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生物科技与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402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Clive van Heerden教授(外聘)
生物艺术与设计研究是跨学科研究方向,综合雕塑、数字媒体,生物+合成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科技以及生命科技为一体的艺术与科技综合性学科。以研究生命工程的美学与伦理为主导。研究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会如何推动我们去重新定义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命。她将为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研究建立平台、提供支持。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生物科技是世界未来医学、生物学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尖端学科。它也将为当代艺术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材料、创作方法。反过来,我们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会为科学家的课题提出有意义的挑战和转译,以此共同推动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作者/孙亚晶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责任导师)、费俊教授、Clive van Heerden教授(外聘)
这些在容器内仍在生长的微生物,其菌源采集自不同地方不同人的肚脐。肚脐像是一个被突然切断的枢纽,出生之后便沦为一个备受冷落的伤疤。而作为一个形态特殊的伤疤,肚脐往往有着多层褶皱,其中也裹挟着样貌不同、“善恶”参差的菌种,这些群生滋长的菌落也就此生成了另一种生态。我所选择的肚脐菌源的贡献者们,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习惯也不同,我于是将每个人的肚脐这一“废园”内的“野花”,放进一个个不同的关于易变与幻化的特殊童话故事中培植,用来献给这些野花的来处,和它们各自来处的来处。
为什么会选择肚脐?
肚脐是脐带的“遗址”,是人呱呱坠地之后,世界留给我们的第一个伤疤。肚脐是我们人体看似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部位,温暖的肚脐是浑然天成的细菌温床,这里裹挟着很多你不曾关注的微生物。肚脐是我们生命起源的地方,有研究人员曾在一位从没去过日本的志愿者的肚脐里发现了一种只有在日本的土壤中发现过的细菌。也有另外的志愿者,研究人员在其肚脐里发现了只有海洋环境中才有的细菌。这种特殊的现象,让我对生命的存在形式和起源充满不解与兴趣,我们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希望可以通过“肚脐”这个独特的视角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与力量。
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比较困难的事情应该是材料的不可控性,细菌是需要营养和水来维持其生命的生物体。在展览期间,它们也是在不断生长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微生物不会按照我们的设想生长,即使我们给予它们适宜的环境或加以人为的破坏,都不能控制它们的生长轨迹及形态,它们会以一种自然自发的状态“野蛮”生长。
孙亚晶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艺术。三年的研究给她带来更多的是对生命之源的好奇,集中在“细菌”的功能与意义。一个正常人的身体只有不到一半的细胞是人的,其余的是细菌(微生物),这些细菌(微生物)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心情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等。在我们离开母体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接受了第一批细菌。以此推理,我们可以联想:我们的一半是“母亲”。从这儿,我们看到孙亚晶的生物艺术研究与实验室里科学家的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她的毕设“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儿来)以她独特的洞察,以她独特的语言,唤起我们对母亲和生命(以及细菌)的敬意。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