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0届环境设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0年6月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3449

前言

“天不语而四时行,地无言而万物生”。2020年如此不同寻常,突如其来蔓延全球的疾病,让我们领略四时之美的心境囿于斗室,让我们仰天俯地漫游山海的脚步暂停。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学习的平静与安宁,更加眷恋亲人师友的厚谊与深情,也更把这样的珍惜和眷恋,投入这一个不寻常的毕业季,融入到我们的毕业设计作品之中。

四时依旧更替,万物依旧繁盛。春去夏来,林园再迎浓荫绿意,我们再迎毕业展成。虽然一件件作品不能陈列在学研展厅,虽然没有了大家在展览现场的忙碌穿行,但居家的毕业设计和云端的展览依旧精彩,即便身处异地,师生共同克服困难,坚守从艺初心,努力奋斗的信念紧密相连,跨越时空。

在这次“四时行 万物生”的毕业展中,包括了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0届设计学与艺术硕士专业的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与交互设计、装饰与公共艺术设计、美术六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设计作品。作品展体现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灵感,也反映了年轻一代对艺术、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类命运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作为林业大学的艺术学子,在入校时便种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在这座校园之中的学习和成长,为的是“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寄语2020届研究生学子:四时勤学,行知合一,万物皆美,生当志遂。让我们一起进入线上云端展览,感受“四时行 万物生”的美好!

2020年6月3日,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隆重拉开序幕。本次作品展,环境艺术设计系共有12位硕士毕业生参展,其中有5名学术型硕士、7名专业型硕士、12名全日制艺术学专业型硕士。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硕士生的毕业作品,通过本平台更加详细、集中地展示环境艺术设计系的教学成果。同时向大家推介环境艺术设计系培养的优秀设计人才。

学生作品1

孙恺翊

作品名称:旧貌新颜—青岛里院建筑更新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田原

作品简介:本设计基于对介寿里地块的更新设计,探求青岛里院建筑的更新发展模式。介寿里地块更新设计是在延续里院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建筑进行部分的功能置换,引入青年公寓和文化创意产业,丰富青岛里院区域内的商业类型,并且通过整体的更新规划,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增添生活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使青岛里院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加有机持续地发展。

学生作品2

韩森

作品名称:河北紫荆关乡村综合体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赵雁

作品简介:紫荆关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丰富,时称“五阮关”,为天下九塞之一。据此历史背景以及紫荆关当地的地理、自然、社会、文化等条件,此次紫荆关乡村综合体设计,围绕“军旅”、“文化”、“田园”三个关键词展开。空间设计采用干练、精简的设计风格。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营造综合性、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的乡村综合体。

学生作品3

孙楚格

作品名称:新媒体艺术影响下博物馆展陈空间体验设计研究—以中国工业博物馆设计改造为例

指导教师:周越

作品简介:基于体验视角下,将新媒体艺术介入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改变传统重“物”轻“人”的展陈观念,优化展陈空间设计,以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最大化。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情境营造,将设计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使观者沉浸于多维度时空,加深个体认知、丰富审美体验,从而达到情感与反思体验的作用。设计实践以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馆改造为例,通过贯穿与强化工业主题、设计参与互动装置、增加共享空间、运用数字化情境还原等设计手段,满足观者的身心需求。

学生作品4

付雷

作品名称:“空间”到“场所”—龙跃苑二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指导教师:公伟

作品简介:本方案从公共空间可发生的事件作为活力触媒,旨在推进公共空间由物质层面的“空间”向精神层面的“场所”转变。从居民需求和意愿角度充分挖掘空间的事件类型和发生频率。选取回龙观龙跃苑二区为设计对象,利用宅间绿地、楼间空间和人行步道组成公共空间网络,依据居民类型和活动诉求,划分出偏向运动健身、互动游乐、休憩赏景和沿街游园四种主题式的空间,将分散的场地有效整合与功能限定。不仅满足居民活动意愿,加强社区各个组团的交流和互动,而且强化了空间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生作品5

