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摄影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487

图片

图片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摄影艺术研究
导师组:缪晓春教授、王川教授、姚璐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在传播方式多元的当今,影像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媒介,做好其深入研究仍是当务之急。无论是面对传统黑白影像材料研究,还是数字影像的研究,目的都是解决螺旋式上升的摄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经历先易后难的递进式方式,逐步消解技术难题。影像是对客观世界进行视觉化的重要手段。今天的影像在去权威化的同时越来越大众化,人们看待影像既熟悉又陌生。亟需在走向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语境下重新梳理影像艺术的的学术及社会作用。做好以影像为核心的视觉创作,更加准确的衔接其和周边知识体系的关联和扩展关系,尤其是影像思辨方式和传播的多维度研究。既重视影像近二百年来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以拓展的眼界看待影像的未来。
01.十月初十
作者/保乐兰
导师组/王川教授(责任导师)、缪晓春教授、姚璐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十月初十是我农历的出生日期,它组合起来是一个朝廷的“朝”字。这是最开始的期盼,像是每个父母都会有的对自己孩子所抱有的期望,我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被要求成绩优秀、听话、懂事。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自我选择,我都像是一头困兽。
虽如莫泊桑所说,“我们爱自己的母亲而不自知,唯有终极分离之际,才明了这份爱扎根得有多深。”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懂得如何与父母相处,像是琥珀,凝固且焦灼。而现在的我就一如曾经的他们和自己的父母。
这一系列作品探讨的是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的关系状态,以及应该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什么时候可以对权力放手这是每个父母应该思考的。但作品不解答答案,只是借用心理分析和感受通过父母和孩子两个视角给予呈现。
图片
这个作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作品让我从单一的自我感受的视角转向了双向视角。
从孩子的视角,若自小成为父母意志的接收方,会呈现出自我分化水平低的表现。而误以为只有获得好成绩才会被爱,这在学习和生活上本就是一种割裂感的产生。针对以上情况,父母的视角是从社会文化而来的一种投射的恐惧,是需要被认可和肯定的恐惧。但为什么需要这种认可本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品对我而言是一种沉浸,是用摄影的方式和手段去思考自己所面临的成长问题,以及展开了一系列对父母权威、代际遗传等的一种辩证性思考与反思。
谈谈对自己作品的解读?
这一系列作品以生活中最平常之人事物为主体,辅之以叙事摄影的方式去追求摄影语言的“隐喻的象征性”,手术中的蚌、母亲的刨腹产伤痕、插着针的鸡蛋、吵架就会带来伤害的嘴边刺、缺失的自由、离了水的鱼、被封印但是挣扎的困兽、在火中摆脱重力的失重灵魂、割裂的痕迹……这些都是从记忆中截取的片段,当时间逝去,一切流逝之际,只有记忆和行为还顽固的留存着痕迹。
导师评语
保乐兰同学在论文环节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这并没有使她消沉。相反却激发出了她在毕业创作上加倍的努力。她以自己的家庭,个人成长经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为线索,把自己对这些的思考转入图像,在经历了反复失败和调整后。终于为我们呈现了一组具有较高视觉品质又富于个人情感的摄影作品。
——王川教授
02.意识的房间
作者/翟玥
导师组/王川教授(责任导师)、缪晓春教授、姚璐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一个“看不见”的房间,房间里陈列着意识的只言片语。记忆与梦境是开启房间的唯一钥匙,找到它的办法就是忘记它。」
作品通过摄影的方式来呈现非实有状态下的心理空间。意识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映射,从而潜入记忆与梦境中。房间属于相对私人的空间,更具有安全感与边界感。我将个人意识赋予在红线中,通过红线在不同物体上的状态来表达意识与欲望、记忆、恐惧、自我和愿望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投射在所搭造的空间中,以图像的方式来对意识与自我塑造之间的关系进行呈现与探讨。
图片
为什么选择用红线来表达意识?
