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9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9年6月26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645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9毕业季
环境艺术设计
前言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认知”:认知人的界限,认知人的价值。尔后方能开启心智,寻求意义,做出选择,构筑未来…… 2019年,南艺520的第四个年头!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艺术方向,毕业设计延续“实验精神”,将设计与人、设计与物、设计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出发点,来自室内、景观专业的所有76位毕业生,在未来约一周的展期内,将以自己的心血之作,展示三年所学,挑战设计的终极指向!
本次毕设,设计方向依然是包括概念转译、形式机制、“地方性”策略、未来设计、技术趋势、实验研究等内容的热点问题。概括起来包含下列四个大的方向:博物馆空间专题、丛葬地纪念性景观专题、文化乡村改造专题、实验艺术专题。
博物馆空间专题:缘起于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中心主任邬烈炎教授由设计师文化责任感引发的“为南京而设计”提案,延续去年“环南艺”创意设计以“文化构建新南京”思考,选择南京博物馆空间更新与改扩建为主题方向,室内专业7大组最终形成23个方案,涵盖博物馆全部的艺术、历史、科学、特殊四个空间类型。
丛葬地纪念性景观专题:缘起于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中心主任邬烈炎教授由历史责任感引发的对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设计的提案;同时缘起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专业历经7年的以大屠杀“万人坑”遗址为基地设置的“纪念性景观”持续性课题。专题研究由3位毕设导师带领各自的课题小组展开,方案覆盖南京城内城外共23处丛葬地。模型及大部分展板同期以平行展的方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
文化乡村改造专题:响应国家“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号召,以“文化的乡村”作为切入点,室内、景观两大专业5位导师共6大组,方案涉及景观、建筑、室内三个空间设计方向。
实验艺术专题:“闳约深美”“不息变动”“求实、创新、致美”,南京艺术学院的实验精神作为固有属性,一直是南艺人自信、自豪、自强、自觉的学术追求。延续“实验”的南艺传统,本次毕设4位导师4个方向,从材料、建构、参数化技术等方面展示了实验性设计的多元可能。
毕设作品
-
作品名:家具实验
作者:徐晨程、吴京遥、徐众、边楚、董佳杰、董林、朱诚湲
指导老师:邬烈炎 徐旻培 张萍
设计说明
《实验家具》,2019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室内专业大四毕业生,在南艺实验艺术中心的指导与资助下,为毕业季献礼十九件实验家具。家具打破了日用家居的常规材质、尺度、工艺。且表现性、综合性、前沿性更强。家具类型包括:沙发,多功能置物架,壁炉,吊灯,桌子,斗柜等。家具尺度在保留实用性的前提下,尝试对应数理规则,模数规则,尝试材质碰撞,尝试打破和谐统一。
作品名:逸水长云
作者:张艺、王卉、施幸未、宋云、苏钰淳、杨柠、宋振国、徐冰清、蔡杨华、王海顺
指导老师:丁治宇
设计说明
以基地环境的分析作为生发点,以外部环境的图底纹理及开放的水域空间作为整个设计构思的源泉,旨在实现建筑和环境的整体融合与连续。美术馆造型提取了海浪翻涌的形态元素。表皮褶皱的叠加增强动势感,疏密变化的孔洞彰显虚实关系。通过运用充满张力、极具流性的建筑形态消解了传统美术馆建筑的凝固性、静止性和稳定性。同时把这种流动性、动态感延续到景观设计中,展现了集成设计手法在建筑形态、室内布景和景观表现上的一体化的特征。
作品名:洞隙盘丝洞
作者:施幸未、王卉、宋云、苏钰淳、杨柠、宋振国、徐冰清
指导老师:丁治宇
设计说明
由细胞分化而联想到用线编织来展现多维的空间形态,粗细不一的尼龙线编织了整个非线性的围合面,围合的面域呈现出孔洞疏密有序的渐变纹理。“盘丝洞”展亭的顶部,既有迷人的不定性又有被相对严格定义的曲率。一系列细胞状的连续形态,构成了不同的功能空间的基本特质。光线从不同方向射入内部空间,大小不一的腔体肌理赋予观者迷幻的空间景象。
