社会名流,那么吴中七老分别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幅作品传世?画者何以名不见经传?而这七老和真率会有何关系?追溯画中七人的生平是否可以找到画者更多的个人信息?本文将《吴中七老图》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解决以上几点疑惑。同时,根据这幅画牵引出这个画家的另一幅作品《吴郡真率会图》,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这幅作品得到更多关于画家本人及画中七老的信息。


 

专题二

中国近代美术之路

《张大千泼墨泼彩画形成原因浅析》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张棋瑞

指导老师:刘晋晋

20世纪大画家张大千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成为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耀眼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笔墨特征与画风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古典时期,着力于从传统学习,初求笔墨清新俊逸;二为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大千西行敦煌,临摹古壁画,眼界大大开阔,使他的画风大有改进,笔墨近于瑰伟雄奇;三为独创时期,这一时期,人画俱老,学养深厚,开创了泼墨泼彩的艺术天地,开拓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使其笔墨达于苍浑渊穆。从发展的眼光看,张大千的抽象山水是传统的现代阐释:是极具现代感的传统中国画。纵观前辈学者们对张大千的艺术评价和研究,大多着眼于张大千的趣闻轶事、摹古仿古、交游旅居和画艺成就,而对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就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的形成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有一个更深的认识。研究表明,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绘画深受其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影响,并且蕴含了丰富的个人感情,它不仅是张大千晚年重要的情感寄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座丰碑。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土山湾工艺院与月份牌之联系——以画家为线索》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孙清越

指导老师:曹庆晖

土山湾工艺院的美术活动在近代美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月份牌画则是近代商业美术的重要分支。土山湾工艺院与月份牌画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过去的研究中,已有学者有对此命题进行了一些讨论。但部分有生搬硬套,不合逻辑之嫌。经过笔者整理、调查,对现有资料进行了一定的勘误,对一些模糊定义加以区分,对该问题以画家为线索进行了有机回答,并从美术学的角度做了一些图示分析以验证联系。

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

第一,土山湾工艺院提供的技术进步改变了月份牌产生和印刷。土山湾图画部承担了西方美术启蒙的作用,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美术界人士;土山湾印刷部引进的新技术革新了近代印刷业的发展。

第二,土山湾出身的画家直接、间接促进月份牌发展。土山湾出身的美术界人士承担了极多的教育工作,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月份牌画家。他们的师承关系可以整理成谱系。

第三,土山湾工艺院带来的西画启蒙改变月份牌画面表现。在月份牌画由年画转向广告招贴画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受土山湾美术教育而产生的图示造型、色彩与信仰的变化,使得月份牌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图像魅力。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也曾起高楼——京华美术专门学校民国时期沿革考释》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刘华赞

指导老师:曹庆晖

在所有民国时期私立美专中,已知京华美专存在28年,几乎覆盖了民国北京画坛最为辉煌的几十年。然而目前关于学校的沿革所知甚少。目前已知只有《京华美院第八届毕业学生录序》和《为遵令改组京华美术学院为私立京华美术科高级职业学校呈请立并转呈教育部立案由》两份档案大致归纳了京华美专自1924年建校至1936年的校史沿革,帮助笔者大致了解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但是,这两份档案中也存在着一些史实错误和模糊之处和不够详尽完整的信息,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梳理和考释的空间。

2017年暑假,笔者在参加《北洋时期北京地区美术年表》项目的民国报纸整理工作时,笔者意外发现了关于京华美术专门学校相对具有规律性且全面的报道,对于填补京华美专校史沿革上的空白和考证解释已有校史材料都有相当大的作用。本文就是通过整理材料构建一个史实和制度的框架,而关于京华美专与画坛与社会等更广泛联系的研究需要通过更大的课题来完成。

文章根据民国时期北京地区报纸,参考相关档案、文章,通过筹办、管理、校名、校址、教学五个章节简单分析了京华美专在民国时期存在的独特性。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大公报·艺术周刊>与美术传播》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贺川

指导老师:吴雪杉

随着近代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传播范围更加广阔,媒介作为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关键点,在知识、社会、读者、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其勾连在一起。文章以司徒乔时期的《艺术周刊》为研究对象,梳理其间89期中与美术相关的资料。从《艺术周刊》创办时代背景、沈从文的引荐、主编司徒乔的美术素养等入手,剖析创刊与停刊的原因,明晰《艺术周刊》的办刊方针与运营理念。运用文本分析法重点爬梳《艺术周刊》的美术传播内容,一方面传播美术专业知识,为艺术家营造美术探讨空间,另一方面,大量的插图与浅显的介绍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强调其作为报纸专刊,依然具备美术大众化传播的功能,能够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间找到平衡点,推动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对于美术信息与时尚刊物丰产的今天,期以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与思考。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从画稿到造景——浅谈齐白石山水画构图章法与审美趣味》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徐梓熠

指导老师:吴雪杉

本文通过对齐白石画稿和山水画作品的研究,发现齐白石成熟时期的山水画都是将画稿和视觉记忆中提炼出来的真实物象,通过移挪实景,构思布局,根据特定的情感主题反复组合营造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画境。虽然齐白石山水画中山石、流水、树木等的样式单一,但是通过精心的布局和构造总能创作出毫不单调而又饱含形式美的作品。如此创作出来的山水画总是有让人捉摸不透的构图章法,而这样的独特的山水画造景方式便是齐白石山水画中比笔墨更值得探讨的地方,是齐白石与清代四王为代表的传统山水决裂最明显的旗帜,在冲击当时画坛的同时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山水画审美意味。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学科何为?---试论中国画教育在现代学院体制中的生成与现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孙丹妮

指导老师:王浩

在一篇讨论欧洲美术教育的论文中,里尔大学艺术史教授Christian·Heck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可以教吗?

东学西学,道术未裂,如康德所言,有人提出一门科学究竟是不是可能的以及是怎样可能的,这类问题并不足为奇,因为它是人类理性的必然。正如本文所致力于揭开的,在“中国画学院”这一概念的内部存在着矛盾,这矛盾也是一切存在于现代话语中的中华传统文明的矛盾,它来自大国转型的深处,是一个文化体在试图维持自身生命的同时被迫适应另一个所能带来的最基本的阵痛。

以东方哲学为宗的文化体系无法完全被建立在理性主义上的西方现代结构容纳,这是中国画在今天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潘公凯所言,在引进美术学院过程中,外来的艺术价值(写实主义、视错觉、光和色)与本土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作用,衡量传统的尺度已经不太适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价值的混乱。学院体制给中国的美术教育带来了对理性和科学的至高信仰,却从概念上压过了另一种信仰,另一种支撑中国画(边鸢黄荃也好、青藤白阳也好)行过千百年历史仍闪烁着湿润墨迹的特殊内核——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什么,每个人都莫可名状,就像华夏文明本身。

直面中国画在美院中的问题,等于是在直面一切文化遗产在现代体系中的生存问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严防文艺的变相——对鲁迅与叶灵凤论争的再思考》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李鲁云

指导老师:曹庆晖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创造社青年将鲁迅视为旧文坛没落倾向的代表进行批判,作为创造社后期成员之一的叶灵凤便创作了一幅讽刺画参与了“围剿”,而这也成为了之后近十年鲁迅与叶灵凤论争的肇始。

创造社与鲁迅的论战随着1930年左联与社联的相继成立而结束,但鲁迅与叶灵凤之间的纠葛却并未完结。其后鲁迅多次在文章中批评叶氏对外来绘画的“生吞活剥”,并称其为“新的流氓画家”。叶灵凤多次招致鲁迅批评,固然是因为其艺术创作中存在“抄袭”等弊病,但还应考虑到鲁迅的批评文章向来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在这场论争中他针对的并非“叶灵凤”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典型来批判。批判的背后隐含的是鲁迅对当时艺术发展状况的深入观察与反思,先后多次将“叶灵凤”拎出,事实上是为防止文艺的变相与滑坡而做的警示。本文通过对叶灵凤相关创作的图像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文献资料,试图还原二人在艺术创作上的论争焦点,探析这场论争中“叶灵凤”形象的指代以及背后体现的鲁迅美术思想。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商业”还是“政治”?——张光宇<西游漫记>解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王丹杰