因为我下意识地认为红线非常贴合我对“意识”的感受。红色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意识对我来说也有相同的感觉。意识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映射,是外部向内部的入侵,也是内部向外部的指向。我们面对外部的世界是非常实际、非常具象的,但是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在被内部的意识所牵引,所以我认为线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媒介来表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我选用的是非常纤细的棉线,因为它微弱和不易察觉的特质,能够让我表达出意识在我身上所产生的细微却又深刻的影响。
选择这些主体物的理由是?
选择这些主体物是完全凭感觉的。在我拍摄椅子这张时,是在隔壁小区挑椅子时一眼相中的,当时击中我的瞬间是因为它特别像我小时候坐过的那把椅子,勾出了很多有关童年的记忆。其他的主体物像苹果、蜡烛、蝴蝶……这些元素经常出现在我以往的作品中,就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选择吧。把一个个不同的“我”投射在这些物体上,伴随它们出现在画面中的状态,也是我对那些仍然比较模糊的意识所做出的呈现与释放。
导师评语
翟玥同学的研究生学习过程堪称艰涩,作为北电摄影学院的毕业生,她有着扎实的基本功。然而来到中央美院,她却有自己的任务设定,那就是在创作上走出原有的样式,走进自己的内心。其毕业创作作品经历了将近两年的尝试和调整,最终以令人满意的影像水准展现了包含记忆、纠结、希望的个人内心世界。
——王川教授
03.No place
作者/李梦妧
导师组/林彤副教授(责任导师)、缪晓春教授、王川教授、姚璐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段关于我与家人们的亲身经历。20年1月,奶奶骨折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随后我们在不知会封城的情况下,开启了驾车行驶两个省份、联系十余家医院,转院四次的旅程。正如当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于我而言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常规的生活模式被暂停,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看自己的生活并进行思考。作品通过置景的手法表达当时的心境。
图片
是如何想到创作这样一组作品呢?
根据自身经历出发带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最有诚意。
最终呈现的图片是建模与摄影共同达到的吗?
是的,创作者不应该局限于使用某一种工具或者材料,所有选择都应该是为了达到最终理想的效果。例如监控室这张图片,为表达我们以旁观者视角观看自己的生活,我建模了监控室的场景,并在每一个屏幕内都放上了疫情期间我拍下的有故事性的真实照片,虚构的建模场景与纪实的摄影照片相互配合。
为什么选择虚构搭建场景来表达呢?
置景创造的空间是人为虚构、承载着信息量的。空间本身能够叙事且一定会留下人格化痕迹,消除面孔而用空间去叙事,更能指向抽象的问题而非具体事件。虽是虚构的场景却是真实的内核,我试图通过创造这些场景去捕捉共情。
导师评语
李梦妧同学身为武汉人,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有深入骨髓的感知与反思。在持之以恒的置景理论研究指导下,进行了反复的实践推演,最终的影像在空间叙事层面表达了在后疫情时期集体焦虑下的强烈个人感受,使观者与作品共情的同时,思考影像的真实与虚构的关联。
——林彤副教授
04.生命--希望
作者/钟腾
导师组/缪晓春教授(责任导师)、王川教授、姚璐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疫情期间的所思所想,以多元化感觉艺术形式进行细腻表达。
人们为了躲避疫情,长时间关在屋里,时间是如此冗长且无力,生活暗淡无光。当我望着前方,以前视而不见的花草树木,变得如此熠熠生辉,它无所畏惧,它悠然自得,它在告诉我未来存在下去的理由,生命之光穿透灵魂,是对时间的超越与灵魂的无限可能性!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啊!
实拍加3D算法生成希望之树,希望之花。愿你我都有勇气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希望永恒!
图片
摄影作品除了艺术微喷为什么有浮雕?
最根本的想法来源于莫里茨一直在为视觉缺陷展览参观者做触觉材料方面的工作,后续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元感觉学科---触觉摄影导论。这个学科是基于立体视觉的原理,由计算机辅助将数码图像转化为能够比如通过3D打印机制作成实体物品的浅浮雕。因此我的作品运用了触觉摄影的理论,我想摄影是多变的,多面的,可以多加探索,就像霍尔说的“单一的摄影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多元化的实践和历史状况 ”。
你的摄影作品展览形式挺别致,没有用传统的装裱方式进行展览?
