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W不止于白·多乐美地民宿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4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1515
OUT OF WHITE不止于白的机缘来自于2019年博鳌文博会,一年之后,OOW不止于白将带着众望所归的优秀民宿设计作品和1000余位设计师的关注再次来到海南博鳌。
携手西坡、大乐之野、墟里、飞蔦集、过云山居,五大头部民宿品牌,设计师以心中诗意为起点,以建筑为载体,选择心仪的民宿品牌并构想属于该民宿品牌在崇礼情境下的建筑设计。
浦海鹰、刘鹿鸣、易胜男、郭雅茹、赵奎、张钦媛、陆嘉荣
《White is not a color-Garden in Garden》
本方案集群设计规划的出发点,并非自上而下,而是关注单体民宿本身。以最基本的剖面策略入手,进而“放样”出单体民宿的基本体量单元。基于这一基本单元,根据场地边界和坡度进行群体演化,形成一个集均好性与多样性的民宿聚落。对于民宿集群的公共空间,我们的设想是——无论你在哪家单体民宿,到达公共空间的距离始终是一样且便捷的。据此推导出一个线性弥漫的空间,连接所有的单体民宿。
在空间设计探索中,我们抛却了关于“白”的繁杂隐喻,回归本源,即一种人类肉眼可辨的物质实体。基于这一明确定义,当谈论“不止于白”时,我们将“不止”理解为一种“超越”,那么空间中超越“白“的存在是什么呢?我们的答案是——光。白,终将归于混沌,而光则不然,显像于白色,却包罗全色。我们希望在空间中解析这一纯净存在的丰富内涵,表现超越”白“的存在。在公共空间和单体民宿的设计中,布置了大量由三棱柱组成的幕墙。午后太阳西斜,室内便弥漫七色光影;夜晚,室内灯光又散射出室外,形成一道横亘于山腰的彩虹。
我们选择过云山居深化单体民宿,通过营造与地形紧密呼应的公共空间与尊享四季山景的客房,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不止于白”的生活美学。
民宿设计场地位于K地块毗邻自然景观的东南尽端,访客需穿过标准的地产高层公寓群及合院区才能到达目的地,对于享受自然的旅途场景来说略显突兀。于是,构建一处具有一定自主性且内向互动的村落,在到达时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惊讶,成为我们对这一设计任务的憧憬,我们将塑造一系列在白桦林中漫游的生活空间,去感受冬季的白雪,夏季的郁郁葱葱以及春秋的多变。
规划设计
为确保有较安静的村落生活氛围,机动车只可到达基地西侧的道路,并分组集中停放。由此进行第一层级的分区划分:服务及后勤空间靠近西侧道路,而生活体验部分则靠近东侧绿化带。
另外,本项目的用地面积非常紧张,为获得较低的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结合近25度的山地地形,可以进行第二层级的分区划分:将大部分公共空间设于地下或半地下室,而客房部分都在地面层以上。
从运营角度,综合考虑各品牌间的独立与共享。我们充分利用1000平米的公共空间来创造一条共享内街,串联起五家民宿组团。同时与民宿内的步行道路相连,形成由室内、外两种不同空间特性的环形通路。
民宿设计
场地位于山腰可与对面山体形成对视远眺,同时融合其东侧绿化带进入庭院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近观氛围。为了在自然景象上,兼顾不同季节的可持续性,除了雪景外,我们主要借用适于当地生长的白桦来营造山林中的村落环境。因此,与东侧的景观用地之间形成的树林系统将是我们的主要近景元素。
通过接待门厅的设计来强化“到达”的仪式感,再经过相应序列空间通向上一层客房区域。这种从城市经由民宿所在社区进入树林村落的空间转变将是客人入住我们这一民宿的第一印象。
长物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白色的单纯,吸引着来者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项目以一种质朴又温暖的气质呈现,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院落,用白墙框起远山与蓝天。简洁的形态,不需要过多的维护,随着季节的变化,又可以演变出不同的景观。即使身在室内空间,也可以尽情地感知自然。项目本身是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关系的一次探索。
白宅叠院位于中国崇礼,多乐美地的一处半山腰,沉浸在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地中。设计企图以简洁的体量融入基地,成为大地景观。建筑布局结合地形展开,将不规则场地分级,化整为零,弱化大面积带来的庞大体量。简洁的交通流线串联起五个地块,使每个民宿品牌都有均衡的用地。