指导老师:吴雪杉

《西游漫记》是张光宇40年代漫画的代表作,作者以唐僧师徒求取民主真经的经历,讽刺和影射社会现实。本文以《西游漫记》为中心,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个人经历,探讨漫画中多次出现的都市文化符号和叙事手法作为一种商业手段和策略对漫画政治隐喻表达的作用。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张仃<新中国的儿童>中的儿童形象及其新年画实践》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滕静

指导老师:于帆

张仃1950年创作的《新中国儿童》是以儿童为载体以解放台湾为主题的新年画作品。目前所搜集的资料中对于张仃《新中国的儿童》一画的研究十分稀少,学界专著、文章中对于该作品也基本是片断式的、 零散的叙述 ,对《新中国的儿童》的描述只做简单描述并没展开,意在从社会现实语境出发去谈论一系列作品的共同特点。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学界缺少以该作品为主题的专题研究。

本文围绕《新中国的儿童》中儿童形象的运用,从新年画与旧年画的区别与联系、儿童的革命乐观主义象征意义,儿童成为暴力行为的发动者三个方面,立足作品本身探讨当时社会背景下张仃选择解放台湾这个题材,并赋予解放军以儿童的躯体,其原因、目的。张仃在《新中国的儿童》中利用儿童形象串联起新、旧年画以满足新中国广大群众的艺术需求,把艺术作品和新政权的建立与诉求联系以响应国家号召,对新年画创作做出有益尝试的同时提供一种新的民间视觉语言,并且对今天的国家重大题材创作具有示范意义。

 


 

专题三

风格问题——西方传统画作个案研究

《跨文化背景对米罗中期作品的影响——以〈E.C.雷加特肖像〉、〈农人之妻〉、〈吠月之犬〉、〈有旧鞋子的静物〉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王乐琪

指导老师:邵亦杨

“米罗冬日在巴黎,夏日在西班牙老家,往来频繁如穿梭。”这是李路明先生为罗兰德·彭罗斯(Roland Penrose)写的《米罗》一书所作的序。从1920年起,米罗就开始旅居巴黎,“虽然米罗游历过许多国家,但是在他心中,他的出生地加泰隆尼亚只有法国才能与之相配”可见这两个地方对米罗的影响极深。由此引发了两地的文化背景如何对米罗作品产生影响的探讨。米罗的作品用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很强烈的民族传统,文章试图以米罗青年时期到中年时期的重要经历为线索,从西班牙和法国的民族与文化为出发点,对米罗的四幅作品进行分析。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崇高理论与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以弗里德里希等所绘瓦茨曼山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梁文婷

指导老师:王浩

艺术能否表现美学的“崇高”?这关系到崇高感是怎样的、从哪里获得、它与优美的关系如何。不同美学家持不同意见,但总的来说艺术表现崇高并非易事:“崇高”被认为是关于自由、无限和自我超越的,甚至是无形式的,崇高理论难以付诸画面,艺术家在表现如此形而上的概念时会面对诸多困难。尽管如此,它频频出现在了19世纪艺术家、评论家的口中笔下,因其内涵十分契合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史的发展进程。

本文试从“艺术难以表现崇高”的矛盾出发,以德国1820年代德累斯顿风景画家对阿尔卑斯山瓦茨曼峰的主题创作为例,理解艺术领域对崇高理论的接受和发展。笔者结合了崇高理论史上关于艺术的讨论,针对风景画家科赫(Joseph Anton Koch)、里希特(Ludwig Richter)、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及其赞助人匡特(Johann Gottlob von Quandt)开展研究。几位画家同样是以高山表现“崇高”,作品呈现却十分不同,弗里德里希着重塑造出了时空上让人难以想象和把握的距离感和历史感。

艺术创作如何丰富了崇高?崇高又如何伴随新兴的风景画、象征的手法和审美趣味的发展?“艺术难以表现崇高”的矛盾解决了吗?摒弃对美学概念和艺术创作草率对接,本文试以《瓦茨曼山》等画作的研究落实问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德拉克洛瓦的色彩主张及其在梵高后期绘画中的体现》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陈笑逸

指导老师:文韬

回顾梵高的艺术生涯的始末,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对色彩运用的追求是始终不懈的——“我始终想在色彩方面有所作为”梵高如是说。在开始创作的早期,梵高与其弟弟提奥的书信来往中就有针对色彩的问题进行讨论的内容,对于什么颜色如何运用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他在去往巴黎之前就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只是那时候受于自己在技巧方面的限制,没能全面地表现在作品之中。在梵高尚未接触到印象派绘画之前,他的绘画理念就与印象派画家趋于一致,这种进步性的思想,正是他积极主动了解了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以及色彩主张后的成果。

在翻阅关于德拉克洛瓦和梵高的书籍或者其它资料的时候,我们很少看到有将他们两者的绘画色彩联系起来,进行的专门研究和分析。很多对影响了梵高色彩的对象研究几乎都是集中在印象派、新印象派和浮世绘三者,很少提及到其他的因素。但是梵高本人在他的日记里多次提到,他更多的认为是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在绘画色彩的运用技巧上给他带来了启发。本文章集中于介绍德拉克洛瓦关于绘画色彩的主要主张,通过分析两幅梵高后期的绘画作品,来证明其对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的继承,以此来表现德拉克洛瓦的色彩主张的意义。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画框里的女装时尚——以玛丽·安托瓦内特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谢颖

指导老师:于润生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历史上被人们称为“时装皇后”,在以她为原型的众多肖像画作品中,服饰在1770年至1789年间发生了很大的风格转变,在1770年到1780年,服饰表现为娇柔华美的洛可可风,从1780年以后到法国大革命,风格又渐渐趋向为简朴舒适的田园乡村风,我们应如何看待这段时期服饰风格发生的变化,风格差异的背后又体现了怎样的历史社会背景?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从服饰的角度入手,梳理不同时期绘画作品中服饰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并尝试窥探其发生变化的背后影响因素。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英国写实主义的反叛——以卢西安·弗洛伊德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卡米拉·卡麦尔鼎

指导老师:于润生

本文以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1922-2011)为中心,对他的多幅绘画作品分别进行分析,阐述他本人特有的绘画风格。将弗洛伊德与伦勃朗、华托和塞尚等画家做对比,探讨作为一个写实主义画家,弗洛伊德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丰富写实主义的绘画语言。此外他对后世其他的艺术家造成了何等的影响,这其中又对中国写实主义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来分析一代大师卢西安·弗洛伊德对写实主义绘画领域造成的巨大影响。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从博斯〈圣安东尼的诱惑〉看北方文艺复兴的风景转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熊可唯

指导老师:于润生

与南方轰轰烈烈的人文主义运动相比,北方文艺复兴显得滞后而迟缓,带有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与本土哥特传统的遗留特点,然而在西方风景油画的发展和独立进程上,北方地区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聚焦于独立的风景画科产生之前北方文艺复兴绘画中的风景因素,从一个相对微观的角度入手,以绘画史上的一个经典母题——“圣安东尼的诱惑”为切入点,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以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于1502年起先后创作的两幅《圣安东尼的诱惑》为代表的15至16世纪若干幅这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梳理出宗教或神话题材绘画中的风景因素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并就这种现象在艺术史和文化史上的意义进行阐释。


专题四

性别、身份与话语

 

《从女性的视角探求图像与大众审美的需求》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彭子真

指导老师:曹庆晖

目前,基于对女性艺术家的研究都是始于女权主义不断发展后而逐步被学者所重视和提及,但其中所涉及内容主要围绕合时代对女性艺术家的影响而展开的,但对于从女性艺术家自身出发而进行的研究在相比之下便略显不足。

