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19届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872
清华美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1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展2018年12月5日于美术学院美术馆顺利开幕。本届陶瓷系毕业研究生共六人,分别是杨亘、刘慕君、刘庆中、韩林博、王强和朱小杰。作品涉及传统陶瓷、日用陶瓷设计、雕塑和装置等艺术形式,其中设计类型丰富,包括首饰、灯具、紫砂壶等,展现出本届毕业生对陶瓷艺术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融合运用和陈设装饰等方面的思考。
毕业生答辩于12月13日圆满结束,陶瓷系李正安教授、白明教授、杨帆副教授、王辉副教授、董素学副教授以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正中先生作为评审,对本届毕业生的创作和研究给予了认可并点评。
杨亘 | 导师:李正安1999年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2000年 北京青年报社 美术编辑
2018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艺术硕士
地球上一切生命体的生长都离不开光,也正是因为有了光的照射,世间万物才能显示出自身的形状、质地、颜色,并且被人们的视觉所感知。当光线受到阻挡时,就会产生影,光与影,就如同阳与阴、正与负、实与虚的关系,相生相伴,相映成趣。我尝试利用光与影的变化所产生装饰效果来凸显骨质瓷的透光性美感。
光影与骨质瓷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我把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光合作用》。作品造型由植物的种子、叶子、花朵和果实演绎而来,表面肌理来源于微观形态,主题是表达光与生命。三组作品是陶瓷艺术装置的形式,呈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表现生命生生不息的循u001f环过程。三组艺术装置分别采用悬吊、壁挂和地面陈列的展示方式,主体材质为骨质瓷,以透明亚克力、黄铜u001f、不锈钢、透明鱼线等综合材料辅助,用内置的LED光源发光来烘托出作品的材质美、肌理美以及光影美,营造出丰富、精致、奇幻的艺术效果和氛围。
刘慕君 | 导师:杨帆2018 艺术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与设计
2015 本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与设计
邮箱:2396091913@qq.com
2015年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2017在美国纽约参加清华校友纽约艺术展
2017在北京参加中国年轻设计师创业大赛,获得最佳
首饰设计师奖
2017年在北京参加2017北京国际首饰艺术展
2018年参加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展
2018年12月在北京参加“Tool“首饰艺术展
在试图解决陶瓷首饰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易碎问题时,我开始思考:易碎的特质不也是陶瓷材料的属性之一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的痕迹也可以通过破碎的方式呈现。生活中,破碎的碎片总是不知不觉便消失了,只留下残缺的主体。记忆不也是这样,时间自顾自的前进,记忆像破了洞的行李箱,我们一路往前,记忆也一点点遗失。但是既然会破碎,为什么不破碎的更美丽,更使人心疼一些?陶瓷美丽且易碎,不由使人心生保护欲的心绪,如果表现在首饰中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这组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经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时间,感受的区别会有多大呢?与他人相处时,有太多的摸索与磨合,人和人之间的思维区别与观念区别,使我们像在一个星球观察另外一个星球。沟通的期待与需求迫使我们伸长自己的触角,进入或者观察对方的“星球”。当我们开始沟通,一只脚踏入对方的心境湖泊,可能会被扎到刺痛,也有可能温暖舒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未可知是危险且美好的。
一次我不小心碰倒了装着泥浆的杯子,泥浆在桌子上漫漫的流淌开来,浓稠的泥浆,平静而缓慢的流淌过程,却恰恰释放了我在那段时间里,悲伤的情绪。我试图把这个瞬间创作出来,金属是阳光,流动的陶瓷是情绪撒出的悲伤。
