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2020届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合集篇(一)
发布时间:2020年5月13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652
设计说明: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筑不断增加,老旧社区的整治与改造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重点。从老旧社区的构成与现存的问题出发,探究城市传统社区共享空间的营造方式与设计方法,以共享空间的方式来达到社区的更新与改造。
设计说明:对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坤厚里居民生活区的规划与优化,以居民社区资源配置为着手点,根据坤厚里居民对日常生活满意度及其需求等方面调查分析,为居民里份生活圈环境规划提供进一步优化探究。通过对一元路坤厚里社区进行更新,借此探讨未来城市发展空间的可能性及模式。以武汉江湖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在设计过程中,在对社区公共空间使用人群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和特殊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区公共环境空间进行更新设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活动场所与休闲环境,提高社区空间的品质。
设计说明:随着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河流湖泊水污染,耕地面积断减少,植被和森林体系遭到破坏,动物减少,动物生态链缺失等等已经日益严重。国内大多数滨水区域景观改造,不太注重生态系统,防洪等自然性的研究。对国外优秀景观生搬硬套,没有因地制宜,反而破坏了环境。必须着手解决和改善此类问题。本次设计通过对现场调研和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汤逊湖,藏龙岛的地域文化结合场地周围居民需求,设计和规划整个场地相应的功能和元素;针对对武汉市气候特点和汤逊湖的水系分析,对场地的植被现状、污染现状以及其他现状的分析。
然后以一系列海绵化的手段,动植物的引进和栽培,洄游通道、各类动物栖息、地景观消落带和生态驳岸的建设,整合跟完善场地功能区域,来解决此次设计和研究。
设计说明:方案的设计理念为在规划水平空间上,主要通过功能空间的布局调整,活动空间的位置互换,加强各个节点间的联系。通过增加竖向空间围合界面,控制与引导视线,以活动来吸引视线,同时通过不同的节点装置和色彩来吸引节点视线。
设计说明:近年来建筑业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位于城乡交界处老街区的维护整改问题亟待解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城老街的生活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本设计将城乡街划分为四个节段,并赋予其不同的功能性,在四个节段整合下连接成一条生活体验式历史街道。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主要以“城市针灸”的概念来治疗社区中的“疾病”,用点激活的方式来打通社区的经络,把废弃空间利用起来。因此在社区中选出了三块大小面积不同的空间来进行改造,分别是第一部分的暮林公园、第二部分的街角公园、第三部分的居民“后花园”。
设计说明:社区内的活动场所因为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将锻炼作为生活习惯。结合景观设计中原有的基础功能需求,打造一处城市活力空间,重新整合绿地空间与社区功能需求,给社区公园提供更多视角的改造可能。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是在对于老建筑的提质改造,城市发展导致一部分历史建筑与时代脱轨,不能融入逐渐被遗忘和废弃。此次设计是将京汉火车站改造成为以复古,近代民国为主要风格,集展示收藏,科教娱乐,休闲放松的博物展览空间。建筑内部空间规整方正空旷,各小空间对称工整;在此基础上运用切角,斜切方式,破除规整方形但也能保证对称。内部空间以历史时间轴发展进行布置展览,在以普通展柜基础上结合虚拟模型情景再现,LED播放屏幕,智能语音讲解等现代技术更好进行提质改造。
设计说明:结合了湖南湘农耕文化的主要元素,进行提取融合到该项目湖湘文化主题餐厅之中去。在人们就餐的同时,展现了湖湘优良的农耕文化,给消费者们带来返璞归真的享受。该餐饮空间布局形态和陈设的氛围营造是本次设计重点,通过整体环境氛围的改造优化让消费者在此体会到主题餐饮空间带来的视觉盛宴。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改造将选取老年大学这一特殊场景,通过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的生理与心理诉求,并结合对现场的场地的问题进行合理地分配与设计出三个功能空间,以试图打造出一个能够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公共活动空间,最终满足老年群体彼此之间交流的需求。此外,为增强老年群体的活力,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群体实现自我价值。