那么本文大致包含两个部分。即:

一,由于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是一个由多因素驱使形成的复杂集合体,再者由于女性复杂的社会身份,由此便产生了女性艺术家在其艺术创作过程中丰富的内心活动,那么通过窥探女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了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试图建立与艺术家对话所产生的联系而进一步了其创作心理。

二,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情感或者内心世界的表达,也是艺术家与大众接触的媒介,那么本论文也试图了解艺术家作品的情感传递如何影响大众审美,而大众审美又如何 反映艺术家的作品,这是一个双向的表现。这一部分更为注重双向的理论研究,将参考相关资料对其展开论述。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从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看路易丝·布尔乔亚的艺术创作》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余晨鸽

指导老师:邵亦杨

路易丝·布尔茹瓦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在其长达五十年的艺术生涯内,创作了大量风格多变、富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她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艺术创作则是一种疗愈精神的过程。因此她的作品往往也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布尔茹瓦通过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并将这其中表达的私人情感转化成人类所共有可感的情感。在布尔茹瓦的作品中,坎坷童年经历始终是一个重要主题;同时,她本人也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俄狄浦斯情结学说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布尔茹瓦的作品出发,结合她的个人经历,分析不同时期作品所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不同阶段,从而剖析布尔茹瓦的艺术生涯。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自我的扮演——梅普勒索普〈自拍像〉中的当代潘神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周谧

指导老师:刘晋晋

20世纪美国艺术家梅普勒索普在1985年《自拍像》中将自我扮演为一个融合历史与现实的当代潘神,本文分析这一意象的内涵、特征以及其塑造背后的意义与表达。通过图像志梳理,证实了潘意象的同性恋解读的合理性,并发现潘意象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与魔鬼的融合。融入魔鬼本质的当代潘神体现出新的意义,具有反叛和对抗的特征。在八十年代的美国社会语境之中,梅普勒索普个人的处世观念与时代背景相碰撞,他的当代潘神表达出对于性向和性的主流观念之对立,强调同性恋和自由的性欲望,但结合艾滋病的出现和流行,身处这一同性恋群体的梅普勒索普在意象隐喻之中也呈现出一种消极性。当代潘神体现出在特定社会语境下梅普勒索普的一种表达和认知转向,是历史意象在当代语境中的新生。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近乡情更怯——潘玉良“春”系列作品解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付丽娜

指导老师:吴雪杉

潘玉良作为早期留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和美术教育事业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随其二度赴法而逐渐淡出中国大众视野,其作品的大量归国使得关于潘玉良的研究于近年日益丰富,现有研究存在的欠缺和不实之处使我们仍难以真正走进潘玉良的绘画世界。

本文重点对潘玉良“春”题材绘画进行个案分析,突破以往孤立地研究看待个别作品的局限,对已有相关研究的不实之处进行勘正,通过对此题材绘画整体发展脉络的梳理、艺术来源分析以及对其情感传达的探究,尝试解读潘玉良“春”系列作品为何集中呈现在三个相隔较久的时间段内,旨在使观者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潘玉良此系列绘画,理解其艺术探索与情感传达之间的联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原始与现代的对望——浅析现代艺术对原始艺术的借鉴现象》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高萍

指导老师:黄泓积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现代主义绘画及雕塑中的原始主义特征屡见不鲜,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从立体主义到表现主义,再到现代主义雕塑,均可见其踪迹。高更作品中粗重的轮廓线以及其不甚高明的素描带有鲜明的原始主义特征,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开山之作《亚维农的少女》据说受一尊黑色木雕像的启发,米罗天真如儿童画的《哈里昆的狂欢》与史前剪影风格的岩画如出一辙,以及诺尔德的表现主义手法更是深受非洲原始雕刻的影响,如此等等,可见将原始主义艺术特征运用于现代主义艺术的的创作中十分常见。在绘画理念并不一致的现代主义绘画流派中,却不约而同地体现出对原始艺术的借鉴,究竟有何原因呢?这种借鉴又是否是一种艺术中典型的“拿来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呢?原始艺术等同于现代主义艺术吗?由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创新来看,自古至今,艺术似乎不断在打破既有标准和束缚,艺术的边界又在哪里呢?本文主要通过形式分析、归纳、对比的方法探究原始绘画及雕塑对现代主义以来艺术的影响,对其背后的原因作出推测,并对艺术的发展与本质问题作出思考。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被“篡改”的女性身体——弗里达绘画的女性主义色彩》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裴依菲

指导老师:文韬

本文以20世纪初墨西哥著名女性主义画家弗里达的自画像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文艺复兴以来女性身体被男性话语“书写”下规训和妥协的状态对比,分析弗里达绘画作品中的女性身体对父权制文化制约下的女性身体的绘画传统的“篡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史上女性身体的边缘位置,实现了审美形式的多元化拓展,以此讨论弗里达绘画以身体突围的绘画形式所蕴含的女性主义色彩和以弗里达为代表的以女性身体为主题的女性艺术家的探索对于艺术活动中女性主体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崛起对建立公正的主流现代艺术结构的重大意义。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界外的生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意大利贫穷艺术的发生、发展与消亡》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张韵如

指导老师:于帆

意大利艺术评论家杰诺曼·塞尔兰特(Germano Celant)于1967年10月在热那亚的贝尔特斯加画廊(Galleria La Bertesca)策划了一场名为“贫穷艺术—Im空间“(Arte Povera-IM Spazio)的展览,随后他在《闪光艺术》(Flash Art)中发表了《贫穷艺术(Arte Povera)》,在文章中他将贫穷艺术家比作游击队员。贫穷艺术被认为应该跳脱出传统的体制之外,创作出改变时代的作品,反对样式化的创作,提倡艺术家个人的表现。他们试图打破理想物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通过自然的材料架起生活与艺术的桥梁,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或是自然材料进行创作,例如树枝、石头、织物、金属、玻璃等。

贯穿20世纪国际化的革命性理论与19世纪遗留的民族主义之间构成了对立在国际化的冲击之下。混乱不可避免,如何看待这种混乱?如何在混乱中孕育出新的未来?不论是塞尔兰特提出的贫穷主义宣言,提出以“非制度”的方式生存,还是贫穷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对于偶然和秩序的探讨,以及对于未来模型的构建,他们都试图为这些现实问题找出答案,这种探讨在今天仍然存在意义。


专题五

跨文化的艺术接受

 

《从批判对象到艺术经典——建国后的印象主义接受史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唐培豪

指导老师:李军

印象主义是现今美术界公认的艺术经典,相关作品在艺术展览和艺术市场中也很受关注。但印象主义在国内经历的大落大起的过程却常常被人忽略,相关研究或是偏重20世纪50年代的讨论,或是将20世纪70、80年代和2000年之后的讨论放在同一个章节中展开叙述,并且对接受印象主义的不同阶段的研究也往往相对独立。本文关注新中国建立后的印象主义接受史,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相关的报刊、文集和图册或图录,试图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印象主义讨论的分析和相关艺术展览的介绍,展示印象主义从饱受争议的对象、到美术界重点介绍和讨论的艺术流派、再到公众心中难以撼动的艺术经典的过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卡拉瓦乔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罗洁萱

指导老师:于润生

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美术史写作中,对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评价有着很大差异。他曾经被看做文艺复兴晚期的自然主义画家,后来又被视作17世纪现实主义画家。如何看待卡拉瓦乔概念在中国的生成,不同评价反映出什么样的艺术史观念?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运用知识生成学、文本分析和比较阅读的方法,对比中外不同时期有关卡拉瓦乔的美术史写作,试图梳理出美术史写作中的卡拉瓦乔中国接受史,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阐释。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17世纪欧洲“中国热”的再思考——“中国图像”在欧洲的流传与改造》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王雨欣

