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发布时间:2021年2月9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2011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课题名称:“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指导教师:张彤、寿焘

评图嘉宾:李哲、李向锋、杨志疆

参与学生:李楚极、石帅波、胡雨菲、王嘉仪、于洋、陶永健、李美辰、蔡万成、何琦孜、袁上草、陈琛、樊梦楚、王立亚、袁福甜、朱统一、陈雨芊、杨雨晨、王之湄

课程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月

1
课题背景
 

 

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域内绿色生态基质与红色历史遗产交相辉映。课题依托茅坪镇马源村,选择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场域中典型场所,融合建筑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科各自优势,探索新型城乡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营造与建筑设计,构建“红绿交织,三生和谐”的新乡村生活共同体。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课题场地环境

 

2
景观营造
 

景观营造分为两个课题小组,选择马源村为研究对象,针对乡村自然生态本底和物质空间环境进行梳理,对包括特色稻田、村舍空间、地表植被、各类水体、乡村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乡土景观系统进行整合优化,完善提升乡村水绿生态基底、农业生产模式和生活环境质量,探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乡村景观营造策略。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场地景观要素
 
 
3
教学成果
 
1.“生态稻田,智慧乡村”——乡村稻田景观营造
王立亚、袁福甜、朱统一
 
马源村稻田自然景观特色鲜明,嵌于山谷中的绿色地貌是对井冈山地区长久以来农耕环境的典型描绘。设计研究从场地开始,通过对马源村稻田景观中要素与类型的研究,发现稻田区块乃至整个村庄景观系统中的问题,继而针对中心稻田及其辐射范围,构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稻田生产生态和智慧乡村营造策略,并开展示范性实践。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生态稻田,智慧乡村”总平面图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总体鸟瞰图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稻田控制中心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稻田中的共享厨房

 

1)场地研究 

现状稻田分析

设计研究从现状稻田分析开始,从用地类型、种植分布、地形高程、稻田灌溉、植被特征及水绿文脉等多个方面逐层剖析现状稻田构成机理、环境指标与运作机制,提取研究样本。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现状稻田分析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现状稻田剖面
景观要素梳理
稻田景观是复杂要素的集成,研究针对稻田中典型景观要素进行考察记录与类型归纳,探寻农业景观形态组成及其建造逻辑。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乡村景观要素归纳
环境类型归纳

在现状调研基础之上,综合归纳出多样态农田类型,包括肌理形态及其环境构成特征。它们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样本,也是组织未来稻田景观乃至乡村营建的基础要素。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农田基本类型
2)提出问题

经调研分析与归纳,得出马源稻田景观现存主要问题:a.作物种植布局散乱,缺乏科学引导;b.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生态旅游机制有待加强;c.农田利用效率不高,生态农业未成体系;d.文化空间缺乏设计,特色文化优势未形成;e.村镇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信息网络系统有待提升;f.空间环境缺少可持续策略。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现状问题示意 
3)设计理念

在问题引导下,展开设计研究,提出营造理念。通过马源稻田区块景观规划与物态重组,引入智慧乡村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景观系统架构。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研究框架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设计策略
4)生态稻田规划

科学种养模式

依照四季时序与植作物生长规律,重新规划稻田种植区块、时段与生息机制。采用科学引导方式,对种植区块数量、类型、面积等指标进行综合调配,实现对稻田景观高效利用及科学保蓄。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四季种养模式

生态轮作协同

在科学种养模式指引下,依循水旱耕地作物规律,以月为单位,科学调配不同作物种植范围,形成“三生引导,多目标协同”的耕地轮作机制,全面提高稻田耕种效率。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生态轮作模式
资源循环利用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强调“自然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 经济循环模式,重组“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再生”的稻田生态结构。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
环境治理改善

在科学轮种与资源循环的同时,合理谋划稻田环境整改机制。遵循自然规律,对稻田内溪流、土层、绿植等基质进行减量、排污、美化等定期整治,配合有机生产,达至可持续的三生协同效应。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环境整治改善分布图 
 