作品名:长江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草鞋峡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郭梦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草鞋峡丛葬地景观设计语言采用几何造型,其阶梯外形纵横交错、斑驳累累,营造了庄严肃穆的空间。阶梯间的斜坡创造了一个覆盖整个场地的连接,实现功能区无障碍设计。或高或低、残缺不全的碑林,象征地加深了与原纪念碑的羁绊,彰显了场所的追悼功能。前者斑驳而又哀伤,后者在天空和山脉的背景映衬下显得高大而庄重,场所寓意契合、深刻。设计形式上表现为切断式的生硬切口;空间构成前低后高,视线聚集到制高点;主要材料采用石灰和大理石、混凝土,并点缀式的采用能够凸显历史感与沧桑感的暗红色锈蚀钢板。场所利用提升、凹陷的空间变更向人们做一个渐进式的铺叙,在这黯淡压抑的场所中叙述着我们虽未经历但却不能忘却的集体苦痛,通过对苦难的认知,砥砺前行,珍惜和平。
作品名:长江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中山码头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何悦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中山码头丛葬地纪念性景观设计采用“时空情感”的理念,视觉语言采用相互缠绕的两个螺旋形,寓意现在和过去,追悼和慰藉是紧紧缠绕的两极。螺旋形态生成两座缠绕的桥,视觉上将一直向上延伸,表达“永远的纪念”之情。在空间氛围的营造上,运用体验隐喻的设计手法,通过路径的引导,运用象征永恒的曲线形成两座永不相交的天桥,可见而不可遇,可触而不可感。两座天桥一虚一实、一黑一白,现实与过往的交替,思念和悲伤的重叠都在这个纪念碑般的形态中得到重生。
作品名:长江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煤炭港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丁浩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使用消减的手法,利用光影和空间的构成关系设计重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煤炭港丛葬地。大量运用了裂缝、锯齿、缺角等等细节,使地下空间狭窄尖锐,给人压抑的空间感受,使整个空间充满神秘感与未知性,同时又不失其纪念性景观的功能。
作品名:长江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燕子矶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瞿洋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燕子矶丛葬地景观设计采用用不规则的高体块从纪念碑原址过度到临江的滩涂,以白色不规则石块反复堆叠铺成滩涂象征着累累白骨。以层层叠叠的黑色不规则几何薄面组装成装置“一线天”,建立二层平台“慰灵桥”,支撑物由寓意尖锐的形态取代,形态总体向上指引,从纪念碑向江边行走,寓意着对未来的无限希冀。
作品名:长江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鱼雷营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马仰超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把空间体验和纪念性景观相结合,强调人在景观设计中的多感体验。其中包括失衡的道理,富有荆棘的墙面等,让来访者能获得多维的空间体验感来代替单一的视觉体验。
作品名: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正觉寺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王琳玲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正觉寺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建立于1987年2月。巍峨雄伟的武定门城墙下,静静矗立着一座灰白色的石碑,城门内往来的车辆川流不息,而纪念碑位置隐蔽,少有人知。正觉寺丛葬地景观设计设计思路来源于被导弹炸过凹凸不平的地面,宛若刺刀深扎大地。设计采用这样的意象设计,对大地做一个褶皱。深处设有水景,象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在地面上用尖锐的形状表达沉重,尖锐的褶皱来渲染气氛,烘托强烈的悲痛感,使观者沉浸到悲伤的气氛当中。设计思想是利用崎岖的土地在视觉上直观地表达。通过粗糙的材料和细腻的纹理对比下,深刻地强调原有场地的特质,而对混凝土的再加工处理使用更强化了纪念性。凝视着冰冷的、斑驳的不规则、尖锐的三角,深刻感受死难同胞惨遭蹂躏和屠杀前的无望苦楚。
作品名: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太平门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杨晟泰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设计灵感来源是子弹划破地面的瞬间,犹如镶嵌和消融在地面上的一个巨大的创痕,寓意着被子弹穿过身体时留下不可愈合的伤痕。采用不等边三角形的尖锐破开空间,营造子弹穿过地面的一瞬间凝固的样子,在大地上留下的伤痕。外观整体呈鲜红色,设计材质上采用锈蚀钢板,周围植物树木葱郁,深绿色彩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情感心理。建筑开放通风,不惧阳光和雨水。设计目的是利用简单的建筑语言表达深层次的悼念之情,以及生与死的关系运用功能性的差异辅以植物来深化场所记忆。
