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一二年级研究型课题《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
发布时间:2020年5月4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425
Curatorial Praxis for the Future
Prem Krishnamurthy、纪玉洁、李贝壳、龙星如、Alison Green、Lee Weinberg
《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以一种反思与批判的视角来看待既有的策展实践,并以此作为理解当代策展的趋势与议题,以及正在形成的策展模式与策略的基本思路。策展由实践性很强的词汇“展览制作” (exhibition-making),到指称“策展” (curating),再到具有反思性的“策展性” (the curatorial),这一路的发展可以看到其概念化的走向,以及策展领域不断向外延伸的趋势。课程探讨了在当代文化实践和话语中呈现出的“策展性转向” (a curatorial turn),在过去二十年中,“策展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叠和交织的领域,并重新塑造了我们对于文化生产场域的想像,让谁是参与者、有哪些文化生产方式等种种问题,有了更加多元的解答。“策展性”作为趋使跨文化与跨学科连结发生的动力场 (dynamic field) ,不断激发新的可能性。课程通过提供基于跨学科和跨文化背景下的策展实践和其他形式的文化调解的分析,审视其对当下策展范式的影响,进而探寻关于策展潜在或可预的未来。
回望当代策展的整体脉络,本单元将重点分析日益职业化、系统化、学院化、理论化以及历史化的策展角色,结合策展实践的案例,研究已存在的展览模式,同时探讨不同的策展行为,使学生获得有关策展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储备的同时,对策展方法与策略有相对系统和辩证的认识。
本单元以不同文化下的策展实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致力于以策展实践作为(跨)文化中介的“长期计划”,探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的展示如何成为未来策展人(或以策展作为方法的文化研究者)新的挑战?策展人如何将来自他方的“在地”,实践于此看似“全球”的策展语境?课程基于“策展作为文化调解” (cultural mediation) 的理论反思与实践研究,旨在强调策展作为一段“文化行动”的意识,一种“知识生产”的过程,以及一段“在地文化生产”中的实践。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关于策展的辩论主要集中在视觉艺术的呈现上。然而近20年来,策展的无限扩张使其不仅跳脱了再现的功能定位,而且还跨越了文化和学科。跨学科暗示着不同的实践模式、思维,与存有之间的流动状态,持续的接触感染造就了跨学科的力场。本单元通过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当代策展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视新的策展范式是如何对当下及潜在的未来策展方法发挥积极作用的,以及策展是如何在当代语境中不断的翻新、转换和再生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星球,生态枯竭、病毒蔓延、气候变化、增长极限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以线上策展的模式,通过对危机的跨学科研究,以多维度的视角检视全人类面临的迫切议题,对“危机”的状态作出了辩证性的解读,在“一切正常”已经不复存在当下,探索应对“例外状态”的危机之道……
Prem Krishnamurthy进行远程线上授课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联合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基于全球疫情中的线上状态,共同探讨了关于“非物质性策展”(Curating the Immateriality)潜在或可预的未来。
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师生共同讨论方案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在网龙网络公司技术支持下完成研发,基于线上策展的媒介平台,探索了游戏式交互体验、互动式信息交流整合、生发式话题迭代等呈现方式,为“非物质性策展”模式与策略提供了讨论与延展的可能。
疫情的到来让我们思考我们自身以及人类的危机问题,结合近年来各国组织对火星的探索热潮,我们有了这个在危机背景下在虚拟火星做展览的想法。我们认为线上展览最大的价值之一是呈现现实场景中无法表现的东西,基于火星这个物理上真实存在却人类无法触及的地方,线上虚拟展览变得有了存在的意义。从作品展示的角度讲,虚拟空间打破了传统空间、时间上的很多局限,艺术创作的呈现方式有了全新的可能。另外从形式上,我们可能是首个用真实3d模型场景进行体验的展览,这种突破性的体验方式给艺术家、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兴奋感和参与度。
展览链接(电脑、安卓端chrome浏览器;iPhone端safari浏览器)
邮箱:wehumanonmars@gmail.com
「防灾救助舱」利用诸如系统设计以及与多种社会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调动个体的能动性;通过个体知识生产以及事件纪录,搭建一个专门针对灾害的线上协同自救平台。其核心是互助、分享与关系。展览中没有艺术家,实则人人都是艺术家。
由于2020年的新冠病毒,使我们的世界经历了一场蜕变。这场灾难犹如一场由病毒引发的蝴蝶效应,同样是由极其渺小的单位引发,同样造成了多维的链式反应,同样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等等。在疫情危机下,未来策展何为?我们提供一个展览的试验场、工具、游戏,需要你与它一起自生长。以虚拟展览的形式重新唤醒相信的力量,用艺术的触角试探疫情下的机遇,科幻更优化的未来。