指导老师:耿朔

17世纪是中国作为一种视觉图像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的时代,这得益于大量关于中国的手工艺品和游记小说的流行。以往的研究通常以确定同时代的欧洲艺术品中的中国元素为目标,力图证明17世纪欧洲艺术中“中国风”的存在。但是,任何图像作为一种符号,必然是有文本内涵的,形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对于文本的理解。从约翰·纽霍夫(Johan Nieuhof)开始,“中国图像”就已经剥离了其文本内涵,并被欧洲的绘画经验重塑了形式。而路易十四路易十四(Louis XIV)则开始将理性主义的内涵注入这些形式内部,将其真正转变为属于欧洲的中国风格。本文从两类人的视觉经验出发,分析他们在接受这类异域图像的过程中对其文本内涵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明确“中国风”这一艺术风格在当时的影响程度。


专题六

艺术管理与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展览中的偶发行为分析》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马远

指导老师:吴雪杉

二十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艺术由萌芽、发展到彻底喷薄而出的重要时期,在文革背景的压抑和体现社会集体性的创作风潮过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西方艺术的影响使得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们开启了新的创作领域。在这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当中,展览作为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展览语境当中出现的艺术家偶发行为也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1985年《湖南‘O’艺术集团展览》、1986年《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与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展览策划与偶发事件的关系,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化观念变化与个人表达倾向的发展。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艺海之下:由“基弗在中国”引发的话题事件与前后论争――基弗在中国展览综述》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李川

指导老师:李军

2016年11月19日“基弗在中国”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同时基弗反对此展的言论也在艺术界掀起波澜,整个事件过程如何?又有哪些人士参与?笔者希望以时间和话题热度为线索简单还原事件的整体经过,以年表记事的形式梳理波折起伏,辅以部分评论观点,简要形成“基弗在中国”事件年谱。本文共分为10个部分,引入:三十年久盼的愿望、前奏:展览落地一波三折、发展:央美回应与各方声音、高潮:众说纷纭中展览如期而至、回落:展无下文、重现:基弗展南京站、 淡化:半年空档期、迭起:基弗展山东站、渐隐:一年回望与反思。基弗展话题中出现了多家言论,在中国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博物馆美术馆的学术性、功利性、文化性差异,艺术品的展览权归属,中国艺术市场现状,艺术家受尊重的重要性和“作者已死”等问题都将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当代艺术家与商业品牌跨界合作现象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吴娜

指导老师:于帆

当今的艺术形态已变得更加多样化,艺术已不再局限于自我生存领域而开始与其他社会领域合作,如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等。其中在艺术与商业的合作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当属艺术家与品牌的跨界合作活动。近年来,许多艺术家参与到品牌跨界设计活动中,这样的“联姻”活动为当代艺术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使艺术的创作范围不断扩大。因此研究当代艺术家与商业品牌跨界合作现象有利于更好的把握艺术在当下的发展时机。

文章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理论层面的解释以及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受众了解到本文探讨的“跨界”现象的定义、范围与特点;第二部分是从艺术史的角度对艺术家与商业品牌合作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三部分通过一些具体的合作活动梳理出跨界合作的几种模式,并阐释这一过程是如何产生并发挥效应的;最后是对跨界现象的内在逻辑性与自我矛盾性问题进行分析,衍生出复制与独创、平民与精英艺术、艺术收藏与商品消费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试图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也对这种新型艺术模式持谨慎态度。

 


 

专题七

空间中的美术

《神圣与世俗之间的景观世界——正定开元寺须弥塔新论》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张之瑞

指导老师:王浩

过去对正定开元寺须弥塔的研究已有了丰硕成果,但这些工作大多还停留于资料收集和史实考证,对其背后的特殊信仰与内在逻辑却鲜有涉及。笔者试图以一个全新的文化史和视觉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阐释:这座塔以其特殊的风格样式及周边独特的自然环境,图解了“须弥山世界”这一佛经题材,并根植于特定历史时期外来与本土、宗教与世俗、中央与地方等文化、权力关系的内在含义中,以视觉形象的方式构建起一座“须弥山”景观世界。在历史迁异中,人们对这座塔的观看态度经历了一个从“宗教礼拜”到“古迹保存”,再到“历史流观”的主观变化。这一变化中,须弥景观背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消解并没有导致这一景观图像的随之打破,它凭借人类主体的观看,寄生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中获得生命。笔者随后引用W.J.T·米歇尔的“生命图像”理论,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须弥景观”作为“生命图像”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深化了各个时期主体对“须弥景观”观看行为的观念性差异。最后,在对图像不同需求的讨论中,一种新的“询问式”、“平等式”的古迹保护态度,一种“各取所需”的古迹保护方式被建立起来。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五百盲贼得眼””故事画重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石尚

指导老师:郑弌

莫高窟第285窟形制独特,壁画丰富,并残留墨书榜题;其南壁的“五百盲贼得眼”故事画体量显著,内容精美,本文拟对其进行专题分析。前人在解读这铺故事画时,忽视了石窟建筑的壁面规划和榜题框的重要性;首先,笔者依据画幅比例和榜题框将画面划分为八个部分,依次详尽描述,并尝试推导了根据已有榜题字间距估算墨迹湮灭榜题框字数的公式。其次,本文就“五百盲贼得眼”故事画,对照佛经“文本”,试图凸显出“图像”在情节展开、故事讲述以及空间呈现等方面的特性。笔者认为,画中出现的建筑与山水树石形象,除了在构图方面具有分隔画面、过渡情节的作用外,其本身还有具体的含义——门楼宫墙象征着从世俗世界到信仰世界的界限,山水树石则反映出神仙信仰。进而,笔者从构图出发,尝试提出“对文字的依赖”和“历史式的表现”、“重复法则”和“线索形象”、“斜边形图式”(倾斜节奏——人称角度——实际方向)等佛教故事画的观看视角,以期回答:“当时的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怀着怎样的心情,为了什么,而创作这铺画,观看这铺画?”本文附录与本画“五百盲贼得眼”相关的其他图像和文本。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辋川风物—试论王原祁龙脉说与〈辋川图〉堪舆思想》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马沐笛

指导老师:陈捷

清初四王之一、著名宫廷画家王原祁在其著作《雨窗漫笔》中提出了著名的“龙脉说”观点,将堪舆理论中的“龙穴水砂”之法引入绘画,更加完善了“作画亦讲风水”的传统绘画观念。本文试图以王原祁仿王维的《天下第一王麓台司农画辋川图卷》(下称《辋川》)为研究对象,着重探析王原祁在其画作中对自己“龙脉”观念的践行。在文章结构方面,序章部分梳理学术史和介绍研究方法;第一章针对基础的风水概念做了一些梳理和解释并且简单归纳了风水美学原则在中国画中的体现;第二章阐述王原祁和他提出的“龙脉”观念,并介绍了“龙脉说”在画作中的实际应用;第三章首先梳理历代画家对王维“辋川”母题的不同阐释,最后浅析《辋川》中体现“龙脉说”观点和古代风水择吉观念的具体体现。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东平后屯汉代1号壁画墓题材商榷》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付俊香

指导老师:郑岩

山东省作为孔孟之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其别致的艺术内涵。由于山东沿海,土质较为潮湿,汉代画像石较多,保存下来汉代壁画较少。因此,东平后屯汉墓壁画在山东汉墓壁画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它是山东省迄今为止发现年代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汉墓壁画。该墓葬壁画色彩艳丽,线条灵动。其研究价值在于不仅能够弥补山东省汉画研究的空白,同时为全国汉代墓葬壁画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在汉代墓葬领域更进一步。由于壁画及随葬品较为珍贵,因此东平县将已发现的带有彩绘的石头运送到省博物馆。省博物馆极其重视此汉代壁画墓,利用专门技术对墓葬壁画进行保护性修复,同时设立专室进行密封保存。东平后屯壁画墓现陈列于山东省博物馆2号馆,为汉代画像艺术展常设展览。东平后屯发掘的18座汉代墓葬有三座壁画墓葬,分别为M1、M12、M13。M1壁画保存较完整,M12、M13两座墓葬壁画皆有较大程度的损坏。因此本文将以M1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题材内容进行探究式解读。