作品名: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五台山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曾嘉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五台山丛葬地纪念性景观设计采用炸裂的形式语言表达对历史记忆的影射。通过空间引发情感,并最终追求与观者的情感反应和共鸣。三角的锐利重复同构空间,强烈的形式语汇使观者被威胁、被压迫,寓意丛葬地的场所精神。
作品名: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普德寺丛葬地景观设计
作者:李忞睿
指导老师:刘谯
设计说明
本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皮肤的伤痕。设计以刺刀为出发点,刺刀在人身上留下的伤疤为设计来源,场地的形态围绕“伤疤”进行变形,数条伤疤象征伤痕累累的人与民族,插入大地的巨大三角形就是插在身上的一把刺刀。
作品名:龙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滨江局部设计
作者:许维涟
指导老师:姚翔翔
设计说明
通过实地调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地点隐,少人知的局面显而易见,若使用逐个击破的处理解决方式,可能会成为时效性设计,并不能解决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本次设计选择滨江局部设计,先赋予整体铺叙的作用,然后串联江边丛葬地,这样既可以丰富滨江历史文化,又避免了再设计而产生的社会人群对于纪念的不同争议。
作品名:雕刻荒野——重绘纪念地的时间景观
作者:葛陈晨、周柯汛、杨毅豪
指导老师:汤子馨
设计说明
以滨江线状丛葬地的纪念性空间为设计基地,结合“在场”的空间体验,使场地、环境与城市记忆互相交织回应,融物景、意境、情景于一体,以期在时间维度下呈现出纪念性景观的基本特质来创造出具有不确定性的非正式空间,展现多样性的景观风貌,联结被遗忘的城市肌理。使人在过渡空间中触摸时光,并唤起公民对丛葬地的关注与思索。
作品名:City as Classroom-非正式教室的诞生
作者:刘怡婷、桂雨航、徐茜茜
指导老师:李大雁
设计说明
现代城市中,学校与家两个空间彼此隔离,家长护送孩子上学放学,成为两个空间唯一的安全的连接纽带。学校与家彼此隔离的状况可否改善?城市中的道路,商场等场所可否成为学校与家之间的连接器?城市可否成为安全的有趣的正式课堂之外的教育场所?——我们毕业设计试图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回应。利用现有城市道路进行“安心放学路”和“安心交通亭”的规划设置,保证了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安全的往返家和学校之间;校园周边“教娱综合体”的城市改造项目,提供孩子们非正式的教学空间,更对的与社区的环境,文化,人们活动相互联结,以汉江路小学以南花卉市场改造为例,将原有封闭的商业空间改造成集商业售卖,花卉观赏,学生接送停产点,课外活动室,家长课堂等多重功能在空间上叠合,原有的单一功能的花卉售卖商业场所成为了学校和家,城市的连接器,孩子们的非正式教室。
作品名:音乐.转译——城市意象视野下的桥下空间再利用设计
作者:胡馨尹、何沁纯、马伟明
指导老师:金晶
设计说明
研究长江大桥引桥桥下废弃空间状态,从对桥下的空间设计形态角度切入,将整个长江大桥引桥桥下空间结合周边的城市环境分成三段:引桥居民区段,引桥涉水生态区段,引桥大桥纪念段。每段空间依托相应的音乐形式与节奏进行景观转换与设计,在点线面三种系统的基础上,寻找发挥其景观价值和潜能,探索桥下空间更好的空间布局,以期达到桥下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完善周边功能效果。
作品名:荒野重生——基于生产性景观的乡村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朱子怡 、吕思文 、邱菊
指导老师:金晶
设计说明
国家推行关于粘土砖整改策略后,乡村砖窑场相继关闭并遗留下大量废弃地。基于生产性景观的乡村废弃地景观问题,我们以梁山窑为例提出修复设计策略和景观设计改造。设计目的是将废弃地修复和农进行景观设计改造业生产相结合,设置成一个农业生产性场地。温室建筑设计参照原有地形和山的走势,加一改造,并结合光照、和温室适宜角度设置屋顶样式。形成多种单元体形式,并依据地形现状,不同组合方式对应不同功能区域。整个景观性设计重拾了土地利用率,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场所,为村子寻找了一个新兴活力点,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作品名:钟楼
作者:王军鹏、王锡阳、陈柯宇、刘晨迪
指导老师:施煜庭
设计说明
