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19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9年5月13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470
2019年5月10日下午2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本届陶瓷艺术设计的五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层4号展厅展出。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莅临参观。
本届硕士研究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特质,分别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陶瓷语言进行了探索,展现了多元的主题、不同的工艺,探索了传统与当代及跨界融合的艺术表达。本次推送将对各个毕业生的作品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展示。
清华美院2019届陶瓷艺术专业研士研究生毕业展于5月10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清华美院学院美术馆开幕。陶瓷系研究生的展厅让人惊喜,五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陶瓷材料中最具中国象征意义又最具工艺和成型难度的单纯而脆弱的瓷泥作为创作材料,这种选择本身就充满着挑战和风险。他们在个人风貌的建立上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泥性表达与精神诉求与技巧涵养的多重追问。
魏韫浓将陶瓷成型中最传统最基本的拉坯方式系统发展成为雕塑与空间转换的当代性表达,使工艺成为思想的重要手段,将旋转的形态与她心中的宇宙和光影结合,使器物空间转化为众生剧场;王国栋的三角泥片成型极端地将一“极简”平面与书籍的表达结合在一起,采用极耗时间和心神的拼接手法,将瓷的脆弱、高贵与书籍在人们内心中的形象形成呼应;许钰涵和丁嘉伟的作品共同选择了瓷质形态与灯光相结合,但却表达了不同的空间观和对材质的不同理解,尤其是她们的作品陈设对陶瓷材料进入场域化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赵欣的作品将泥条与瓷板在手中的感知所形成的自由又秩序的表达成为她敏锐又执着的核心诉求。
整个展览,体现了他们在艺术修为上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这种教育下拥有的熟练技巧和思想深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展览体现了陶瓷系独具自我更生能力的教学品质。
从本科开始,我一直关注陶瓷成型工艺中最基础的“拉坯”工艺。在很多人看来,拉坯不过是容器成型的技术和方法,但我却一直着迷于拉坯旋转的过程,感觉泥土在手中回旋生长,冥冥之中仿佛与自然的旋转对应。
我最初的探索便是对自然形态的再现,试图用拉坯旋转的语言表达对自然宏观世界运转的个人理解。“永恒的旋转”系列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诞生的,它是我所创造的各种旋转形态的分类组合,集合构建出的景象。以“星辰”为例,这组作品是我对星空宇宙的遐想。我将那浩瀚宇宙中的光芒和能量,融入到我的“旋转”世界之中:洁白的天体、闪烁的星光和掠过的流星,都在想象的空间中永恒地旋转。而另外两组作品——“亘古”和“氤氲”,则分别集合了我对生物和流体形态的探索,表达我对地球古老生命和能量的敬畏之心。
旋转是物质世界肉眼可见的规律和形式,也可以内化到心灵,成为人的精神形态。在创作中,我下意识地寻找“旋转”的精神性。从这个问题的提出开始,我就进入了主观的遐想世界。“众生”系列是我对旋转的精神解读,它与人的状态相关,回旋是每个人生活中都曾有过的感受:日复一日的忙碌、叶落归根的旅程,人类是神奇的物种,我们总会重复过去,回到原点,回归内心,回向自我。因此我用泥土永恒的旋转来重塑人的形象,以传递我对人性的理解。人们在旋转中模糊了形态,显现了本质,你依稀能辨认他们,却又始终辨认不清。
研究生阶段,主要是我在原有创作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和深化的过程,常常困惑不断,甚至几次想放弃,所幸最终还是选择了持续地深入和推进。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形式的表达,更有让人思索的空间,当观众站在我的作品前,能够生发出内心的共鸣。因此我避免以夸张的形式或过多的装饰博人眼球,但十分重视传达内心的感受。所幸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还算符合预期,希望他们能为观众带来些许思考或感动。