当奔跑成为一种惯性,停下来会很难,奔跑留下的“脚印”是那么浅,当我们回头时,却发现来的路上没有我们走过的印记。很多时候停下来才能看清自己身处何方,停下来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平静,平静是温暖的,是有温度的,这种状态也许没有奔跑畅快刺激,但停留会在生活里留下“脚印”,帮我们在茫茫路上寻找来处与归处。
刘庆忠 | 导师:杨帆1986年7月21日生于江苏徐州。
2008年 江苏省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
201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作品的最初思路来源于元代画家牧溪的《六柿图》,设想六件作品能在空间内随机摆设,用每件作品不同的写意手法与形态、大小去尝试体现意象形态的仿象说;作品组合后尝试呈现静物作品随处皆真的意态。
意象形态影响着众多艺术门类,其所呈现出的“写意精神”给我的创作构思更宽阔的空间。这组作品为两件,一件采用泥片拍打的工艺,另一件为了更好地追求自然之意趣将壶身设计成异形。壶把一件为传统耳形把一件则设计成如一段藤蔓风吹落与壶身之上的飘逸感,两件作品的组合属于在想法上的大开大合,一正一斜方得意趣。
此系列是以传统赏石为题材创作的茶具与香具。古代文人赏石有“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是在赏玩品读石头的同时赋予了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具有人的灵魂与情感,由此可见赏石文化承载着人文审美的艺术特质。本组作品秉承着古人对石头意味深远的玩物寄情之道从而触发自身对赏石观感的延伸,启动想像以在意象世界中找寻物象使感性得以发生,从而得其“意味”一二。
此组作品是以喜上眉梢这一传统吉语为题材,在设计时借鉴了剪纸中对喜鹊形体概括而又不失生动的造型语言,梅花借鉴了传统中国画中的造型语言,通过浮雕、圆雕、刻绘的手法进行创作。
韩林博 | 导师:王 辉1991年08月25日生于黑龙江哈尔滨
2010年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专业 传播学学士
201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艺术硕士
此组作品由木头与紫砂结合而成,木头部分可取下,固作品亦可根据自身需求作容器或花器使用。
此组作品由金与紫砂结合而成,作品形态犹如岩石棱角分明,而不同材质通过对比和衬托,更好的将两种材质的特性与美感呈现了出来。
此组作品由树脂与紫砂结合而成,希望传达出作为一名北方人对紫砂产地宜兴这一江南水乡的独特感受。
王 强 | 导师:王 辉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的艺术硕士。
2016成立 五堂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2017经陶瓷行业协会评审,获得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
瑩,吉金系列之第六式,徊接青銅「虎鎣」,付骨合歡而造。 於筋骨之上填充舊的符號與新的象徵,遵從意感召靈, 營造一種奇妙的對峙。妙機其微,素處以默,圓知圓,直知直,妙知妙,得千百況味,自斟酌。
权者,衡重之公器也,永和权者,顺天公理之权也。永和权壶取秦权之形意,喻人伦之宗义,其型浑圆挺逸,初望似圆,临即知方,盖口素平,萌动仪芳,钮润权重,周正君子,短流出水款款涓涓,柄饰回环,拙朴空逸,黑泥铺身,质古石金,悠然若超然老者,晚秋似天溪灵石。
朱小杰 | 导师:董素学1994年9月 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1998年7月本科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5年3月 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攻读艺术硕士专业
《品》作品皆为手工拉坯成型,还原气氛高温烧制。内外施青色釉,釉色清透厚润。器形规整,线型流畅,以青瓷盖罐和2件高足敞开器的组合,展示造型与汉字“品”相似,以品青瓷之韵、釉色之美。
《粉青釉荷叶盖罐》作品为手工拉坯成型,还原气氛高温烧制。内外施粉青釉,釉面温润清透,器形大气规整,腹部浑圆,底部较为厚重,盖面高高隆起,盖沿呈荷叶状,弧度起伏较大,边沿清晰精美。
《青瓷钵》作品为手工拉坯成型,还原气氛高温烧制。内外施青色釉,线条洗练、造型大方,器型流畅,整体简洁明快,配合大开片裂纹效果,格调雅致。釉色温润,清淡古朴,追自然天成的风韵,自然朴素之美。
《裂纹釉小口瓶》作品为手工拉坯成型,还原气氛高温烧制。内外施青色釉,釉色清透内敛,柔和丰润。此瓶器形规整,线型饱满流畅,间以裂纹釉效果,充满情趣,富有张力。
《青瓷罐》作品为手工拉坯成型,还原气氛高温烧制。内外施青色釉,釉色温润肥厚,纯如美玉。器型饱满大方,简洁流畅,口沿精巧,整体素雅精致。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