中国近代建筑从1912年至1949年历经了38年的发展周期,在此过程中南京民国建筑无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在南京民国建筑中中国传统元素一直以特殊的形态表现而存在,不论是传统柱式形态、建筑构件、装饰纹样等传统元素不再是以传统形式,传统功能而进行呈现。而是以通过材料变化、功能变化、结构变化形成新的建构语言,在原本的基础上的变化为南京民国建筑增添独特的语言形式。此次毕设中我们通过将南京民国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与新式钢结构材料进行有机结合,以更为合理的材料形式对传统中国建筑元素进行新式表达,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传统构件造价、工时等问题,合理地将传统建构元素融入当代建筑结构中,将民国建筑元素与新式建筑材料进行有机结合。
作品名:装置
作者:周逸
指导老师:施煜庭
设计说明
对桅杆建筑中的一种形式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演变之可能,在此演变后的基础单元体中植入同一体系下的另一种张拉结构和细部节点构造进行深入分析,以组合两种结构体系并拓展设计出一系列连续装置体。
作品名:驿站
作者:杨楚楚
指导老师:施煜庭
设计说明
此作品主要以学习现代木结构基本知识和研究传统漕运文化中提取出的桅杆结构为主导。首先通过对古代漕运文化中的木结构元素和其中的木结构的空间形态特性研究来把现代木结构与传统漕运文化相结合,其次从建筑学的角度深入分析漕运文化中木结构的稳定性、建筑工艺、材料、形态等多方面来将现代木结构与传统漕运文化应用到实践中,其中深入研究了漕运文化中的木结构与现代木构的相似之处和漕运木构元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转译。
作品名:驿站
作者:熊若兰
指导老师:施煜庭
设计说明
盂城驿作为高邮邮驿文化重要的形象名片,在高邮的漕运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把盂城驿中的鼓楼建筑作为研究应用的主体。通过对桅杆结构的工作原理、结构分类和古代建筑技术的研究,找到古代木结构与桅杆结构的共性特点,用桅杆结构取代古代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将传统木结构技术以现代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以此在现代环境中传承与发展高邮璀璨的漕运文化。
作品名:漱石枕流——古石匠村的复兴实验
作者:黄丽、黄子豪、沈主恒、叶柏渊
指导老师:李大雁、姚翔翔、汤子馨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旨在将石匠文化和商业空间与古村落结合,在可能的情况下,渗透进环村的自然景观带,达到一种文化的自然。通过木质和石质等自然材料的表面肌理,来构建能够超越它们本身的村落商业空间。通过道路划分的方式,将一整个村落分为一条囊括了村子所有代表性景点的主要道路和很多散布在村子几乎每个角落的小空间。作用导视系统设计的方法,将主要道路和这些小空间以及环村自然景观带贯穿起来,并通过这个方法来更明确的划分村子内部空间的不同区域,比如入口空间,售卖区域,酒店住宿,休闲娱乐区域,文化科普区域,遗址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等等。
作品名:北阴阳营陶器遗址博物馆方案设计
作者:石宇航 、王壮
指导老师:丁源、姚翔翔
设计说明
以陶器为主题,建立陶器遗址博物馆既能保护研究陶器,能让更多人了解到陶器的魅力。让陶器的美渐渐的步入日常生活当中,让历史文化不消失在时间长河之中。
作品名:中草药博物苑方案设计
作者:石阳
指导老师:丁源、姚翔翔
设计说明
设计旨在创造以中国山水元素为主的中草药博物苑空间。空间应该是一种介质,柔和地去承载这个场所和人。所以我让这个建筑尽量与外界有更多的交流,而非像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立在森林之中。漫步于山林之中,周身是各种草本植物或是自然景观,穿梭在中草药博物苑内,它更像是一个隐匿于山水之中的栈道或是廊道。让观者能拥有与自然同行的沉浸感、清澈舒畅的自然感和亲切的归属感。
作品名:低技术建造实验——龙亭
作者:阿卜杜拉
指导老师:姚翔翔
设计说明
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龙窑,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依一定的坡度建造,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亭”是可移动、可变形的互动装置,可依据现场地形及空间大小灵活调整,便于拆卸和组装。材质使用pvc软管,轻质便于安装,可弯曲的特点使装置形态更加多变,弯曲的造型增加了装置的趣味性,可以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户外活动的场所。
作品名:低技术建造实验——律动之林
作者:马飞
指导老师:姚翔翔
设计说明
