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0年1月27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3691

2019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由来自淡江大学的林苡忻同学

以作品《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获得二等奖!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的深解读吧!

 

被遗落的渺小

水之博物馆

在忙碌的城市里、喧闹的街道、闪烁的霓虹灯,
钝化了我们的原先的感官
你还记得细雨的冰凉、青草的翠绿、土壤的味道吗?
那些细微的感受,
就这样被遗忘在日复一日的日常里,
我们何时认真地去记录、去体验?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基地

SITE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白色区域为人工填海造港的部分,而我的基地被全然包裹于之中 © 林苡忻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基隆海岸线上人们与海的互动 © 林苡忻

 

基地座落在由人造和自然相依而生,既繁华又没落的基隆。在漫漫的海岸线上,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看海,与海互动。但在基隆港西侧的海港有这么个地方,往海的方向望去,我们只能看见了巨大的货柜与机械,曾经与海的连结,就这么被切开了……在这个地方,许多微小细致的体验被包覆在粗旷的人造机械里。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基地上微小与巨型的照片 © 林苡忻

 

 

历史
HISTORY
那些微小的事,写着关于时间的记忆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历史海岸线叠图 © 林苡忻

 

1899年前,仙洞这个地区为岩岸,人们群聚而居;1905年,日本人来后,兴建了筑港局,接着基隆港开始建港;建港后,海岸线开始了剧烈的变化,山与海的距离就这样一步步被拉远……
1858年前海与山之间没有距离,而留下了海浪侵蚀的海蚀洞接着第一次的建港,拉开了155公尺,第二次成了270公尺,一直到现在,我们与海之间有将近620公尺远,山、海蚀洞、聚落、海,就这样被港口切开,在与海相距620公尺后,曾经的房舍活成了废墟,海蚀洞也被遗留了下来。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不同年代,山与海之间距离的示意图 © 林苡忻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海蚀洞与周遭废墟的照片 © 林苡忻

 

我希望在海蚀洞内以及周遭部分废墟轻微地置入部分的人工,将与海脱节的村落、海蚀洞、以及废墟串联起来,让人重新用身体去感受水在长远时间下对环境的力量,并连接海的记忆。

 

 

观察
OBSERVATIONS
有许多线索藏在这丰富的基地里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纪录废墟墙面以及洞内滴水或积水地方的标注  © 林苡忻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纪录洞内不同的空间尺度 © 林苡忻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纪录洞内感官上的变化 © 林苡忻
于基地里,我找了三个关键字,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尺度、不同时间下,海水对这海蚀洞做的动作:
  • 刻划,为最大尺度的动作,海水长年累月在厚重的山壁上刻画出大小不一的空间。

     

 

  • 渗透,雨水经过层层土壤,由上至下开创许多水的路径,进入曾经被海水凿空的海蚀洞。

 

 

  • 依附,为最小尺度的动作,水在山壁上留下的浅浅水痕,经过时间附着其他物质。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设计手法
DESIGN METHODOLOGY
经过了上述的观察,我将由废墟走进海蚀洞的微小感受绘制成一张路径图,在途径里,有许多海水留下的痕迹,有视觉上的质感变化,有触觉的体悟,也能感受到或寂静或丰富的听觉盛宴,更能在此看到那海水留下的三个动作。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将曲折的洞内路径拉直,纪录在洞内的感官感受 © 林苡忻
在设计上,空间被安排成三部分,前段废墟的区域为序曲,作为开启人们细微注意的路径,再来是展示洞内经过水多年侵蚀的纹理和带来的感受,最后的一小段路为终章,从自然回归到房舍,最后再见到巨型的机械和听到庞大的声响。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平面被分为三个部分 © 林苡忻
曾经海水掏空了山壁上的土壤,对这块土地做了个减法,在层层土堆下留下了一条细微的空,如今我希望为此空间加入一条绝对的水平线,或许是扶手,或许是斜靠的板,又或许是纯粹留给水滴的通道,以此呼应曾经海平面地存在,也因为这一条绝对的水平线,我们能更细腻地观察到地下土壤高低错落的变化。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減法和加法 © 林苡忻

 

设计图面
DESIGN DRAWING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环海的仙洞庄,被一层又一层的巨型机械包裹,看不见海,听不到海浪声,只有冲击视线、听觉的它们……
在绵绵细雨里,走进被繁华遗忘的村落,地面有条浅浅的沟,领着雨水往远端流去,浅浅的沟在转角处成了微微突起的土堆,附上苔癣、攀过植栽,领着外来的我们去探索此地的故事;
在房舍与山峦之间,有一处残破的废墟,荒草滋长,透明的玻璃因应天气的晴与阴,反射着不同的景象,底下网状的路径,和地面的距离由远而近,荒草在前端穿过网格蔓到我们的脚踝;
雨水经过新加的天花板汇集于中间落下,滴答的打在地面的土堆上,土壤由着天气形塑不同的地形,如海当初利用水的力量去刻划山壁上的海蚀洞;
走出昏暗的室内,塑胶布接着雨水透过光,将底下的水泥步道印着晃动的光影,高低错落的阶梯和塑胶布,使经过的人们低头注意底下的景象;
进到海蚀洞,有条细细的扶手,一路延伸,跟着地面的起伏,手与握把的关係也由向上拉成了向下握,利用绝对水平的扶手,让人用身体感受地面些许的起伏,脚下的铺面由透明的玻璃变成了吸音的材质,一瞬间,洞内所有细微的声音,都开始微微的传到了耳中;
有条小小的缝渗着外头的阳光,扶手成了方便倚靠的金属板,金属因为两侧水气的多寡不同,一端锈蚀,一端光亮,上方的钢索附着水滴,透着缝中洒下的光,晶莹剔透的闪着;
另一条通往最深处的路线里,扶手成了接落水的容器,水在这沟里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反的流着,打下的声音在这如同音箱的路径里放大了音量;
在洞的最底端,看见偶有涟漪的水面就在自己脚下,反射着上方山壁上因崩落产生的印记,和由水长年累月在壁体上留下的质感与纹理;
走到一处无铺面的窄道,在这一段路程,利用人的身体去摸索自然刻画出宽窄不一的空间;
出口处的金属廊道,台阶一阶阶向上抬升,金属板由暗慢慢地光亮起来,外头吵杂的机械声也逐步盖过脚下的脚步声;
走出了海蚀洞,一旁的镜面反射另一头山上的翠绿,人像依旧被包裹在自然里,走着走着,镜面转化成树列,在茂密的树叶后,是斑驳的房舍和铁皮屋顶,接着继续往下走,印入眼帘的又是,那一大片阻隔了山与海的人造港湾。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平面图 © 林苡忻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剖面图 © 林苡忻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2019 霍普杯二等奖:被遗落的渺小——水之博物馆
模型照片 © 林苡忻
相关:

2019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2019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UIA-霍普杯2018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UIA-霍普杯2018年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2018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演变中的建筑

UIA-霍普杯2017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UIA-霍普杯2017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