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2019)国际设计传媒奖年度展示空间大奖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8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1145
第十七届(2019)国际设计传媒奖The 17th (2019) International Design Media Award
年度展示空间大奖获奖作品
观看之道
不似深圳其他新兴区域蓬勃林立新大楼,罗湖区是相对年长的旧街廓,即便当代新颖建筑拔地而起,也少不了在地悠远日常环绕。在快速代谢、新旧杂陈的城市情境中,负责此案的水相设计循博物馆策展精神为主干,企图在熙来攘往中酝酿一处场域,让人踏入即不自觉静下、慢下,抽离紊乱急切的日常,在空间中获得纯净的感官经验,编织与自身有所共鸣的文化脉络。
留白,积蕴静默的张力
作为艺文载体的场域,需创造空间尺度和张力,使人踏入便直观感受到异于尘嚣的气息。馆内仅留黑白相衬;引入大量日光的玻璃帷幕内错落白色雾面压克力、白色墙面的杉木纹、石材断面的粗犷凿面,在这场景里,连光线都不自觉缓了下来。
然而,即便作为一座静默场域,博物馆不只提供空白与空间给艺术品,仍需替展品陈列出戏剧感,为观者累积屏息观看的环境力度,我们思索以当代雕塑及室内建筑手法来布局,借着剖开制式立面的门框、窗体、阶梯结构,不着痕迹却带节奏地牵引观者驻足、凝视,甚至成为框里艺术的一部分。
徘徊往复,捏塑漫与慢的节奏
第一段戏剧冲击来自于入口的「绕」。前院一片倒映天色的波光粼粼,和玻璃帷幕外墙呈现整体的透与轻,因此我们在入口创造了一个「实」与「重」的角隅量体来平衡。带着厚硬质地的铜、铁光泽,弯曲交掩的弧墙宛如一座立体雕塑,打破传统内与外一门之隔的二元关系,观者需观察、尝试、找到开口并亲身穿过雕塑,才能进入另一方空间,这段徘徊找寻并发掘豁然之境的过程,宛如漫游同时串起观者/艺术/空间三端。
二楼动线首先穿过纯黑黝暗的视听室,于回字动线末端迎向白净挑高的场景,再藉空间/明暗缩放的直观反差来塑造张力,不必夸张建材来铺陈,逐步累积观者行走过程的空间体验,揉杂出对抽象氛围的连结。
阶梯形构的扭、转、串、结
串连,是艺术载体另一重要的空间体验,阶梯在这垂直移动的空间结构里,就不是作为单一形式上串连上下楼面的功能,我们更希望赋予它的意义,是一座可以观赏、行走、穿越的巨型雕塑,就像Tony Cragg的作品。为了凸显这一本体在空间里的漂浮、横亘关系,我们于建筑内部两堵主要实墙上凿出幅宽不一、高低位置错落的开口,在开阔的白之间,让无视重力般的漆黑块面垂直堆栈、扭转再延伸出轴线,串连可通行或窥望的开口,在空中推移出不见边界的路径,宛如意犹未尽的一段引言。
从旁环顾观察这座巨型雕塑的脉络,彷佛怎么看、怎么走都有其路径,就像Maurits Cornelis Escher画中的几何迷宫,来回之间的空间诠释变得很个人化。拾级而上,步伐会移转观看角度,转角踏阶、天桥和刻意探出的平台,形成飘浮空中的观看顿点。
交错的楼面与墙是实,剖开空间边界的门与窗是虚,我们希望夹在实虚之间穿透折返的梯,构筑不同向度的观看,且是一眼无法望穿的视觉循环。此端彼端、眺望窥望,纳闷框景后方世界的好奇心,会诱人来回探巡出入口及景的变化。
我们藉阶梯打散了室内立面关系又重新串连,替日常行走赋予戏剧感,成就整座空间化为一方舞台,个人任凭行走节奏和空间经验来编织观看感受。黑白帮衬的背景中,流动与停驻,观看与被看,境内境外。穿梭在整座空间雕塑之间,连观看行为都被放大成一种艺境姿态,建筑外的俗事也沈淀而显得朦胧了。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苏州美的·云筑未来生活馆
