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2020)国际设计传媒奖 IDMA 获奖作品--年度公共空间
发布时间:2021年1月17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877
第十八届(2020)国际设计传媒奖
The 18th (2020) International Design Media Award
◎
『 年 度 公 共 空 间 大 奖 』
中国建筑模型博物馆
❖项目地址_中国 上海
❖项目面积_1000平方米
❖设计单位_Wutopia Lab
❖设计团队_张海旭、张贲
❖项目建筑师_孙悟天
❖摄影_CreatAR Images
俞挺
Wutopia Lab
创始人
Wutopia Lab以预言未来城市的方式完成了的中国第一个建筑模型博物馆。由于受东京的模型仓库的影响,业主业主希望在这个博物馆里展示所有中国当代知名建筑师的建筑模型,由此设计师决定以宏观的视角集中展示各种建成或未建成项目的建筑模型,悬置它们的地域和时间的差异,使其能构成一个世界。于是,整个博物馆便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未来城市的模型。而这些收集来的模型就是这个未来城市肌理上的不同的构成部分,它们各自发散性地预言着不同的未来。这样的模型博物馆才是具有建筑学意义的,这就是“Models in model”的内涵。
本案总共用了5653根钢管建造了Last Redoubt这个垂直城市。结构柱和装饰柱在尺寸和视觉上设计成一样来刻意削弱结构的存在表达。这些钢管连续形成序列后又成为垂直城市不同区域的分隔界面。Last Redoubt同时具有人和模型的两种尺度。在模型的尺度上,Last Redoubt有十几层高,所有的模型承板都是悬挑焊接在圆杆上的。不同的模型坐落在不同高度上的承板上,它们同时塑造Last Redoubt的形态。在人的尺度上,博物馆有个穿越各个展区的夹层。夹层是用悬吊的方式建造,吊杆一样是直径32mm的白色圆形钢管。夹层隐藏在钢管形成的界面中是为了避免在视觉上让两种尺度发生冲突。参观者可以隐秘地穿行在模型之间来观察模型。这也是成为了博物馆重要的体验流线,同时它也是作为模型的Last Redoubt立体交通系统的一个部分。
Last Redoubt作为完整的方形城市嵌入到原始平面中,它和凹凸进退的原始平面之间形成一些零碎的边角空间。由红黄蓝三色标记的三个空间作为特别的展出空间突破界限更华丽地拓展未知的领域才能持续性发展。Visionary City是Last Redoubt的入口大厅,也是Last Redoubt的卫城,the Stackes矗立在一侧。当四周的玻璃通电后,玻璃背后的宏大的垂直城市突然出现在你周围,地面上会出现投影掠过这个世界的惊鸿,幻觉才是真的Visionary City。Last Redoubt的内城也是博物馆的主展区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Tijuana,Ironia和Pod bay。Tijuana和Ironia的差别在于根据原始平面尺寸而采用了不同的排列方式。Pod bay类似于城市的广场,是Tijuana和Ironia两者的交汇空间。
原始平面的西南角有个圆形空间,可作VR展示,休息或者会谈之用。它是博物馆唯一的一个社交空间,仿佛城市的Pantheon。在dome 一侧是进入夹层的楼梯。原本为了减轻夹层重量而把楼板变成了穿孔板的楼下储藏间,由于光线侧漏成为一个特展厅Tyell。原始平面上
除了白色的Last Redoubt之外,还有作为对偶关系的Night Land。设计师将电梯厅设计成黑色,仿佛黑夜。夜色中矗立的黑色沉默的巨型城市The Peach Tree,这是Visionary City里白色Stackes的另外一面,它们隔着Stargate相互对视,但已经是两个世界了。正对电梯的是巨大的黑色数控墙,可以把信息包括图案显示在上面,更像是Monolithic,暗示了大门背后那个光辉万丈的Last Redoubt和Night Land的息息相关。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运河美术馆
❖项目地址_中国 北京
❖项目面积_1900.57平方米
❖设计单位_普罗建筑 officePROJECT
❖摄影_孙海霆、夏至、常可
常可
普罗建筑officePROJECT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
