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媒体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860

图片

图片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媒体艺术研究
导师组:靳军教授、金日龙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绘画、雕塑和音乐等传统艺术形式的改变,并创造出网络艺术(Net art)、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数码装置艺术(Digital installation art),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等大量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而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代艺术语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数码媒体艺术学科是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本学科强调跨学科的学习理念,强调人文与科技的交叉与融合。在掌握数字影像、声音、动画、编程等学科专业基础之上,该专业旨在培养数字媒体艺术家、动画艺术家、录像艺术家、声音艺术家、交互设计师、界面设计师、影视后期设计师、游戏设计师等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技术素养、能有效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的复合型人才。中央美院于2001年设立本专业。十年多的教学也正在向专业的深入、技术的领先、创作的高品质推进。
01.鳄鱼池
作者/王言如丝
导师组/靳军教授(责任导师)、金日龙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竖屏动画的形式虚拟一则落水事件,并以此为主线,以不同媒体视角模拟观众日常碎片化的观看和传播中难辨真伪的社会现象,最终呈现一种在拟态环境中“罗生门”般的混杂状态。     
图片
为什么选择多个移动端竖屏动画的形式来表达这个故事?有没有固定的观看顺序?
关于《鳄鱼池》的叙事方式,我一开始计划采用单个竖屏视频的形式、以主人公王某的视角展开事件的讲述。然而疫情期间,当我们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时,使我深深感受到:事情总是无法通过媒体完整、全面、客观的来进行传达。于是我最终决定以多个视角围绕王某落水的事件,进行不同层面的叙述。中间大柱子上的大屏幕播放的是主流媒体的首发相关报道,而围绕大柱子四周的二十四个小柱子代表了二十四小时,组成了一个表盘的形状,上面的小屏幕呈现的是案发后二十四小时之内网络上出现的各种自媒体的视频。相比传统单一的影像形式,移动端竖屏短视频的碎片化叙事特征更能体现出众说纷纭、真伪莫辨的混乱状态,也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出日常浏览移动端短视频的熟悉感和错觉。《鳄鱼池》没有固定的观看顺序,观众可能首先看到的是抨击王某的视频,也可能第一眼看到的是呼吁大家冷静看待王某事件的视频。而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正如当我们关注一则新闻事件时,几乎没有人可以把所有的相关报道按着时间顺序进行全面的阅读,并客观的进行分析、辨认每条新闻的真伪。在动画语言和艺术风格的选择方面,由于《鳄鱼池》是一个“吃人”的故事,相比实拍,动画的假定性让整个叙事更加具有讽刺意味,也让真实与虚假的交替更加微妙。通过前期对短视频平台动画类短片形式风格的调研,我放弃了纯手绘的创作方式,采用带有flash感觉的机械风格来展开这样一个冰冷无情的故事。同时,在线下展览的基础上,我也在抖音上传了部分作品,让观众在生活当中与作品产生更为紧密的互动和关联。
《鳄鱼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想要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
《鳄鱼池》讲述了研究生王某不慎落入水中,在鳄鱼的包围中奋力求救未果,随后发现自己被网暴,最终在绝望和无奈中沉池自尽的故事。传播学家李普曼指出,需要知道的世界和确实知道的世界往往是十分矛盾的两回事。我希望通过《鳄鱼池》这个作品,在展现竖屏动画独特语言的同时,引发大众对媒介仪式行为的思考及媒介素养的重视。本作品想体现的是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莫顿指出的大众传播中的“麻醉精神”:如今的人们因为仅仅满足通过媒介所产生的间接性参与,而往往忽略事件的真实性;受众对移动端的信息进行大量碎片化的观看,也致使了人们对信息形成了冷淡的态度。当大众随机看到其中的任意一段视频,往往容易产生“事不关已”而疲于作出判断和客观分析的心理。因此,大众既会忽视王某是否行凶的真相,也会忽视王某希望上岸的诉求。《鳄鱼池》力求营造拟态环境中是非混淆的状态和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社会的普遍现象。李普曼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来描述拟态环境,即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 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产生脑海图景。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