设计说明:城市小区公园,是小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小区居民的行为,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次改造设计力求从人的户外活动特点入手,深入挖掘居民的活动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以武汉市南国都市小区公园为例,讲述在小区公园改造设计中,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设计说明:该方案为武汉传媒学院图书馆的绿色有机室内改造设计,巧妙的将植物与生态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中,整个设计在选材上均采用环保木材,空间上采用了降低光能耗的设计。图书馆占地面积较大,内藏资源丰富,但使用率却不高,主要是因为馆内功能单一,设施与设备陈旧,难以顺应新时代发展。另外校内尚未设有展厅,各种展出均在教学楼内布置,一方面展成形式局限,另一方面受场地面积影响,作品之间略显拥挤。于是本次设计将图书馆一楼改造为包容性更高的展示空间,二楼改造为综合性更强的阅读空间。
百年民居生活的缩影——武汉同兴里住宅街道空间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项目选取武汉同兴里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在更新过程中尽量利用社区现存资源,以最小干预的形式,针对街巷中的闲置废弃、老旧的设施进行微更新改造,融入街区巷道生活,促使巷道成为共享性的生活空间,成为邻里交往的生活场所。
设计说明:本文主要介绍禅意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塑造。禅意空间是紧张、 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人梦寐以求的静心之所,对人们的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将禅意元素和现代都市中的餐厅相结合,将现代气息揉合东方禅意,将空间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氛围。设计遵循禅宗思想,追求简素、纯净、淡然的空间美感。设计手法为我们还原了生活最自然、质朴、最真实的本质。
设计说明:该作品通过对传统菜场的档口设施改造和运营模式的更新给人全新的购物体验,利用功能复合和全龄化设计丰富传统菜场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居民打造了一个环境舒适的交流平台和引人驻足多功能社区综合体。
设计说明:整体空间采用隔断式墙体,错综复杂,借以物为实,空间为虚的概念,创造一个环境里为线条感十足的空间,通过多种复杂而又简单易简的形体在空间中有序穿插,每一个入口,代表了即将出现的未知空间,使每个线条在空间中互相参透,倾斜的墙体,指向未知的空间的方向。
设计说明: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到云朵都是不同的,形态不同,颜色也是不同的。云又代表纯真和自由,希望幼儿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根据男孩和女孩子的活动方式,以及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将云的千姿百态形状结合,塑造不同的幼儿室内空间,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体会成长。
设计说明:本方案灵感来源于仙女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坚持保护与传承的思维理念,尽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空间,比如建筑中庭院的自然水景等,都是意在保存原有的自然风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整体设计为现代简约风格的风情式民宿。在挖掘和传承地域性的乡土文化中,以高差、借景、错位等现代空间设计手法,以此突出当地的文化特征,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为本土民宿业增添独特的历史气息。室内设计中,大量运用框景的空间设计手法,把每个窗框都作为室外景色的节点,以框景的形式将自然景色带入室内之中,很好的让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设计说明:将项目定位为以生态修复,亲水活动空间重塑,满足游客居民游赏的多功能主城区绿地滨江公园。其主要功能是改善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并且为市民打造出舒适、宜居的滨水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设计说明:针对老旧学校的现状问题、为学生们营造更有氛围的校园环境、交互学习和活动空间提升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了解校园文化,不流失校园的文化背景与安全性为主,将一所承载着许多代学子成长记忆的百年老校大厅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更加适合现在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清丽闲雅的空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设计说明:菜市场规划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要体现售卖者所需的空间价值。农贸市场变革需要整洁如新的市场面貌,也需要便捷的贸易方式,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市场吸引更多人的到来,使这时代每一个人都会走进菜市场,而不再拘泥于年长的人。本次对于菜市场的改造是保障居民基本采购的同时也要产业升级,拓展服务创造富有活力与亲切感的菜市场。
设计说明:车站街是一个典型的老旧街区,在此次设计中借助了一些设计手段解决老旧街道的实用性问题,将老旧街道需要优化的公共活动、交通规划、智慧服务以及生态维护等各项功能的复苏作为重点,引入Parklet微公园理论和智慧城市街道理论,创造出一个适合居民出行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