李汶翰
普罗建筑officePROJECT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
刘敏杰
普罗建筑officePROJECT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
菲美特金属铸造厂是位于通州城关镇的20多年老厂子,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确立,这里被规划为副中心CBD核心商务区,而普罗建筑则被邀请为这个运河边的老厂区策划一个新的转变,让这里成为北京的“西岸”。
在多番探讨过后,整个工厂被策划为一个以办公为主的艺术型创意产业园区。但是,由于改造建筑轮廓线不能变动,原先由四座一层条形单元宿舍房以及园区小食堂组成的区域平面布局作为办公空间几乎难以利用。如果不作为办公,是否可以引入一座公共的美术馆呢?把整个区域统合起来,使其成为“一座没有大门的艺术馆”,让文化和艺术成为整个产业园区的引擎。最核心的功能定义下来之后,普罗建筑就开始逐步解读场地,使其与功能相契合,匹配出一个新生的建筑体,它是一个河边的文化社交空间,乃至是心目中理想的美术馆原型建筑。
加法到减法的转换:从“建筑群”到“一个建筑”
原本场地中分散的建筑体量只能称之为“展厅群”,却无法成为“一座美术馆”。如果不将这些建筑体看成体量的“集合”,而将体量之间“空”的部分看成是在一个整体上的“挖出”,也就是将加法转化为减法,就能得到一个“整体”的美术馆。通过一系列的“挖出”操作,形成一系列凹陷的洞穴。这些“洞穴”将原来展厅群的外部空间,实质上转化为完整美术馆的内部空间。“洞穴”组合成了贯穿整体的人工“隧道”。“隧道”被每块巨石展厅所围合,时间、空间、风、声音、水都在这里交汇。这种如同行走在结构内部的感受,唤起了艺术的原始冲动,形成了身体层面的艺术场域。时间在这里仿佛不再是单一线性的元素,而成了一种循环。
原本静置的排屋,被组织成一组相互锚固的巨石与石洞。这些交错的“隧道”成为周边城市空间的交汇点,也构成了美术馆的室外公共迷宫。迷宫空间这种古老的空间体验的探索感是一般的功能效率空间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构建光影“迷宫”空间,传统封闭的美术馆空间就成为了开放式的户外“公共艺术场域”,其展览与展品,与展示方式,以及与参观互动的游客都有更紧密的关联,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精美建筑体,一个鲜活的美术馆由此诞生。
为了更好地体现巨石迷宫的光线与岁月感,设计团队选择了沉香米黄砂岩作为外墙的主材,并在分隔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对比,做了一比一的真实比例样墙,以使得美术馆呈现一种最大化的“完型”感。地面为了与之匹配映衬,也用了芝麻岩并做了相应的模数分隔处理。
“外部”展场如何成为“内部”艺术洞穴?
运河美术馆体量虽然很小,却并非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单元。它既是园区内部的一部分,又是园区开放的窗口,同时又由于可以和外部隔岸相望,因此美术馆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空间与箱庭空间的融合,是外部与内部视角的相互转化。
再回到场地本身,虽然这部分体量依旧矗立在园区围墙内,但是它特有的地形高差,使得美术馆一直和外界的运河堤岸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隔(物理位置上的分隔)与不隔(视线上的沟通)的关系。因此在靠近运河的一侧,普罗建筑设计了架高半层的外廊,与地面的石洞隧道遥相呼应。在这个架高的层面上,可以越过园区的围墙与墙外的车流人流共享运河的美景,吸纳其成为美术馆的外部环境。同时,这些架高的连廊也是将几个独立展厅串联成一条完整又丰富的参观流线的重要一环。
每条展馆都设计了不同的水系,水的流动也在静静引导着人们不断探索。在第三条展厅的后部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无边水池,在这里建筑与围墙,弧形的水池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广场空间。地面一层,下沉层,架高层,这三个空间层次让单层的美术馆获得了垂直向的立体游览体验。在展馆内,通过低窗的设计,建筑间的水系也成为展馆内的展示元素,使室内外展区模糊了边界。