导师评语
王言如丝同学的作品尝试深入反映当今媒体社会的状况,有创建性地运用了竖屏动画的形式呈现移动自媒体时代传播的爆炸性生成。人们碎片化的观看与解读造成了真实与虚假、全面与片面的现实。整体创作营造了一个虚拟事件下的媒体信息魔幻化的演变,主流媒体及众多自媒体的交织,让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反省我们的社会环境与我们自身的真实性价值。她的作品是数字媒体艺术对现实生活的一次凝练。
——靳军教授
02.意像/Mind-Controlled images
作者/任庆齐
导师组/费俊教授(责任导师)、 金日龙教授、程可槑教授、靳军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凡有所相,皆为“意像”。
世间一切表象和名相某种意义上都源于内心深处的主观意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一切是否足够客观与真实,又或者是“因人而异”的呢?
交互影像装置通过TouchDesigner 软件识别脑电波设备读取的数据,实时分析观众当下的情绪与思考状态,根据观众的情绪生成图形,或尖锐或柔软,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于图像的变化生成。
图片
用简短的话概括你的作品?
用意念塑形,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于形态的变化生成。
你的作品如何与观众之间产生交互?
《意像》由脑电波感应设备和影像两部分构成,观众通过佩戴脑电波感应设备,实时读取观众的脑电波数值,根据观众的情绪及专注度的变化,实时生成不同三维形态组合的影像,观众当下的状态变化实时控制影像中形态的组合变化及环境变化,每个人当下的状态不同,最终塑造的形态也不同。现场呈现营造了一个圆形的空间,通过激光投影,将影像投射在空间墙壁之中,地板上装上镜子,形成一个反射的空间,把观众完全包裹在虚拟的空间影像之中,打造一个非现实的、虚拟空间,让观众在此冥想,用意念塑造形态,重新塑造观众的感知体验。
影像内容为什么以抽象形态为主?
人的意念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具象的东西反而束缚了对意念的解读,抽象的形态更容易表达出脑活动的某种状态。
导师评语
作品《意像》 探讨用意念来塑造图像的可能,呈现人们的意识与外在形象间的表里关系,装置通过脑机传感器捕捉的脑神经数据来映射人们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并利用差异性去构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的脑内绘景,让观众进入一种内与外、虚与实混合的具身体验之中,通过意念创造出一个个“因人而异”的虚拟世界。
——费俊教授
03.方舟
作者/张千艺
导师组/程可槑教授(责任导师)、金日龙教授、靳军教授、费俊教授
告别故乡的散漫逍遥,乘上方舟,一路颠簸随繁星落尘。
三桥畔回首遥望,旧居是一片烟雨苍茫,早已不见了儿时模样。
望着窗前斜阳散落,眼前浮现父亲眼里的惆怅,母亲神情的酸楚。
愿褪去的斑驳与梦魇,化作细微的尘埃,随一缕晨风飘向远方。
该作品基于实景动画的创作形式,将二维手绘动画与实体空间相结合。影像中的实体空间取自创作者与家人近十几年没有居住的旧屋,这里物品凌乱,墙体也已开始剥落,但空间中却满载了几代人成长的点滴记忆。方舟之旅,是一场回看,亦是一次审视自我的过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童年手绘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呈现与展览现场
图片
此次毕业作品主题”方舟“这一灵感的来源是什么?
”方舟“的灵感最初来源于自己在很小的时候画的一艘小船。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被迫待在家里,这也让我重新有了能够与父母长时间相处的机会,我得以开始重新审视“家”的概念。”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着对自己成长与生活空间的记忆承载,这些承载中有美好的回忆,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遗憾与牵绊。我希望通过“方舟”的概念将自己童年时曾画出的稚嫩涂鸦重新与这些空间发生某种关联,通过这种方式对老去的空间进行一场回看。

