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奖作品:生态共和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7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2286
2019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是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主要面向全国40岁以下设计师的创意性大赛,旨在吸引和发动更多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关注乡村,动员和挖掘更多设计创意人才,并且积极推动村镇建设规划需要与具有创意设计,服务上海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
为积极配合主办方的活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多个团队积极参与并获得佳绩,也再次展现了同济规划在乡村规划及设计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这些成果在打造上海江南田园风貌的同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满足当代农民的生活需求,打造海派民居,展现上海乡村风貌,以及为解决超大城市郊区乡村振兴难题而提出的种种设想,足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
|
|
刘潇 | 贾姗姗 | 李佳佳
刘璐茜 | 马煜箫
商萌萌 | 朱艺
|
同心村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村域面积205.94公顷。东临女儿泾、民主村;北以铁路河为界,东与吴会村和彭渡村接壤,南至江川路。本村距离地铁5号线闵行开发区站2.5Km左右,西北方有沈海高速、申嘉湖高速通过,最近的高速出入口位置约4Km左右,驾车50分钟可达上海中心城区。
同心村地处都市近郊,又处于黄浦江上游一级水源保护区及农业生产保护区内,生态休闲服务及农业生产是本村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初期对现状居住组团内的居民进行了走访调研,空心化是本村不可忽略的问题,但老年村民对同心村的生活仍算满意,并希望规划保护好他们记忆中儿时的村庄生活:呼朋唤友,与鱼虾、昆虫及稻田为伴,在林中、在田中、在河边嬉戏。同时,一些村民也对个人去留的经济负担表达了忧虑。
同心村现状有两个居住组团,由农田、灌溉渠分隔,共计69户村宅,组团内亦有多个小丛林、河岸林带等自然要素。
上位对居民点集中的要求使得本村规划需承载185户村民的居住需求,在集约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希望新增村宅的布局仍能体现同心村河流水网的特点,并尽可能少地破坏生态活动丰富的区域。
因而首先界定了现状的硬化区及非硬化区,并基于对不同年代同心村卫星图的研究,尽可能全地梳理出历史及现状灌溉渠,经年的使用已使这些渠道有了比以往更强的生态交换作用,通过进一步的生态改造,可以成为联系村庄居民点与周边自然河网的路径,并以之作为组团划分的依据。
在初步方案形成后,我们再次来到同心村,介绍方案、邀请村民评判,并引导在村的活跃村民画出自己希望的村庄公共服务及位置。
基于现场交互与讨论,我们方案的空间组成可概括为:保留现状居民点及丛林绿地公园斑块,修复硬化沟渠形成内部联通并与河网相接的绿地系统,以之作为组团界限;北部组团南向生长,南部组团北向延伸,两个组团在中部挤压并保留出长条状农田片区;在东部结合河道及绿地系统设置亲自然空间。
本次设计以自然生态修复为基,优化本村人居环境及生态特色,发展相关产业。
自然生态将成为发展自然研学、乡村康养等的基础,亦可以通过自然优势吸纳艺术家、创作者驻村。还可结合现状的短租产业、果园承包基础,发展众创农园、精品民宿,实现多元人群、多元生境、多元产业的繁荣。
村民日常生活、游客生态体验、艺术家创作休憩、亲子自然研学等方面的服务将多元人群的动静需求分区设置,既有交流融合,又可相得益彰。此外,设计还结合村民意愿,选定能人或民居作为民宿经营示范、庭院经济示范、零售示范等,发挥带动效应,推动共同发展。
方案设计生态健康的活动空间,有连续滨湖自然漫步道,开阔丰富的水上平台以及多个低影响观鸟点。在设施材质的选择上也以生态友好为导向,体现在乡土材料的观鸟平台、砌石透水路代替混凝土路面、0台阶道路方便动物迁徙、人工鸟巢构筑、满足迁徙需求的生态廊道。
在滨水空间的互动模式上,我们设计了三种与水互动的方式:
规划雨水花园等小型花园,种植多色相协调搭配且芬芳的植物供村民游览观赏,形成美观生态的居住环境。其中,针对水面,利用较宽的水面进行低影响类的活动,包括小舟泛湖、临水观鸟等活动;针对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沿滨江步道设置休息座椅、水边平台等,为村里完善滨水基础设施。
针对绿植搭配,设置萤火虫之森、一米菜园等小型观赏类花园,种植可观赏、可食用性地被植物,搭配色相丰富的红枫、银杏等乔灌木,在不同季节形成别样风景。其中,针对水质浑浊,种植具有过滤和吸收污染物质的植物,形成小型湿地环境,净化、提升水质,改善滨水风貌;针对亲水界面,减少阻隔滨水与人的亲近的过度种植,增加人与滨水的接触,包括看水、听水、赏水、玩水。
针对农田废料,设置专门的水泵和处理器对农田无水进行处理,此外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净化水质,减少污染。其中针对水质浑浊,种植具有过滤和吸收污染物质的植物,形成小型湿地环境,净化、提升水质,改善滨水风貌;此外定期清理好氧植物,防止植物过渡繁殖带来的水质影响和污臭气味,保持乡村良好农田环境,吸引鸟类,形成健康生态体系。
在现状调研中发现,因本村临近工业区,不少村民分隔了自宅,发展针对打工者的短租业,这给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交往上的一些不便与冲突;同时,近郊的区位优势也使得部分村民主动发展市民果园等产业。这些现状的产业基础都在产业机制设计中得以优化。
同心村的农业生产功能由居民点外部的规模农田实现,内部则结合宅前屋后的小田地、农田长廊及滨水众包农园等,发展以服务城市及维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标的农业,并因之形成农产品精加工等二产;依托村庄民居单体户型的优化,可发展结合耕种体验、自然认知、亲子游玩等附带活动的特色精品民宿,村民的房屋出租运营经验得以继续发挥作用,并获得更可持续的收益。
在运营阶段,村集体为主导,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借助企业的外力和村民的内力,引导两者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其中,企业可通过资金投入、建立平台、宣传推广等措施参与村庄发展,村民多从资金、房屋、劳力三种形式的入股来实现利益共享,从而实现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等多元化的农民增收途径,也实现农业耕种、环境保护、发展服务、意识提升等多层次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为延续同心村的居住风貌,我们在民居单体设计前考察了本村的民居特色及村民在自宅院落的日常活动。
本村民居以以两到三开间一字型平面为主,高度为两到三层。一层以上向外挑出,一层形成半室外廊下空间,上层为半室外走道或封闭为室内空间;外围护结构中,墙面以白色腻子粉刷为主、配以墙壁绘画,部分老屋墙体用青砖,屋顶多用小青瓦,呈现传统江南水乡的风貌。部分采用瓷砖贴面和红色陶瓦屋面的做法,由于破坏原有风貌,在本设计中将禁止使用;房屋结构也得到了考察,民居以砖混结构为主,村中部分老屋如祠堂等还保留木结构屋架。
现状的院落模式有三种类型:
内院仅承担休憩功能,居民自留地在内院之外, 它实现了生产与休憩分离,更有利于内院卫生的保持,但生产绿地不便于管理,其生态意义也并未得到完全发挥.