除了美术馆内部的设置和连接,还有一条贯穿整个园区的“空中之廊”,这条流线从园区中央办公区的二层廊桥跨越而出,再下到地面进入到美术馆的入口售票厅。因此藉由不同的角度进入美术馆内会看到不同的景观,体验到不同的水,与地面、墙面以及参观的人流的种种不同关系。这些不同自然是十分重要又特殊的体验,也是对传统中国园林的一种转译尝试。同时,这些外部联结将人不断引入美术馆的“公共艺术场域”中,使人的活动本身成为了“展品”。
生活是没有大门的艺术
普罗建筑一直认为,改造是一个起点,一种途径。鲜活而纯粹的艺术不应该被其手段所束缚,而应该导向更多义的建构。如何回应建筑的场所,如何创造更开放的生活,是设计探讨的重点。普罗建筑相信场地本身就有它诉说故事的力量,只是静静等待着能与它们交流的设计师的出现,而运河美术馆的力量就在于时间与场所的对话。通过对原始场地空间逻辑的继承与转译,将分散的“展馆群”构建成给予人身体包裹性的“美术馆整体结构”,同时,将美术馆彻底变成了生活中的街道空间。这说明,未来的艺术空间将更关注于回归人原始内在的体验与感受,而不仅仅停留于对艺术品本身的展示。通过运河美术馆的项目可以看到,当艺术与生活相交融,艺术就不会存在大门。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章堰文化馆
❖主持建筑师_周志敏、何斌
❖设计单位_水平线设计
❖项目地址_中国 上海
❖项目面积_1064平方米
❖摄影_苏圣亮
琚宾
水平线设计品牌
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修复、保留,从内部生长而出……如果是总结,章堰文化馆便可以就此总结了。我很喜欢“生长”这个词语,过去未来及现在都可以被囊括在其中,包含着除开“生命”本身的等等引申义。石拱桥、城隍庙、灰瓦白墙——这是个传统到一定层面并且本身就拥有完整意境的外环境,似乎很应该按照常规的手法,从对象符合观念的方式去理解和构建新的存在。但同时也可以换个角度,回到先天结构,回到人与天地本身,借助外界所获得的感觉经验、直觉、印象等等,将人面对这片土地时的种种情感现象融合,从主体建立起客体,由客体承载起主体。
玻璃、残砖、白色混凝土坡屋顶——我一向喜欢“关系”一词。不单一固定,多种组合关系,拼接、比对、承前顾后,而浑然是一个整体。用两年半的时间,在有限的空间内造出好似无尽的园,游走的动线得丰富,心理预期得调足,水不止是水,墙也不止是墙,与树、与鸟、与香味,排列组合成数列的幂次方。我一直觉得空间不仅仅是空间,还是五感的集合点,需要有着耐品的对比和张力,身在其中才能产生完整且多重感。
章堰文化馆的意义是以“时间”为前提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并置探讨,并不只是对废墟与新生的考量,而是一种重叠与重构,是在时间轴线上讨论一种非单一线型叙事手法的可能性。当新的变旧,旧的消融进时光,更新的又再会出现后,此时的新旧又是怎样的一种姿态,进入怎样一种日常?两棵古树依然在原地高耸着,随着天光变幻,年复一年。
2020.02 琚宾于深圳
章堰村位于上海西郊的重固镇,是上海古文化发源地,福泉山文化的代表之一。这座拥有千年故事的古村落从唐宋年代起临水而筑,那时的章堰十分繁华,章楶,苏轼,任仁发,米芾等贤士皆在诗文中提及或到过此处。经过历史变迁,章堰村空心化严重,现已不复以往的繁华,村里现存有清代、民国建筑和建国后洋房。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下,章堰村迎来改建与复兴。生存,生长,新生,是我们对章堰村以及中国现状下同类村落的改造和复兴策略,不是推倒重建,不是修旧如旧,而是遵循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当下的发展观念和功能需求置入其中,重新梳理和组织布局、功能业态、新老关系等。
生存 :“老建筑”是章堰村的历史,文化的沉淀,我们通过加固、修缮等方法,让老建筑以更好的状态“生存”下去。
生长:破败、无法再使用其内部空间的老建筑,我们需“清理”破败及无法使用的部分后,从中“生长”出与原老建筑有关联的新建筑,使“新老”建筑共存。
新生:新建筑是新时代与新功能的呈现。为满足新的使用需求,我们也会从空地中「新生」出一些当代建筑。
