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2020届研究生毕业生优秀作品线上展厅
发布时间:2020年7月15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329
作品《孪·声》
种类:实时交互影像
尺寸:332cm×220cm(可变尺寸)
指导教师:陈小文
创作说明:
数字沟通已成为常态,个人既为“部分”又为个体,我将生活中的种种声音数据实时转化为影像生成数据化孪生的我,观者声音也能实时参与“我”的轨迹,这样为数字媒介下的个人参与与社会生活与建构提供一种观察方式.
作品:《丛林》系列
种类:绢本绘画、机械
尺寸:200×90cm×3
指导教师:王少春
创作说明:
或许连接着心灵深处的归属或、高低层级关系、捕食与压迫、生于残骸之中的新生命与新秩序、有嬉戏、狩猎、残酷、竞争、侵略、再加上生活用品的局部物象,这些潜在的含义于画面之中,外在与内在的破坏,还是是内在的自我伤害?钢与柔和生活中的琐碎相交集。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作品:《美丽的病毒》
种类:纸本设色
尺寸:100×80cm
指导教师:邓国源
创作说明:
《美丽的病毒》系列作品说明:作品主要对病毒进行视觉化,把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病毒放大,可视化。展现病毒美丽的状态和它的致命性形成对比。表达一种人们对于病毒的新认知。在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是在画西斯廷天顶上的云彩。
作品:《贫穷人口》
种类:影像 摄影
尺寸:1920*1080
指导教师:车建全
创作说明:
我的作品是关于贫穷人口的访谈,拍摄和采访是作品的主要媒介,在很早以前我开始关注这世界上被忽视的人们。这个作品是为了探讨贫穷人口的生存现状。
作品:《山型,竹光与虚拟涟漪》
种类:沉浸式交互装置
尺寸:800×800cm ×300cm(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邓国源
创作说明:
一只蝴蝶煽动翅膀能够带来一场飓风,万物之间总有着这般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物联网与5G技术便是这种关联的具象化之一。《山型,竹光与虚拟涟漪》是一组以群像模式呈现的沉浸式交互装置作品,每个组件各自工作却又在物联网交织的河流中紧密相连,用工业的逻辑演绎自然间竹林山水的诗意,试图以技术的维度去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
作品:《无声》
种类:装置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邓国源
创作说明:
由头部生出的发丝更像是思想与精神的产物,它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是思想的一部分。这种思绪随着意识的生长,变化万千。
作品:《招牌》
种类:装置
尺寸:80×310cm
指导教师:邓国源
创作说明:
网络表情符号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交方式,这些网络语言似乎成了一种新的语言体系。招牌是大众审美经验的传播信息的形式,我用招牌的形式解读这种新的语言体系,亮眼醒目的招牌无时无刻的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