与其将这次的项目称之为展览,我们更愿意将其看作为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一群以视觉语言为创作工具的人们进行的思考行为。我们列出以Q为首的所有单词,分批次放出并邀请视觉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有别于其他项目的地方在于,我们事先不预设一个固定的主题,事后也不总结其是否形成了某种风格,这是一场“弱命题”的写作,却也是一次多点扩散的思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还会继续放出新的词汇以供创作,我们期待看到更加多元的思考。
新冠病毒以爆发性传染病的方式唤起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慌以及解决危机的紧迫感,但实际上危机从来就不曾远离我们。黑格尔虽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我们仍然需要反思当下存在问题,在下次危机爆发之前及时遏止。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选择以标点符号和简化的图形作为线索,通过展览内容主体中文字和写实性图像的缺失,解构了其历史意义中所暗含的等级制和他者的凝视。而我们所反思的实质上是过往“二元对立”思维所带来的问题。这种思想简单粗暴地将世界划分为“西方和东方”、“男人和女人”,并以其中一方作为中心和主导,使得位于“次要”地位的一方无法得到正视,同时这样的划分也间接抹掉了介于两极之间的多样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原则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展览选取了在这种视角下长期处于“被征服”和“从属”地位的生态与女性为代表,反映其中存在的多样性问题。我们试图说明的是,这种制度思想如同一场慢性疾病,悄无声息地侵噬和麻痹着人类的思想,目的是使人们失去反思和抵抗的能力。正如展览的名称“knock knock”,我们希望通过强调敲击或者敲门的动作,打破观众可能存在的一种偏见和固有观念,对现状进行反思;而正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工业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和各类突发新生人类病原体的入侵…无论是SARS、埃博拉、雾霾、火灾,还是现在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口罩成为了日常生活和出行的重要的防护用品。然而被防护用具遮挡住的脸部对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承载着与身份识别、情感表达、信息传递等多重功能,它甚至是我们内在思想和外在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与此同时疫情所带来的还有隔离问题,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对抗空间行远程沟通,但在它塑造出来的各种虚拟的场景中,身份不再具备绝对的真实性。虚拟环境中的身份识别问题不仅是正值疫情期间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更是未来处在科技环境下的我们无法避免的问题。正如美国旧金山艺术家Danielle Baskin为这次疫情设计的人脸N95口罩,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抵御病毒,避免被传染,还能在不取下口罩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解锁移动设备。这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佩戴口罩所造成的身份识别问题,也同时思考了未来处在科技环境下的我们无法避免的身份问题。展览名字中的「X」代表“未知数”,它不仅说明了展览内容的未知性,同时也映射着两种环境中面部身份的未知性。我们将通过线上展览征集的形式寻找正在行动的艺术家,通过引入图像、视频、装置、可穿戴设备或是虚拟数字作品的方式发起一个线上展览项目…
(THE X FACE MASK!展览入口)
张欣荣、Prem Krishnamurthy、纪玉洁、
李贝壳、龙星如、Alison Green、Lee Weinberg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 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变革和加速,设计与经济、生活、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正在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形态,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以独特的视野、方法论和策略机制对设计介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多维可能性、目标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修正设计发展的路径和方式。本学科研究方向以中国快速变革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在产业融合研究,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以及商业价值创造研究三个维度形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研究的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以及实际的研究作用和价值。推动设计批评、设计策展与公共问题、社会机制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合创新,从而创新设计发展的规律、方法和系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正在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引领国内、对话国际的战略优势学科和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