是的,按常理我应该把作品装框挂在墙上,但我将作品提取外轮廓用手术刀慢慢刻出外形,再利用激光切割做一个底板来进行装裱,打破常规,探寻摄影的新空间,想有一种不一样的奇妙感觉。希望大家都能来到现场观看。
导师评语
钟腾在软件、图片生成和实体打印的转换间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影像空间装置的形式,出色的反映了作者在疫情肆虐一年多来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缪晓春教授
05.“好好吃饭”
作者/杨谦
导师组/周岚教授(责任导师)、缪晓春教授、王川教授、姚璐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们为了适应城市的快节奏生活,选择将吃饭的时间和质量不断压缩,外卖和下馆子渐渐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然而这些看似美味的食物背后其实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我将那些不可食用甚至对人体有害的物件制作成了可口食物,再用摄影语言去加工包装,构建出一个非日常饮食空间。试图通过这样的图像表达,提醒现代人群关注日常饮食背后的健康问题。
图片
你毕业创作的灵感来源?
从小到大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而现在出门在外,每日三餐就成为我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很多时候为了图方便,我会选择外卖和下馆子,比起家里的饭菜,各方面都会有一些差别。这些慢慢的演变成了现代人群共同的饮食问题,地沟油、塑料污染等等不健康因素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你对自己的毕业创作是如何解读的?
我将那些不可食用甚至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我们常见的食材结合,制作出了这些看起来非常美味的食物,再配合摄影的方式将它们完美的展示在观众面前,我希望人们在观看的同时能够发现这里面的不同之处,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周围的环境与事物进行审视和反思,关注到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健康问题。
导师评语
快餐文化是现代消费模式的具体表现之一,杨谦同学以敏锐的视角和平实的摄影语言诠释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好好吃饭,不仅仅是耳边温馨的叮咛,更是直面现实的态度使然。
——周岚教授
06.2020⊇1586
作者/赵哲玉
导师组/姚璐教授(责任导师)、缪晓春教授、王川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作为中国人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其中的每日腾讯新闻推送也是覆盖人群最多的新闻获取渠道之一,同时腾讯新闻推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无差别性,如果不主动关闭,微信默认每位用户每日都会收到4到5条的新闻推送,其中不但包含了国家大事、世界政治经济形式这样的严肃新闻,也包含了很多民众生活、娱乐新闻,甚至还有一些荒诞的“标题党”式的只为获取点击量的新闻。如此大量且固定的信息输出对每个用户长远都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收集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所有微信腾讯新闻推送共1586次合计6344条新闻,制成了6段视频,试图作为2020年这一动荡、复杂、的年份中的一个切片被展示出来。
图片
你毕业创作的灵感来源?
我的创作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2020⊇1586》是我的第三个创作,前两个作品分别讨论了疫情期间的特殊证件以及新闻发布会的相关话题。
为什么将新闻截图根据颜色分类?
我们在查看收到的新闻推送时常常是匆忙翻过,新闻头条图片往往是会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根据我的观察经验,头条图片的颜色在某些时候于新闻内容之间存在一些关联性,所以我将新闻截图按照颜色分类与视觉以及其背后意义有关。
为什么选用《动物世界》的片头曲做为作品声音?
首先,在纷乱复杂的新闻推送中,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有着某种共性或者可以说是包含其中的,其次《动物世界》片头曲《Just Blue》的音乐节奏即紧张又带有一丝欢快,我试图用这首曲子来消解新闻中严肃的属性,使观者能站在更“远”处观看人类社会。
导师评语
赵哲玉利用微信这个全民公共信息平台每天播放的新闻作为创作原点,从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入手,展开话题。
微信中“每日腾讯新闻”是人们最密集关注的新闻平台,是人们最多的新闻获取渠道之一,这种轰炸式的传播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在同一个轨道上。
那么如果说生活就是艺术,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创作源泉,积沙成塔,小的事物、每天的事物、熟视无睹的事物只要你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力,都能激发艺术家的灵感。
——姚璐教授
07.裂缝;相逢
作者/刘畅
导师组/林彤副教授(责任导师)、缪晓春教授、王川教授、姚璐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一张照片就是一张纸,一件薄物,绘制在野生动物背后的伪自然再次被压缩在照片中。制造的裂缝既划开了照片也划开了被装饰成自然的围墙,神秘时空中的光穿越至此,将虚构与现实世界糅合在一起,展示了象征空间中的矛盾与假设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紧张与冲突——“失语的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不能再被我们忽视。
图片
为什么以动物为主题进行创作?
