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2018级绿色创新班《传统文化再设计》课程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7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569

图片
       2021初春,大疫未散,环球之内有无数人困于居室,也密切地影响着我们设计院校老师与学生的设计研究方向。而最重要的疫情防控阶段无疑是设计界全新的难题与挑战,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的老师、同学是如何怀抱知难而进的志气面对这次全新的课题呢
       最美人间四月天。去年此时,17级的师兄师姐们在对“”的场景设定进行传统文化再设计,线上教学似乎并没有冲淡他们对传统文化再设计的热情,他们的最终产出也充分地证明了他们的设计综合能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今年此时,18级绿色创新班的同学们也迎来了为期三周半的由陈朝杰老师带领的《传统文化再设计》课程,今年的主题则是以“诗意地栖居”为母题,以家中“”的场景设定并结合美学意境来做设计,而今年的课程产生了怎样的火花呢?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推文简单了解绿色创新班的师生们在时间非常紧张有限的三周半里,师生面对面教学、小组间学习所得分享、小组内团队合作所带来的所感、所思及收获。
课程概况
       此次《传统文化再设计》课程由前期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论学习与后期的设计方案实践两部分交织组成。传统文化艺术学习的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读书分享,后期设计方案实践的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完成“诗意地栖居:茶”的设计。
读书分享
图片
图片
       读书分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深读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以及雷德侯先生的《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并做该书对设计启发的读书分享。
图片
▲同学们的读书报告
“ 在设计中,适当的朦胧能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探寻神秘是人的本能,有时不够清晰的设计能提起用户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人对其中的奥妙充满向往。”——蔡雨欣、林晓钿、蔡雨玲

“ 生命的流动性,就是在虚实相间处体现。以实化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所以中国的艺术,永远都离不开空灵二字,惟道集虚。欣赏山水画,除了看得见的,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部分,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

——陈玉潇

“ 在设计的历程中,人们在逐渐摸索中最终还是回归到关注自然。设计看起来是在塑造物质世界,实际上是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徐萱

“ 设计基调可遵循中国传统艺术与茶文化中的清净淡雅,通过设计给用户传达一种“和”的意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暂时从生活的苦闷中拉出,享受喝茶这片刻的平静。”

——陈苑玉、张燊栋、陈潞

“ 设计重在表达理念、思想、情感,而通过什么方式运用什么形象都是表达的媒介手段,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吴咏琳、赵敏玲、周馥红

▲同学们的感悟
课程大作业展示
主题:大疫未散,环球之内有无数人困于居室。如何通过设计来给人带来慰藉,平缓人们焦虑的心情,应是设计师考虑的问题。请以“诗意地栖居”为母题,以家中“”的场景设定,结合《中国艺术十讲》之美学意境做设计。
-01-
乡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深藏在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里,然而由于中国茶种类众多、喝法不一,年轻人又不喜爱流于表面的茶道文化,所以我们中国茶品牌无法融入世界市场。我们需要在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简化泡茶步骤,让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茶文化溶于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节奏,而不是奉为所谓“高尚之物”。因此我们根据年轻人喜欢喝冷饮、不苦涩的口感,选择相对清爽健康的冷泡茶,设计一套符合年轻人生活习惯以及能带来感触的茶杯文创产品设计。
      我们保留并改进冷泡的茶泡方式,提取压水井压泵的元素,利用改变液体压强从而加快茶分子从茶叶释放到冷水中,加快冷泡出茶速度的原理,达到快速完成一杯冷泡茶的目的,同时增加了泡茶的趣味性。而在按压压杆的同时,瓶身上带有磁吸的叶子随着内部压强的变化而滑动,到达该茶种对应省份图案的位置即是瓶内已达到该茶叶冷泡的最佳压强,如冷泡浙江西湖龙井茶叶则需按压压杆将叶子漂浮送到浙江省份图案的位置。
——Designed by
李聪、刘丽、朱景熙、汪启韬
-02-
茶克PUNKUP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产品将茶杯分为主体和杯把两个部分并重新组合。主体采用了线条比较硬朗的几何形体以体现朋克的特点,旨在体现”朋克养生“的年轻人们对生活不屈服的态度。杯把的设计采用绿-黄-红的渐变玻璃,使用者可用杯把颜色对照茶汤的颜色以知晓对应大致茶功效,根据季节或者行为需求得到来自一个茶杯的“关怀”与提醒,我们也为此设计了茶汤颜色提醒卡。另外,通过杯把上部的旋钮来实现内部茶漏的翻转,以此来达到随时随地茶水分离。创新的茶水分离结构满足使用者自主控制茶水分离的使用需求,且操作符合人体工学,满足饮茶者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