明清时有很多关于苏州或者苏州人的笑话,然则风流富庶又以苏州为翘楚。因此大约多少有些出自嫉妒。在此不作讨论。《笑林广记》里有个笑话,大约是讲一个杭州人和一个苏州人坐一起。杭州人吃橘子,苏州人吃橄榄。杭州人问苏州人,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吃的?苏州人回答说,这东西吃完后有回甘。杭州人说到,等到你回甘,我都甜过几十回了。虽是笑话,其性格之分,好恶之偏,跃然也。宋嫂鱼羹、片儿川,本是中原遗风,南渡的产物,秀丽的外在下深蕴着中原基因,杭州也;去听一回苏州的评弹,便知吴侬软语,曼妙多姿,委婉流长,非东施可以轻效。此苏州也。
苏州美的项目,业主方对其的重视,很有些战略的意味——该项目已不仅仅是一个常规意义的售楼部,它更蕴涵着一个品牌在具有浓厚文化认知地域的展示状态和其对文化的理解。作为设计方更期望通过这个项目,表达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设计当中,进而成为现时地域文化中和谐的一部分。最终取名美的·云筑未来生活馆的设计,实际上兼具了销售、展示和体验的功能,同时也是项目的在地名片。这样一个综合性质的空间,其本身便极具戏剧的意味。设计团队在确定设计基调时,便将这一内在情态作为设计线索加以考虑。把握此种表达的节奏分寸,是该项目设计的关键。
董其昌曾讲“昔人乃有以画为假山水,而以山水为真画者,何颠倒见也!”“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此种明显带有南宗色彩的观念,成为设计师获得表达方式的灵感源泉。在地深厚的人文底蕴,几百年来执中国传统审美的牛耳。这一特质,采用炫技似的手法显然不合时宜。巧借是苏州园林的要义,同时苏州作为中国文人文化的兴盛之地,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以带有书卷气,尽量天趣散淡的手法表示敬意。
设计师在空间的整体处理上,因地制宜,将整个空间理解为一幅徐徐展开的手卷,以青砖粉壁为基调,两种材质的肌理和色差做反向对比,青砖与水磨石的对话,表达“不用粉染,以云山为墨戏”的南宗山水情态,使空间尽量虚和萧散,天真幽淡。而这也是对苏南地区几百年审美精髓的溯源。在处理平行视觉的同时,设计师并没有忘记对仰视视觉应有的把握。中国人讲味道,首在“盐梅”,把握得合适,寻常之物便能体现神奇——在各功能空间部分,设计师将太湖石的孔洞与风景作为理念,用简洁的手法联系在一起,不多做渲染,意到即止。地上部分,用悬浮的巨石启迪未来。
设计师从苏州古典园林和太湖石中获得灵感,运用“巧于因借”和“移步换景”,将科技、人文和艺术串联起来,形成丰富的感官体验,适应着不同时间、空间的功能需求,使整个项目有成为城市风景的可能。不同位置和尺度的开口,成为窥视城市的窗口,增加趣味的同时扩展了空间界限,使身在其中者在看与被看中成为各自的风景,不仅让人莞尔一笑。而有关智慧生活的情景展示与生活体验是空间设施和设备的有机融合。从5M体验馆到智慧厨房,从无人超市到DNA咖啡,工业4.0时代的未来生活的可能性,以及该项目有别于常规项目的独特性及其超级IP,客户在空间中能置身其境的体验与互动。
一个多馆合一的异地房地产发展项目,由框架而入细致的过程,其实也可以说成是一个融入地域文化,从抽象渐渐具象成形,并期望获得认同的过程。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
孙洪涛
山水舞台
观中国建筑就如看一幅卷轴画,画面慢慢展开,才能完整地把画所表达的空间展现出来,转而画卷也是文人雅客浓墨重彩、传统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山水舞台强调以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山水入画,演绎当代传统国韵。
飘带画卷
飘带如长卷,将外部的自然山水引入展厅内部,传递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将画卷慢慢展开,右手是时间的过去,左手是时间的未来。一段一段展开,像电影,更像创作者自己的生命历程。接待台处的雕塑是瑞典艺术家彼得曼德尔的作品,将古典纯洁与现代的生活感结合,如记忆中的每一个元素,自然中的每一种形状,既是静态的又是永恒的动态,亦如大时代下快速发展的深圳。
