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2019届环境设计毕业设计作品展——家具设计方向
发布时间:2019年6月1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775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和工艺的限制,很多作品不管是造型设计还是材料工艺尚未达到最理想状态,还有待继续深入推敲。从这个意义上说,毕业设计只是一个过程环节,而不是最终目标。
室内设计工作室:学生25人,作品19套
作品:风雅之宋
学生:陈楚欣
导师:李艳华
山水、茶事、观画、弈棋、听风、看雨。仿佛宋人比今天的我们更知道什么是美。宋代如今已不再是一个朝代的名称,而演变成了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美学符号。希望通过一组家具,可以窥探这是素美雅正的时代,抓住一缕传承千载的神韵,再现宋代美学风骨。把宋代的传统家具与建筑结构相结合,线条中赋予它瘦金体的清劲疏朗。以家具为依托,展现着天真烂漫的宋式美学,把宋代人的生活美学隐于设计方案中延伸到现代生活里。
作品:晋韵系列家具
学生:郭慧玲
导师:赵慧、郭宗平
晋韵系列家具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家具设计弘扬山西地域文化,设计灵感源于晋祠侍女像,从其婀娜多姿、俏丽天真、腼腆娇媚、老成持重等形态中提炼设计元素,运用到家具的搭脑、扶手、靠背、椅圈的设计中。在材料方面,选取山西老榆木,该木质坚纹美;在结构方面,借鉴晋作传统家具揣揣榫结构,传承晋作文化;在色彩方面,不饰油漆饰木蜡油,突显榆木本色和榆木纹理。
作品:霜月—梳妆系列家具设计
学生:张彤颉
导师:李艳华
家具提取了残缺美的概念,通过不对称的设计使家具更具动态。造型上借鉴了桌案;提取了案形结体的部分元素,如飞角;以及桌形结体中的束腰。在设计时通过桌面与抽屉及柜体,造“束腰”之意。以银镜喻明月,放置于桌之上。 明月非明月,明月乃佳丽,犹像青女素娥照镜,凝望,竟比那月圆之时更皎洁照人。任岁月漫长,愿美如初见。
虽韶华易逝,美人迟暮;愿不负韶华,岁月长含香。
作品:窑之韵——基于传统民居建筑意向的系列家具设计
学生:张佳琦
导师:郭宗平
窑之韵系列家具将传统窑洞建筑的精华与新中式家具融为一体,运用了拱券造型、木质框架、窗花和窗格等元素,在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现代使用功能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具有特定建筑意向的家具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北方居民对儿时记忆中窑洞和乡土气息的怀念。书架镂空贴绢的开合门与屏风、座椅靠背、灯罩等都运用了典雅的窑洞窗格的元素,原木色的老榆木基本可以打造出淳朴雅致的家具质感,体现窑之韵味与天人合一之美感。
作品:古木逢春—茶台
学生:郑兴
导师:李艳华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本方案为了让人们再次了解茶道,喜爱茶道,进行了设计,参考了传统家具与茶道文化,进行了拆解、重组,形成了新的概念。让茶元素融合在设计里。
作品:宋韵梳妆台系列家具设计
学生:柴婷婷
导师:郭宗平
本次设计以宋代纹样如意云纹为元素结合现代家具黑白素雅的风格,打造一款钢架结构下具有宋代意蕴的梳妆系列家具。简洁的外观配以精致的细节处理,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整体家具呈现出一种轻奢典雅的气质。远看则明朗,近观则深韵。
作品:传统家具的遗韵——书房系列家具
学生:陈彦亦
导师:郭宗平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今人们的生活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就家具设计而言就更是如此,当家具空间成为一个能带给人心灵放松的个性化平台的时候,家具行业风格已经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流行趋势和发展。中国传统家具到了谋求自主创新的新时代。如何将传统家具传承及衍生成为了我们的新课题。除将各时代的家具风格带入创作之外,还可以将传统家具与新型材料共同构成一件新的艺术品,这就是我本次毕设研究课题——传统家具的遗韵。
作品:归期——系列座椅边桌设计
学生:候蕾
导师:崔娟玲
“归期”来源于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归期”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热切渴望。
“归期”设计作品以我国古代寺庙建筑造型作为主要元素,提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飞檐、斗拱等作为设计灵感,选用了纹路清晰、成型效果好的榆木。椅子的腿部是直接插过椅面的,可以增加稳定性。后背的主体框架和底部支撑做成了曲线的形式。与椅子相照应,边桌较为矮小,桌面有类似飞檐的装饰。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设计中不足之处是椅子的腿部略有偏差。
作品:“落梅——新中式椅设计”
学生:徐晨
导师:崔娟玲
本设计题目为《落梅——新中式椅设计》。在参考和学习中式传统家具特色与新中式家具特色的过程中汲取灵感来源,让设计既要融合古典端庄的中式家具特点和现代时尚质感,又能将中式文化的精髓和现代的材质、设计理念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本次设计以明式家具中的靠背椅为造型基础,将梅花与古典建筑屋脊线等元素相融合在作品中,并采用传统榫卯工艺进行制作。力求能够达到既具有清华其外澹泊其中的品质又能够满足现代室内家具的实用需求。