       我们的产品给使用者带来的也许不是真正的朋克所诠释的“抗争精神”,更多的是为当下正在“朋克养生”的年轻人们在对生活的无奈抵抗之时带来一点慰藉和关怀罢了。
——Designed by
陈玉潇、林佳彤、徐萱、蔡朱桐
-03-
滴水闻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将茶文化中关于茶香的元素进行放大并且延长整个体验的过程,我们将茶杯和香薰机进行结合。为了结合香薰机以及茶杯,我们对香薰机原件进行了适合杯子的再设计:从形象上,结合孟浩然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为香薰机的主体视觉设计了水纹的样式,在顶部设计有水滴样式的保护套,当它取下来时香薰原件便可以通过开启开关,置入茶杯内,通过超声波振动原理以冷却的茶水做为底液,散发出茶香水汽,让年轻人在喝完热茶之后依然能从冷茶中获取视觉、闻香的美好体验。
——Designed by
彭冠凯、喻志良、韩灵懿、郑小涵
-04-
“擂”趣茶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擂”趣喝茶——新一代打工人的解压茶体验。通过调研发现,打工人饮茶的目的之一是休闲解压,同时大部分打工人在伏案工作时有小解压的需求,本小组希望通过少数民族的喝茶方式找到饮茶之“趣”,将“趣”融入打工人的饮茶之中,以达到解压的目的。
       擂茶是土家族的传统特色茶饮,其饮茶方式蕴含着茶文化的趣味性,这款杯子提取了土家族擂茶饮茶的交互方式,汲取擂茶饮中“擂”这一动作,实现新一代打工人喝茶趣体验,以满足其休闲解压需求,此茶杯分为杯盖、杯身和木底三层,在喝茶前,将杯子倒置,手握瓶身,通过手部转动,挤压软胶部位,木材因此碾压到茶叶,而手部也在转动的动作中实现解压的目的。
——Designed by
王键烨、钟小钰、涂丹婷、王俊灵
-05-
和无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和无为——和谐无需刻意顺其自然而发生。
       随着在茶盘上泡茶的动作的执行,茶盘随着两茶杯的变化自然晃动,以此体现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交流对话的场景。主给客倒茶时,我们设计了杠杆装置,客可自然地轻叩装置使茶杯发出清脆声音体现老广茶饮文化——“叩茶礼”。随着茶盘摆动,溢出的茶水也可以自然地流入储藏仓内。
——Designed by
陈苑玉、张燊栋、陈潞、尼少渊
-06-
茶研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语有云:“新茶磨细雪,甘井漱清乳。”  
       我们以此为设计理念,深挖了宋代点茶流程中将茶叶研磨成茶粉的工艺,将其设计成一款新式茶具,让人们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拾得一份宁静与乐趣。我们旨在推广茶文化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本应该是繁琐、老旧的传统茶道中,还存在新奇有趣的地方。将茶叶磨成茶末再冲泡,省去了候茶过久而导致的苦涩,提升了茶的口感,喝茶过程又不失韵味。
      茶研蛋整体造型以宋瓷为意向,陶瓷为主材,黄铜为辅材,内结构底部以横纵的方式相结合,内壁与外壁呈互补关系。对茶叶于底部采用碾压的方式,边缘以研磨为主,纵向的纹理使人们在心理和触觉上能感受到研茶的过程,而横向纹理给人以挤压的意识。
——Designed by
蔡雨欣、林晓钿、蔡雨玲、刘小娇
-07-
石上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茶饮料盛行的现在,同样有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茶的本味;但传统泡茶的流程已经不适用于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希望在简化传统泡茶流程的同时,保留能够提升饮茶品质的工序。不同茶种讲究冲泡时间不同,最佳冲泡次数不同;这款产品将香气与时计结合,用逐渐散发的香气提示时间的流逝,提升人们品茶的体验;以一次计时为一泡,帮助人们找到最适合茶和个人品味的冲泡次数。“天圆地方”是产品形体的灵感来源,我们还为其附上了岩石的纹理,希望人们在饮茶时能感受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一丝诗意。
——Designed by
毛开元、卞可然、李智睿、林心怡
-08-
不染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这次设计的便携一体化茶具名为《不染》,出自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原因是储水壶可以储存洗茶洗杯的废水以及茶盘升降的设计,茶盘上的品茗杯是花瓣的形状,像莲花一样可以从“淤水”中升起。我们设计的目的是在保持传统茶具仪式感的同时,可以让年轻白领通过我们的产品与茶友分享。
——Designed by
罗缘圆、黄利志、郭楚瑶、罗佳仪
-09-
舟行静峰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茶杯的灵感源自于静的意向:孤峰,扁舟;一叶扁舟的轻小与孤峰的遗世独立相碰撞,使人进入冷寒境界;镂空玻璃窗,则能更直观的看到茶汤随热水冲泡的一个颜色变化。用户的心境,也在这冷热的碰撞中,归于一个“静”字。
——Designed by
叶润灵、黄翔峰、严瑾、陈文静
-10-
无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整个壶可以装两种不一样的茶水,并可以分别或同时倒出两个部分的茶,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饮用需要。壶身采用磨砂玻璃到光滑透明玻璃的渐变,以同源而质感不同的二者融合在一起表达“和而不同”的概念。
      通过顺时针旋转小盖控制内壶阀门位置,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顺时针转至尽头则只出外壶茶水;逆时针转至尽头则只出内壶茶水;处于二者位置之间时,两壶内的茶水可同时倒出。在杯中装有液体时,由于光穿过的介质不同,折射角不同,杯底又与桌面形成一定角度,杯底边会投影出彩虹。
       饮茶的行为与自然光产生互动,产生美丽的彩虹,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esigned by
吴咏琳、赵敏玲、周馥红、胡艺帆
写在最后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虽然此次课程陈朝杰老师与我们仅有24天的相处陪伴与学习交流,但是我们在与陈老师的设计讨论中获得了设计研究的新角度。我们从小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长大后我们通过设计语言把传统文化与我们这代人的审美习惯相融合。
       最后,再一次感谢陈朝杰老师与研究生师兄师姐的幽默风趣与辛勤指导,以及每一位同学的配合和积极探讨,使得本次的课程圆满结束!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