延展的画卷形成空间的视觉焦点,从建筑外围延续到室内,优美的长卷雕塑,如行云流水般上下贯穿,延续到接待台、吧台、楼梯,绵延生长。意向之物,必经其独特的情感活动,或赋予某种含义,或抒其某种感情。将画卷置入,本身的内容从载体剥离,形成空间,反转载体与内容的位置。层叠的山体演变成墙体的层次,从而形成从“江山在画卷中”到“画卷在江山里”的转变。
六合厅作为建筑的中心,是由六组相同的艺术墙体形成兼具围合感与仪式感的独特空间。作为精神空间,其以建筑手法构建空间的干净与纯粹。展示中心在演绎当代国韵的同时也打破传统的桎梏,以全新的、极具未来感的空间重新诠释时代意义。
空间采用全透明玻璃,在中间高的主梁侧面全部运用镜面,在通高视线的同时,形成三边形空间万花筒效果。视觉的感知是空间体验的基础,设计师以纯粹的手法,将艺术、现代、科技、未来、东方、山水人文等元素的融合,形成具有‘当代艺术馆’体验的展示中心,这也是设计师的初心所在。
光影立轴
光影立轴,既有中国传统山水的表现手法,也无限扩大了空间层次感。二楼作为主要的洽谈空间,其功能属性愈发显现,在颜色的选择上,首以灰白色为主,大面积的落地窗,将窗外绿意引入,将人与环境形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微风簌簌,听叶间风声,明月如水,随星辰流转。家具的布局结合空间特有的形式感,使其成为空间中的艺术品,从建筑中生长出来,并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兼具使用功能与审美价值。
同时,设计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将蓝天、阳光融入室内,采光厅从画卷延展开来,上下贯穿,一气呵成,成为纵向延伸的体量,也成为整个空间的故事主线。从电梯厅抬头仰望,视线穿过每一层的透空区域,看到天空,形成与大自然最直接的互动。每个三角形中空结构的内壁都是镜面不锈钢,形成一个空间万花筒,通过光影的折射,画卷、天空、室内环境,共同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的视觉亮点。丰富的空间层次、色彩架构的调节,给室内整体意象注入了灵魂,也赋予了其生机与审美价值。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有间》言馆美学空间
游小华&陈东升
项目地理位置位市中心购物商城的一楼和负一楼的过度空间,是一个独立展馆。原始建筑结构是异形不规则的。天汇设计在对该场地的多次解读后,从功能的角度,决定将从简处理,重心转移到人在空间的体验感,和空间功能最大化。
设计过程中考虑光线,视觉,动线,以及空间的互动关系。挑高5.5米的地下建筑结构里有一个长长的楼梯。最低梁高度1.2米,最低的消防主管道1.6米,还有两根直径为0.8米的水泥圆柱。我们通过几次结构拆解,层次剖析和有序重组,决定利用迭代的方式,从大小比例,高低层次,深浅高度,来呈现当下展示空间。
连接5.5米挑高的是一个33步的悬挂楼梯,楼梯平台通过4次分割处理,让每个平台都一个独立的视线框。楼梯的最后的视线墙是一个悬挂的半墙,透过半墙可以看到有一个长形的黑色吧台。也可以看到人从半墙后经过的动态。适当的区域划分和安全感的设定在空间种是极其重要的。楼梯顶部的三角切割,原楼板的水泥面,原梁结构的毛面处理,新筑的水泥漆吊顶。细腻与粗旷、整齐与不束、白与灰、原始与现代、一起在《有间》中关联起来了。
空间“自然化”处理,主要有白色艺术漆、黑色黑板漆、不锈钢线条、烤漆面板、水磨石五种材质组成。
吧台简洁的丁字形设计,钢架方管的内部结构处理,让这个3.2米的吧台显得特别轻盈。亮面雅士白大理石的烧水台面,与毛面进口岩板的组合,多了几分细节和质感。黑白对比,省去了多余的修饰,感受当下简洁干净的颜色、配以线性LED灯带让整个空间的前卫感和律动感。
