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Posters Hakka Impression 客家印象海报邀请展作品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6日 分类:视觉传达作品 浏览量:3232
客家族群是古代中原先民因躲避战乱等原因向南方迁徙的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广东客家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和粤西部分片区,是岭南三大民系之一。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只要有一片山林,一条河湾,他们就能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他们是华夏文化的传播者,诗书礼义,耕读传家;他们是移民文化的开创者,包容并蓄,开拓进取,族群遍布世界各地。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呼吁国际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在世界性的主动迁徙和被动移民更加普遍的新世纪,对客家文化的解读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
深圳既是一个新移民城市,也是广东客家族群聚居的地区之一。在一个全世界最新的移民城市,同时也是客家族群相对集中、客家文化保护完整的城市做一个“客家印象”主题海报展,与深圳的城市文化非常契合。2018年,第三届深圳国际海报节组委会在海报节主体单元之外增设了“客家印象”主题海报邀请展活动,面向全球知名设计师和设计教育专家发出征集邀请,通过海报艺术赋予传统文化现象以新的时代价值,以当代精神与全球视野解读客家文化,使客家文化活化,为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寻找新的路径。
“客家印象”主题海报邀请展自发布以来,得到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设计师的积极响应,共邀请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参与创作。从客家建筑、客家语言、客家歌舞、民俗、饮食等客家元素的提炼,到崇文重教、乐观进取的客家精神的理解,100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就“客家印象”这一主题展开了多元文化与多重视角的国际解读与当代解构。多维度地呈现了美丽深圳、人文深圳等风貌。
感谢以下一百多位海报艺术家对客家文化的精彩演绎,深圳国际海报节将撷取部分作品陆续在官方公众号进行推送,以示海报设计爱好者。
参展设计师:
曹 方(中国南京)
曹汝平(中国武汉)
柴俊锋(中国河南)
陈平波(中国深圳)
杜羿纬(中国广州)
付永康(中国郑州)
冯中强(中国贵州)
刚 强(中国内蒙古)
郭梦楠(中国广西)
黄仁明(中国广西)
黄 维(中国深圳)
蒋迎桂(中国广西)
李 强(中国广东)
李朝胜(中国浙江)
李大伟(中国南京)
李佛君(中国深圳)
李明亮(中国广州)
李振宇(中国江苏)
李中扬(中国北京)
廖波峰(中国深圳)
刘 贲(中国西安)
刘立伟(中国大连)
刘学泉(中国江苏)
吕延明(中国武汉)
卢剑飞(中国深圳)
麦观林(中国深圳)
彭 军(中国武汉)
沙 锋(中国苏州)
史春生(中国山东)
史启新(中国安徽)
苏 敏(中国广州)
隋浩然(中国青岛)
汪尚麟(中国武汉)
吴中昊(中国山东)
徐 伟(中国武汉)
薛冰焰(中国南京)
严章联(中国武汉)
杨 振(中国深圳)
姚大斌(中国浙江)
叶晓申(中国哈尔滨)
叶佑天(中国武汉)
尹忠军(中国大连)
张大鲁(中国苏州)
张 晗(中国广东)
张卫民(中国深圳)
张一晗(中国深圳)
赵 文(中国武汉)
朱日能(中国广东)
周恕安(中国浙江)
朱 超(中国北京)
赵 超(中国深圳)
蔡进兴(中国台湾)
陈政昌(中国台湾)
黄文宗(中国台湾)
梁国靖(中国台湾)
林宏泽(中国台湾)
林鸿彰(中国台湾)
林正达(中国台湾)
林俊良(中国台湾)
王炳南(中国台湾)
吴仁评(中国台湾)
吴穆昌(中国台湾)
杨捷扉(中国台湾)
张盛权(中国台湾)
郑中义(中国台湾)
朱俊达(中国台湾)
区德诚(中国香港)
陈超宏(中国香港)
梁子恒(中国澳门)
刘华智(中国澳门)
冯文伟(中国澳门)
张玉廉(中国澳门)
李浩强(中国澳门)
Andrej Hascak(斯洛伐克)
Bizhan Khodabandeh(美国)
Chikako Oguma(日本)
Christopher Scott(厄瓜多尔)
Eugeniusz Skorwider(波兰)
Erin Wright(英国)
Finn Nygaard(丹麦)
Frank Arbelo(玻利维亚)
Hoon Dong Chung(韩国)
Irwan Harnoko(印度尼西亚)
Istvan Horkay(匈牙利)
Jouri Toreev(白俄罗斯)
Kyung-Jin Han(韩国)
Karel Aubrecht(捷克)
Keith Kitz(美国)
Kum Nam Baik 白金男(韩国)
Lech Mazureck (波兰)
Li Zhang 张 利(美国)
Luis Antonio Rivera Rodriguez(墨西哥)
Marcin Markowski(波兰)
Max Skorwider(波兰)
Mohamed Zakaria Soltan(埃及)
Naufan Noord(印度尼西亚)
Patrycja Longawa(波兰)
Pekka Loiri(芬兰)
Peter Javorik (斯洛伐克)
Raban Ruddigkeit(德国)
Ran Chan ( 美国)
