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8级留学生公寓建筑设计成果展示(上)
发布时间:2020年6月27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2303
2.规范建筑制图,掌握运用计算机绘制图纸的相关软件操作。
3.提升完整阐释方案的能力,包括对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概念生成等,形成富有个性的、有理念的创作过程。
本次设计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生存还是生活?”
在方案生成的初期,盘踞在我脑海中一个挥之不去的设想便是一个富有年轻活力的居住建筑。在设想中,除去公寓中的每一个居住单元以外,我想它必须具有足够通透且不死板的公共空间以及一个能让人时刻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情的颜色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宋老师进行方案探讨公寓的开放性问题上时,老师指出了我其实仍然在潜意识中遵循的传统的“中国式宿舍”的设计思路。所以后期在更改方案的时候,我参照国内外一些青年旅社以及青年公寓的设计思路以及居住模式,从而让这个留学生公寓建筑重新体现出独属于它的一份“交融”的特性。
回到最初的问题: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虽然每日经过的校园是那样得熟悉,虽然每天我们也会笑得非常开心,但是在关上灯的那一瞬间,黑夜所笼罩下的你,是否会有一些孤独和寂寞?而对与身处异国他乡甚至语言也不是很精通的留学生们,他们又是否会感到彷徨和无助?
也许生存,没有人会在意你的需求,而生活,却不同。相比于仅仅完成一个漂亮的建筑,作为设计者的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如何能让使用这座建筑的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生活”。
图纸展示 ©常玄
逻辑生成 ©常玄
为了达到这一诉求,我根据任务书调研归纳出使用人群,并试图研究建筑学与心理学可能的关联性。于是将调研模型与心理学的科学模型进行对照,根据使用者的性格和情感以心理学的原型生成建筑的形体与空间,最后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整合原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人格,人格障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鸟瞰展示 ©常玄
基地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建筑大学园区内,东侧为半围合的二公寓,西侧为一食堂,南侧图书馆的景观与基地景观形成长对景。该公寓设计的情感旨在留学生的住宿,交流,学习。为了争取采光,避免西晒,大多数住宿空间放置在南侧。
在设计之初我开始留意周边环境的影响,发现南北向存在3500左右的高差,在高差处的地方(交流空间)做转角处理,这样使景观最大程度的映射到交流空间中,这种微妙关系,成为限定这栋公寓只能“在这里成为它”的独特条件。于是按照以上的步骤进行减法与分割,穿插进行设计。
通过室内外交流空间的穿插,使交流空间具有趣味性,再通过外悬挂式楼梯使各层公共空间得以连接,有助于留学生的生活交流。在室内,图书角上下两层相互连接,形成隔层式空间,增强空间趣味性,提高留学生的学习交流。
学校公寓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是学生远离故乡的家,而我们学校大多数都是非洲留学生。提到非洲,热情的桑巴,敲打着架子鼓,随着音乐晃动身体的黑人鼓手和金属外壳的集装箱,虽然集装箱地上的各种乐器的电线相互交织着,看似凌乱不堪,但依旧不影响他们释放活力。鉴于此联想,特别想打造一个类似集装箱、堆叠起来的建筑。
这次设计是四个长宽有关系的小盒子因为一些需要,按照一定方式的堆叠。首先将场地划分为如图六个部分,为解决专业课老师在上课提到的问题(现一公寓和图书馆两个相对高大的建筑会对行走在中间道路的人群产生压迫感),将最南向的盒子取消,变成一个小广场,从而缓解建筑给人带来的压迫感。进而,考虑到学校道路的布置以及人流方向,确定进入场地的主入口和次入口,同时将小盒子进行水平和竖向的一些变化,使建筑对人群呈现欢迎的态度。
个人觉得,这次课程作业自己的突破点在于对场地进行了一些设计。当时单纯觉得建筑本身形体比较简单,并没有什么特点,它需要场地的衬托才能呈现我心中它最好的模样。设计过程完全是随心而为,想到要做什么就立刻用软件拉出来了,老师对于这次“思想的碰撞”给予了肯定,从而也令我对建筑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
设计采用的是钢结构,运用了一些悬挑的手法,面对这些尚且不熟悉的知识,在方案改进的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了丰富的交流,同时也自行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课程作业的最终呈现是离不开自己探索的欲望和老师的悉心指导的。
图纸展示 ©冯玥
在方案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间听到了一首歌“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由木心的诗《从前慢》所改编。这“慢”很能打动人心,它让浮躁的心静下来,也给了我灵感。
中国山水画中古人随性洒脱的慢节奏的生活让我向往,因此我重塑其中的某些场景,将其作为公共空间穿插在留学生公寓中。通过让人“停留”,之后让人产生“带入”感,最后视线“参与融合”让人们慢下来,真正的去享受生活,留一些时间空间与“自我”对话。
教学楼里的灯火通明常常有日夜不分的错觉;早晚高峰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让生活格外的热闹……从前很慢,我们也可以慢一点吧。从前慢呀,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这浮躁的社会,想慢慢地沉下心来。
图纸展示 ©姜婷玉
本次设计主要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而引发出单元式的设计理念。单元式设计手法是将一个正方形作为基本形,赋予居住功能,并通过基点进行扭转,形成一个风车型的单元块,单元块内设置增加采光的通光竖井、供单元内住户自主设计的活动空间和共享室外平台。单元块再进行扭转,围合成由四个单元体组成的整体建筑。
前期分析 ©姜婷玉
每个单元体住户共享的功能空间增加了人与人的交流,而单元体的形式也分割开了整体的建筑空间,使单元内部产生了私密性。从而丰富了“人与人”的概念。
爆炸图展示 ©姜婷玉
中庭内部“风中岛”的设计是为了增加了中庭空间的层次,同时文化上的的功能理念和想法,满足了文化背景需求,丰富了人与人的概念。交错的小岛和连廊极大满足了中庭富有动感和节奏感的设计理念。形状各异的体块仿佛一个个被风吹动的莲叶,从而增添了小岛的悬浮感。通透的玻璃材质也满足了“人看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概念。
图纸展示 ©李悦
图纸展示 ©梅琴
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在想:当我们身处异乡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是否会因为陌生而恐惧?是否有一颗想与他人交往的心却因为格格不入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那么什么样的空间能消除或者减轻这些感觉呢?
从传统智慧得到启发:中国传统建筑中多用外封闭,内打开的院落空司,既符合古人内敛的性格又给予人们以实现共享与交流的一方天地。“打开”是古人传统智慧的精华所在。于大,将建筑空间向自然打开,静其心灵、平其心境;于小,将建筑空间向友邻打开,共其喜怒哀乐。
留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是胆怯的、不适应的。而通过本次设计,我想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以一种“围合”的空间形态,为留学生消减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恐惧;东西向底层架空向周围打开,形成“穿过空间”和独特的“取景框”,既增强视线联系,又迎合了中国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他们主动进入,向留学生迈出了友好的第一步,促进中外交流的同时实现庭院共享。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认为有情怀的建筑,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建筑,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留学生公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住宅建筑,它更应该注重留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之中源于内心的需求。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