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 建筑 —— 浙江大学建筑学院2019三年级建筑设计V课程作业展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194
课程概况
三年级课程设计教学注重“约束性”-“系统性”-“综合性”这一综合进阶型设计教学架构,呈现渐进式的教学过程。
作为三年级第一个教学环节的“约束性设计”,强调条件约束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训练学生的问题导向意识,以及在限定状态下对建筑问题的回应和解决。
第一阶段,“向内约束”要求同学结合调研分析与建筑现状,在“档案馆”这一功能类型指向前提下,自主确定改造更新的主题及其功能策划,并根据自拟任务书完成设计对象------玉泉校区结构实验室内部空间改造的更新设计。通过学生自拟主题和对应的功能架构,训练学生从关注行为需求与空间布局的对应关系入手,以内向约束为前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建筑功能与空间模式的关联性。同时,针对特定的功能架构,创新性地提出富有个性的解答,完成从功能计划图向三维空间结构的转译,并注重与原有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原型的协调。并能合理运用适宜的建筑空间形式表现语言。
第二阶段,“向外延展”则在内部约束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要求同学结合对玉泉校区历史发展和整体环境风貌的调研分析,进行设计对象------建筑外壳和外部空间的更新设计。以第一阶段的内部空间设计为出发点,以有一定历史积淀的玉泉校区整体环境为外部约束,寻找面向未来的档案馆在这一特定场所应有的姿态和形式,完成该建筑的建筑外壳更新;同时结合使用要求,完成室外场地与原场地、道路等的衔接。并注重与原有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空间体系的协调,通过适宜的形式语言和形式逻辑,处理材料、色彩、比例、构造等问题,提升建筑设计素养和建筑思维深度。
设计成果
(2)表达功能定位、设计概念、空间构成等的图解分析;
(3)总平面图(1:500);
(4)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1:200或1:250);
(5)表达重点空间概念的剖透视及局部小透视;
(6)含周边环境的整体轴测图及分解或分层轴测图;
(7)体现特征表皮做法的墙身大样图;
(8)允许增加表达设计概念的其他表现图纸,图纸成果3 张A1竖向拼接;
(9)成果模型1:100,可剖切展示,外立面与顶界面可揭示。
课程设置注重过程的环节控制,教案编制中对每一堂课的成果作出明确的表述规定,逐步推进课程的设计深度,并确保最终的作业完成度。
作业展示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