Renato Tagli (瑞士)
Rikke Hansen(丹麦)
Sabina Oberholzer(瑞士)
Seyyedmehdi Mousavi(伊朗)
Szymon Szymankiewicz(波兰)
(排名不分先后,以字母顺序排序)
客家印象
陈平波 / 中国
深圳国际海报节执行主席;策展人、跨界艺术家;布尔诺双年展协会国际终生荣誉会员;美国TDC字体指导俱乐部会员;深圳市海报设计协会发起人。多次在国际重要赛事中入选及获奖,并受邀参加国内外多个专业展览。担任深圳国际海报节国际评委、武汉纺织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导师。
客家人有句俗语“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居山 ”,客家人根在九州,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因此设计依据龙岗鹤湖新居的空间环境为设计基础,以汉字型为表现形式,把客家人的围龙屋建筑结构与鹤湖新居的生活环境、月池、拱门楼等与汉字字型结合起来,使字里有画、画里有字、虚实交融,表现出客家人的乐观向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情怀,充分表现出客家人依山而居,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处世哲学。
客.家 ha.kka
馮文偉 / 中国澳门
1994年創立浩思覓設計公司,從事設計廿多年來,設計及策劃作品屢獲澳門和外地設計比賽獎項超過三十個。作品曾受邀參加韓國、北京、深圳、台灣及澳門等多個設計展覽,亦受邀出任海內外設計比賽評審。現任澳門設計中心執行長、澳門浩思覓設計公司創辦人及創作總監、澳門業餘進修中心iCentre視覺傳達課程導師、澳門設計師協會副會長。
客家是中国唯一不以地域命名、也沒有自己的省份、兼備了多民族文化的民系,影響非常深遠。而土樓及花布正是客家族群最有代表性的象徵。客家在歷史洪流裡經歷多次大遷徙而逐漸形成自身核心價值。土樓見證了客家人團結一心、忠孝禮義的堅持,花布象徵嚮往幸福生活的態度,不論遇到任何困難逆境,何處為家,處處是家,正是客家人的意志!
客家印象一融
黄维 / 中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副主任、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和《视觉符号设计》主讲教授。百余项设计作品获国内外设计嘉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被授予清 大学、深圳市和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兼任深圳市设计艺术与联盟副主席、 深圳海报协会副会长等。
在千余年来的迁徙、冲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客家人团结奋进,坚韧不拔,融山、融水、融天下,逐渐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精神,其内核可归纳为一个"融"字。本设计以“山”、“水”、“客”和“家”四个汉字巧妙地融合为一个象征客家精神的合体字,画面上字体互为融合,线条飘逸,气韵生动,充满活力,表现客家人自强自信,生生不息的精神特质与风貌。
客家土楼
李中扬 / 中国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设计学科负责人、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设计教育、研究与专业实践工作,参与国家“863计划”课题,获评国家精品教材。担任国际设计赛事评委,中国教育部、文化部和科技部设计项目评审。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意大利国际海报双年展》《俄罗斯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等并多次获奖,海报收藏于德国汉堡艺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主持策划北京国际设计周-《国际公益海报佳作展》《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展》等。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国际ICO-D成员和美国AIGA 会员。
以客家特有的建筑——土楼为元素进行创意,让建筑室内天光与中国文字相结合,形成“土”字,具有客家建筑的意味,展现客家建筑文化风采与属地历史传承。
可以听的海报
李佛君 / 中国
彦辰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创办人。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吉林动画学院客座教授、方正字库签约设计师、亚太设计年鉴编委。曾获百余项专业奖项。举办个人设计展15场,著有《人看花花看人》。
作品以客家典型的粗布为素材,展现客家独有的民俗风情。不仅如此,作为客家人的作者还录制了一句客家话,观众可以扫码聆听客家的亲切声音。
客家印象
卢剑飞 / 中国
深圳市奏韵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创意总监,文化部全国创业创意人才。香港国际艺术协会(HKIAA)会员,亚太设计师联盟(APDF)会员,亚洲中韩设计协会(ADCK)会员,广州平面设计师联盟(GGDA)会员,深圳市海报设计协会(SPDA)会员,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EPA会员,深圳大芬美术产业协会(AIAD)会员。