空间里的白屋设计,避开了把空间直接强行划分,保留区域属性的前提下加大上半空间的通透性。白屋抬高处理,让行走过程多了些仪式感,白屋子可做办公室也可以做茶室。白屋的线性灯带倒影在透明玻璃上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边界感。透过一个400*700的窗洞再一次产生的空间的互动光系。吊顶上面的开窗处理,为了大空间的光线的引入,和空气的流动。
两边独立又似乎对称的过道设计,考虑到VIP接待室的人员双向动线性。白屋就像是过道里的一道风景,不经意间触动人心。对品质空间的思考,用冷静和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无论是结构还是装饰,都应该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拥有生命。空间的“自然化”和“多属性”是一值得思考的话题。
最终我们呈现了一个可以展示陈设、可综合办公、可商务接待、可艺术交流,的多组合场景空间。
当空间的体验感变成一种享受,空间美学,生活美学,就慢慢融合一块。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绿地·青岛凤栖澜玥生活美学馆
黄涛&李志宏
结合现场情况,从入口进来,曲径通幽,穿过景观半透的风雨连廊,在水景、绿植与变幻的光影之中,步入静谧的生活美学馆。
在建筑到室内的空间构想中,我们采取了北实南虚的处理手法,北面以实墙隔断噪音,南面则引入景观,忽略室内外边界,穿插内外庭院,实现不断变化的连接与互动。
生活——体验与想象
简练清晰的空间递进关系,不仅划分出流畅的动静区隔,彼此功能相对独立又有联接,强化了核心的交流与互动,享受生活中贴近自然的轻松与愉悦。严谨的秩序感与独特的结构美,使空间富有大体块的张力与层次感。接待总台与水吧区合二为一,不同材质与纹理经过别出心裁的组合,凸显质感与品味。安静的交流区朝南面向开阔的户外,在临窗的座位休憩片刻,欣赏绝佳风景,乐享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悠闲时光。
光影——诗意与能量
每一道从天空穿过屋顶进来的光,都经过业主、设计与施工方反复沟通与精密计算,旨在全面塑造“五好幸福家”生活美学的最佳体验。步入“阳光宣言”区,于光影中体会绿地阳光宣言,光与空间,墙体,地面奇妙的交错在一起。一路行至沙盘区,与自然亲近交流,对生活的乐观憧憬得以进一步表达。 抬头仰望,来自天窗的光线配合建筑,纯净而唯美。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影的变化,以最基本的方式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验交流区天花突破常规做法,大尺度斜面的天花造型,蕴含接近黄金比例尺度密码,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温润的木质烘托出沉稳的亲和力,光自屋顶狭长的天窗曳洒一室,于整个空间弥散通透又不乏灵动的美。钢与木的对比碰撞,伴随流转辉映的光影,弱化了梁的突兀。
醇美知性的古巴砂色结合柔软的皮革与面料,搭配金属勾勒点睛,赋予生活温醇暖意,进一步诠释内在的丰富与安定。“微微暗些,然后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围坐交谈,跃动的火焰凝聚光芒,烘托轻松的沟通气氛。
户外树影绰绰,光线与室内形体交织,模糊了空间的边界感,拥有了生动的表情。富有自然韵味的VIP室,精致的细节映射粼粼波光,优雅而安宁。期待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再打破一些,探索生活延伸至未来的深度。
艺术——情感与幸福