5)智慧乡村构建
平台系统建设

以生态稻田为基础,辐射至整个村落营建中,搭建智慧平台,构建智慧乡村基底。设计多主题智慧型模块,引入新型功能,开发应用软件平台,将其与对象目标连接配套,建立多点交互的网络系统,形成智慧乡村虚拟平台。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平台建设主题模块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平台软件开发

智能技术互联

建立信息控制中枢与转换系统,实现信息传输、收集、识别与整理。对生态景观、农业生产进行有效控制,并连接当地居民个人平台,实现多点互联的科学农业管理模式。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智能技术互联
 

智慧共享模式 

在平台与技术支撑下,综合产生智慧乡村共享新模式,催生乡村“产学研游”新链条,激发各类人群共享智慧价值。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智慧共享模式

空间形态提升

生态稻田与智慧乡村的系统化营造,带来乡村发展中空间结构、物质环境及村落形态的更迭,提升优化乡村稻田景观格局,促发新型城乡关系的确立和新乡村生活共同体的形成。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智慧乡村空间形态布局
 
2.“三生四境”——村舍空间景观营造
陈雨芊、杨雨晨、王之湄
 

在以村落整体景观规划为主导的当下乡村风景园林营建中,村舍空间往往成为景观设计的真空地带,无序、混乱,风貌拼贴,杂质异陈。课题组聚焦马源村多样态民居宅间环境,从提炼乡土景观建造类型出发,选取三类典型场地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探索以“三生和谐”为目标,以“四境共生”为导向的新村舍空间景观营造策略。

1)类型研究

研究首先锁定民居附属景观空间,调研归纳其在材料建造、景观营造及地形塑造中的类型特征,对传统乡土工艺中的铺地、围墙、台阶、驳岸、水渠、禽圈等一系列景观要素,进行材料建造归纳和生态基质提炼。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乡土景观建造类型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宅前景观驳岸类型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宅间景观环境类型
2)目标整合

在风景环境引导下,整合多级建造类型,通过多要素比对与选择,提炼自然生态空间、民居组团空间、复杂要素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四类典型宅间环境本底,以此作为设计研究的目标样本,进行优化提升设计。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村舍空间景观类型样本

3)设计意向

选择其中三类典型宅间环境样本,对其进行空间结构调整、景观要素搭配、材料系统重构及环境氛围提升,形成问题导向之下乡土景观设计意向。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画里人家”设计意向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山水寓所”设计意向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水田相依”设计意向

 

4)营造策略

在类型研究、目标整合及设计探索基础上,从生境、画境、情境、意境四个方面归纳提炼村舍空间景观营造策略,旨在为马源村提供优质在地依托,实现村舍空间景观系统的优化提升。

生境-环境需求

生境,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为主导,包括基础设施改善、水绿系统优化等内容,建立可持续民居生态景观结构。其中,结合井冈山地区动植物资源,打造特色“归巢计划”及“动植物生息基地”,创建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新乡村特色景观。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归巢计划意向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动物棚舍景观营造

画境-视觉需求

画境,以视觉形象为主导的村舍空间景观形态优化,包括空间秩序、视线层次和游览流线的重塑,将既有建筑与山、水、林、田等自然要素相融合,营造马源山水田园风光。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多要素叠合的乡村视觉要素
 
情境-情感需求

情境,重塑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情感体验”,打造农家旅游、农作研习、渔樵耕读、动植物课堂等多种情景再生项目及完善相应基础设施,触发游客及村民的体验感与归属感。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体验式情境意向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多种类型的乡村情境体验
意境-整体氛围

意境,彰显提升优化后新乡村空间景观氛围。纵观整个设计研究路径,由微观村舍空间景观营造优化,拓展至对整个村庄景观气质的提升,创造三生和谐,四境共生,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乡村空间景观环境。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乡村空间环境整体意境提升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三生四境”整体策略示意图
4
答辩评图
 
期末答辩评图,景观组同学分别就场地研究、设计方案、营造策略等进行了汇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哲、李向锋、杨志疆三位老师作为特邀评图嘉宾,对各组整体方案进行了点评,并与课题组师生共同探讨有关生态农作、智慧乡村等新兴乡建话题。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教师点评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学生汇报

5
指导教师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张彤,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 | “红绿交织,三生和谐”:井冈山新乡村生活共同体营造 · 景观营造篇
寿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至善博士后。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