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的这一批作品体现了学生们对于“设计之为”这一主题的思考、研究和实践,从功能、时尚、可持续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从设计问题,人类问题、社会问题等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批有温度的设计作品大都关于社会现实议题,从真实的生活出发,试图解决学生们所观察到的现实问题。这是他们社会责任、开拓精神、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设计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未来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设计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作者:刘泉智
指导老师:张帆 杨九瑞 杨峰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M-UAV是基于救灾现场的痛点,采用子母无人机相互配合的方式,在灾区的狭小空间内的,实施模块化的数据采集以及对受灾群众对情况分析的模块化无人机产品设计,解决了在传统检测方法中移动性差、受时空限制严重、成本高、检测不够全面等问题。

作者:丁笑越
指导老师:关键 苏艺 陈晓华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设计通过调查研究高铁站内急救设施设备的现有配备及使用流程,获取高铁站内急救设施设备的相关需求,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对智能院前急救设施进行了模块化构建和创新设计实践,产出一套在高铁站内使用的自助急救设施设备,该装置中配备AED和常用急救物品及药品,并且该装置具有通过互联网一键急救报警功能,第一时间将急救报警信息记录并传递给医务室的医务人员。

作者:程文
指导老师:崔艺铭 刘勇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运用服务设计的思维方法对社区居家养老饮食服务流程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和分析养老驿站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及用户痛点和设计机会点,促进社区饮食服务人员的服务效率提高,优化老人的用餐体验,对养老驿站饮食服务流程的相关产品进行优化及创新的系统设计。

作者:徐佳轶
指导老师:张帆 杨九瑞 杨峰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当前,我国是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国家之一,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中风后的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手部活动障碍。DEFORETON是一款为中风后病人进行康复助力的产品,它能够为患者和病患提供居家康复训练的机会,并且能够远程衔接医院与病患之间的信息。由于现有刚性外骨骼的弊端,因此这款外骨骼采用了硅胶材质的柔性形变指套,通过充气制动的方式进行助力活动。

作者:肖学阳
指导老师:李盈 杨洪君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情绪是遍布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意识产物,随着情绪识别技术的发展,人们接触到情绪识别这项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情绪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概念,鲜有人会对情绪具备形象的认知,而基于情绪识别技术将消费者的情绪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图形和三维实体,使人们能够清晰生动地了解到自身的情绪状态,正是本设计目的所在。

作者:王斯静
指导老师:关键、苏艺、陈晓华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U运是一套根基于高铁外卖服务系统的智能运输配送产品。“高铁外卖”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高铁服务项目,为乘客更好的餐饮体验而产生,但目前由于服务体系不够完备使得高铁外卖服务受到社会的质疑,该设计通过智能产品设计、移动端APP的优化设计,对高铁网上订餐服务系统进行改善,使相关者都有超越现在的用户体验。

作者:贾一凡
指导老师:崔艺铭 刘勇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外卖产业规模在2019年达到6035亿元,而外卖餐盒作为其消耗品,即使占有5%也具有巨大的回收再利用价值。该服务设计旨在将外卖消费者附加分拣者的身份,分离就餐后的剩饭得到干净的餐盒,并将两者分开回收后方便再处理。以此来降低垃圾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为制造业提供新的再生材料供应链。同时也以此为例,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合理优化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盛靓
指导老师:崔艺铭 刘勇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设计从服务设计思维的角度出发,调查分析25~35岁的有自己见解与喜好的都市白领人群,研究他们的饮食习惯与特征,进行实地走访、观察访谈以及查阅相关数据等调查研究方式,从多方面了解白领上班族日常饮食的方式、行为、习惯等,根据大家对于饮食需求动机的不同,分析整理数据,总结白领人群对于营养膳食的不同需求。从白领人群个性需求与共性需求的差异性出发,从服务方式、影响方式、习惯养成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适合城市白领上班族营养膳食搭配的方案。以趣味激励制度搭配营养膳食的方式为主,应用软件提醒为辅,从认知、行动、习惯以及影响力四方面改善白领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既能为现代都市白领提供最为快捷简单高效的营养膳食搭配,又能从情感上进行抚慰、疏压、激励,促使白领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作者:王子演
指导老师:杨九瑞 张帆 杨峰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全方位的高品质生活,消毒产品也逐渐从酒店、餐馆等公共场所走进人们的家庭,但还没有像其他产品一样普及。本次课题旨在通过充分的用户研究,基于用户诉求,对现有消毒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消毒产品的使用粘度,逐渐养成定期消毒杀菌的好习惯,为个人与公共卫生安全的发展带来有利影响。

作者:蒙佳
指导老师:杨九瑞、张帆、杨峰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疫情期间孩子成为了各个家庭的“甜蜜负担”,居家线上学习成为主流。我国早期教育行业发展速度迅速。早期教育作为儿童一生教育的开始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感官认知的培养尤为重要。本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交互方式和玩具的设计助力儿童感官认知和早期教育。

作者:张可卿
指导老师:李盈 杨洪君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在人工智能概念盛行的设计领域和市场环境下,音乐产业逐步向着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音乐表演也逐渐趋向于视听结合的沉浸式体验表演。OKAYMUSIC智能音乐毯是基于对音乐演奏、智能产品的研究,通过将相同速度(BPM)、相似调性的乐段归类整合,结合音乐视觉化,使用户可以自由组合视音频,以达到智能化音乐互动表演的效果。OKAYMUSIC智能音乐毯希望人们可以在“听”音乐的同时可以参与到创作过程中,通过音乐,聆听自我。其未来可以应用于音乐创作、现场表演、视觉艺术等领域。

作者:李婧扬
指导老师:关键 苏艺 陈晓华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作品通过对孩童学乐器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调研分析,得出了孩童在乐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痛点和心情变化趋势。研究如何调动孩童在特定学习环境的积极性为核心,通过设计教育产品的相应功能来解决此问题。以6-9岁乐器初学者为例深入研究乐器学习流程及其理论知识,结合孩童心理历程提出了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功能的新领域新思路。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