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首饰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7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617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首饰艺术研究
导师组:滕菲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周洁教授(外聘)
专业特色在于我们在关注自我的传统文化之际,拓展了首饰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生不仅只做首饰,还要在展示上有很好的呈现,其中有静态展示,和动态的表演秀中所涉及到的造型和服饰及光的结合等看似边缘的课题,提倡多视角多维度的切入从而获得良好的训练,提升综合能力。关注首饰设计并非仅以漂亮和装饰为目的,更要赋予每件度身定制的首饰于佩带者以一定的意义,并能带给人以心灵的体验,使之成为每个个体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从观念、材料、工艺、文化、社会等方面深入,研究具有前瞻性、文化性的首饰艺术;研究与继承传统首饰工艺之精髓,拓展与丰富制作工艺,为有志成为首饰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学生搭建的颇具特色的教学平台。
01.Jewelry in the TextBox 首饰与文本
作者/曾志翾
导师组/滕菲教授(责任导师)、李湜研究员(外聘)、周洁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我时常会关注到一些文学作品中对于首饰的描述,譬如莫泊桑的《项链》、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这些首饰不是我们常规可以被佩戴的首饰,脱离了物理空间的维度以及视觉形象,我认为他们是首饰与文本之间的交集,是一种以更为意向的、理性的、中介的方式呈现的首饰形态。以文字作为媒介的首饰其独特性和局限性在哪,我试图通过作品来阐释我的答案。
图片
为什么会选择魔方的形式?
我借由可拆分翻转的魔方作为道具,将一条珍珠项链和一条宝石项链嵌在上面,因为在我看来首饰的叙事功能是局限的,创作者只能通过碎片化的视觉来建立情景。观者则需要将这些碎片化的词语连成句子,来进入创作者所描述的故事中。而在文本的叙事中,更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连续性。譬如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珠宝》 中,“珠宝”在其中作为了贯穿全文故事的线索。所以我希望将这种连贯与碎片化并置,使其在不同状态下呈现两者叙事的差异性。
为什么首饰的作品会有一本书?
它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本书籍,而是借由书籍的形式呈现的一条项链。作品名字叫做很久很久以前,对于真实的首饰的佩戴来说,它在一个短暂瞬间发生完成。而当我们试图去佩戴一件存在于文本中的首饰,它是不存在于物理层面的。我们的佩戴的方式成为了阅读,而其独特性也彰显了出来,阅读的持续性与停顿所留下书签条带的痕迹便是佩戴的痕迹。所以我用夸张加厚的书体来强化文本中的首饰佩戴行为的持久性。
你所定义的文本中的首饰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我认为文本中的首饰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不存在直接的视觉形象,不同于真实的首饰通过独特的样貌让人印象深刻。文本首饰的视觉上存在巨大的留白,它是更为多重于更为抽象的存在。我曾经看到过一句描述:“她的胸前映着一片月光。”我想它可能可以是一件镶满月亮石的胸针,也可以是一束温柔的光,或者是一片涟漪的水面。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它具体的样子,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它各自的样子。
导师评语
曾志翾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文本首饰”理念。作品《破镜重圆》为规避真实首饰叙事功能的局限性,试图借由可拆分翻转的魔方为道具,将项链珍珠嵌入魔块多维的可能性中,以保全项链的附体还魂,获取更具透彻与完整的认知;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书里,阅读成为佩戴方式,阅读的持续性与停顿所留下书签条带的痕迹便是佩戴的痕迹。为此用夸张加厚的书体来强化佩戴行为的持久性,实在巧妙贴切,透着简约的红色烫金封面与精致而自然垂落的签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收放自如;《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文本框成为首饰,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更是形而上的概念。文本框里的留白,住着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作品背后的机敏与智慧,我们一目了然。
——滕菲教授
02.灰光Ashen Light
作者/闫丹婷
导师组/滕菲教授(责任导师)、李湜研究员(外聘)、周洁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灰光是指在金星的夜晚一侧发出的微弱可见光线的一种天文现象,它被认为与从地球上看见月球的地球反照非常相似,但没有很容易辨别的亮度,它在1643年1月9日首度被天文学家Riccioli发现,之后也经常在不同天文学家的研究中被提到。
《灰光Ashen Light》系列以“光”为线索展开创作,金属表面被处理成粗粝不平、光滑明亮和起伏飘逸的不同状态,试图为佩戴者折射出角度不同的耀眼光芒。《灰光Ashen Light》系列也将与The Album时装一同探讨cyberpunk虚拟语境下的未来皇室女性的感官潮流。
图片
毕设主题为何而定?