三角形造型语言始终贯穿我的陶艺创作过程,它形成于本科学习期间,成长于我毕业后在各个产区游荡创作的过程中,在我就读研究生期间又有了新的发展,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型方法和造型语言符号,更多的是我对陶瓷材料的一种理解,一种态度——还原与世界本身的样子,以及用这本身的样子去讲那些在我生命中发生的事和思想。我感谢我的导师白明教授,我感谢所有在我生命中教导我的老师们,感动我的同学们,你们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甜蜜,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我的既往生活经历就是创作的灵感源泉,出生在海滨城市的我,对海及海中的生命有着更深入的情感连接。海的浩瀚、深邃、磅礴孕育出不计其数的神奇生命,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认知还在不断地拓展当中, 浮游生物便是其中的一大门类。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浮游生物的呢?或许一开始是被肉眼看得见的美丽外表所吸引,逐渐地去关注它们渺小微生的、“看不见的”世界,并产生了创作的欲望。那是一种被拉扯着的、缠绵的情感呼唤,是在我脑海中抹不掉的、挥之不去的感情寄托。
柔软、脆弱、剔透、灵动……我用这些辞藻形容浮游生物,渺小的它们生命短暂,稍纵即逝。我在它们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与脆弱,这种矛盾感让我联想到了瓷的特质。我用瓷的坚硬表现浮游生物的柔软,用瓷的“永恒”慰藉它们的生命。
大部分浮游生物个头都很小,肉眼不会注意到,但当它们被人们放大观察之后,每一处的细节展露出来,它们的魅力是不容忽视的,果冻般滑润的身躯,四处发散的小巧柔软的触角,或者就是一个如萤火虫般的小亮点。在深海之中蕴藏着这样一个神奇又美丽的微型王国,然而我们目前对浮游生物的认知还太少太少,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它们太“微不足道”了,我想用陶瓷将其表达出来,希望它们能够被人触摸得到。
随着光线的变化,瓷能够在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状态之间转换,呈现出朦胧、含蓄的内在特质。这组作品以重叠作为表达语言,通过叠加产生的变化与层次引发观者更深层次的知觉体验——梦境。
如果仔细思考,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在本质上是由褶皱这样最基本的单元发展而来。我希望通过不同的褶皱给人带来模糊的联想,从而构建起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某种联系。
在注浆成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延长或者缩短注浆的时间,从而得到一系列不同厚度的坯体,并将这些对应不同时间长短的坯体重新粘接成一个整体。当光线从内部穿透的时候,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深浅层次,从而使无形的时间可视化。
自然是我灵感的源泉,它看似无序的微观变化却最终汇聚成宏观的秩序,这背后是无形的法则在操控。我一直不断尝试利用泥土去表现这种规律,直到有一天泥土自身的物性改变这种想法:我开始找寻自然法则与形式美感中的平衡点,并有意识的利用材料规律,让陶瓷泥料的可塑、收缩和变形成为作品形态的自然推助力。
花的绽放到凋零,是生命的样貌。
生命主题是我创作的源动力,摆脱纷杂,回退到最初,我选择最单纯花的形态讨论生命。三件作品,从完全规矩的圆形花瓣,到花瓣微微摆动,最终到完全卷曲变形,形态除一开始依靠手来完成外,借助了陶瓷高温状态下的热变形规律,创作出更趋自然的效果。
我的作品并非以静止的瓷花形态表达生命,而是通过这种从创造、烧制到变化的陶瓷制作过程(变形过程)来表现,它是陶瓷独有的“生命”过程。
容器是我们生活必备的伙伴,也是陶艺家手中最为常见的创作载体,器的创造过程是对线条、形态的揣摩,更是对光影、空间的思考。
器从泥土中幻化而出,从塑造、打磨到烧制就好像植物生长一般,我将它看做一个个生命体,用泥条层层环绕、衔接,自内而外完成规律而又自由的“生长”瞬间,而陶瓷泥土性能又在创造之中悄悄改变着形态,最终让作品达到和谐共生的局面。
泥土在湿润时具有很好的延展力,可以被拉长而不断裂,就像处于平缓情绪之中。泥土干燥收缩后,变得越来越紧实,延展力下降,就像处于紧张情绪之中。
当两种情绪相遇、冲撞,陶瓷的材料表达是产生裂纹、断裂甚至剥落。这组作品,我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泥板造型,将泥的“情绪”一一展现,每张泥板都展现了不同的情绪,就好像一张张或生气、紧张、愤懑的脸孔。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