作品:海棠面方凳
学生:徐晨阳
导师:郭宗平
海棠面方凳结构遵循传统家具的形制,腿、凳面、脚踏构成结构框架,腿部微向外倾形成侧角,中截两侧置横牚,每一个结合点以榫卯结构连接,保留薄层暗色漆。由于方凳座面缺失,座面参考晋作家具中海棠面方凳,心圆盘凳面塑出六瓣花形委角,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凳腿部分缺失处用树脂滴胶填补。板凳利用率高,牢固且易于修理,使用环境灵活,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构成出入自由的户外生活空间。
原木色方凳,座面为家具零部件重复利用制作的,所以背面有明榫,暗榫各两个,对称分布。缺失的一侧两个横牚与两个脚踏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座面存在瑕疵,所以凿出海棠形纹样做瑕疵遮盖,并用滴胶覆盖以红色纹样。整体结构较为完整稳固。
作品:拾野——新中式案几系列家具设计
学生:安书瑶
导师:李艳华
新中式玄关柜的造型上对传统条案的造型进行了创新和融合,翘头造型也进行了创新,线条更具流动性和简洁性。新中式花几的造型上对传统花几几面呈圆形、有束腰的传统造型进行了创新和融合。两件家具整体造型皆呈“梯形”,以细微的角度向外倾斜,造型轻巧、和谐,实现稳定性的同时可以达到美观性。实木的坚固个性、藤材的柔软本性,二者融为一体,更接近自然、质朴的感觉和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作品:《画藏阁》新中式居室家具设计
学生:侯亚丽
导师:李艳华
本次作品是一款中型体量置物柜,设计元素主要来源于画架,同时从明式圆角柜中汲取精巧的造型和结构,也是对明式家具简约素雅的特性领会,本次设计的亮点在于大胆的将框架外扩并作为支撑结构,不影响储物与使用,保持简约的同时,增强了文化底蕴,实现了将“画架”与“画作”结合的初衷,将家具打造成一件艺术品。运用实木材料与传统的榫卯结构工艺,同时详尽的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以及人与家具的交互感、家具与环境的融合感等。
作品:坐上琴心——新中式组合家具设计
学生:王珊珊
导师:崔娟玲
随着“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设计思想的逐渐发展,现代家具设计也向着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本次探索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在高背椅的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现代审美色彩的家具。
本设计以中国传统乐器——古筝为例,通过分析其符号的组构,寻求其意向与传统家具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拓展并探索性的设计了新的家具形式,希望引导更多有价值的文化符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受到关注应用。
作品:浅韵书斋——新中式书桌椅组合家具设计
学生:闫璞雨
导师:崔娟玲
本次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书桌椅参考圈椅的原型,靠背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服饰为设计元素,装饰部分则为冰裂纹元素,采用多种榫卯结构拼接。中国传统家具和传统服饰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积淀,都散发着其独具特色的魅力。着眼于创新传统家具和传统服饰在设计元素、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这两种传统文化的碰撞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反应呢?
作品:共生——室内绿植系统设计
学生:闫文清
导师:郭宗平
当代社会,时代的发展脚步十分迅速,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程度的要求也得以扩大化,于是乎绿色家具也伴之而来。本方案是将室内空间必不可少的绿植与家具的共生结合设计,以工作台设计为载体,通过铁艺框架的辅助,旨在将原木面板受到腐蚀破损的不能再次使用的位置经过裁切并加之绿植的点缀,既加强了美观性,也扩展了木材的使用概率。既可以把木材自身的弊端进行遮掩,同时将绿植结合进入家具,达到节约空间,得以共生的目的。
作品:里弄-创意猫爬架
学生:杨宁
导师:崔娟玲
将书架、宠物架、储物架结合起来。功能主要以宠物的生活为主,家具从左到右为宠物提供整套的活动路线,为宠物提供玩耍、休息、方便的地方。外观融合俄罗斯方块,打破“规矩”。
作品:山·形——屏风创意家具设计
学生:陈猛
导师:李艳华
山·形系列家具灵感来源于硬山顶,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汉族传统建筑设计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在民间最常见的居住建筑中最为常见。作为北方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特色建筑屋脊形式,它拥有很多传统美学的特点,像整体的造型比例,屋顶的弧度,屋脊的造型等等,另外这种屋顶在傍晚所形成的剪影,那种连绵起伏的韵味,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美学的积累,然后将这种传统美学融入到现代家具的设计中,形成一种具有现代审美的、同时包含传统文化意蕴的屏风。远观望去,整件屏风就似夕阳下的屋脊剪影,屋脊的曲线之美,每扇屏风的高低错落,都呼应着硬山顶的传统之美。
