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届工艺美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
发布时间:2018年6月5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490
2018年5月16日,清华美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8届夏季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
展览由清华美院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主办,清华美院教务办公室、研究生工作组承办,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4号展厅、三层5号-6号展厅及清华美院A区多功能厅、B区美术馆联合展出。共有近220名硕士毕业生(其中含深圳研究生院艺术硕士28人)参加本次展览,展出作品约900件(套)。展览将持续至6月8日。
5月6日,本平台已经按照设计学科和美术学科分别发布了毕业生的作品。今天,我们再一起欣赏来自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15名硕士研究生的更多毕业作品。同时也欢迎您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场参观。
邓丽男 | 漆画艺术
指导教师:程向君
《美好啊的日子》 60×80cm 大漆
小时候,幸福很简单,树荫下,看蚂蚁搬家的乐趣。夏日里,将小脚探进溪水寻找清净。放学路上,绿荫中追蝶的欢闹,还有夏夜,伴着摇啊摇的蒲扇去梦里看明月。而长大后,这些简单就是幸福。把童年的美好记忆用大漆的暖色调体现出来,展现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
付少雄 | 金属艺术
指导教师:韩美林
《逍遥游 鲲》 45cm×11cm×11cm 锡、木
《逍遥游 溟-1》 45cm×11cm×11cm 锡、木
《逍遥游 溟-2》 45cm×11cm×11cm 锡、木
作品通过对器型的重新设计将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介入到锡器工艺中来,对中国传统的典型锡器进行解构和转化,通过偏心、扭曲、拉伸、回转等手法,产生一种不安定且具有运动感的形态,进而体现传统与当代、手工与机械、学院与民间、东方与西方因素的冲突与融合。
谷玥 | 纤维艺术
指导教师:林乐成
《遇》 150cm×150cm×300cm 化纤网兜
我选用的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化纤网兜,这个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将其抛弃成为不可降解的生活费料。我希望可以通过改变其常见的形态给人带来新的视觉感受。材料网状的结构代表着一种关联,这是人与物质世界、与时间空间的某种联系。游动的光影更好的诠释了遇见的主题,这是物与我的相遇、是实与虚的邂逅。展示形式运用到多媒体技术,使光与影亦动亦静,亦实亦虚,形成了非常玄妙的视觉体验。
刘高品 | 金属艺术
指导教师:唐绪祥
《sweety-1》 47×6×2cm 银、珐琅
《sweety-2》 47×6×2cm 银、珐琅
《sweety-2》细节
此系列作品是对丰富多样的肌理与珐琅相结合的工艺形式的探究,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更为凸显作品主体珐琅的形体和色彩,螺钉的连接方式使得所有的珐琅部分均可拆卸、进行自由的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具趣味性。
林山 | 玻璃艺术
指导教师:关东海
《重生》系列1 66×9×49cm 玻璃
《诞生》 58×8×32cm 玻璃
《诞生》细节
重生灵感来源于海草,任何可见生命内部放大至无限大,其内部的物质量级就是一个宇宙空间,那么海草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生长、不断繁衍与再生,可见它的内部宇宙是强大的,所以重生系列主要表达微小生物内部宇宙空间。
李旻豪 | 金属艺术
指导教师:唐绪祥
《重生》 10×10×5cm 不锈钢
