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2019届产品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9年5月3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625
|
|
指导教师:钟蕾 唐甜
作品介绍:此套产品以故宫文化背景为设计元素,在团扇上进行由外型到材质多方面的革新,纹样涵盖故宫海错图、玉器,图典此套设计方案已被公司采纳准备9月份开始实施批量生产。
指导教师:钟蕾 唐甜
作品介绍:此套设计将古代嫔妃服饰和饰物纹样进行提取注入到传统造型设计中,与大漆材料相结合。区别于平遥推光漆器首饰盒,此设计从底胎到最终产品完成都为学生独立手作,绘制过程中加入大量金粉、金箔,市场效应较好。
指导教师:钟蕾 唐甜
作品介绍:此套设计一改传统象棋造型,大胆提取兵马俑元素作为象棋造型,用大漆材料与之相结合呈现纹样设计,产品整体效果较好,在传统文化技艺与当代产品的结合上是一个突破点。
指导教师:钟蕾 唐甜
作品介绍:此设计将蒙古包造型和代表蒙古文化的配色纹样提取到当代香具设计中,打破传统香炉造型观念,市场认可度较高,已与公司商定实施量产。
|
|
本次非遗专项毕设与凯里苗妹非遗博物馆合作,调研深入“非遗匠人博物馆”,革家蜡染文化传承基地,鸟笼制造厂、石桥村古法造纸村等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完成产学研密切结合,促进高校创意输出,切实推动民族文化发扬与传承。
指导老师: 王亦敏 李洋
作品介绍:提取黔东南的蜡染图形中“鱼”的元素,通过解构与重构,对原有的图案进行再设计。设计以“鱼”为主要设计元素,鱼在黔东南人民眼中是纯净吉利的神物,同时也象征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将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使用习惯的文化创意产品,将黔东南文化与生活结合,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将蜡染布作为包的主要材质,将黔东南图腾蕴含的内涵和黔东南古老技艺展现给人们,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
指导教师:钟蕾 张悦群
作品介绍:黔东南银饰锻造工艺有别于其他银饰的特点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而中国元素也随着国力的提升走上了国际的舞台。此次设计以黔东南苗族银饰锻造工艺为选题,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提取中国结与蕾丝元素进行设计,选用精美的蕾丝元素,使设计更具时尚感。在设计过程中结合中国结的特点及独特的造型和编制原理采用打乱、重组的方式并带入蕾丝元素,且结合时尚流行元素而设计了一系首饰——项链、耳饰、胸针和手镯。此次设计不仅继承传统发扬非遗,同时也做了大胆尝试,让我们看到银饰不一样的美。
指导教师:钟蕾 张悦群
作品介绍:“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贵”,成为苗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此次设计以黔东南苗族银饰为主题。提取了“凤栖梧桐,幽幽木香”的典故,选取凤凰的元素。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结构重组、拼接、重复的方式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元素而设计了一系列首饰——耳饰、胸针和发簪。采用苗族花丝传统手工艺,加入叶子与树枝的元素,参差不齐,层层递进,形成了一种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等的对比,使其更加突出了黔东南银饰的韵律,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指导教师:李琳
设计说明:黔东南银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黔听风吟”黔东南银饰系列设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合民族文化和现代设计风格,选题传统银饰造型中的符号元素,在花型图案上推陈出新,工艺方面将结合传统拉丝工艺和现代锻造方式进行结合,材质方面也尝试融合多种新型材质语言,这套银设计是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银饰设计。
指导老师: 刘亚军
作品介绍:将传统的蜡染图案进行创新与现代家居产品相结合,打破传统与现代界限。赋予产品现代美中融合怀旧的思绪。
指导教师:张妍
设计说明:通过创新与设计,为传统工艺注入新鲜的血液与生气,让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焕发出其特有的魅力与风采。将中国传统的印染手工艺中的蜡染与服装和服饰产品相结合,在现代的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产品设计富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指导教师:张妍
设计说明:本次毕业设计记录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蜡染的过程,让更多的人遇蓝知蓝:爱蓝一起蓝。采用黔东南侗族传统蝴蝶纹样,将侗族古歌中关于“蝴蝶妈妈”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与所呈现蝴蝶纹饰相结合,从蝴蝶纹饰的表象特征渗透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中。重新排列重组,构成创新蝴蝶纹样,传承传统纹样的同时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型纹样,将创新的蜡染图案与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相结合,设计出许多柔和的装饰和家居作品。
