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9日 分类:设计视角 浏览量:1206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Emil Ruder

中文也可以的

突破文字边界,探索中文编排的可能性

 

常常听闻西文排起来就是比汉字好看,不同语言在设计应用上真的差别这么大吗?

源自西方的编排学,要怎麽适用于汉字?本期解密国际主义大师艾米尔 · 鲁德的编排经典 《Typography》──看白多过于黑的学问,了解造型构成到韵律动线,以及各种与编排有关的视觉通则,进而转化汉字的应用。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艾米尔 · 鲁德在它的《Typography》一书中提出,不受语言、地域甚至是时间限制的视觉通用原则,回归编排的本质—字,以最纯粹的元素来作为汉字实验的基础,让设计师能够更简单直接地获得文字编排基本概念,了解版面如何构成,发掘更多关于编排表现的可能性。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汉字视觉实验の

突破文字造型与编排

西方设计课必读的 Emil Ruder 著作《Typography》,以西文编排的经验透过实践,并转化理论且实验于中文排版,这不单纯只是瑞士风格的临摹,而是选择回到设计最纯粹的形式,去理解编排是一种力量的汇集与释放。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文字编排不应该是建立在设计师突如其来的灵感

或是某个一闪而过的随性念头之上。

——Emil Ruder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编排的通则

以汉字作视觉实验

 

西方编排学到底如何应用在中文排版?

九个基本通则形式与功能  空间与负空间  编排与佈局  点线面  对比  灰度  形意合一  韵律  动线,以汉字实验深入了解并印证国际主义大师 Emil Ruder 的设计理论。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编排的通则,以汉字作视觉实验-空间与负空间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排的通则,以汉字作视觉实验-灰度

 


 

西文与汉字字型之间

的差异性

 

欧文有斜体字、宽体字等特殊字型的传统,并且增加了编排与视觉设计的多样性与变化,那汉字呢?透过与日本字型公司「森泽 Morisawa」以及台湾的「文鼎科技」设计师的了解,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汉字特殊字型的市场价值与发展可能。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苦于中文字体有限的变化,当设计师想要斜体字/宽体字时,可别只有手动打斜和拉宽,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把笔画调得好看!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中文也可以的|突破文字边界,探索字型未来式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