客家民居建筑的独特外形,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独特的民俗风情。客家由圆楼和方楼构成,外围圆、内里方,象征天圆地方,使得建筑风格与民俗文化相互辉映,建筑内漾溢着客家人聪明智慧的文化气息。
客家彩 hakka colors
林正達 / 中国台湾
林正達,平面設計師/插畫師,經傳統美術訓練轉至設計領域學習至今,工作內容廣泛,包含:書籍設計、插畫、海報設計、包裝、形象品牌設計、兒童服飾印花設計。相關作品曾獲08/10莫斯科金峰獎入選、11/14tokyo tdc入選/提名獎、10/12 波蘭華沙海報入選。18red dot awrdcommunication紅點。也曾於瑞士巴塞爾、波蘭華沙等地展出。
族群與族群之間的界線,因時代的轉變慢慢變得模糊,但卻也帶出一片新的氣息。以文字述說時間的演變、客家傳統建築的隱喻、傳統顏色的象徵、一路走來如赤腳行於碎石子路的艱辛路程,再再的用新的方式呈現出現代的氣息。
伯公 hakka - groundskeeper god
梁國靖 / 中国台湾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士、碩士。曾获得2014台湾视觉设计奖海报设计金奖、2015澳门设计双年展视觉传达铜奖和优异奖、金点设计奖年度最佳设计奖等奖项多个及赛事入选。
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伯公」兩字顯示客家傳統務農習性又透露出與土地公間親密的程度。客家人對待土地公就像家中叔伯般予以尊敬,以往忙完農事總會在洗滌休憩之後,相約齊聚敬拜「伯公」祈求土地豐收、庇護社稷,並凝聚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家族親人彼此間的情感。
hakkahakka
區德誠 / 中国香港
Amazing Angle Design創辦人及設計總監。Benny是纸张和印刷专家中为数不多平面设计师之一。他致力于图形、品牌、出版和展览的策划工作。他在自己的工作室创建了迷你画廊,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创作单位来展示他们的作品。Benny的作品获得了众多的国内外创作奖,并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收藏。本尼目前是东京类型的导演俱乐部、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香港设计师协会和深圳平面设计协会的会员。
「客家」的說法起源于廣東四邑地區,是當時原住民對粵東遷來的族群的一個稱呼。簡單來說,由别處遷往當地的就可算是「客家」。在這廿一世紀,交通發達方便,很多人已習慣旅居世界各地。現在若要被稱為「客家」的,難道會是外星人? 有趣的是,客家牌上的圖像好像一早已有點提示。
傩戏
彭军 / 中国
武汉轻工大学副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ICOGRADA)会员。作品在国际各地专业展览赛事中多次入选及获奖。
傩戏是中国民间宗教文化中的一种宗教活动。其特点是凶狠的面具、独特的服饰、奇特的语言、神秘的场面。傩戏目的是驱除邪魔、疾病和邪恶势力,祈求上天赐福。傩戏中有歌舞,演员穿着戏服和面具。海报以代表性的面具“红相”,其特点红色脸、黑色胡须。面具图形与酒杯组合,表达傩戏是过年喜庆节日的一个活动。驱除邪恶,新的一年顺利如意。同时,号召人们保护傩戏珍贵非物质遗产。
客家印象
沙锋 / 中国
设计师、策展人。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硕士, SoFeng Design(如視設計)创始人&创意总监,意大利中意设计协会(ADCI)主席, 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ico-D)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高校平面设计与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研究员, 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重点扶持青年设计人才”。多个国内外展览项目策展及联合策展。作品曾获奖及入选多个国际展览和大赛。曾任专业展赛初审评委和国际评委。
整个海报用客家特有的建筑围屋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围屋有着客家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围屋的设计元素跟汉字“客家”相结合后,形成了有着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客家印象。
魅力-客家俗语
隋浩然 / 中国
平面设计师,年24。
客家俗语新奇、形象、生动、幽默、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间蕴含丰富的生活情趣与智慧的闪光,令人过目难忘。客家俗语为客家方言传奇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耕读传家 乐在其中
史启新 / 中国
