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奖作品:筑梦同心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7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1844
2019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是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主要面向全国40岁以下设计师的创意性大赛,旨在吸引和发动更多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关注乡村,动员和挖掘更多设计创意人才,并且积极推动村镇建设规划需要与具有创意设计,服务上海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
为积极配合主办方的活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多个团队积极参与并获得佳绩,也再次展现了同济规划在乡村规划及设计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这些成果在打造上海江南田园风貌的同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满足当代农民的生活需求,打造海派民居,展现上海乡村风貌,以及为解决超大城市郊区乡村振兴难题而提出的种种设想,足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村域面积205.94公顷,其中位于郊野地区的用地面积166.80公顷。马桥镇同心村处于城市开发与乡村的边界地带,产业社区组团和马桥城市组团的边缘位置。地处生态郊野区,文化上同马桥组团联系密切,生活功能上同产业社区组团联系密切。同心村距离最次一级社区服务中心2.6公里,距离最近地铁站2公里,最近高速出口12公里。据2016年鉴统计,同心村共有户籍人口2042人,常住人口5159人。
马桥镇地处冈身松江文化圈,古滨海平原区,六千年古海岸以西,是上海最早成陆地区。
由于冈身的存在,村庄的肌理格局受到水网的影响,湖荡成群,水网纵横,同心村两面环水,北侧有水路穿过,街道与河流并行,自然曲折,村庄院落沿弯曲河道的两岸分布,空间肌理自然舒展,或呈团状、或呈带状。南侧则以带状的肌理为主。
同心村第一产业以种植水稻作物为主,另种植有西甜瓜、甘蔗、橘子等经济作物。同心村基地范围附近为大量的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粮食和蔬菜生产。集中农田由承包商负责,由少数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农田的管理。村内中部原为农作物种植区,西侧、北侧均为大规模农业用地,经过调研得知,政府将农业用地回收并进行集中居住区开发。同心村基地内部目前还有大量农民自留地,种植了玉米、甜瓜、葡萄,还有蔬菜。
同心村临近黄浦江,土地肥沃,同心村内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优美的稻田景观是环境独特地域性的表现。同心村内部树种多样,有柳树、榆树、香樟、水杉等,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有一条曲折蜿蜒的小溪流过同心村,是独特的景观资源,但是滨水景观层次单一,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同心村地区老龄化严重,老人的成年子女大多在城区上班,偶有抚养孙子孙女。对于成年人来说,除了工作,对活动空间要求较低;对于孩童来说,活动空间的缺失是很大的问题。由于周边工厂较多,租房需求大,同心村内存在大量外来租户和村民融合的关系,但是二者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对空间的需求也不同。同心村500米内有一个卫生室,2公里内有民办幼儿园和小学,老年人有社区组织的学习活动。
在同心村要实现区别于一般村庄的开发,提供一种适用于上海大都市郊野地区的村庄发展可能。为村民创造一种留下来发展故土的可能,为打工者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家,为外来人实现归园田居的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生活场景的重塑、新产业带动,让同心村成为有机生长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村庄。
规划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村民主体参与,开发商、非政府组织多方协作的可持续运营模式。其中政府统领全局;强调由村民骨干组建村民自治委员会,协调管理各项村庄事宜;同时增加企业开发商作为辅助,提供资金,分担政府的压力;非政府公益组织发起活动,丰富村民生活,提供就业机会。
同心村周边有大量的工厂,打工者有极高的租房需求,目前同心村租房的比例大约为50%,在调研中租户表示,如果同心村实施重建,他们将没有便宜、便捷的地方租住,最后会选择离开上海回到家乡。未来同心村将作为一个居住区,供平移来的村民使用。希望通过此次设计,在保证村民生活的同时,为打工者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同时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体验农村生活,放松心情。
设计拒绝千村一面的设计风格,强调保留原始的村庄肌理与脉络,实现村庄的历史文脉的延续。通过对同心村内建筑的现状调研分析,决定保留南侧两排质量相对较好、形态高低错落,体现村庄特色的老宅,周围有高大的香樟树环绕的6栋老宅,保留建筑具有同心村现状内带状组团的代表性、是对院落空间和组团空间尺度的保留,分析提取其院落与户型等要素,转译到新设计中,并加以改善。新建建筑参考保留建筑的肌理和尺度,让新老建筑之间相互呼应,形成对话,同时赋予保留建筑新的功能,激活村庄发展。
面对老年人、长租和短租3种目标人群,该方案提出院落可持续生长的策略,院落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案展示了面对不同主要人群的不同院落结构、院子的景观、院落内建筑的性质、院落内绿地的分布等等一系列具有弹性的设计,例如为村民为主的院落设计为以闲聊,晒太阳等休闲为主的空间,并配有更大的绿地供他们种植蔬果;为长租为主的院落设计更多的活动空间等。
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方案设计了9种典型的户型,作为类型学的研究,并可发展为15种不同的户型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功能上设置不同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为老人为主体的村民设置老人房、无障碍设计;设置民宿型和体验型户型,提供公用厨房等,供不同类型游客使用;为长租居民设计满足居家需求的住房户型等。这种可持续、可生长的户型设计进一步促进了院落可持续的生长。