关于作品的呈现形式是如何构想的?

疫情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实践,这些课程的实践经历使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二维动画艺术理念与多维度的创作环境相结合。在作品《方舟》的创作过程中我运用实景结合虚拟手绘动画的方式,试图搭建出一个具有空间叙事性的动画表演舞台,并以类似一种动画记录片的形式分章节展现出来。作品总共分为11个小段落,分别是:涨潮、溯源、沁入、碎梦、星辰、印迹、落英、幽灵、窒碍、退潮、复苏。在作品展示上通过现场的投影动画将影像中的动画元素延展到现场的展览空间中,以探讨“实境”与“幻像”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你希望观众能在你的作品中获得怎样的感受与体验?

我在整个影像作品中没有进行一个特别具体和具象的叙事性表达,而更多地是关注于一种情绪的氛围营造,可以说它是一场心灵方舟之旅的回看也是一场自我审视。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对于旧居旧物的回忆,对于自我成长的怀疑,对父母年轻时期情感经历的追溯以及面对他们老去的思考。我希望通过这一作品,大家能够用新的视角看待身边的事物,看待那些可能已经老去的、斑驳的痕迹,无论是物体物理上的,还是每个人心理上的痕迹。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方舟”——它承载着过去,面对着现在,又不断地迎接着未来。

导师评语
张千艺同学的作品拥有着对童年美好记忆深沉的感受。以动画的方式为儿时的绘画作品注入生命,让天真烂漫的笔触自由自在的遨游在老房子的内与外,以及屏幕的内与外,让虚幻的影像与实际的空间相融合,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对于过去回忆亲切而热枕的情感,也体现出对于两者相互交融可能性的尝试与探讨。当飘散的影像徘徊于充满热爱的空间时,也是千艺对童年自我的再次相遇与相知。
——程可槑教授
04.虚像
作者/张晨星
导师组/程可槑教授(责任导师)、金日龙教授、靳军教授、费俊教授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虚像》通过对于现实热点问题的关注,以数字故障形式来反映对于当代社交、信息接受、生活空间等问题的感受,用动画片段组合形式呈现。通过故障的视觉语言来表现人们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的状态。故障的形式使空间和人的形变增加了一种可触摸的物理性和视觉冲击力,将一个普通的当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产生的问题以感官放大的形式来产生共鸣。
图片
对毕业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如何解读的?
《虚像》围绕人、信息、空间这三者关系进行创作。作品由四面墙壁视频呈现的视觉和中间立柱呈现的声音来组成。在第一个部分《循环》中,主要探讨的是城市空间,城市作为我们生活的最基本空间载体,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呈现出一种倍速状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调成了倍速模式来适应这样的快节奏。通过将城市环境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线性拉伸来呈现城市高速发展的状态。第二部分《茧房》主要探讨的是个人与信息的关系,当下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人作为城市中最小的产生信息的载体,每天接受着海量信息,由此人们依赖于各类平台的信息推送,习惯性的被兴趣所引导,从而逐渐将自己桎梏在蚕茧一样的信息茧房中。第三部分《盲域》讨论是个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有公共空间,也包含着私人空间,人与自己的私人空间其实就像这个城市最小的组成单位与齿轮,构成了城市这样大的体系,第三部分以相互挤压的形式来表现拥挤的生存空间所带来的相互影响。在第四部分《错位》中,更多探讨的是人在物理与虚拟空间相互结合的形式,数字时代下的媒介手段不断变化,依托于虚拟社交的人际关系逐渐淡漠,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已经逐渐被淡化模糊,就像这个作品想表现的一样,在大量人与信息的空间中,我们对于不同维度认知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
创作的来源是什么?
从创作手法上来说,高布兰学院作品《三明治疗法》让我看到了故障在动画叙事中不同的表达;从创作内容来说,香港的笼屋、群租房、蜗居等现象让我关注到了人与空间的关系问题。
导师评语
张晨星同学的作品试图使用数字故障与影像、动画相结合的形式,具有创造性的表达了对于多种社会问题的理解与感受。在数字化生活的时代中,人、信息与空间早已具有无法割裂的紧密联系,作品就此展开了多维度、多视角的深入探讨。其作品整体体现出过于快速的生活节奏、日渐疏离的人际关系、纷繁芜杂的信息环境,以及拥挤不堪的生存空间给现代的年轻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禁使人反思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的诸多问题。
——程可槑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