不同的构成语言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映射,每个人的心理映射所受到的感觉强度是不一样的,但是语言的不同形式却会给观者本身不一样的感觉,作者通过研究和剖析解构主义的构成形式,总结了解构主义的构成方法,当解构主义的这种构成形式所产生的不同心理映射运用到现代首饰设计中,就会给首饰赋予不一样的情感,这种情感绝对是作品本身所表达的,而非作者赋予其作品的内容形式,作品本身的装饰性与构成语言的运用紧密结合,才是最真实的现代首饰与解构主义的构成形式的结合。
陆超飞 | 玻璃艺术
指导教师:王建中
《鱼悦》 30×60×10cm 玻璃、紫砂
《玉峰》 15×15×33cm 玻璃、紫砂
综合材料作品,采用玻璃与紫砂两种材料,紫砂的大气沉稳与玻璃的灵动透光相结合,使作品静中有动,似真似幻,既古朴又现代。
栾新玉 | 纤维艺术
指导教师:洪兴宇
《听海》 50×156cm×3件 羊毛
《自然印象》 90×90cm×3件 羊毛
听海,灵感来源于一次海南之行,用源于自然的色彩,在经纬编织中记录天地间自然的景象,给人们一种清新、宁静素雅的艺术感受。
尚勇 | 金属艺术
指导教师:唐绪祥
《几多》 20×25cm 综合材料
《之间》 20×30 cm 银
作品说明:在无序的世界中寻找有序的存在,或多彩的、或黑白的,构建最简单的逻辑关系,呈现最真实的心理状态,在方圆之间凝结,在方圆之境消失。
孙秋爽 | 金属艺术
指导教师:周尚仪
《殖-1》 20×20×30cm 银、金、黄铜、黑檀木
《殖-2》 20×20×30cm 银、金、黄铜、黑檀木
《注》 20×20×30cm 木纹金、木
仙人掌是我毕业设计中的造型设计来源。仙人掌属植物拥有多种形态,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演变成了不同的形态组合。同时仙人掌生长在炎热干旱环境中,它的叶根据环境变化成了尖刺,极具特点,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分的蒸发,是适应环境的典型案例,也往往代表了顽强的生命力。通过金属工艺制作,展现出仙人掌自然状态下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殖”这一命名也代表了作品生生不息、生命力顽强的一种展现。
吴昊 | 金属艺术
指导教师:周尚仪
《风花雪月》 20*18*20cm 999银、紫光檀木
作品以大理“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为设计灵感,壶身造型源自白族铜锅,材质选用千足白银,意为雪;壶提梁用紫檀木雕刻成型,似半月。壶口高起,壶盖下沉与壶顶形成三个叠级,俯视视角满月弯月交映成辉,意为月之盈缺;壶身流苏造型意为风,陈设时为装饰,使用时可拆卸;杯子源于上关花,花大如莲。杯子造型为莲瓣的茶钵,意为花。
《吻》 36×20×36cm 铜、不锈钢
作品表现马饮水之瞬,似亲吻水面。水波镜面的倒影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展现了环境中彼此的依附关系,承载着世界的大爱,以吻之形,以爱之名,歌颂着生命与自然最亲密的接触。作品整体造型借鉴黑非雕刻,把马头造型纵向拉长,横向压扁。做青铜着色的马造型线条简洁洗练,古朴有力,意在表现此瞬的酣畅淋漓之快。
肖辉娅 | 玻璃艺术
指导教师:王建中
《生生息系列 一》 20×20×13cm 玻璃
《生生息系列 二》 20×20×13cm 玻璃
作品以强调玻璃材质特有的内空间语言属性再现丛林的不同景象,万物变化发展的状态都因生生息的轮回更迭而生生不息。
姚兰 | 纤维艺术
指导教师:洪兴宇
《远方》 300×200cm 丝线、金银线
《远方》细节
黑色背景下的《远方》是缘起于飞行高空中一直无法摆脱的一些零散映像,刺绣的手法偏向于短小密集的方式,金色抽象的大地,局部的细节细腻迷人。在工艺上,刺绣的针法与材料得到了灵活多变的运用,比起大多数工艺精湛缜密的作品来说,这更像是当代的一次即兴创作,针尖挥舞的激情如反光的金丝线般耀眼。
张囡 | 玻璃艺术
指导教师:王建中
《你是月亮,我是睡眠》 尺寸60×27×35cm
玻璃、黄铜
《日子发出声响》 尺寸62×40×28cm
玻璃、不锈钢
《相爱好吗》 尺寸58×28×35cm
玻璃、金箔
将微观世界的昆虫放大,运用夸张变形的装饰造型手法,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世界,希望用玻璃与金属材料结合的特殊美感带给观者一种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力。
王雪莹 | 金属艺术
指导教师:唐绪祥
《溯源》 10×10cm 珐琅、钛
《轮回》 10×10cm 珐琅、钛
作品说明:作品以宇宙星系为创作元素,体现了世间万物不断的运转与轮回。同时镂空珐琅在制作的过程中也要经过反复的入炉烧制,每一次的烧制仿佛都是一次轮回。
工艺美术系硕士研究生答辩合影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