专题八

建筑世界

《初探天宁寺的前世今生》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秦行

指导老师:陈捷

安阳天宁寺创建于北周广顺年间(目前的主流观点),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座历经千年见证安阳历史变迁的重要佛教寺院建筑群,天宁寺以其院中的天宁寺塔而备受瞩目。但是,已有的学术成果中对该建筑群的研究层面和关注点基本相似,并且只是单纯叙述而少有深究其原因者,且很少有文章关注到天宁寺中现存石碑的研究价值和现状。其中,多数文章以目前尚存的古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写作而未加以考证。在本文中笔者希望通过对尚存可查的文献方志的整理和考证,从多方面入手对天宁寺以及天宁寺塔进行介绍和分析,包括其始建日期、沿革历史、寺院结构和布局等,以达到对后周时期安阳佛教建筑风格的初步认识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抛砖引玉。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为性别象征的女性图像——张爱玲的“丑女”图》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彭楚筠

指导老师:远小近

作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以她本人前二十年的人生经验为原乡进行创作,其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同时被张爱玲以简洁的形式绘制成文学插图,这其中十分值得关注的是她所绘的一批面容狰狞,五官扭曲的“丑女”图像。这些“丑女”图像不但与此期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处)及整个中国的主流女性图像相违背,也与中外艺术史上一脉相承的“美丽女性“图像相违背。此举显然解构了历史女性图像的传统形式,将男性艺术家(男性主导的艺术史中)的“女神”形象彻底打破,将虚构的女性还原为当下的、真实的、面目丑陋不完美的女性图像。而形式上的”丑“正意味着张的绘画在此真正开启了中国女性绘画的现代性。在“丑女”图中,张有意地加入了一些男性形象,而这些男性形象十分统一地都或残疾矮小或幼稚似巨婴,张将男女性形象做如此对比,或意在传达出正在悄然改变的中国式性别政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潮汕宫庙屋顶嵌瓷装饰研究——以天后宫、关帝庙与存心善堂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金雪莹

指导老师:陈捷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由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组成,以其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独立的方言系统在广东享有特殊地位。潮汕的民间美术蓬勃发展,同样具有地方性与独特性,特别体现在宫庙建筑装饰上,其中木雕、石雕、嵌瓷三大门类被誉为潮汕三大传统建筑装饰的代表。本文主要针对嵌瓷装饰进行研究,特以汕头旧城中心小公园附近的天后宫、关帝庙与存心善堂为研究对象。分析嵌瓷发展的流程与产生在潮汕地区的原因,通过对嵌瓷制作者的采访,对制作工地的调查及资料的查阅,梳理出“许氏”嵌瓷世家在嵌瓷技艺方面的传承脉络。重点对两组建筑嵌瓷装饰进行分类整理与研究,对比嵌瓷世家第三与第四代传人在传承过程中,体现在这两组建筑屋顶嵌瓷装饰上的发展与变化。最后归纳总结嵌瓷题材的文化寓意与其反映出来的地方信仰。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重庆市华岩寺的建筑与人文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作者:付纤羽

指导老师:郑弌

华岩寺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禅宗寺庙,这样一个面积广博、历史背景深厚的宗教场所拥有其独特的身份设定,也因此其功能与价值独具意义。本文主要梳理了华岩寺建筑及人文两方面的历史脉络,论述这两个因素在各个历史阶段相互的作用,还原华岩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角色。

此外,华岩寺当下仍然活跃在宗教事务以及社会事务当中,同时具备宗教场所与文化遗产两重身份的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更新不断发展自身的各类活动与管理方式。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了华岩寺的源起,包括寺名缘来的讨论、华岩寺法脉的传承以及建筑最初的发展沿革;第二章主要讨论了近代华岩寺所遭受的变动,近代重庆地区较为动荡,战乱与政权变化使得华岩寺这样的宗教场所不断受到各方面的侵扰,对于当下华岩寺身份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最后一章则针对当下的华岩寺进行研究,从华岩寺目前进行的各类活动以及设立的各种机构入手,探讨华岩寺是如何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身份所带来的责任,并由此生发出给当下同类寺庙带来的启发。


专题九

修复者们

《理想中的宋构——以福州华林寺的修复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李子筠

指导老师:郑弌

华林寺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北部、屏山南麓,近方形布局,坐南朝北,毗邻省政府、省委大楼。其大雄宝殿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建造手法在唐宋木构中独具一格,即使历代多番修葺,仍保留着一些早期的建筑特征。198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对华林寺进行的修缮是一次改动较大的建筑修复,旨在恢复其为宋代建筑样式,也是由于这次大修缮,华林寺才呈现出如今的状貌。

即使华林寺是一座宋代遗构,却一直处于研究领域的边缘地带,仅有了了几篇相关报告及论文,再多却是没有了。华林寺可以说是一直得不到重视,在上个世纪中叶才被疑是宋构并证实,八十年代才被施予保护和修缮,但难得的是有几位相关学者在这个阶段整理出了珍贵的现场材料、考据出了准确的历史资料,正式开启了对华林寺的研究,也为后来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由于相关华林寺的研究出现在上世纪华林寺修复的前后时间里,之后也再未有人探讨这次重要的修复,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把实地调查、史料文献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三者结合起来,具体分析这次修复的内容并且探究其所包含的修复观念。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对罗马大斗兽场修复历程的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吴天涵

指导老师:黄庆娇

建筑是石质的史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对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对于探索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较为系统化的建筑修复体系最早在欧洲地区发源并形成,直至今日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大斗兽场就是建筑修复历程的一个缩影,在罗马帝国毁灭之后的整个中世纪,大斗兽场遭遇了数次地震灾害与人为的破坏,但是当权者并没有试图修复斗兽场,教皇们甚至开始毫无节制地从大斗兽场内挖掘石料据为己用。长达千年的破坏使得大斗兽场的存在状况愈加岌岌可危,所幸在经过工业革命后,大斗兽场正式转变为历史性建筑而不再具有以往的实用性,这使得人们开始自发地参与复原这个古老的记忆载体。十九世纪至现代,大斗兽场共经历过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修复工程,由三种修复工程所体现出的修复理念也正能够印证出近现代欧洲地区修复理念的逐步转变,这也是近代修复史的发展历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文物修复原则与价值的双向取舍——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争议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吴一凡

指导老师:李军

“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即“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工程,至2015年完成,历时8年完成了工程的前期勘察、方案设计和实施修复三个阶段。虽然千手观音造像整体保存状况尚好,但实际其石质本体、金箔、彩绘部分受到了多达34种病害,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迫在眉睫,修复团队所面对的既是时间与技术的赛跑,也是修复原则与实践的双向取舍。在修复完成后,该工程不仅荣获“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称号,更通过传媒领域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关注和学术讨论,在坊间成为热议话题。本文主要就这一修复项目实践和原则的争议问题进行梳理,从社会不同领域的立场和价值取向进行讨论.。


 

专题十

大美工艺

《晚清民国时期铜印印钮艺术初探——兼谈铜印钮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周凹凸

指导老师:杜娟

铜是中国最先使用的印章媒介之一,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铜印从前一直被认为是实用性的工具,而没有在艺术领域得到关注和记载。铜印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衰落与高峰,而其中清末民国是铜印极其印纽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因为文人的介入以及经济的繁荣,铜印钮在清朝得到了很高的发展,开始对铜印制作进入艺术性的思考。本文将以晚清民末为切入点来深入铜印钮的制作发展以及保护传承问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故宫博物院藏顶箱柜尺寸比例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吴非