文化馆基地很有代表性。其中包含了原村史馆(清朝老房子)、章家宅(破败的晚清老房子)、及一部分空地。相邻的房屋有80年代二三层洋房和宗教建筑——城隍庙。根据基地条件,文化馆设计由三个不同特点的展示空间以及水院组成。章家宅残破比较严重,但外墙风貌较好且完整,我们对外墙进行了加固和保护,在保护好的外墙内新建了展厅一。展厅一沿用了章家宅“四水归堂”的建筑制式,并与老墙脱开最少处三十公分距离,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与致敬;展厅一内部有窗户,建立起与章家宅外墙的联系。
村史馆保留较好,我们对内部木承重结构做了加固和修缮处理,作为展厅二。地面返潮严重,我们重做了地面防潮,改造了地面材料为阳极氧化铝板,与展厅一地面一致,空间产生延续,且让空间看起来更明亮和宽敞。老的墙面,屋面,内院保留下来。通过复原研究,村史馆北侧空地原为村史馆的二进院,现有基础遗存,我们在原有基础位置上新建展厅三,展厅三墙面、地面及天花板皆为阳极氧化铝材料。均质的金属材料带来某种“未来”感的体验,与展厅一的“当代”、展厅二的“传统”构成一段动态的体验。出展厅三便是基地北侧的空地。我们在保留空地上的大树及竹林的基础上新建了休息区和水院,供人们休息和讨论。新建的建筑皆采用白色清水混凝土材质。白色清水混凝土材质呼应了当地建筑外墙纸筋灰。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爱马思艺术中心
❖项目地址_中国 北京
❖项目面积_3000平方米
❖设计公司_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主要材料_冲孔钢板,水泥自流平,水泥艺术漆
❖完工时间_2019年4月
❖摄影_金伟琦、王宁
韩文强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爱马思艺术中心以“共生”作为主要理念,让新与旧、内与外、建筑与自然、艺术与人群之间和谐共生。本次改造合理运用了原有厂房空间,并在顶层和沿街面进行扩建,以此来满足美术馆未来多样的需求。
设计首先解构和整合了美术馆功能,在主展厅之外创造了新的公共空间(包括餐厅、衍生品商店、多功能厅及休闲区等),形成了从自然环境到公共空间再到展区的自然过渡。其次,重新梳理整个空间的流线,原本的观展流线传统死板,单一路径使人在看完展后必须原路返回,不但枯燥而且上下反复也会让艺术空间和人产生强烈的距离感,因此设计师在原有空间基础上拆改和增加了楼梯、电梯等,把观展流线改造成了一条循环流线;而如果要直接通往露台或者餐厅,也有两条顺畅独立的流线,路径不重复,看展即是令人兴致盎然的“游园”体验。
建筑中退让出多个弧形庭院,将场地中原本的树木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庭院与树木塑造出建筑清晰的空间性格特征。艺术馆内的游走也是伴随着树木而展开的,从树根上升到树梢,人与树的关系不断变化,有的地方甚至需要低头才能穿过。树木也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空间与自然的结合给场馆带来无限魅力。外立面采用半透明金属幕墙,好似一片揭开的帷幕。树仿佛从银色外立面中生长出来,和这些“帷幕”连成一体,既是环境的一部分,又是建筑的一部分。最终,设计师通过改造使原本传统的“黑盒子”美术馆转变成为自然的、开放的、友好的、鼓励沟通的多功能艺术中心。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挪威Bodø 市政大厅
❖项目地址_挪威 博德
❖项目面积_12000平方米
❖完成年份_2019年
❖设计单位_ALL(Atelier Lorentzen Langkilde)
❖摄影_Adam Mørk
Kasper Lorentzen
丹麦ALL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兼主持建筑师
Kristian Langkilde
丹麦ALL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兼主持建筑师
丹麦建筑事务所ALL(Atelier Lorentzen Langkilde)为挪威的直辖市博德(Bodø)打造了一栋极具现代化的市政大厅。Bodø 是坐落在北极圈以北的一座被群山和挪威海包围着半岛。在城市中心,旧市政大厅经过改造,扩建为一座新的可容纳400名雇员的标志性建筑。新的市政大厅占地12000平方米,包括一栋新建筑和两栋保存完好的原建筑及其连接区域。新的市政大厅将三座建筑合为灵活而统一的整体,围绕壮观的建筑中庭形成一个环形动线。由环形动线连接起来的三座建筑中心大且引人注目的中庭是“公民论坛”,作为公共广场,设有会议室和公共服务设施。