1991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现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平面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常委,《中国设计年鉴》编委,出版著作四部,设计作品在国内外获奖与展出百余项,海报作品在十多个国家展出。1995第三届中国农民运动会吉祥物中标采用,2016捷克第九届虚拟布拉格国际艺术设计双年展银奖,第十三届中国之星设计奖-标志类 金奖。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耕读传家,乐在其中。通过一个布满画面,表现张扬的书法“樂”字,表达了客家人的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性格特征。以圆圈表达客家土楼的概念,将圆圈与樂字相应结构同构,暗喻了土楼美好、和谐、自然的家文化。
寻根报本 respect ancestry
严章联 / 中国
武汉严章联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武汉设计之都城市Logo形象设计者、ico-D 国际平面设计联合会会员、意大利IAD国际设计师协会会员、武汉国际视觉设计协会副会长、意大利“A DesignAward设计大奖”国际评审、武汉纺大艺术设计学院导师团成员、武汉九一创作协会学术委员。曾在多个国际国内展览赛事中参展及获奖。
图片原图是作者赣南客家老屋附近的百年大树。作品表达客家人“寻根报本、慎终追远”的崇古精神价值取向与浓厚的宗族观念,同时也传达出客家人爱家爱国的强烈情感。
家门
姚大斌 / 中国
设计师、教师、艺评人。毕业于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现任教于浙江纺织服装学院,任学院艺术工学研究所所长。文化及商业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际设计赛事奖项。
作品名称《家门》,作品使用中国汉族家门的铺首作为创作元素,左右两个不同铺首造型分别来自中国北方民居和南方客家民居,以左右双开形式展示在同一画面中,构成客家文化对汉文化一脉相承的主题寓意。同时,“家门”一直都是中国汉文化中家族与宗族的象征,用铺首双开的家门比喻客家对文化、故土、宗族、习俗的重视与承袭。
客家土樓之美 beauty of hakka tulou
王炳南 / 中国台湾
1962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市景文技术学院视觉传达科毕业,现任台湾欧普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创意总监,获亚洲大学视觉传达系兼职教授、台湾平面设计协会理事长等多项兼职与荣誉,长期以来从事设计研究,出版了《商业包装设计》、《商品包装教战守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材》等多部著作。
它隱藏在青山綠林之中,布滿梯田的山谷間,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圓土牆的建築物,如星星點點般散布在群山之間,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一樣,環形屋頂漂浮蕩漾在煙霧之中,這是我們對客家土樓之美的形容。
方圓
吳穆昌 / 中国台湾
平面設計師,現生活、工作於台北。
將客家土樓簡化為基礎造型中的方和圓,詮釋客家民居造型之美。
客家麒麟舞
张一晗 / 中国
设计师插画师
麒麟舞是客家传统舞蹈,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麒麟的动态模仿“客”字金文的写法,客家文化内涵的含蓄表达。
客家印象
赵超 / 中国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任深圳韩家英设计公司设计主管,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会员,中国设计师沙龙(CDS)会员。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国际专业荣誉。
土楼是客家文化里的标志性建筑符号,把土楼元素和“客”字笔画进行巧妙的融合直观表达出对客家的印象。
耕读传家
张玉廉 / 中国澳门
跨界创作者x设计师x策展人;澳门自在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山市创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广州平面设计师联盟GGDA 会长、美国艺术设计协会AIGA 专业会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 全国委员、视觉战略联盟SVA(中国) 理事、亚洲中韩设计协会成员。
客家先民来自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自来把“耕读传家”奉为圭臬。所谓“耕读传家”,即通过耕种力作奠定发家基业,进而督课子孙勤学苦读,获取功名,体现了客家人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客家八音 hakka bayin
張盛權 / 中国台湾
台湾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理事、台湾美術設計協會理事、玄心印會會長、張盛權工作室。
客家八音是一種接近北管的演出型態,尤其吸收與融合大江南北在地的民間音樂,形成獨特又別具生命力的音樂文化。台灣的客家八音團多分佈在鄉間客家莊,為宗教或年節等喜慶場合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每逢大廟廟會或神明出巡,數把鎖吶飆奏,氣勢非凡,誠為台灣客家印象之最。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