场地设计依山势跌落,赋予建筑以整体的韵律感,从一个原始基地,分解成各自的院落,将扁平化的地块演变成多维的空间组合,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自成一体。每个院落依各自边界进行拓扑:天空和山色也成为庭院里的构图元素。
崇礼,有着独特的风景与民情: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无需修饰的山峦、天空、树木构成了设计的基础,决定着整体的布局构图。或远或近的山、或高或低的天际线,令人敬畏的自然尺度与建筑的人工序列形成和谐的整体。位于最高处的白色混凝土体量向外悬挑,呈L型,俯瞰周围自然景色,给心灵以力量的冲击;而位于低处的体量,更像是从山体中生长出来,围成几处院落,依据自然随形赋势。
白墙,作为建筑中的重要元素,富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不同的季节里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氛围。夏季,藏于山林间,树影婆娑;冬季,浮于冰雪上,纯洁静谧。墙和光的互动,光和影的交错,从室内延伸到室外,从建筑延伸到远方,连树木和自然都被拥在了一起,演绎出宁静与欢乐。
穿过小小的门洞进入其中,会让你从大自然的尺度中转换过来。庭院内,一圈环廊向外挑出,地板微微离开大地,以轻柔之态与大地接触并向前延伸。庭院一侧为两层的客房,另一侧为咖啡厅等公共空间。两边的木质界面向上插入飘板的阴影中,或是半明半暗,或是完全笼罩在阴影中,再配合上庭院中暖灰色的细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庭院的尽端是入口大厅,像镜头一样,将远处的山景与庭院一同框入眼底。顶部的悬挑盒子是套房空间,保证私密性的同时,获得最佳视野。夜晚,围廊上暖黄色的灯光微微洒下,让你觉得愉悦与安宁。虚虚实实的空间组合,也将来此的陌生人聚在一起,于此处进行一场奇妙的近距离接触。
出于对环境的预判,选择白色混凝土作为建筑外观的主要材料,使其在冬季完全融入山体的环境中。内层界面使用暖色材质,给人以温馨感。内外界面在身体感知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光线与阴影将两种材料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契合居住主题的宁静空间。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两片剪力墙支撑悬挑的盒子;其他为框架结构体系,并结合建筑的空间效果优化平面结构,使其清晰明了。梁柱墙板交接清晰,结构、材料与空间形成统一的整体。
《不止于居 Out of White, More than Living》
五个民宿品牌好像五团星系, 以不同的姿态,自然而有机地散落在基地上。一条步道自场地的低处蜿蜒曲折地伸向高处,将山体划分成两部分。游人们可依山而行,犹如穿过一座小村庄。步道的下方,靠近城市,开放而热闹,为五个民宿所共有的公共区域,包含了图书馆,咖啡厅等功能。步道的后方,靠近自然,毗邻山林,景观条件优越,为主要居住区域。整个规划遵循有机生长,前动后静的原则。
不止于白, 不止于居 – Out of White , More than Living
民宿单体座落于基地南侧,掩映于山林之中。一系列的旅居及起居空间,顺山势排开,并朝着森林的各个方向展开。墙从楼体中探出,一面冲向森林,一面缓缓跌落,形成了一个个消隐于自然中的院落。与长形空间相呼应的是的方形的公共空间。它们夯实的体量好像长形空间的后盾与起点。
走到各自的起居空间,是一个从山下到山上的过程。一条由楼体组成的步行流线,在居住空间与公共之间来回穿梭,串联起了一个个户外平台,一次又一次地将人的视线,透过楼与楼之间的缝隙引向森林。楼梯,平台,院落的围墙最终与建筑的外墙浑然一体,消解了室内外的边界,人工与自然的边界。二层住宿区域旨在通过通透的氛围,及多样的卧室以及阳台空间,来创造丰富多样的居住体验。
“整体共享”与“功能个性”的整合策略,为全案各个组团的可持续发展(日后调整形态时不会影响整体功能的缺失),当然共享功能在实务上可以节约各样消耗,便于管理都是成本控制的基础。“集中共享功能”内容:旅客接待、餐饮、停车、系统设备、维修、后勤服务;“个性共享功能”是指五家品牌各自运营理念及特点建设的特色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与各个区块的住客有偿共享,强化彰显了各自品牌的特色与品质,增加各个品牌的营收。
西 坡:私家厨房餐厅(全家乐家庭包厢、阿姨菜)、烧烤场;
基地占地约8,500平米,呈东南高、西北低、西向坡降5米,北向坡降3米,整体地块呈北窄南宽三角形阴向坡。解决阴坡地形及周边景观单一,是本案设计的重要课题。对自身小环境的精细打造,及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融合环境的设计成为破题的关键,在地表观景之外,桦林听风是我们为西坡设定的又一景观亮点。