指导老师:黄泓积

本次研究以新颖的角度去考察故宫宫廷旧藏家具中顶箱柜这类家具中的“重器”(古代家具中出屏风外形制最重大的家具),得出有研究价值的顶箱柜比例统计数据,(这是关于故宫藏顶箱柜造型比例的首份数据)。

本文发现故宫藏顶箱柜的整体造型比例符合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的图示比例,顶箱柜主体造型(正立面)的比例大多数(75%)是符合“圆方方圆图”中的1:1和√2:1;及 1.618黄金比例。不仅在考察的过程中,再次认知了中国古代木作营造比例清晰完整且深远的承袭过程;此外,在溯源的最后,考据出传统的图示比例正对应于天文考古的实物发现,令比例背后的数据之源对应于远古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对天道与万物生存基础的敬畏。正所谓:以道生数,美以数取。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一笔在手,如握春风——以戴月轩为例探究中国湖笔制作工艺》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于萍

指导老师:石东玉

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画工具。湖笔作为毛笔中的极品,堪称中国文房四宝之首。湖笔能闻名于世,离不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戴月轩笔庄作为湖笔制作工艺的优秀传承者,自建店伊始就一直为顾客提供种类丰富且品质卓越的毛笔,其所产之笔一直誉满京城。2007年6月其湖笔制作技艺被选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是笔者在实地考察并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界已有的湖笔研究文献,以戴月轩为例对中国湖笔制作工艺进行的探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向自然借一抹色彩——中国传统植物染色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王秋萍

指导老师:石东玉

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先民积累了大量对于色彩的感悟,形成了绚烂的中国传统色彩图谱。但随着清末以来化学染料的广泛运用,许多传统色彩已慢慢淡出人们视线。如今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如何寻回这些失落已久的中国色彩便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文是笔者在我国传统植物染色文献的基础之上,用实验的形式探索植物染色规律。通过记录同一染料在不同媒染剂以及不同纸张上的呈色效果,并且进行多色套染试验,试图揭示中国传统植物染色技法的奥妙,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植物染这种取自天然的染色方式,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染色之源。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南宋温州戗金漆器初探》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李丽艳

指导老师:杜娟

漆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造型精妙绝伦,工艺精湛,引人瞩目。纵观漆器的发展历史,不乏盛期与衰落,而宋代可称之为漆器的发展盛期。在宋代,漆器迎来了又一次的发展高峰。本文从宋代温州戗金漆器出发,通过分析已出土的宋代温州戗金漆器,结合与此相关的文献记载及地域流通状况,并加以比较研究,梳理归纳出其独特之处。由此一窥温州漆器在当时的盛况,得以知悉温州在漆器制造史上的重要性,同时了解宋代温州漆器所表现出的属于时代的共性以及展现出的独特性。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短命的艺术——对潍坊地区纸扎的调查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张立鹏

指导老师:陈捷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伊始即产生了丧葬制度,其中纸扎出现较晚,但能够传承至今,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伴随着吹拉弹唱出现在民间丧葬仪式中的纸质明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发展出各种丰富多样的形式。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丧葬制度的改革、制作技艺的后继无人等,各式各样的纸质明器也渐渐从生活中消失······并且消失的不仅仅是这些可见可感的事物,还有它们背后承载的民俗、情感、信仰、价值观念,以及原有的生活方式。民间的文化符号在逐步丧失,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峻的考验。本文立足田野考察,通过对潍坊地区的纸质明器进行个案研究,探究纸质明器的功能分类、功能意义、在仪式中的作用等,将物质性的纸扎品放入其生存的语境中考察,与社会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等方面联系对比,将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试图阐释其背后的风格特征、功能意义、民俗信仰、情感价值等多方面的内涵。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尺寸天地,自有乾坤——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蒋梦宵

指导老师:郑岩

瓷枕最早出现在隋代,在宋金时期最为兴盛,其造型装饰种类繁多,尤以儿童题材装饰最为生动有趣,其中宋定窑白釉孩儿枕以其精致的造型纹饰和洁白无瑕的釉色最负盛名。宋代由于经济、政治和宗教等各方面因素,各种造型的孩儿枕层出不迭,其中以定窑、磁州窑出土最多,最为丰富。综合来看,孩儿枕的造型、装饰、材质、烧制工艺等也是在各窑系继承传统,互相影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带有独特的时代风格。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桐荫仕女玉雕”浅探》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王玉

指导老师:耿朔

在丰富的玉器发展史中,清代玉器的艺术水平在总结了前朝历代的基础上发展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峰,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体现在纹饰、琢玉技巧以及文人意境等多个方面,其中桐荫仕女玉雕是清代宫廷玉器的代表。至今对桐荫仕女玉雕系统的研究仍然不多,以2016年由张程龙和蔡雪峰发表的《浅谈“桐荫仕女玉图” 玉饰的造型设计》为代表,从“桐荫仕女图”玉饰的创作背景及造型介绍、“桐荫仕女图”玉饰与俏色玉雕品的设计原则、“桐荫仕女图” 玉饰与清代宫廷玉雕三个方面分析探讨桐荫仕女玉雕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以“桐荫仕女玉雕”为主体,探究其纹饰、琢玉技巧、文人意境等方面的意义,并试图通过“桐荫仕女玉雕”与《桐荫仕女图》的对照,探讨前者对应后者而进行创作的可能性或者是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大禹治水玉山子”等作为辅证,以求管窥并探讨清代宫廷玉器中是否存在一批对应其他种类而创作或者说以其他类型的艺术品为灵感而进行创作的清宫玉器, 进而折射出清宫玉器较深层次的意义。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复面初探》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仇晴晴

指导老师:杜娟

阿斯塔那古墓群为晋唐之间当地官民公共墓地,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考古工作者对这片墓葬进行多次的发掘,并且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包括壁画、陶器、木器、钱币、各种墓俑、墓表、墓志、文书以及丝绸织品。其中大量的文书以及丝织品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由于新疆干燥炎热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些丝织品大都保存完整,给学界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尤其是织锦复面,这些复面不仅在形制上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复面有所不同,而且复面的图案精美,织锦风格大都与萨珊波斯地区的艺术风格比较接近。从相关的研究和考古实物证明死者覆面的丧俗起源于中原地区,但是从阿斯塔那出土的实物来看 ,复面的用料以及形制都与中原地区出土实物有所区别。由于关于新阿斯塔那地区出土复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其中发表的几篇都是说明性的文章,系统的研究阿斯塔那地区出土复面的研究并没有。而且很多关于阿斯塔那出土复面的研究都是从丝绸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其图案内容、织锦的产地、织锦的织造方法。所以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复面这个角度为出发点来探讨阿斯塔那出土复面的特点及其内涵。通过对阿斯塔那复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由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西域与中原两地不同的文化观念与丧葬习俗,还可以通过“复面”的使用功能与精美的工艺制作管窥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传播情况。

 


 

专题十一

形象与文本

《殷墟青铜器饕餮纹与蝉纹的比较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马莘梓

指导老师:耿朔

殷墟时期是青铜器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纹饰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饕餮纹是殷墟青铜器纹饰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种纹饰,同时常常出现在器物表面的重要部位上,且常常与蝉纹组合出现。本文以饕餮纹为殷墟青铜器幻想动物纹样的代表,与作为殷墟青铜器写实动物纹样代表的蝉纹做比较研究,采用实物考证的方法,将饕餮纹和蝉纹纹样以能展现殷墟青铜器纹饰发展状态的方式进行分类,并据此从视觉角度对它们所展现出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它们的构成以及成因,基于它们作为装饰纹样的共性,探究它们所呈现的艺术效果背后的深意。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猜谜画的猜谜模式初探——以歌川国盛为例》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刘丹琪