一开始我试图延续本科的毕设创作思路,再次进行相关的创作,但是总感觉提不起兴趣,而叠加更多的概念后,只显得画蛇添足——首饰不该承受这么多,哈哈哈哈。且我感兴趣的设计风格和领域还有很多,所以决定跳出叙事性首饰和现成品艺术这个框架,我想是时候转变一下自己的思路,做一些全新领域的尝试了。
所以在导向性非常明确的前提下,我创作了这组《灰光Ashen Light》系列时尚配饰。灰光原指一种天文现象,是金星的夜晚一侧发出的微弱可见的光线,它被认为与从地球上看见月球的地球反照非常相似,但没有很容易辨别的亮度。金星Venus,又指维纳斯(爱与美的女神),也借此表达女性刚柔并济的力量和自信。
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
如果说过去的创作我做的是对的、安全的、且我相对擅长的事情——那么创作《灰光Ashen Light》则是我感兴趣的,和想挑战的。我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是严肃的,它是你几年学习的汇报和验收,但我希望这次作品呈现出来的气质,是令人愉悦的,放松享受的状态。
我总是试图代入作品以某种特定的气质,可能是某个人物的形象,也可能是某个场景氛围,这样能让我在创作中作为参考并把关——“未来版”《末路狂花》便是我对作品的小小注解。即便我创作时尚配饰的经验不足,作品显得稚嫩,我也对其结果感到开心。
导师评语
“灰光”是一种发出微弱光线的天文现象。闫丹婷的首饰系列以中国清朝宫廷女子的护甲装饰物作为探究与发散之源,撷取传统金银细金工艺中的视觉特质,以金属镂空、玲珑飘逸、错综重合的折射之光为线索,创建了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低吟浅唱式的辉煌。“灰光”首饰系列从传统走来正与远在安特卫普的“The Album”时装系列共同探究虚拟语境下时尚的未来。
——滕菲教授
03.造神
作者/马瑞希
导师组/滕菲教授(责任导师)、李湜研究员(外聘)、周洁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以女娲的原始图腾形象——蛙及其被捏成泥蛙摔打后形成的不同图案作为首饰的设计元素,表达当下社会如同“造神”般通过无孔不入的价值观诱导对女性进行的规训与「摔打」。作品《造神》中钛制成的蛙层叠错落,同态却不同色,隐喻社会标准是同态的,但自我呈现何种色彩、何种气质,却该由女性自己来决定。在《女神的花环》中两种图案形成花环造型,表达女性成为社会规训后的样子既是殊荣,又是枷锁。《泥土?或珍珠?》以首饰向女性提问:你愿意成为孕育他人、成就他人的泥土?还是愿意成为自带光芒的珍珠?
图片
为什么“蛙”的形象频繁出现在你的作品中?
我的毕业创作与神话有关,罗兰·巴特在《神话修辞术》中说过:“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从符号学来讲也是一个“次生符号学系统”。我意图用首饰的方式创造一个神话,在这个神话中,蛙是以神像的方式存在的。
蛙,是中国神话中人类始祖——女娲的原始图腾形象。作为繁殖与孕育象征, 蛙图腾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隐喻了「阴阳」当中的「阴」、「男女」当中的「女性」。它作为能指,与其所指的「女性」一起构成新的次生符号学系统——也就是新的神话。通过首饰的方式阐述女性与蛙的意象关联,而我创造首饰中「蛙」的过程即成为「造神」的过程。
为什么作品叫《造神》?
我是女性,也是母亲,成为一位首饰创作者之前,我就已经成为了前两种角色。成为母亲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立体与丰满,但是家庭、工作、带娃、学习深造……生活中这些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做好的事情让我感受到——当代社会正在通过无孔不入的方式对女性的价值观进行诱导,从而对女性进行一种不同于男性的、更为严苛的社会规训。在这种严苛的规训之下,社会对女性塑造的苛求程度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起源神话中女娲抟土造人,几乎如“造神”一般。因此作品叫这个名字一方面对重构蛙神像这一过程的命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女性被社会过分规训的一种反讽。
作品反复中出现的抽象图案是什么?
在创作过程中,我仿照女娲抟土造人,用捏泥蛙「造神」,我用泥土捏了许多泥蛙,然后像社会规训女性一般对它们进行摔打,将变形后泥蛙的图案记录下来,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再加工。这就是那些抽象图案的来源。
导师评语
马瑞希借用中国神话中人类始祖的“蛙”作为自创神话故事的主角,意欲阐释女性与其的意象关联。神话中的女娲,也是象征繁殖与孕育的“蛙”。被奉为女神时的那一声“哇”是惊艳的,而无法承受社会规训压力时的“哇”是痛哭声。作品中色彩斑斓的钛金属“蛙”与被捏成泥蛙摔打后提取的框状形态,如影随形,是在诉说荣耀与束缚的共情?
——滕菲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