|
|
指导教师: 汤洲 庞月
作品介绍:作品深度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将腕表中的闹表提醒功能强化,并结合产品语意设计方法令设定闹表的动作自然、有趣、人性化,给用户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指导教师: 汤洲 庞月
作品介绍:以“庄子.逍遥游”之中“无何有”的理念传达万事万物皆在有与无、得与舍之间,将时间这个概念以“无”、“空”这样的形式传达,产生了新的腕表运作方式。
指导教师: 汤洲 庞月
作品介绍:时宜,也称时移,美好的时光始终流逝。但流逝的过程是否可以可视化,而不是以机械的生硬的方式转动呢?该腕表选择了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表达时间流逝的过程,使读表变成一种有趣的事。
|
|
指导老师: 窦金花
作品介绍:基于未来城市立体交通服务系统方案设计的设定,自由之巢有两个相互转换的模块,分别用于城市和郊区的功能转换,自由之巢的设计是为了在未来提供一个新的户外移动解决方案,采用多模块设计。通过不同模块的切换,可以实现不同交通环境的变化。它是迎接未来城市和自然环境未知挑战的载体。该方案设计主要用于两个大环境和多个小环境之间的跨区域的应用。利用城市立体交通服务系统,使车辆能在未来更加复杂的城市立体交通网中自由的行驶,提高车辆的通勤率。
指导老师: 王亦敏 王明昊
作品介绍:整体Voyager未来飞行器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外壳部分,内部与动力配置。外壳部分的设计包括灯光配置与折叠起落架。在不同的飞行姿态下有不同的信号灯状态,四条灯带灯光移动的方向不一有多种组合状态,对应不同运动轨迹。折叠起落架类似六足瓢虫的设计可以使其在多种地形完成降落并保持机身水平,在飞行时可折叠进机身降低风阻。内部是乘客与驾驶员乘坐的位置,不但要保证舒适还要有各种娱乐设备,每个座位都可进行独立调节与平躺,每个座位配有两侧的屏幕与前侧的娱乐屏幕,驾驶员的信息屏则更加具有科技感,由各种飞行参数与四周摄像头实时反馈构成,并配有眼动仪,可以方便驾驶员分担一些操控负担。动力配置为核动力喷射器,并分工明确便于分组操作,主管起飞降落的为起降喷射器与起落架上的微调喷射器,平行加速器可以使飞行器进行直线加速。
指导教师: 汤洲 庞月
作品介绍:该设计针对当前景区垃圾乱弃,大量遗留山间陡壁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方便,飞行灵活的特点,针对山间不同地形环境设计一款专门清理陡壁山峭等特殊地形垃圾的无人机及垃圾清理机器人组合,具有精准、高效、环保的特点。
指导教师:刘卓
设计说明:甲虫沙滩翻沙清理车的设计,是基于沙滩环境的污染,以甲虫仿生元素,设计一款可以智能翻沙。通过旋转的叶片过滤沙子,将垃圾吸入储存桶。
指导教师:刘卓
设计说明:这是一款平衡传统自行车与现代电动摩托车的产品-电助力自行车。这款产品比自行车更为省力,比电动车更安全、环保,并在满足低碳出行的前提上提高出行的舒适度以及适用范围。使用轴传动来替代链条传动,有更简便的外观以及更加实用的功能。便携环保的电池盒以及后置储物箱都是该产品的亮点。
指导教师:张芳燕
设计说明:此设计为一款儿童电动摩托车,多采用锋利,明快的线条以及具有机械感元素的造型来进行设计。整车通过脚踏带动电机后轮驱动,人机工学的座椅,以及宽大的骑坐空间给儿童最舒适的骑行体验。
指导教师:魏雅莉
设计说明:此款童车设计灵感来源于重型机械挖掘机,孩子对工程系列车型有着浓厚兴趣,本项目针对童车市场造型简单呆板,特点不突出,成品材质廉价,进行重组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汽车元素,将挖掘机与汽车造型相结合,以挖掘机的特点为本质,使汽车奇特造型与挖掘机相互融入,并且在功能方面,这款儿童挖掘机承载了功能多样性、简单操控、音乐灯光等功能。
指导教师:罗京艳
作品介绍:“BABY CAR”是针对3-5岁的儿童打造的轻便、流畅、安全的滑行车,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肢体力量、身体协调度与平衡能力。在市场上自行车造型的滑行车较为流行,但是会有太过灵巧,难操控的缺点,而以汽车造型设计的滑行车却又过于笨重,不便操作,为了讲流畅轻便的外形与其功能合理结合而进行了这次的滑行车外观设计。
以世界著名的老牌运动车品牌布加迪为灵感,进行的外观设计,采用青春活泼的配色,配合沉稳造型与流畅的线条,为孩子们设计了这款清新灵动的滑行车。
|
|
指导教师:罗京艳
设计说明:我设计的是和故宫相关的文创产品-花器。该设计的灵感来自故宫猫,故宫猫也是故宫里的一大特色,而且对于现在的爱猫人士来说,去故宫浏览成了一大亮点。此花瓶运用了猫的抽象造型,整体出现了猫耳朵与猫的尾巴,花瓶材质是用了白瓷的材质感,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与花瓶身上故宫造型的图案形成统一和谐。此外做了一个倒流香炉,猫头和猫尾巴相呼应,猫身体为一个倒流香炉的造型,颜色为熟褐色,颜色较为深是为了体现流香的效果。
指导教师:孙文涛
设计说明:新竹木灯具采用新型材料和传统技艺的结合开辟了新竹木灯具的市场。我将3D打印与竹木结合,给竹木灯具增添了一份新鲜的科技感。在灯具的造型上,我从“一方山水一方圆”的概念中提取出了简洁的方与圆的造型,同时参考传统灯笼的造型;在纹饰设计上结合了山与水的元素进行再设计;运用白色和竹木原色作为主题色,白色通常能够带给人一种科技感、包容力的联想,竹木原色则能带给人一种质朴和自然的感触。
指导教师:魏雅莉
设计说明:屏挂灯:按钮和旋转盘切换调节色温及亮度模式。光感应器自动检测环境光源进行智能补光。采用非对称的光学设计,补足光线和缓解长期面对屏幕而产生的眼疲劳同时照明电脑和桌面工作区域。可拆卸,适合所有特种屏幕显示器,不占用工作区域的黄金空间。