有前后两个院落,前院承担生活或休憩功能,后院为农业生产,前后院分隔以分离生产和休憩,更有利于卫生和便于使用。但较为封闭,不利于交往
为多户组合围合成一个大院落,小组团有利于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交往空间,合并后的大院落能够满足更多功能的需求,但多功能复合及多用户共享可能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经过分析之后我们选取B、C两种类型的院落作为原型——设置前后院,将生活和生产分离,使之能更好地满足需求;鼓励院落合并,促使社区交流;形成一定规模的内院绿化,构建多层次生态体系。
因此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户型,即考虑村民的生活生产需求,也预设了民宿运营的可能性。
一楼放置客卧保障楼上主人空间的私密性;二楼设置起居厅用于更私密的起居休憩,围绕起居厅布置主卧与次卧,更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交流。T字型布局获得更多朝南的居住空间;分南北两个院落,在有限的宅基地内更加集约地利用院落空间。
拥有较大面积的前院以及屋顶花园可以进行更多的种植;屋顶平台宽阔可以进行更多的室外半室外活动。一楼置客厅饭厅位于南侧面对内院;二楼设置起居厅用于更私密的起居休憩;辅助空间放于北侧形成多个平台。
一楼放置客卧保障楼上主人空间的私密性;二楼主卧次卧面积大,且朝向南面,居住环境舒适;三楼放置次卧与书房,环境独立而安静,适合年轻一辈人居住。起居空间如客厅放置于南侧面向前院;辅助空间位于北侧围绕生产性的后院组织。分离前后院分别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建筑南面占满以获得最大的南向朝阳面;并在南面开辟露台或前廊,使得更多样的活动能够在洒满阳光的室内或半室外空间中展开。一层拥有较大的客厅、饭厅面积,满足大家庭的生活需求;二层置主卧次卧,三层置客卧,较多的卧室能满足节庆期间大家庭团聚的居住需求。辅助用房位于北面向后院开放。
迎合场地大的功能划分,布局了东部向游客开放、西部服务于居民的公共建筑系统,具体有如下:
在南北向主干道与生态绿轴的交点处设置小尺度散布建筑,主要为商业、展示及公共服务——南北而来的人流经台阶引导上到二层进行游览、观景;而绿轴在一层保持连续,未被打断,且二层凉亭与生态观察亭形成系统,保持东西方向上的连贯性——以此来完成两个方向主要线路的铆接。
位于生态农园北边,结合农园提供成套的的农业活动体验-农产品购买等近郊乡村旅游项目;也可以用作举办各种旅游活动的场地。并复合有厕所、茶水等功能,可以给农园中活动的游客村民提供休憩的场所。
将场地东南角的祠堂进行改造,将其转变为乡村文博馆,进行乡村历史、特色民俗、产业、文化的展示,与荷巷桥老街进行衔接,形成乡村文化旅游路线,将游客引入我们的社区,向北进行深度的游玩。
将祠堂原本两进的院落打破,向村庄开放出来,第一个建筑实体打开变为半室外连廊形成入口空间,其他两个实体做不同程度的开放,使得空间更为通透,室内的场景能从外部看见并吸引游客进入。用玻璃走廊形成S形的形体,与观展路线相匹配,同时围合出前中后三处院落——南部入口处院落,中部院落面向居民区,以及北边通过开阔的小广场与其他游览景点联系起来。
在地块的西南角原有的绿地上,周围是被保留下来的原居民住宅,处于居民区最核心的位置,是原住民最为熟悉的场所。该活动中心提供可容纳40桌的宴会厅以及村民公共厨房,为村民家中举办红白宴请提供场所,弥补了在规整宅基地之后村民自家内院不够宴请活动的问题,也给村民提供了更好的聚会场所。二层的大平台以及L型围合出的一层场地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也可用作室外活动。
文 | 同济大学学生团队
图 | 同济大学学生团队 提供
编辑 | 孙一休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