艺术的意义在于感知平实世界中的幸福,理解奇妙的生活。伫立于前厅的原创艺术品《天际》,象征峰层生活的高度。云端之处沉稳雅澹的意境,是内心高贵精神的投射,作者为巴塞尔Basel艺术展与香港Art Central特邀参展中国雕塑艺术家李伟与刘知音。
《保持一颗不被煽动的心》亲子时光主题的艺术品,于空间中形成焦点,是中国艺术家张国亮最重要的创作之一,灵感来源于生活点滴,表达家庭、亲情与爱。有趣的是,31设计两位创始人黄涛、李志宏不约而同看中了这座原创泥塑作品。
幸福是什么?是儿时坐在后院的榆树下乘凉,于长辈的怀中看书识字,一切不疾不徐,只有现世安稳;是阳光透过树荫,洒落柔和光斑,见证平淡伴着波澜的生活;是冬日温暖的火炉,邻里围坐笑谈,即使窗外风雪寒冷,屋里依然和煦如春……
“遇见能温暖内心又契合空间的的艺术品,是一种幸福,给予时间,还予惊喜”,31设计创意总监黄涛回忆严格挑选艺术品过程时有感而发。
热爱生活、执着创新的31设计,包括方案、深化、软装团队的紧密合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齐心协力,共同使平凡的空间变得不平凡,让平淡的生活发出动人的光芒。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珑府生活体验中心
罗宇杰
地产营销中心在完成销售后,多数时候会被拆除,而少数保留下来的也将被完全更改使用性质,因为内部空间一般装修繁复,在功能改造过程中也会带来极大的改造难度和资源浪费。如何创造一种空间,满足暂时的营销功能,又具有广泛的其他使用可能,是最合适的切入点。
设计师延深思维逻辑,将空间限定性强的楼梯、卫生间等必要的服务空间按照人体工学做成基本模块,其他空间限定性较弱的被服务空间尽可能弱化属性,达到一种功能与空间的剥离,获得空间使用上的绝对解放。业主也希冀通过营销中心传达给受众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的体验,因此木料成为了最佳的建筑主材。设计师以多根木柱组合形成“集束柱”,垂直方向采用 “树”的生长形态,由内向上也向外慢慢挑出生长,最终形成高度4.5m、边长8m的方体边界空间,使得下部达到了使用的相对最大空间,整体也得相对最大结构强度。
整座建筑除了一层地面考虑到诸多现实使用因素采用水泥砂浆铺贴地砖外,其他所有的部件皆采用螺栓连接。同时本项目附属物的营造方式,遵循了生命体的构建智慧。如家具,采用从结构体自然生长而成的方式,桌子与“集束柱”各单体木柱组接,家具“长”在结构柱上,所有的围护栏杆也是长在结构体系上。这些 “零部件”因为是主结构体伴生的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结构体而协同受力使得结构更稳定。体验中心在空间不变达到功能“普适”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适用状态来增加、删减、更替或移动建筑的局部或整体,并且其本身也可以完全被拆分消解,通过“可逆建造”重回到材料的初始状态为其他建筑施工所用,达到一种空间和材料都能普遍运用的最大可能。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卓越蔚蓝海岸销售中心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临水而建,依水而生,拥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作为海港城市,宁波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其中河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桥梁林立,两岸景色如画。宋朝时期,诗人吴潜在宁波为官,曾作诗“春涨半篙波潋滟,晓山一带色微茫”赞扬当地山水之景。宽广的沧海,娇柔的水乡,浸染了宁波的人文,赋予当地的生活美感。
