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交互界面设计》“云课程”汇报以艺战疫
发布时间:2020年4月17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472
武汉的樱花,静悄悄的开了,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充斥着诺大的世界。
新冠肺炎,好像又陌生又不能再熟悉的词语,霎时间充满人类的媒体、思想和一部分不幸者的体内。与疫病抗争、搏斗,一身身洁白的防护服一只只蓝色的口罩,一条条贴在面颊上的勒痕,不为别的,只为的是生命,与死神殊死搏斗。
又或是但闻人语响却心照不宣的坐卧家中,阿尔贝·加缪在《鼠疫》提到:“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我们,也愿意为这场铿锵的战疫献出我们的真情,恰逢“交互界面设计”一门课程,视觉传达设计18的同学们将主题对准“新冠病毒”,用艺术的形式开始我们的“战疫”。
课程简介
不同于以往的界面类设计课程注重UI设计与制作,本次课题更注重学生如何利用交互设计思维对主题进行观察与发现,挖掘信息的时间和空间要素,尝试从文字逻辑到视觉逻辑的转化,并完成拓展性的信息架构联想。学生从始至终都深入主题语境,不断梳理,最终形成对主题的概念确立和个性态度,以此作为主题创作设计的根本前提和判断来源。
而作为交互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与独立思辨能力,正是在移动互联时代,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等融合的重要前提,也是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1.了解身边的交互界面设计
2.案例收集与分析整理,设计思维导图训练
3.专项课题设计创作与实践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交互设计方向 教师
授课方式:
线上会议+录课+线上答疑
授课时间:
第1-6周,每周8课时
教学班级: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8级
作业主题:
“关于新冠疫情的互动可视化图像设计“
1、根据目前的国内外新冠疫情信息,收集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互动信息可视化设计
2、对于主题的选取要以小见大,不一定是关于整个疫情数据信息的统计。可专注于表达一个小的方面,例如你自身感受到的身边环境的变化,又或者是你感兴趣的疫情中的一个新闻的来龙去脉,又或者一个感动你的话题或人物,又或者是基于你自己独特视角的相关数据整理,又或者是关于疫情期间注意事项的解读,又或者是关于口罩,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和真假产品鉴别方法,总之切记以小见大,并且有传播意义和价值。我们不是官方的服务平台,没必要去做大而全的统计报告,但我们要做到以自己学生的角度做有“温度”的设计
3、严格按照所学设计思维和判断方法,进行思维导图整理,案例收集,分析,最后形成设计创作。
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教学模式变革?如何应对种种不确定性和挑战?经过一个完整的网络授课周期,将作为教师的亲身体会总结如下:
较之以往面授课程,教师必须更注重教案的准确梳理、使之结构清晰化、内容具体化。教学课件因为此次远程授课做了大幅度的更新与调整,却因祸得福的使课程总体教学质量获得提升。
由于每次课程均采用录课与网络会议全程录屏的形式,教师可了解自身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优缺点,这种感觉与面授课程很不一样,相当于是对自身的一次“听课”,对未来个人授课方式和方向有了新的认识。从学生角度获得了一个可以随时收看的教学录像,这对课后复习巩固角度而言大有裨益。
3、学生投入程度更高
因为居家学习(举国基本不允许外出的客观限制),受到的外界干扰较少。学生的作息相对固定,反而对课程的学习投入时间更为充足。这一点从学生提交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即可以看出。
4、师生授课气氛相对面授略有缺失
由于师生隔着屏幕进行交流,教师难以实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也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个人的讲课状态对学生的吸引力减弱,这一点来讲确实是网络授课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5、艺术实践课的难度