作品:《如意——新中式书椅灯组合家具设计》
学生:丁雅文
导师:崔娟玲
本次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椅子参考传统中式椅为原型,靠背部分采用如意纹样、镂空等元素,配以雕刻的花纹,采用多种榫卯结构拼接。椅子的搭脑部分以古代头饰造型为灵感,整体采用曲线的造型,配以红色的流苏穗为点缀。将吉祥如意的寓意融入家具也是本次设计亮点之一。此外,与灯架进行搭配,让设计更加完整。拼接处均采用古代榫卯结构,整体造型古朴自然,流畅简约。
作品:《无为——新中式休闲茶桌椅设计》
学生:马家敏
导师:崔娟玲
本方案旨在探索中国传统茶桌椅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在满足休闲,待客的基本前提下,寻求功能性价值和体验高质量的生活。茶桌椅的结构遵循传统家具的形制和结构。桌椅面均采用传统的攒框打槽装板,每一个结合点以榫卯结构连接。以炕桌为原型,造型上将中式翘头案中翘头元素和壶门造型元素体现在家具中。通过创新实用性功能,增加内部暗格,打开内容丰富,合上整体统一,将传统茶桌改变成为集休闲,存储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茶桌椅。
作品:断--禅椅延伸设计
学生:孙宜洁
导师:李艳华
禅椅的结构遵循传统家具座盘宽敞的形制,腿、靠背、宽阔的座面构成结构框架。造型上汲取中国古代禅椅与现代解构主义两种元素与家具结合。传统禅椅作为修禅打坐之用,给人以稳重、静谧之感,而腿部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解构主义,形如被利刃斩断,又给人一种不稳、动态的感受,古代与现代、稳与不稳、静与动的对比、碰撞、融合,端庄且不失趣味性,更添禅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也更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取名为“断”,旨在斩断与尘世纷扰的纠葛,坐看云起,静听风吟,在禅意里独自清欢,享受孤独的快乐。亦有“断舍离”之意,也与作品形态相吻合。
作品:木韵——新中式对椅设计
学生:王星宇
导师:李艳华
该对椅其结构遵循传统家具结构连接形式,每一个结合点以榫卯结构连接。造型上提取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建筑元素使其与家具结合。顶部造型犹如寺庙佛堂的飞檐,流线感十足,两把椅子合一俨然古建筑形态浮现眼前,椅腿为弧线抛下,脚踏为折线型,仿佛屋檐合一,飞檐下加入一对风铃,象征佛教法器风铃,告诫世人修身养性之道。该对椅的材料为传统核桃木,通过机械加工与手工工艺结合,给传统家具更多时代感、更多的韵味。
作品:宁晋——新中式书桌椅设计
学生:吴茜
导师:崔娟玲
本次设计是檀颂品牌新中式家具的书桌椅设计,结合檀颂品牌设计理念及自己的灵感来源设计出一套书房系列家具。从前人们用眼睛观察,用笔书写,而如今替代它们的却是快门声,和已经忘记如何提笔写字的手机备忘录。想要提起人们对于记录生活的积极性,不再只是简单的活跃于手机。被人们使用次数极高的家具,便担此重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设计出了本次的作品,用赏心悦目的书房家具,勾起人们心中对于提笔书写的渴望。
作品:扮像——新中式梳妆台设计
学生:赵国荣
导师:郭宗平
本梳妆台设计取传统家具设计特点与古代女子梳妆打扮时的场景与现代女性上班族群的生活形态及背景因素,从产品人性化的观点出发探讨女上班族群使用家具产品的生活习性与行为,在造型上追求简洁质朴、大气,圆形套叠镜框的设计取自宋代苏汉臣的画像,桌面与镜子部分可拆分组装,下方条案拖起由镜框及首饰盒连接在一起的结构,丰富了功能需求,更便于包装运输。
作品:穹顶之下——《格尔尼卡》延伸家具设计
学生:周洁
导师:郭宗平
“穹顶之下”名称来源于Stephen King同名著作,意为我们之所以生而为人,因穹顶之下,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此题不仅表达了反战精神理念,也象征着设计的外形。作品采用亚克力和铁艺结合,石膏和鲜花辅之。铁板构成《格尔尼卡》轮廓,桌体采用亚克力材质,象征“穹顶”,毕加索说“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设计亦是,不仅是家具设计,更是一件艺术品,是超越功能形式的设计,呈现“非物质化”与“概念化”特征,纯粹的思索、悲伤、和死亡。
作品:方寸间的山水—茶室家具设计
学生:吴宗彦 赵宪政
导师:郭宗平
该作品名称为《方寸间的山水》,是一件新中式流水茶台家具作品,流水茶台的结构遵循传统家具翘头案系的形制,束腰、牙板、桌腿构成结构框架,腿部微向外倾形成侧角,桌面采用传统的攒框打槽装板,每一个结合点以榫卯结构连接。造型上撷取中国传统流觞曲水、茶艺、翘头案三种元素结合。翘头案作为基本桌案面,桌面实木掏槽造型曲折有致,桌腿与桌面采用夹头榫结合,正如大自然景观巧夺天工,此次展示以静态展示~结合枯山水展现,造型可多元化diy。山水景观与家具在这里碰撞、融合,开阔而内敛的整体形态,精致而准确的细节雕琢,牵动着使用者追求中式气韵又难舍现代生活的心。流水茶台采用核桃木制成,工艺由机械加工与手工结合,表面擦木蜡油。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