指导老师:王云

“判じ絵”——猜谜画,作为日本现在流行程度极高的绘画题材有不短的历史,并且在江户时代达到了“判じ絵”的最高峰,各类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现代街边餐馆为了表示自己店内的食物很美味,就在看板上绘制“马”和“胃”的图画,因为在日文中,马写作“うま”,胃写作“い”,将两者合起来就是“うまい”,意为美味的。本文就日本现代流行的猜谜画“判じ絵”的猜谜模式为切入点,考察了江户时代的不同题材不同作者的猜谜画,试图探索其内在的构成规律和固定的猜谜模式。本文章第一部分先对猜谜画进行简单讲解和源流介绍,第二部分对歌川国盛的三幅作品《兽类猜谜画》和《水果猜谜画》和《鸟类猜谜画》进行分析探讨,最后通过分析结果对猜谜画的解谜模式进行归纳。大致分为四种,分别为部分消除、上下颠倒、添加浊点半浊点和名词提炼组合四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江户时代日本绘画中丹顶鹤形象“黑羽位移”现象探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林丹琦

指导老师:王云

 

 丹顶鹤作为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常出现在各个文化领域,然而在现代绘画以及工艺品中的丹顶鹤形象却普遍存在着“黑羽位移”的问题。本文所关注的,是日本绘画中存在的丹顶鹤“黑羽位移”的现象。文章首先比较了现实中的丹顶鹤形象与绘画中的丹顶鹤形象黑羽位置的区别,认定“黑羽位移”不是一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而是一种错误。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日本历代的相关画作,同时横向与中国绘画中的丹顶鹤形象作对比。

经过梳理后,笔者发现“黑羽位移”问题主要集中于江户时代,于是又系统调查了该时代的丹顶鹤题材画作以及画谱,试图探讨该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发现,“黑羽位移”问题的产生与江户时代狩野派所使用的画谱或粉本存在巨大的关系。狩野派掌门人狩野探幽笔下的丹顶鹤没有出现“黑羽位移”,其门人却在托名狩野探幽的画谱《画巧潜览》中出现了错误,从而影响到了后世画家,间接导致了江户时代“黑羽位移”现象的广泛出现,其影响延续至今。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恭王府砖雕中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张菁

指导老师:陈捷

 

砖雕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艺术,一般附着于建筑物上。恭王府古建筑中现存的砖雕形式多、题材丰富,基本上每一座建筑物都有砖雕,体现了清代中期高超的砖雕艺术水平和工艺水平。

恭王府砖雕中的吉祥图案,具有功利性的主题和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源于清朝社会民俗文化的发展。这种吉祥图案在王府建筑的出现,表现出了“俗化”社会背景下,民俗文化和官方文化的交流。恭王府的主人不仅代表了上层阶级,同时也是满族贵族,砖雕中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体现了清朝满族对汉文化的吸收。砖雕纹样作为图案,即精美的艺术品本身,有着韵律感的表现形式。而作为一种观念的再现,从纹样的主题中我们可以可以感悟到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幸福的渴望,体现了以善为美的审美观。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以<天堂花园>为例的“园中圣母”图像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高珺

指导老师:于润生

 

15世纪上莱茵河地区画家的《天堂花园》是中世纪晚期“园中圣母”题材的代表作品,画面展现了圣母子等人在封闭花园中小憩的场景,通过丰富的动植物描绘和人物之间和乐融融的氛围,构筑起一个和谐温馨的伊甸园景象。画中的人物服饰、动植物形象和花园布局的描绘皆源自现实生活,反映了世俗审美的同时,也作为宗教象征符号表现了以圣母为中心的宗教主题。本文将从画面构成、宗教主题和世俗情趣三个角度分析这幅作品,从而总结出《天堂花园》中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关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人物持花图示溯源》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付欣婷

指导老师:黄小峰

 

本文重点关注明清肖像画中大量出现的人物持花的图示,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也曾关注到这一形象,并尝试就单幅图像进行深入讨论,但关于这种图示是怎样形成的、其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一系列关于图像的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答。因此笔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图像来源、发展演变,及其在明清时期频繁出现的背后动因,为更深入地明清肖像画研究提供基本图像信息。    

本文的写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此图示在明清不同类型的人物画中的表现方式,并尝试结合画面题记与创作背景来分析画家采用此人物姿态的意图,以及画面最终呈现出来的意义。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直观的发展脉络,人物持花形象的初始意义是什么,又是如何在与画中人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丰富拓展其图示内涵的。第二部分尝试分析历史文化中有关人物持花形象的线索,从存世图像中找到持花形象的渊源,从道释神话与文学戏剧中的记载发现其精神根据,依据明清时期重视花朝节与花神信仰的社会状况将以上图示来源与精神根基串联起来。人物持花图示在明清时期大肆流行之前有着极其漫长的历史沉淀与酝酿,而这一时期花神形象的确立与出现成为这种图示被广泛接受的强外力刺激。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被忽视的分格——日本故事漫画中的分析结构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叶恒姝

指导老师:王云

 

日本故事漫画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从被忽视的分格结构入手,梳理了分格随故事漫画的发展由简入繁的演变历程。分格系统由北泽乐天引入,手冢融入电影语言,到后期不同题材漫画家们的各种尝试,承担的功能越来越繁杂,不仅限定了绘画边框、引导阅读顺序和分割时间,还具有了空间表象的功能,从背后支撑起了绘画意义,引导读者心理的压缩和开放。而不同类型的分格也有不同意义,以动作流畅为重的漫画会大量使用方正分格和斜切分格,以心理情感为重的漫画则会以分层分格为主,这取决于漫画家想表达的内容,一切形式最终仍服务于内容。

不过,分格已经成为了故事漫画阅读的乐趣所在。作为一个较为完善的表现形式,漫画必然有着自身的语言规律。不局限于内容,如何分析其语言结构,是当前漫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点。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试析汉代人首蛇(龙)身图像中的“龙”与“蛇”》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周秋均

指导老师:贺西林

 

在大量出土的汉代图像材料中,有一类以人首蛇(龙)身形态的人物出现在我们眼前并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对此类图像的讨论接踵而至。描述此类图像所采用的“人首蛇身”“人首龙身”“蛇身人”等字眼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究竟这类图像表现的是“龙”还是“蛇”,是否可以通过这类图像的尾部特征进行区分,本文着重通过观察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首蛇(龙)身图像以辨识这种图像的特征,就其中所涉及的龙蛇问题进行讨论。

 


专题十二

观看之道

《大卫·霍克尼<更大的玩牌者>的观看方式与视觉经验》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廖绿绮

指导老师:刘晋晋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数码拼贴照片《更大的玩牌者》(The Bigger Card players,2015)。霍克尼的拼贴照片创作起源于其对西方传统固定单点透视的反思和突破,他反对“客观的透视”和照片所宣称的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拼贴照片是霍克尼在二维平面中呈现“多视角透视”的实践,他所提出的“多视角透视”改变了一般照片固定不动的视点,配合观者观察时流动的视线,以及增强了照片的时间性和空间感。在数码照片流行的当下,霍克尼通过Photoshop技术将拼贴照片和绘画相结合,让摄影回归绘画。霍克尼拼贴照片的创作旨在为如今日渐被单点透视所包围的图像世界中提供另一种观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观看方式来源于我们现实中真切的观察经验和感受,忠实于我们所看到的生活原本的样貌,忠实于我们观察和体验到的生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解读关系美学中的政治性》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黄丹蕾

指导老师:刘晋晋

全文所研究的重点是关系美学当中所表达的政治性内涵,将朗西埃和波瑞奥德对于各自观点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主要围绕朗西埃和波瑞奥德的分歧展开。朗西埃和波瑞奥德关于政治观点的表达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前期波瑞奥德的论述和后期波瑞奥德的观点有所变化,后期波瑞奥德的观点向朗西埃靠近。文章旨在重新客观地看待关系美学,与朗西埃对其的批判有所不同,最终对关系美学中的政治和艺术的关系做一个辩证的解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遭遇景观——以影像的角度审视与应对景观社会》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黄尧