因为艺术专业课程本身强调实践创作。因此纯线上课程带来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通过本次线上授课发现了不少以往不曾使用的会议软件,远程沟通程序。这些软件程序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变得比想象中要容易许多。另外源于艺术设计方向师生专业背景原因,对移动互联设备的使用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例如有的学生利用笔记本电脑、pad和手机进行多屏互联,在边收听课程的同时,可实时将教师的讲义内容或作业评议建议进行数字转化,还可分出屏幕对教师推荐资料完成整理和阅读。这些优秀的工具和互联技术让远程实践授课变得不那么难以完成(或许某种角度比线下授课效率更高)。应该感谢疫情期间获得的自身经验的提升,这对未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未来线上授课常态化的趋势做好了提前的演练。
作品展示
参与课程学生
易萱萱、赵雨晨
《宅家消毒指南》
王敏慧、黄山
《我们该戴什么口罩》
李玉茹、李曼溪
《我要回家》
黄诗敏、邹佳橙
《 “我不是网红!”》
谷婷婷、焦广军
《你会使用口罩吗?》
文静、刘可欣
《这是我们的战争:如何正确防疫》
程展、郭娇
《翻滚吧!新冠》
高露洋、李宜真
《新型冠状病毒》
卢妍如
《逆行者们》
周如心、梁珊珊
《欢迎回家》
陈梦圆、彭懿涵
《谣言粉碎机》
王禧萌、丁敏
《特殊的回家之路》
周佳艺、李潇翌
后来我们听取了老师的建议,明白了寻找大量案例学习借鉴的重要性。我们总是还没开始就开始想着自己那些没有根据创作,导致一直原地踏步,虽然现在我们的作品也存在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研究了几个案例后,对比起来看确实还是整体上明确了很多,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学习分析,才可能真正的进步。
我们觉得对于所有课程都是如此,都应该不断的借鉴学习,有了大量的设计储备才能做出真正好的作品,而不是凭空制作,更谈不上所谓的设计,我们会吸取此次课程的经验教训,更加努力认真的对待下一次的设计作业。
——易萱萱、赵雨晨
——黄诗敏、邹佳橙
基于思维导图,结合案例和自己想法,从医生张文宏和网红张文宏展开信息图表设计。
交互设计思维,这是一个本质的东西,我觉得它可以应用到任何领域中。但是,我还不能很好的运用它,甚至对它的感知都时有时无,我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努力理解并掌握。在两幅图表的完成中,学到了很多,有所进步也有不足,进步是在作品的传达中,思维方式有所改善,不足是完成的能力以及眼光都还不够,需要看更多的东西才能有进步。
——谷婷婷
我们的图表作品主要以平面化的图示和清新的色彩进行展示,从上至下为从选用口罩到摘下口罩,具有强烈的流程感。
我们的图表作品主要以平面化的图示和清新的色彩进行展示,从上至下为从选用口罩到摘下口罩,具有强烈的流程感。
——文静、刘可欣
画面中央的形象是被我们赋予了主观化思考的病毒形象,另外新冠病毒与受体细胞的结合过程是我们比较好奇也想要详细了解和表达的过程,在这个部分我们分十个小图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
我们本次作品,旨在表达,每一次战胜自然赋予人类的灾难,都是一首盛赞歌。
经过第二次作业的练习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次作业的成功不代表什么,要学会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才是最重要的。知道了寻找案例的重要性,如何在一个比较迷茫的情况下找明方向风格,怎样将分清主体将主图精细化等等。
——卢妍如
——周如心、梁珊珊
你们能想象到“吃香蕉会得新冠肺炎”这看似荒谬的言论,在百度上的搜索量竟然能达到6280万个?
所以我们这次以“谣言粉碎机”为主题进行信息图表的创作,一方面是想让大家了解到关于新冠肺炎广为流传的谣言,另一方面更是希望大家在谣言来临的之际保持头脑清醒,辨别真伪,不盲目听信。
不同于平时的辟谣图表,我们以紫色为主色调,融入波普艺术,添加夸张的插画,使画面更加幽默风趣,吸引人眼球,从而达到粉碎谣言以及科普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和如何防疫的目的。
——王禧萌、丁敏
学习总结
在每一次信息可视化图表的修改过程中,老师带领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进步,从一开始的思维导图联系到接下来的案例分析,我们也逐渐明白,一个优秀案例的重要性,会给我们在思路上带来很重要的启发,对信息图表的绘制也会启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焦广军
——王禧萌、丁敏
——王敏慧、黄山
都是一首生命的圣赞歌
每一次战胜不可预测的疾病
都是一次人类的洗礼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
加油你、我、我们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