西坡之名正好暗合了地块西北成坡的属性,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依托水平交通长廊解决了民宿主入口疑难,依山而建的民宿建筑在与山势最大重叠的山坡地上,8栋独立建筑安放在不同标高的平台上,每栋建筑独立成型,围合出不同的公共院落,由院落的通道可以自由的通向东侧的山地景观空间。再将8栋建筑与院落统一笼罩在一个完整的屋顶之下,依山坡而建,从而将建筑隐藏在山地环境之间,“消失的建筑”淹没在桦树林的和风之中,在其中感悟重烟重雪与重云重雾,静观风之摇曳。
每栋楼上楼下36 m2米独立标准客房设置,与运用坡顶形成的54 m2挑空夹层套房设置,充分满足西坡对客房需求,共布置了13套标准客房和2个复式套房,建筑围合的院落活动平台上设置了公共活动客厅,做到聚落有致客房使用的可分可合。客房入口各自独立面对院落景观,在每个客房拥有景观平台之外,客房间建筑的核心景观庭院中为每个客房增添了阳光沐浴与生态自然的体验。
飞茑集1,350平方米、墟里1,750平方米、大乐之野1,250平方米、过云山居1,350平方米,公共区域1,200平方米。
服务中心:接待中心1个,公共活动中心1间,多功能培训教室1间,家庭厨房餐厅1个,米其林厨房餐厅1个,酒窖1个,公共卫生间2个,布草房4间,值班室1间,宿舍1间,总仓1间。
浦海鹰、刘鹿鸣、易胜男、郭雅茹、赵奎、张钦媛、陆嘉荣
我们希望这里是又一个被大乐之野捡拾起来的美好之地,停下脚步,仔细享受生活的美好。建筑里设置多处外挑的公共空间,形成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对话,激活场地的行为活动,我们希望大乐之野在此地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场所,更是一个社区感较强的共享交流空间。共享社群作为当下主流社交形式,一直是大乐之野希望打造的空间,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赋能,从功能到形式,打造属于崇礼此地的大乐之野。
人在旅途,人即是旅途中最好的风景,每一段旅途都将被其映入眼帘的不同风景而变得独一无二,我们希望于飞茑集共同塑造一个极致的风景,人于建筑中,建筑于自然中,建筑是风景,人亦是风景。
紧跟潮流文化的过云山居,选地于墟里南侧,狭长的场地可以营造递进变化而有趣的空间,我们希望这里成为一个场景画面感极强的民宿场地,每一处都可作为取景框,向内框景,向外借景,结合场地面宽及高差,形成两个立体进院,用丰富的楼梯台阶竖向语汇,营造一段情绪爬升的场地体验,也是呼应了过云山居之“云”的字眼。
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怀和故事,西坡对老物件等一些具有时间印记的事物的追寻与探索,让这个品牌拥有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本案设计以人的尺度和视角,充分发掘场地及其脉络,让人们置身其中,处处感受不经意间的感动,处处流露着西坡的情怀。
我们对墟里品牌文化进行研究,在 本案设计中以其“家”文化为核心,打造一个在此地能够给人带来归属感的“家”,墟里民宿选地位于场地北侧端部,地块较为宽松方正,选取道路一侧设置整个区域的大堂及公共空间,结合场地高差形成三层退台布局,通过庭院,连廊将建筑有机联系,布置五个独栋建筑并采用模块化独栋设计,每一栋具有可复制性,但又可灵活组合,并结合场景为各楼栋赋予主题含义。单栋建筑包括了院子,公共空间,客房套房等集中式功能,其中儿童活动区通过精心设计,为家庭聚会住宿带来了更佳的体验。
浦海鹰、刘鹿鸣、易胜男、郭雅茹、赵奎、张钦媛、陆嘉荣、王思纯
本地块位于崇礼多乐美地滑雪小镇第一赛区,集五家头部民宿品牌于此,打造冬奥崇礼民宿集群。云雁飞过的地方,我们在此驻足,举足丈量这土地,留下最美的风景,我们希望打造一座民宿之城,有着统一的风貌,集中的管理,但又各持标致,尽显其华。总体布局立足于山地形态之中,遵从上位总体规划,提取“无界生活”的理念,结合“不止于白”的竞赛思想,提出本案“城郭”的规划理念,我们希望本地块跳脱出周边规划,但又遵从地貌形态,采用多院落,多进院的布局,并以丰富的台地高差处理手法将自然形态转译于建筑规划之中,利用道路与台地的竖向关系,形成立体的多维进院空间,院院相连为街市,街市贯通则为城,围城但不封城,结合山地高差,各院落由景观木栈道延伸而又相连,形成“内城外郭”的规划布局。我们为民宿集群设置统一的管理动线,在两头端部分别布置大堂及公区配套,有效的服务于各区域,客流动线公私分离,动静有秩,我们希望集中公区的同时,将其视为具有导向性的节点标致,便利化管理里的同时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
由宿集营造社、订单来了联合主办的「未来未来」首届中国民宿集群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民宿赞美榜」发布会 将于2020年11月16日博鳌文创周期间,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举办。
诚挚邀请你出席论坛,与业界大咖、跨界精英,首度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民宿的未来」。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