“律动之林”——预置模块下装置多样化实验性设计研究。建造采用了独特的结构——扣件式金属钢管与PVC管。运用其可反复拆卸的特点,围绕“可复耕”的方式进行可逆性建造, 将传统建造通过一种当代的、艺术化的设计手法来抽象、重组、再构,试图引发人们重新思考“传统与未来”连接的可能性,并回应建筑在场地的造价、承载力、各异材料交接等现实性难题,探索该结构在空间诗意、静谧氛围的营造方面的潜力等。
作品名:过去的未来——“非典型”古村落建筑空间保护与复兴
作者:董飞、程楠
指导老师:姚翔翔
设计说明
“非典型村落”是相对传统村落提出的,指的是介于传统村落和普通村庄之间,其地域文化、历史价值并没有传统村落那么显著,地位也没有传统村落那么高,但自身又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这些无人问津的古老村落,在我国分布广泛。窦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镇,是南京的“非典型”古村落之一。《过去的未来——“非典型”古村落建筑空间保护与复兴》是基于知觉现象学,通过体验,让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而建立起一种有意味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所精神。倾听村落的声音,展现村落“隐藏”的微妙之处,通过人类与自然更深层次互动,从城市需求和乡村发展的双同角度出发,对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的保护与复兴进行研究,对于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才会不断升华。
作品名:游·边缘甦醒——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空间重塑
作者:孙萌、黎浩彦、韦贤裕
指导老师:姚翔翔
设计说明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心的鸡鸣寺风景区,是一个集展览、收藏、教育研究于一体的自然博物馆,是我国自然博物馆中的一颗珍贵宝石。随着时间的流逝,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导致博物馆近年来不断被边缘化。本次设计将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进行更新改造,重新挖掘博物馆的深刻内涵和价值,结合自然与人文,让博物馆活起来,让藏品说话。
作品名:织·影——浅析传统织机在当代的展示表现
作者:邢天炜、董林、边楚
指导老师:徐旻培
设计说明
传统织机展示想要摆脱原来的思维限制,就要有新的创意融入进去,想研究其本质,就必须打破传统印象,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织机存在的价值意义。对于传统织机的现代化创作和抽离重构都能很好地展示其被人忽视的艺术价值。
作品名:双蕊亭,“520 Pavilion”
作者:刘祥茹、陈星光、范文、胡萍、李轩昂、李晓晋、李晓婷、张晋鲁
指导老师:徐炯
设计说明
作品的创意主题为极小曲面,通过TS技术扭出模型的曲线形态,再通过Grasshopper技术优化表皮成孔洞,作品是由397块不锈钢镜面板来作为模型的表皮,模型有着2200个钉孔,通过铆钉与拉钉枪的配合,将不锈钢板材拼接起来,根据模型自身的张力与流畅度来扭曲模型的形态。作品外表皮为镜面不锈钢,内表皮用荧光粉喷漆着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当作品处于阳光照射下与灯光下时,会产生孔洞的光影效果,参观者可以在不同角度得到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作品名:音响博物馆
作者:姜志、蔡宗哲、郑欣、克树娴、朱云
指导老师:徐敏
设计说明
以唱片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设计,为石头城路南艺后街部分提供一个文化活动场所,拉近人们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符合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整体建筑的设计元素提取于黑胶唱片、音符和钢琴键,由平面转化为立体设计。
作品名:生肖剪纸博物馆
作者:朱云、郑欣、克淑娴、蔡宗哲、姜志
指导老师:徐敏
设计说明
将剪纸技艺的传统手工技艺融入博物馆的设计中,同时融入十二生肖元素,使整个博物馆的设计精美而风趣。
指导老师
丁治宇、丁源、刘谯、汤子馨、李大雁、金晶、施煜庭、姚翔翔、徐旻培、徐炯、徐敏
参展学生
阿卜杜拉、边楚、蔡杨华、蔡宗哲、曾嘉、陈柯宇、陈星光、程楠、丁浩、董飞、董佳杰、董林、范文、葛陈晨、桂雨航、郭梦、何沁纯、何悦、胡萍、胡馨尹、黄丽、黄子豪、蒋苗锦、姜志、克淑娴、黎浩彦、李忞睿、李晓晋、李晓婷、李轩昂、刘晨迪、刘祥茹、刘怡婷、吕思文、马飞、马伟明 、马仰超、邱菊、瞿洋、沈主恒、沈太和、施幸未、石阳、石宇航 、宋云、宋振国、苏钰淳、孙萌、王海顺、王卉、王军鹏、王琳玲、王锡阳、王奕鳕、王壮、韦贤裕、吴京遥、吴锐、邢天炜、熊若兰、徐冰清、徐晨程、徐茜茜、徐众、许维涟、杨楚楚、杨柠、杨晟泰、杨毅豪、叶柏渊、章慧敏、张晋鲁、张艺、赵钧、郑欣、周帆帆、周柯汛、周逸、朱诚湲、朱云、朱耀辉、朱子怡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