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城市空间设计系2019届建筑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9年5月26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961
城市空间设计专业
建筑环境设计
组员:汪铭铭 林阳光 王玮
指导老师:李辉 邓小骅
作品简介:漫步于张江科学城中,园内的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基于高科技园区的整体环境下,我们希望有一种模式可以作为城内户外服务空间的代表,将其进行整合与梳理,成为园区内的元素,实现更多的交往与互动。
《此非昔界 THE BORDER THAT IS NOT》
组员:许睿杰 华一奇 宋禹麟 谢启非
指导老师:李辉 邓小骅
作品简介:张江中区是一种封闭城市,公司形式的多样掩盖了其本质上的同质性,它是不可渗透的,是通过不断重复产生的。本项目尝试颠覆这种同质性机制,从张江中区缺失的日常入手,增加基础设施内容,保持景观巨构基本形式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并在内部组合上多样化。
我们希望产生一种可渗透性,这里的可渗透性既有功能也有形式,这个空间的特质就在于它的非正式性。与严格定义形状的建筑环境形成对比,这里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就像一张松散的网铺在景观上,让树木能够穿透每个空间,与光线和绿色植物直接接触,并且为自发性交往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最大化了建筑不同部分之间的接近性和可视性。
《林中芭蕾》
组员:王缘 丁彦心 张怡嘉
指导老师:李辉 邓小骅
作品简介:从城市中脱离出来,在林中“舞蹈”,让身体与自然的对话,精致的建筑隐秘在林中,与自然协调,每一个人在这里的起脚、转身、弯腰都伴随着呼吸和生命力。一切都带着一种感性的知觉,如芭蕾动作般柔美而平和,与季节自然有关,与风景环境有关。
《空谷问寻》
组员:杨犇 林童 孙涛
指导老师:李辉 邓小骅
作品简介:从道路空间、社区营造、河岸景观这三个不同的视角作为设计的切入点,以城市公民的身份去感知城市空间中存在的细节缺失,从微观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问题,通过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形式展开设计,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强调对不同人群行为模式的融合与引导,丰富人群的在场感受,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属于张江科学城独特的城市氛围。
《城市疗救》
组员:付彬宇 郑丞恩 吴琼波 江晓鹏
指导老师:李辉 邓小骅
作品简介:城市的隐疾不会显露在明处,它只会像病毒一样悄然隐藏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和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没一处隐秘的危机都在吞噬着这座城市的活力,破坏着居民的生活。
本次设计通过对以下四个地方的城市问题进行调研和总结,对城市的功能空间进行改造和重构。通过对设计路段的功能点和节点建筑进行设计,力图从宿舍空间,高科中路,张江科学城以及社区步行街四个地点,四个方面,对城市异化下的城市问题进行解决。以提高人步行积极性,城市生活的满足感,城市特有的文化重塑。
《与“城”相连》
组员:李政稷 高超 吴凯东
指导老师:李辉 邓小骅
作品简介: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向科学城的转型。张江西北片区新增技创公园、景明路体育场和新型商用办公区域、现传奇广场也会扩大规模。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城市纽带将它们相连,来延续游者的体验,也使得新张江科学城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传奇广场作为张江科学城中心更具向心性。
《游念》
组员:胡伊颜 吴量 李长宏
指导老师:李辉 邓小骅
作品简介: 人们游走于这个城市中,总有一处地方,令他念念不忘。深入到公民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更加了解人们的生活,体会人们的需求,并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努力。通过我们对小问题的解决,在不经意间提升公民的幸福度,提高公民的满意度,从而带动街区活力。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