我一直都在关注全球变暖、动物栖息地的消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环境问题。毕业创作的调研工作从2019年就开始了,毕业论文选题也与此相关。摄影艺术虽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可以提出问题;虽不能建立意识但是可以强化意识。动物被把握成影像,孤立在黑暗的空间中,大尺幅的作品让观者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观看中思考,从凝视影像到凝视自我。
为什么选择将照片做为现成品进行二次拍摄?
我们每个人对照片都非常熟悉,却很少关注到照片本身。照片不仅是展现影像内容的载体,也是作为纸质实物的现成品。它把时空压缩在一张薄薄的纸上,这正与绘制在野生动物背后的“伪自然”所形成的象征空间相吻合。用苏珊·桑塔格的话来解释:“照片既是一片薄薄的空间,也是时间。”
为什么要在照片上制造裂缝?
裂缝同时划开了两层空间,一层是对纸质照片进行物理上的“破坏”,一层是对影像中绘制的伪自然围墙进行“破坏”。不仅如此,裂缝又创造了一个未知的时空,让光束穿越至此。未知时空究竟是哪里是留给观看者的思考。
导师评语
刘畅同学在影像的凝视语境中,始终能够执着的层层递进的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面对高难度的创作技术挑战与思辨困境,越挫越勇。将自己反复多次在疫情前后去动物园拍摄的影像进行精选,最终确定把有人造影像背景的动物笼舍及动物作品打印后再次拍摄,使观者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中思考摄影的本质。在与动物的影像“凝视”与“被凝视”中,探寻自我的主体性存在。
——林彤副教授
08.平行
作者/彭靖
导师组/缪晓春教授(责任导师)、王川教授、姚璐教授、周岚教授、黄泽玺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疫情的隔离时期,每天窝在家里不出门。居家的生活甚至比平时还要宁静许多。但这样的宁静和手机中讯息的世界产生极大的反差,除了铺天盖地关于疫情的消息,那时还有澳洲连绵的山火,其他国家的政治动荡,蝗虫灾害等等……所有这些消息都通过影像、图像,透过屏幕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苏珊·桑塔格的《关于他人的痛苦》中,对此也有过深刻的讨论,书中提到,当人们在观看这些图像时,会有非常微妙的情感,有同情、无能为力,也有一点偷窥的感觉。而重要的是当我们观看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
现在这种观看远方苦难的体验,已经融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和这些“远处的灾难”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似乎被抹去了,但事实上我们又可以轻易地把屏幕关上,切换到手机游戏里。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这些远处灾难的影像,到底留下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图片
你的照片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吗?
这组照片并不是在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通过照片之间内容和形式的连接,围绕主题搭建一个想象的空间。在我这组照片中,我选择了几个符号让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出现,这些符号在其中形成独特的意向,而当这些照片并置时,又产生了多种解读的可能。
为什么要坚持使用纯摄影来作表达?
虽然图像无法像文字和影像那样复杂抽象,但图像有其独特的力量,苏珊·桑塔格曾写道:“照片像一句引语,一句格言或箴言。”,对我而言记忆的片段更像是以图像构成,图像可以很快地被记住,并萦绕于观众的脑海之中。
导师评语
屏幕前和屏幕间的生活已然成了我们生活的日常,面对二维屏幕中的二手现实,擅长于真实记录现实生活的摄影应该对此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彭靖的作品是一个优秀的回答。
——缪晓春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