王瑾

作品名称:儿童乌托邦—望京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指导教师:公伟

作品简介:大部分社区活动都以成年人看护儿童活动来进行以儿童作为设计营造的主体可以发现原来以成年人为主体的设计策略所忽略的问题,从而达到社区更新的目的。为了打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封闭的状态,提升社区的整体活力,提出在社区之间的设置相互连接的跑道,可以增加儿童在社区内的活动范围,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社区的活力。

学生作品6

张家希

作品名称:自然游乐园

指导教师:张晓燕

作品简介:项目位于湖北武汉市洪山区的城市中心地带,临近二环线,周边以居住地块为主,西侧为商业地块。自然游乐园的占地面积约2.6公顷,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了多种游乐空间。旨在为打造自然生态、寓教于乐、具有科普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公共儿童活动空间,以此来改善儿童自然缺失症。为了更好地连结儿童与大自然,在洪山区的城市公园项目中加入了自然教育功能,希望借此机会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然教育场所,唤醒他们的生态意识。

学生作品7

杨博雅

作品名称:宛在水中央—沈阳世博园水体景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冠

作品简介:本设计的目的为探寻水池的不同可能,将传统园林水景的设计理念与人文内涵浓缩成精炼的设计语言,试图打破苍白堆砌式的手法,通过对水体不同造型的尝试以及互动设施的融入来建立起符合时代审美且功能多样的水体景观。园区中设计有两条游园路线,一条水景游园路线,一条为陆上游园路线。传统的“陆上”游园路径与“水中”的游园路径形成互为掩映,互为观看的效果。

学生作品8

杨艺

作品名称:青岛市中山路街道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田原

作品简介:设计选址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通过分析街道现状与问题,提出中山路改造的设计原则,即如何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激发旧城活力。宏观上对中山路个案剖析,得出现阶段国内街道改造相关的设计思路。中观与微观分析中山路改造策略,即“修旧如旧”还原历史街区风貌、复兴老字号,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街道景观、串联街道节点、强调街道记忆、调节业态结构等方式激发中山路的活力。

学生作品9

赵奕珂

作品名称:基于美育校本课程设置下的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以自忠小学为例

指导教师:周越

作品简介:随着社会各界对于美育的重视,使得学校管理者逐渐发展美育校本课程,教学空间环境越发影响着对教学模式与理念的发展。本设计实践以自忠小学为对象,通过空间组织形式的改变,满足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即时转换,促进儿童的个体参与性,提升儿童的社会性交互能力。让学生在空间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实现教学空间“以美育人”与“无声的教育”寓意。

学生作品10

葛梦婷

作品名称:种盆取景

指导教师:刘冠

作品简介:影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黑白画面,用来表示盆景枯萎的事实,传达一种“消逝”的情绪;第二部分,让植物“复活”,这一“生长”过程是非现实的。

学生作品11

郭晨晨

作品名称:心灵“减压器”—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的解压体验馆设计

指导教师:赵雁

作品简介:当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负面情绪不能及时缓解,急需设计科学规范的压力释放空间场所。因此本方案以环境心理学中的复愈性环境解理论为基础,提取其五个基本基本要素:距离感、吸引力、兼容性、丰富性和亲自然。根据这五点推导出解压体验馆的空间组成形式,并按各要素所占比重来合理划分,来有针对性的为不同职业和性格的人打造具有复愈效果并给人带来舒适和放松感受的环境。

学生作品12

王森

作品名称:“郎”酒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张晓燕

作品简介:本项目位于四川省郎酒镇,该镇是著名的郎酒之乡,与茅台镇并列酱香酒著名品牌,该项目致力打造郎酒产业文化基地,丰富产品业态种类。游客参与,科技体验的景观空间。目标愿景:以体验性旅游为引擎,以体验式空间营造为特点,培育酒店、民俗、旅居、餐饮、娱乐、体验等职能,并通过引入传统文化的途径,以便吸引社会各界爱好白酒等传统文化的人士来自参会,进而推动品牌园区乃至该城市的文创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园区内的景观设计要结合科技技术综合触发游客感官,增强游览互动性。促使游客充分体验到郎酒文化的文脉,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之处。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