指导老师:黄泓积

“景观”是由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上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今天景观概念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效应的批判理论,但其批判强度也随着景观社会普遍的发展遭到削弱。这篇论文首先尝试回答景观批判泛化的疑点,再重点从影像的角度切入景观,以强调景观的概念。论文具体涉及关于景观的影像生产、视觉性、表征等问题,辅以两组艺术作品案例作为景观的侧面观照。最后论文将讨论情境主义关于构建情境的概念与异轨的影像处理方法论,希望通过对其政治维度的借鉴,让我们今天应对景观时有更积极的行动。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从看到看见——安迪·沃霍尔早期电影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韦娴坤

指导老师:邵亦杨

作为波普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创作从始至终都在实验着一种“表面的深度”,由此对观看和研究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挑战。其1963-1965年间创作的上百部实验电影,回到电影的双重本体与电影本性层面,实践着电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创造与价值,并在此对于以好莱坞为主导的大众电影以及当时美国的先锋派电影作出批判。安迪·沃霍尔的早期电影创造了影响深远的电影语言,并通过这种电影语言将观众最能接受的现实直接给出,却也同时抛出了更多观众难以承受的现实体验,迫使观众通过观看其电影从而对那些看似能够轻易理解和接受的现实进行反思。本文主要从电影本体以及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形式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切入对安迪·沃霍尔早期电影的研究,重新审思沃霍尔采用固定机位和静态对象进行电影拍摄的意图与创造,并试图辨明安迪·沃霍尔各类艺术创作的内在关联性与整体性,推断当中蕴含的其对于商品社会与大众文化的思考和判断。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打破边界:莫娜·哈透姆的地图志及其隐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李慧一

指导老师:邵亦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出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人越过国家和文化的边界,世界范围内的互相联系在不断升级,模糊的边界逐渐取消了明确的区分。这个矛盾的总体——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差异性的双重倾向,文化差异性导致的冲突与融合的共存——影响着现当代艺术世界和艺术史的走向。由此,本文是在全球化与后殖民的语境下对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及其作品的个案分析,涉及该语境下的权力话语与文化身份在作品空间中的建构,以及背后的心理活动。作为典型的游牧艺术家,她将个人印记与本土历史融入社会议题与艺术创作,传递出普世性的情感共鸣,并显示出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美学偏好。本文试图打破对艺术家生平的线性叙事,重点关注哈透姆作品中的地图母题,其始源和变体,另遵循两条线索:一是哈透姆的流亡身份和集体记忆在领土重构中的表露,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扩展;二是通过风格分析和观看方式探究哈透姆制图的形式语言对艺术史的传承。文章分别从身体、区域、家庭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地图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哈透姆的作品中,由此揭示作品背后的隐喻,以及边界在其作品中的矛盾性与模棱两可。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突破画面走出剧场的表演——浅析行为艺术的空间问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芦皙

指导老师:远小近

当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难以形成更多地突破,艺术家们的探索转移到画面之外。一些艺术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的行为,并组织起表演。渐渐地,这种创作之外的艺术探索真正形成了艺术革命,艺术家通过行为的展示完成自己的表达。行为艺术并不像绘画、雕塑乃至装置作品一样以其结果为最终呈现,而是以一种近似于戏剧表演的过程艺术吸引着观众。这种形式扩展了传统视觉艺术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具体到空间又从身体与社会的不同层次进行这内化与向外扩展的改造。行为艺术更进一步地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更有利于艺术在社会中的传导。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从文字到图画——哪吒视觉形象的演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黄佳慧

指导老师:曹庆晖

哪吒的视觉形象经过历代的改变,在1979年的《哪吒闹海》动画电影问世之后定型,普罗大众心中至此有了一个标准的哪吒形象,形成了一个哪吒视觉形象的范式。此后的哪吒视觉形象万变不离其宗,1979年后的哪吒视觉形象基本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但最开始哪吒这一人物并不是如我们最终看到那样,甚至于哪吒这一人物一开始就并非我国本土的人物形象,而是在佛教东传后才进入我国。

哪吒形象从一开始的佛教神明变为一个孩童英雄,主要在于世俗小说的兴起和民众对人的主体性的觉醒。表现在绘画上,哪吒由佛教神明变为孩童英雄,其实现了由纯粹外在的表现向内在精神的外化的转变。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文字的叙述丰富了其生平经历和故事,也正是这些故事和文字使得哪吒走下神坛,有了自己的情感和性格特征,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哪吒也因此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从而表现在绘画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哪吒形象,绘画作品中的哪吒形象依托于文学中的哪吒形象而存在。其二,其视觉形象的最终定型也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有一定关系。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摄影对行为艺术内在影响的研究》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张芷晴

指导老师:刘晋晋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在行为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摄影都不曾缺席,本文以摄影与行为艺术之间的关系为重点进行分析归纳。主要结构是:第一章首先梳理总结了有关行为艺术与摄影两者关系的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简述了行为艺术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的特点,第三章则详细分析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摄影对行为艺术的影响,总结为三点:行为艺术逐渐对摄影产生依赖性,出现了违背创作原则的“摆拍”和“重演”现象,并因为摄影得到重新解释;最后总结,行为艺术家需要正视自身的行为艺术中与摄影之间的关系,在享受便捷记录与视觉强化的同时,应保持艺术的纯粹性,保持自己的创作原则。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图像中的时装——现代艺术中的身份、空间和现代性》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曲钺

指导老师:于帆

时装承载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审美,反映了时代风貌,但鲜少有人关注人物时装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观看和认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图像中艺术家通过对时装的描绘所反映的时代审美趣味为切入点,追溯历史并分析现状,目的旨在探究时装与现代艺术在时代发展中如何互相影响并渐趋融合。本文有针对性的收集了多位跨时代艺术家的以时装为题材的作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图像中的时装如何影响艺术现代化。第一部分列举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艺术中对时装描绘的艺术作品,讨论了时装与身份阶层的关系并得到了时装的介入使现代艺术具有了先锋性改变的结论。第二部分则着重讲述商业社会的到来和波普艺术的诞生是如何让时装和艺术联系的更为紧密。通过列举跨界案例,分析当代艺术与时尚跨界的种种问题。第三部分则是对当代艺术的思考,关于艺术是否已走向时尚化的道路、当代艺术是否能与时尚完美融合并不失艺术先锋性,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理性思考的问题。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表达与观看的多种可能性——试说明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

毕业季 | 学术微展厅 · 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作者:黄园

指导老师:远小近

立体主义者将他们从多个角度观察到的多个轮廓压缩进单一的画布平面中,将多个角度的知觉综合在一个平面上,重构空间。未来主义用从不同时间点观察单个事物的方法,将不同时间点对同一个物体的定向知觉综合到一个作品中,描绘运动,其背后暗含着现代性的时间观念以及重构宇宙的野心。两者都将时间和空间毁坏,然后融进一个形象里,重构空间甚至宇宙,力图消弭绘画艺术所欠缺的空间和运动。而这两种表达得以可能的基础便在于梅洛-庞蒂的“身体”概念。因为“身体”的存在,才有对无限时空的划分和感知。画家感知世界并构造画面,观者也依赖感知观看画面。立体主义基于身体视网膜的平面性以及感知的空间综合,用多角度的知觉来建构第三维得以可能;而未来主义基于人的视觉持留现象和时间的综观,用连续有序的画面来表达运动得以可能。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的作品揭示着表达与观看的多种可能;身体用绘画表达世界,也通过绘画感知世界。艺术的观看和表达的过程尚存诸存诸多可能,艺术家则是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将尚处可能状态的非存在转化为存在的人。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