市政厅周围的景观由美丽的公共区域和带座位的广场组成。新市政厅是一个水晶石状体块,其外立面向低处的既有建筑倾斜。里面的倾斜角度是根据既有屋顶轮廓线来制定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多立面几何状设计可以捕捉到极圈以北不断变化的光影。
新的建筑保留了原建筑的外立面:老市政厅带有棕色石膏的立面和旧国家银行建筑表面覆盖着的带有丰富图案的天然石材。新建筑的倾斜屋顶设计回应了原建筑,而其褐色的外立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新与旧的统一。其颜色与市政厅的立面相似,图案则与旧国家银行建筑表面的石材类似。新的多面立面是一个模块化的系统,具有水平、垂直和对角线的奇异体积,但又与建筑整体上和谐统一。不同的石头捕捉到的光,投射出阴影,形成不断变化的光影。
室内的墙壁和天花板都选用浅灰木材来装饰,统一的木质衬里与采用新工作方式的办公室布局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温暖的、舒适的氛围。工作空间与中庭相连并延伸到五层。在六层和顶楼有一个餐厅,可以看到周围海洋和山脉的壮丽景色。
工作区错综复杂的阳台、后退的中庭正面、变化的地板高度,以及安装在墙上横跨整个中庭高度的艺术品“ Dikt tilByråkratiet”(官僚主义的诗,艺术家:KristianNygård),令人感到晕眩,让人想起彩绘大师Piranesi的画作。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系图书馆
❖项目地址_泰国 曼谷
❖项目面积_1260平方米
❖设计单位_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完工时间_2019年9月
❖项目摄影_W Workspace
Twitee Vajrabhaya、Amata Luphaiboo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创始人
镜像世界的概念曾由耶鲁大学计算机学家大卫·格勒恩特尔提出,认为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就是现实世界的完全虚拟映射。我们可以和镜像世界进行互动,能够操纵它,还能像我们在现实世界中那样体验它。本案是一个关于“泰国最古老、最有威望的大学”的建筑系图书馆项目,它探索了图书馆如何发展的新可能性。为了重新激活图书馆,设计团队将建筑图书馆的意义扩展到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而是成为建筑专业学生的“创意孵化器”,将这栋老建筑焕发新的能量。建筑外立面通过全新材料及工艺颠覆了立面处理中原有的虚实对比、比例尺度等观念,运用与传统观念完全不同的手法来创造全新的表皮视觉效果,产生了如织物般的肌理纹样和微妙的光影关系。新图书馆里汇集了各种公共空间,它们包括合作空间、展览、固定空间和演讲空间,图书馆成为交流思想的场所,不仅包括作为知识和灵感来源的实体书籍,还包括数字媒体、电影、展览等新媒体交流方式。
在一楼,这个由铁艺搭建协同工作空间的三维立体网格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通过悬挂、固定、插入、移动或使用搭建多样化展架形式,可创建为各种形式的策展场地或活动,它成为建筑专业学生在空间上活动的实验场所。学校各个工作室不断变化的展览可以相互启发。该系统还可用于带有磁性钉板和数字屏幕的钉扎空间,任何经过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停留,加入讨论。铁艺展架结合楼梯栏板塑造了冷酷的外表,如同设计的初衷,开创新的阅读视野,其理念是先锋的、多元的,不仅仅只是保留传统阅读方式。
对于那些需要集中精力的人来说,这里需要一个安静的区域。为尽量减少周围循环走动的干扰,这里被重新布置成迷宫式结构。尽管网络信息发达,书籍中的内容仍然具有不同的策展性和深度。虽然数字化实际上已经包围了我们,但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试图用物理书籍和杂志包围我们。网络架构让书籍封面的展示空间最大化,而不是通常压缩的书架,我们希望书本可以被看到,邀请人们来阅读它们。
