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未来生活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975

图片

图片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未来生活方式研究
导师组:李玉峰副教授、王子源教授 
面向不确定性的生活观:不确定性成为人类生活方式进化的世界性危机,如何研究和引导更理性的未来生活方式,研究、设计与预制未知的良性变数,成为一项重大的全球课题,这将带来对未来设计教育的目的、手段和评价标准的创造性变革提出新的要求,也对设计学科发展和设计人才培养带来历史性契机。生活文化与生活艺术:综合文化思想与艺术思维是本研究计划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如何在大生命视野下展开对生存、生产、生态、和生活等概念与观念的再定义,特别是对古今中外生存与生命文化思想体系的研究与总结,对现代生活常识、知识和智慧的重新理解和建构,将成为未来生活方式研究的基本策略逻辑。
01.WAY TO GO!走走
作者/姜艺佳 导师组/李玉峰副教授(责任导师)、王子源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当我们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离不开对运动方式的创新探索。本设计作品以青岛的一段海岸线为调研基地,在适宜运动的环境基础上,分析当地的运动场景与当地人群的运动方式,鼓励人们通过运动探索城市,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最终产出一系列社群化语境下的运动生活方式设计作品。响应“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健康城市策略。联合国曾发布邀约:“玩游戏,救地球”,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做运动,救地球”将会成为一种新的行业风尚。
图片
为什么选择运动作为研究主题?健康城市里一个重要的建设指标是“健康人群”,合理的运动一直是走向健康、保持健康的途径。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逐步转入控制期,人们开始总结与反思疫情冲击下暴露出的城市脆弱性特征和健康安全问题,通过运动增强人体素质水平、增加城市归属感与精神力量是最朴素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法。我想以设计者的角色,思考如何通过运动方式的解析与重组,弱化运动的专业性,使之融入日常生活方式之中。从运动产业本身来看,其广泛的联结性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的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通过业态交叉与融合,在新兴产业结构中将会出现更多的设计空间。因此我选择运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索健康城市,思考设计未来。
为什么选择青岛作为研究基地?我的研究核心是健康城市,适宜公众展开室外运动的地点是我的理想研究目标。我将研究基地选定为青岛市崂山区-市南区的一条滨海步行道,总长度40.6公里,接近全程马拉松的长度。这条路空气适宜、环境优美,沿途有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样的运动场景。从这条路的最西端出发,我采访了沿路100多位行人,收集了他们的运动方式与运动态度,以此为调研入口展开运动生活方式的设计,并发起了“走走海岸线计划”。此外,作为土生土长的的青岛人,这条海岸线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回忆都值得人们一起“走走”。
未来生活方式中的运动情境是怎样的?从技术角度来看,基于数字浪潮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背景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都将在数字世界中逐步建设完善,这为未来生活方式中的运动情境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鼓励。从用户需求出发,更好的运动体验感、更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更具日常化的运动方式将会成为运动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我将作品取名为“WAY TO GO! 走走”以鼓励的语气和口语化用词,来消减大众对运动的距离感。
导师评语
一件展示了社會洞察力,學術思辨力,藝術表現力和技術統籌力的畢業作品,智慧地探究了運動與生活結合的方向、方法和方案。
——李玉峰副教授
02.GO
作者/邢紫瑞导师组/王子源教授(责任导师)、李玉峰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临期食品的滞销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食品被作为废弃物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环境的加速恶化;此次毕业设计从解决一个问题出发,运用设计思维方式,针对临期食品的浪费问题构建一套品牌设计语言,通过品牌理念和概念呈现来改变人们对临期食品的固有认知,尝试用这个问题来解决更大的问题。
图片
选题背景是什么?
该毕设选题最先源于本人一直对食品行业和可持续消费理念的关注,基于专业方向的特殊性需要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研究,毕设前期将研究范围聚焦在食物浪费这一问题上;后期将食物浪费这一范围缩小到消费端的临期食品浪费上,从改变消费者认知出发,转化为一套品牌设计策略。
前期做了哪些准备?我国临期食品行业发展资料不完善,前期研究做了大量的桌面研究进行行业分析和资料搜集,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关注用户的体验和消费方式,参考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中的数据对典型受众进行了深度访谈,剖析临期食品浪费背后的原因;后期以北京市为范围,对北京市内的线下临期食品销售门店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观察线下门店的销售策略设计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创作期间遇到了什么困难?针对临期食品保质期限问题产出一套品牌设计策略,需要抛开现有的设计思路与标准设计模式,重新构建设计思路与设计语言。
导师评语
有人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食物也是如此。《GO》项目运用设计策略来引发人们对临期食品浪费问题的关注,用设计思维为解决现实问题找到答案。设计转化阶段将食品保质期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将日期概念贯穿在品牌的传播策略中,项目从而具有了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王子源教授
03.PETPLANET
作者/刘美辰导师组/王子源教授(责任导师)、李玉峰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本身营造的是一个虚拟宠物星球——PETPLANET,这个星球上面的小生命正在慢慢的生成,一个一个细胞在培养皿里面一闪一闪,微弱的灯光下呈现出一种新生命体努力存活并成长的状态,每个小细胞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编号、名字、性格等等,扫码之后,就可以领养一只来自001星球的独特生命,六个交互视频所呈现的状态是在小生物养成阶段中与人之间的一个交互形式的 呈现。看上去虚拟的星球,虚拟的生命,但跟人交互的过程是真实的,感受是真实的。
图片
此次毕业创作选择“虚拟宠物”主题的初衷是什么?
要了解人类的未来生活方式,首先应了解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即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随着科技发展,电子宠物试图填补人类情感的空缺,全球电子宠物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达到了每年约38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这种具有陪伴、社交等功能的电子宠物可用于教学辅助、生活教育、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甚至可以辅助特殊人群改善社交互动问题。从研究现状可看出,改变当前电子宠物在情感依托方面远不及真实宠物的市场现状,使虚拟生物在情感沟通能力方面和真实生物更加相似是不容小觑的。 
毕业作品中是通过怎样的设计视角与内容传达主旨的? 我的毕业作品是我的论文的视觉化呈现,在论文中,我对当前宠物市场、电子宠物市场、情感化设计等等都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与梳理,运用文化探针法,调研收集特定人群与真实宠物之间的互动与感受,分析了现存的问题与不足,试图结合Norman的情感设计三维度进行创作表达,本作品结合了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等多种手段,传递虚拟下的真实这一内涵。
创作的启发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在与虚拟世界交互过程中,将这些虚拟机器人视为“生物”而不是机器,虽然在虚拟机器的陪伴下的人显得孤独,但换个角度也是一种相互联系,在一个孤独的环境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亲密关系。温斯顿丘吉尔说过:“我们虽然在塑造建筑,但建筑也会重新塑造我们。”我们发明了技术,技术业反过来塑造了我们。当我们向一个虚拟宠物寻求关怀时,当一个虚拟宠物在我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时,我们会感觉这只宠物是智能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到自己跟它建立了一种关系。不在于它们本身是否真的智能或者真的有情感,而是这种依恋取决于它们在使用身上唤起了什么。我们本以为只有人才能涉足情感地带,实际上,虚拟生命对此也很在行。
导师评语
未来人类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所谓新型情感。真实生活和虚拟电子宠物间的交织,或许是人类生活中出现的另外一种生命样式与纠缠。虚拟宠物只是存在于电子设备中的图像?虚拟生命的真实性存在在哪里?《宠物星球》项目以触摸为媒介、展现了虚拟和真实之间的碰撞与幻化……
——王子源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