设计师有感于宁波的人文,为盈盈流水呈现出的简洁洗练的美感所动,试图让项目留住当地人的水漾记忆,便以水为媒介,藉由自然光影与建材纹理,捕捉水波的艺术姿态,注入设计理念,并将其贯穿在空间当中。
水滴湖面,形成微小暗涌,漾起层层晶莹的縠纹,设计师将其形态捕捉,化为前台的艺术装置,以此作为空间韵律。水波装置虽玲珑剔透,又有水汽氤氲弥漫之感,呈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思静之势。
身处室内,不经意间的抬眼,便见水波潋滟,化为渺渺纹路,无限延伸于空间。天花采用镜面不锈钢材质描绘水湖纹理,宛如风吹湖面所激起的片片涟漪,人倒影其中,化作水中之象,虚实相交,造就澄澈之意。
各个空间相互串通,人于空间内游走,颇有移步异景之趣。洽谈区呈条带状,地毯纹路如盈盈流水,不规则座椅作溪石,地毯曲线宛如“水”遇“溪石”所呈的蜿蜒曲折之状,于空间中增添趣味。
纵观本案平面,空间结构宛如密封的盒子,却有水有景,实现空间与自然的相融。设计师于室内开辟一处天井,天井中植一丛竹,造一方竹林。绿竹挺拔,苍劲有力,青翠欲滴。风起,竹摇,倒影于室内,引微凉入室。
全案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打破室内与室外的藩篱,让空间与自然形成整体,造纯粹通透的格局。室外之景为室内之画,人立于室内,见水动云移,观碧树黛山,自得闲适惬意。
连绵波涛化为艺术楼梯,将空间进行分割,起伏流畅的曲线勾画了别样浪漫,让静中有动,动中带静。错落有致的吊灯宛如静止的水滴,溶于空间中,带来了美妙的视觉冲击。
设计师故意模糊了室内与自然的界限,让人即使身处室内,视野与心境却越过空间的限制,与自然展开对话。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深圳鹏展汇广场售楼部
纵观中国文学作品,明月一直是文人雅士情感的承载体。一念心静,一念浮华。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古典佳句成就了中国文化中的明月情怀,至今仍被传颂吟唱,给予人心灵的陶冶。
本案设计师却独爱那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不论时空,繁华与否,生活归于平淡和宁静,内里的绚烂多彩没有虚张声势,只有此刻的安宁。
奥迅设计的新作位于深圳核心商圈,是宝安区重点发展项目。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鹏城曾沐浴过千年盛世月色,也辉映着今夕的蓬勃向前。本案的设计理念提取明月之意境,将抽象的情绪物质化,让空间、自然、人三者交融的场所精神,呈现在其售楼部。
晴月当空照,将穿越千年的江月意象诉诸笔端。光行影迹为空间注入灵魂,就像扬子江畔边的张若虚,观赏洁白的月光荡涤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感受着这自然给人心境栖息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归隐山居,但可以构建一处暂避浮躁喧嚣、净化心灵之地。这是主创的设计初衷。
阿尔托曾言:“现代主义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将普世的空间美学和技术与地方资源结合起来,以表达出对人性、社会、环境的关怀。”设计师崇尚自然为基底的设计,用一切富含宁静情绪的材质、元素,在整体浅色系及大块面的处理下,让月映当空下,抒发出一方水土独享明月共生的情怀。
另一侧的引景入室,设计师为来访者创造的一场生命感的邂逅。被设定的天空产生的光和影,与彼时灵动线条、禅心明月,树影斑驳交相辉映,平增一份雅趣。
元素的选用,是体现整个方案的初始。模型区一改往常的繁华,选用繁密且律动成韵的木格栅,每一条横平竖直的天花线条,最大程度上联系了人与自然,独立又相融。
光与影共存,就像深度洽谈区,设计师将光作为独立的材质渗透到空间的各个角落。一光一影,一明一暗,一虚一实,与其说是室内空间承载着自然的雅韵,倒不如说是是人对空间环境的感悟,与自然相融相生。