“慢生活长时游览”和“拾趣周末游览”,并在沿线设置同心十景,包含了文化、生态、生产、生活四类活动,增加游览趣味性。动静分区的设置让居民在选择住宿上能更好的满足需求,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的特点,满足多样人群的需求。
位于慢生活长时游览路径中,通过荷花、稻田、柳树来营造闲适的生活,结合保留的祠堂,荷巷桥老街及亲水河岸,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形象重塑,将历史与文化紧密的融入到同心村生活中。
是“拾趣周末游览”的路径,文化体验,位于同心村村委会,是大米文化和马桥文化的体验中心,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作物种植和生长的规律,还可以体验“米上刻字”、中华大米饮食文化,大米的一百种做法等等。文化体验中心定期安排公益组织参与,举办讲座,讲解大米蔬菜等等的种植技巧。
一层设置多功能活动空间,较为开敞、使用灵活,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红白喜事,同时也能在平日里作为一个广场、餐厅、棋牌等一系列的活动休闲空间,充分提高了空间的可利用性。
在村委会大楼和村民之家的东西轴线上,为村民和长租者提供了一个买卖新鲜的自种蔬果的空间,增加了村民和短租旅游人群的交往可能性,健身空间也为不同人群中的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空间。
由保留的6栋老建筑改造而成,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更新,让其更有建筑的魅力。同时,同心梦园在功能构成上,不仅作为同心村村民自治委员会的核心地区设置了各种便民服务设施,同时也作为景点为农活体验、餐饮休闲、阅读交流提供了场地。
除此之外,结合新技术,同心梦园设置AI智能教室,为在这里的生活的各年龄段的人提供便捷的学习,以及AI智能医疗服务,弥补该区域内缺少综合性医院的不足,未来通过与三甲医院合作,为村民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服务。
“童心之家”儿童教育乐园为生活在同心村的孩子,可以在这里阅览书籍,并为暂时不在家的父母提供托儿场所。
文创中心,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设计特色产品,向游客销售,提高同心村文化自信力。
这一保留建筑功能化的转变将同心村两侧不同组团更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增加不同人群间的交流,提升社区的活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生一体、文化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社区,生态保护也是同心村的亮点之一,结合同心村现有的河流、农作物与动植物,规划了沿河景观,意图“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景观体验,提升同心村生态水平的同时,让居住在此的居民体验生活的乐趣。
村委会和村民之家以院落的形式呈现,结合周边村民住宅的肌理和体量。空间上,村口广场、村民之家和村委会在空间上形成呼应。村民之家设计功能多变的活动空间是村民集散的主要公共场所。村委会则更为安静内向,但是在视觉上互相连通,围合成一动一静的院落氛围。通过提取老建筑元素,形成镂空片墙,结合贝壳砂砾饰面,突出文化特征。
村口位置设置景观广场,作为人群集散点的同时,设计了刻有筑梦同心的入口标识,并用贝壳砂砾饰面,呼应着古海岸线的历史,提升同心村的可识别性,增加同心村村民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村委大楼也设置在此,围合的院落空间,开敞的立面形象也都回应了同心村的文化与建筑传统,体现了同心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七月末,调研团一行在大赛组委会的组织下初次来到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顶着烈日,伴着盛夏的蝉鸣,虽是调研,我们几人却在这里找到了郊游的气氛。
一望无际的稻田,曲折蜿蜒的河道,高低错落的宅院,这一幕幕场景仿佛使我们暂离了城市的喧嚣,轻松惬意地拥抱着自然和淳朴。
第一次的调研在村委会和大赛组织团队热情的安排下,我们沿初定的游览路线从现有村委会开始出发。
从村口到村内的主路,再到正在修建的祠堂,最后达到古朴的老街。游览一圈之后,我们在村委会参加本次大赛的宣讲说明会,并与部分村民去讨论现在居住的情况,畅谈村民心中最想留住的乡愁以及对同心村未来的展望。
结束之后,我们漫步在村中去搜寻最为打动我们的乡村场景并再去准备采访一些村民,交谈之中发现几个问题:
由于同心村正在进行更新,实施村民平移政策,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搬到城里,留下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部分老年人帮忙在这里带带孩子。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化加速,以农业为支撑的同心村逐步走向了黄昏,上海农民早已脱贫致富,老人选择居住在这里是舍不得心中的那份乡愁。他们把多余的房子或是房间廉价出租给在附近打工的外地人,因此同心村整体呈现出本地居民和外地人的共融,并且外地人口数量大于本地人口。
外地打工的人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生活,留下子女和老人在村中生活,平时也缺乏活动的场地。
带着问题和第一印象,我们回去之后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拟出了调查问卷为之后调研做足准备。
九月初,我们分成两队,再次来到了同心村,此时村委会门口的样板房已经建设出来了,村民对样板房的态度褒贬不一,规整的房子若是大批量建设,可能会打破村庄原有的肌理,原来的乡村自然氛围可能不复存在。于是我们结合中期设计进行反馈和调整,并进行二次设计。
第二次来时,大家发现留守在同心村的村民已经很少了,我们在和村民谈话的过程中发现村民对政策和迁移或是补偿有部分的意见,但是总体上村民为了同心村未来的发展内心中还是很积极的。
发布问卷的过程中,偶遇了在迁走后归来走亲戚的村民,村民带有一丝忧伤的说到:“这是最后一次打枣了。”一棵家门口的枣树或许就是他们心中的念想和回忆,我们在愉快的交谈中也体验了一下“倾盆下枣”的快乐。
希望通过此次设计,能够为同心村村民的未来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芳华记忆。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作为设计师也仅仅是众多环节中的一环,真正让村民参与规划设计以及决策的全过程,去营造属于自己的安居之所,才是我们最终愿望!
文 | 同济大学学生团队
图 | 同济大学学生团队 提供
编辑 | 孙一休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