对应银灰色展架的另一处立面以黑色为背景,黑色木饰面展架回应着同款材质的黑色家具。斜切工艺在内嵌式灯光下将柜台拥有不可撼动的时尚感。阅览区迎着室外的风景,将窗台结合书桌框景般地导入采光。在裸露的混凝土背景下,黑色陈列书架拥有致命的魅力。立面处线性灯带产生的序列感强调了安静环境下的专注力。
在顶层,设计师通过像素化的台阶构成了阅读区。如乐高玩具一般通过和台阶尺寸匹配的模块化沙发垫,可以变化成不同形式的演讲区或电影的礼堂。几何变化的多种形式让这里可分可合,分散和聚拢形式根据不同功能的需要可拆解组装。不同的气氛和座位类型根据人们的偏好选定,从共同工作空间、安静的区域、桌椅高低和沙发空间放松设置,甚至坐在地板上。通宵工作的学生甚至可以在夹层的床垫上找个地方小睡一会儿,以便在上下一堂课之前恢复精神。图书馆的最高位置,在顶楼天花板上,嵌入了对拉玛九世国王的纪念。它描绘的国王不是他的形象,而是他重要的城市项目,这些项目对城市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并激励我们了解他独特的城市规划方法哲学。
夹层床垫区构建了一个静谧的空间,顶部的图案以及立面采用深灰色吸音棉与软垫的材质一同将此处开放空间的噪音尽可能地消解。走廊两边通过三角斜切方式带来不同感受的立面,黑色及绿色木饰面有导向性地指向不同的区域。部分斜切面被玻璃片下的灯光所取代,带来的不同能量赋予空间哲理般的二元性。通过走动带来的不同角度,阴影变化所带来的力量,富有禅意地唤醒人们不同角度的思考。
迷宫般的书桌隔断强调了此处更具私密性,灯光掩映下的半透明玻璃以及镜面的天花板赋予了整个空间的神秘感。冷色光源更添理性魅力,适合阅读,此处更像是实验室带给我们的科研氛围。冷色光源为防止炫光在空间通过间接光源照亮,烘托环境氛围,更添理性魅力。这里适合阅读,却也更像是实验室带给我们的科研氛围。镜面将空间镜像刻画在天花板上,虚拟构建了一个倒影般的空间,创造不一样的观感和视觉体验,错觉艺术还将空间高度和照度成倍复制。静音室的设计致敬了带给传统图书馆冲击的网络媒体,在这里将两者元素融合,探索多元化知识媒介,给予学生以新的启迪。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长沙梅溪湖国际艺术文化中心
❖项目地址_中国 长沙
❖项目面积_115000平方米
❖设计单位_Zaha Hadid Architects
❖摄影_Virgile Simon Bertrand,Seven7Panda
Zaha Hadid
Zaha Hadid Architects
创始人
长沙梅溪湖国际艺术文化中心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包含一个当代艺术博物馆(MICA),一个有1800个座位的剧院和一个多功能大厅。建筑的有机建筑语言是由贯穿整个站点与相邻街道相连的步行路线定义的。
这个文化艺术中心由三座独立的建筑构成,建筑之间的室外空间创造了户外庭院,市民可以由设置在庭院的人行步道穿梭于各种雕塑展览以及户外活动中。此外,建筑毗邻梅溪湖,参观者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优美的湖光景色,也可以通过特别设计的路径通往公园及湖中岛。
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是湖南省最大且用途最广泛的文化中心,直接与长沙新地铁系统2号线的车站相连。长沙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贸易路线上的城市,一直是国内领先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建成后的中心将成为许多受欢迎的演出以及电视节目录制的场所,以保持长沙在全国传媒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为满足多种演出类型的需求,在大厅、酒吧、招待套房等地方该中心提供了全面的前台功能以及必要的辅助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室,排练工作室、后台、衣帽间和更衣室。