云出远岫,渐漫穹苍,在千年月色辉映下,崭新的篇章徐徐展开。雾色渐渐弥漫,涌动卷舒,于静谧世界里寻得现代东方韵味。
步入茶艺展示区,一轮莹白造型伫立空中,如同海上的明月,渐变朦胧的光影,如同云雾般缥缈。在虚实交相辉映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光影斑驳,与三五君子品茶闲聊,颇有“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茶酬知音”意境。
设计师希望在空间表达的东方味道,是与时俱进却不失东方韵味的东方。“空间设计唯有带进对审美的识别能力,才能保持历久弥新。”
如果说留白是设计技巧,那么场景丰满便是设计生活。契合心灵的悠然,将生活形态和善意美学相结合,将东方文化的包容与厚度淬炼成一股柔软的力量。当风光月霁,或暮色四合,静静品酌,细细体味,既享山野之乐趣。
折角、切割、延伸……融合当代建筑设计语言,通过材质与线条的切换,由浅至深的色块理性组合,层层递进,搭配斜顶天花下灵动变幻的光束,营造出纯净雅静的空间气息。
朦胧的月色随着微风逐渐变得清朗,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美好灵动浮若。
与城市共生,与美好共鸣。设计师深刻洞悉深圳城市发展的脉络,不刻意写实,也不脱离现实,将这些美好的景象共筑于面,引起人们的思考,去赏出景中真趣。
无需浓墨重彩的装饰,轻描淡写的山水画足以表达出来访者的心境。所有的装饰点缀恰到好处,既不沉闷也不浮躁,随着视觉的推进,材质的层次与空间进行平衍共生。
游廊,方见深远而圆。明月的象征性元素——圆,被运用在过道的各处。与长长的廊道相映,方中有圆,形成一种空间的平衡与补充。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哈尔滨融创城销售中心
于强室内设计师事务所
哈尔滨融创城傲踞哈尔滨市香坊区位新领地,辐射城市四大商圈,大型社区配套商业娱乐业态环伺,周边路网通达。整个销售中心以大城美意敬呈城市品质人居新生活,在城市繁华深处自成一派。
建筑外方内圆,如山峦叠嶂,精致的东方文化形象拔地而起。Yuqiang&Partners在延续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弱化了以往展厅的功能上的“销售感”,解读中西气韵融合的呈像,极尽设计之美。
充满古风感的过渡性“前厅”设计,竖向序列却将空间横向舒展开来,顺理成章地成为建筑与室内过渡。挑高的沙盘空间以竖向线条围合上部,又以以绝佳比例的流线型吊灯充盈了空旷感。金属色彩的介入泛出雕塑般的艺术效果,浑然天成,暖意十足。
亲子活动区浓郁而富有戏剧性的空间基调,也让父母们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漂浮于天花的光圈带来童话般秘境感,如云如荫,留存亲子的美好时光。洽谈空间分为水吧区与散座区,整体陈设设计注重空间的节奏,家具选型方面经典又不缺乏新意,配以自然细节,力图营造最诗意优雅的格调,让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变得独特。
楼梯间采用大理石、玻璃、钢材与木饰面的结合,错落有致的玻璃灯饰垂于一边,盘旋楼梯而上时,耳边仿佛叮咚作响,星星点点,美不胜收。四季美学的景观系统,集万象融于一身,万般融于一体。以初心敬生活,打磨每一丝商业价值,为冰城居者献上人文气质外表之下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取自然之形,融空间之意,奥迅设计萃取“明月”为题,从“形”升华至“意”,不断探索自然本土和人造物之间的界限,以雅致清宁和现代简约的设计语言,构造一方水土独属明月共生的诗意体验馆。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