指导教师:刘卓
设计说明:无障碍智能化养老设施设计是针对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独居老人设计,通过智能机器人及语音交互的方式实现智能监护、用药提醒、生活记录、语音交流等功能。让拟人化机器人改善独居老人的孤单心理,老人的生活融入智能化的热潮。整体造型圆润简洁给人亲切感。
|
|
指导教师:张旭
设计说明:在社区居民的基础应急医疗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的背景下,设计的一款健康ATM机——“Health care”。以社区群体为对象,以无人智能为手段,设计一套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医疗终端,通过构建线上与线下社区圈子的创新形式,使社区居民、药房、医院三者互联,形成智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为社区服务的智能诊疗药房的服务设计,实现基础诊疗、购药服务。使社区功能更加完善,人们可以有限条件下能够享受更加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是社区居民的诊断中心和健康顾问。
|
|
指导教师:张旭
设计说明:随着科技水平发展的不断加速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被忽视,被遗忘。但在国民经济水平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应对这些传统的非物质遗产多一些关注和保护,通过对市场调研分析,目前国内关于天津非遗文创产品市场的占有量很小,但现代人对桌面文创产品的接受度很高。并且拥有着很强的购买意愿,为了宣传和保护天津传统非遗文化,结合互联网产品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桌面文创用品,利用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并利用互联网产品的便利性给予本次设计良好的交互性与使用体验,将天津传统非遗符号化,并利用AR技术使产品以使用者可进行可视化交互,可利用APP互动数个产品制造“小惊喜”和提高所谓的“仪式感”,以此来加深人们对非遗文化知识的认识加深与更好的保护与宣传天津传统非遗文化。
指导教师:李琳
设计说明:以京津冀地区非物质文化为依托的选题《大运河京津冀段非遗“杨柳自珍”文化创意产品系列》,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区域非遗资源转化与开发路径研究,也是天津地区非遗文创产品系列设计的实验型选题。该选题选定杨柳青木板年画作为代表,将大运河段京津冀段非遗文创进行具体实施,利用非遗元素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制作的系列产品,使现代产品设计与文化遗产有效结合,并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加文创产品的文化传播性,是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
指导教师:王亦敏 李洋
作品介绍:传统文化作为前人反复实践后的智慧成果,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社会信息经济价值。信息社会高度发展,大众传播赋予传统文化经济运用的可能,人们的需求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传统文化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开发与利用、智力创新,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利用等研究与实践操作层面,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课题。本设计的App围绕着传统节日文化以一种网络传播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承。App的IP衍生品形象是熊猫,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自身就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通过对熊猫形象的再塑,符合时下青年一代的审美能够吸引更多节忆APP的用户。给熊猫换上京剧及舞狮服装,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京剧文化以及节日文化。
指导老师: 王亦敏 王明昊
作品介绍:本次设计是基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故事线,根据故宫藏有的器皿原造型设计的双层茶酒杯,采用了玻璃熔铸工艺和皮材质的激光雕刻工艺,以及锔瓷手工艺。皮具的纹样设计蕴含着传统元素,延续了传统器物所蕴含的精神意义,锔瓷钉的意向代表着文物的修复和珍惜旧物的寓意。器物的破碎会给人带来心理的不安,通过锔瓷儿工艺的修复,从而使人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该设计旨在唤起人们对器物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兴趣和认识,表达了惜福惜物的朴素情怀,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生活为主题,从生活语境的角度来发现其价值所在,更好的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更好的体现设计人性化的发展。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