MICA艺术博物馆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拥有八个展厅,围绕中庭可展示大型装置和举办活动,此外,为了满足各种群体的需要还设置了演讲厅、咖啡厅、博物馆商店。演讲厅可容纳500个座位,可以承担小型戏剧演出、时装表演、音乐演出,以及一些商业晚会等,并且演讲厅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进行配置,功能多样,灵活可变。
整个艺术文化中心占地11.5万平方米,三个建筑体各具特色,但彼此相辅相成。它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向市民开放,使得艺术中心一整天都充满了活力。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心蒙 . 蒙特梭利幼儿园
❖项目地址_福建省厦门市五缘湾
❖场地面积_2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_4500平方米
❖材料_木饰面、水磨石、PVC地胶、ETPU弹性地面
❖摄影_胡义杰
刘津瑞
立木设计研究室、
创始合伙人
心蒙.蒙特梭利幼儿园位于厦门岛的海边,原始建筑为形似邮轮的高层裙房,非常依赖于人工照明,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而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阳光、泥土、草地几乎是最重要的物理空间要素,因而设计的挑战是将一处并不适合作为儿童空间的建筑改造为幼儿园。
出于结构稳定和加固成本的考虑,设计在保留全部结构的基础上打开了一个贯穿三层的中庭,确保所有教室实现双面采光。中庭利用保留结构将“小树林”搬进了原有建筑中,孩子们上下奔跑,犹如在树林里穿梭。柱子成为“树”,梁成为“桥”,连续的楼梯和滑梯围绕“树”盘旋而上,激活各层空间。树屋平台作为阅读角和手工角,是小朋友的专属空间。
全园以浅木色为整体基调,大面积的超白透明夹胶安全玻璃创造出纯净、公平、宁静的空间环境。所有空间均采用了圆弧形倒角设计最大程度避免了各类尖角,孩子们可以恣意追逐、奔跑与玩耍。三层成为室内外结合的大活动场地,跑道从中庭衍生出来,利用连续自然的曲线划分出不同主题活动区域,并通过塑胶跑道串联起所有室内外活动。
幼儿园设计充分考虑了2-6岁儿童在幼儿园生活与成长的一切细节,尺度以2-6岁幼儿为基准,并区分出1.5-3(IC教室),3-6(CASA教室)的不同年龄段。教室内采用柔和的色彩和材料,创造像家一样安全、温馨的氛围,鼓励孩子们激发自我的潜能。
幼儿园的设计过程结合专业的蒙特梭利理念和知识,在确保自然和安全的基础上,把童年最珍贵的自由还给孩子。
(上拉查看更多文字)
MRN幼儿园&托儿所
❖项目地点_日本 宫崎县
❖设计单位_HIBINOSEKKEI + Youji no Shiro
❖项目面积_3326.35平方米
❖摄影_Toshinari Soga,studio BAUHAUS
Taku Hibino
HIBINOSEKKEI+ Youji no Shiro设计总监
本案是一个幼儿园兼托儿所,坐落于日本宫崎县都城市雾岛山脚下绵延的田园风光之中。该幼儿园已开办多年,从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后,也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该幼儿园上学,该项目的设计主题是:羁绊。
现有建筑在过去的30年里进行了几次扩建和翻新,但仍远远达不到当下孩子所需要的理想环境。因此,拆除旧建筑后,新建筑根据学习、玩耍、饮食、锻炼等不同需求,合理地安排空间设计。恰如其分的空间分配使得孩子能够拥有认知、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该幼儿园园庭中心有四棵老树,因其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设计师将其保留,不论从幼儿园的哪个角度都能看到老树,从而建立起孩子和老树之间的关系,也呼应了“羁绊”的设计主题。二楼的应急楼梯一直延伸到庭院老树散开的树枝下,孩子们能够近距离的感受老树,同时也能在此玩耍。为了将幼儿园融入到当地社区和大自然,庭院还种植了大量的宫崎县产的雪松和扁柏。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