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时装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7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123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时装艺术研究
导师组:吕越教授、李宁副教授、琴基淑教授(外聘)
时装艺术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起的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即能穿的艺术(Art to wear),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今天的时装艺术(Fashion Art)。与其他当代艺术一样,时装艺术也更关注艺术作品本身的内涵和意义。
虽然时装艺术是起源于美国的一个艺术分支,但是在时装设计界的影响是深远的,许多世界瞩目的时装设计大师,都是具有很高的时装艺术造诣,甚至许多时装设计“新星”就是利用时装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的形式和手段,从老套的设计中“突围”出来受到了世人青睐。
作为将时装艺术概念介绍到中国的引入者和积极的推动者,在时装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有影响力的今天,招收研究生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创建一流大学的我们,走在世界的前沿,引领中国的兄弟院校,也是我们的责任。
01.身体旅行
作者/鲍怿文
导师组/吕越教授(责任导师)、李宁副教授、强勇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抛开传统定义的“身体”与“服装”来讨论当下形成的新的定义的身体,原本服装与身体的界限仅仅是“裸体”这一概念,但是“新的身体”却是在服装自身的语言系统中去模仿“旧的身体”的裸体,这还是来源于人们本身对自然意义的身体的关注下所产生的一种状态,所以新的服装与身体我们似乎已经找寻不到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来划分它们,反之我们对新的服装的定义就可以是存在于我们旧的身体与服装之间产生的空间与交融之中的沟通装置。所以当我们透过服装打开身体,看到身体原有的血肉与骨骼它也可以成为新的意义上的服装,同理也使二者结合成为了新的身体。
图片
简述一下你毕业作品的启发与来源。
身体与服装的关系是我一直以来感兴趣的问题,美好的身体形态与亮丽的时装廓形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就像简介中写到的现阶段的时尚概念之中模糊了服装与身体的分界线,那么“自然身体”之中原有的血肉与骨骼其实也可以成为“新的服装”的元素,把身体的组成替换为服装的组成,在层层打开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衣服。
在作品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与思考?
在构思与制作的过程中我收集很多材料、面料,小样试色,面料试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用金属拉链使它们更加协调的搭配,因为这个主题也需要同时考虑与身体的和谐程度,所以这些工作也让我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导师评语
鲍怿文同学的作品《身体旅行》围绕身体与服装的边界展开讨论,视角独特。通过“打开”身体,并利用身体原本的元素去置换到服装当中,以展现身体与服装的交融之感。X光片中的脊柱演变成图案再通过数码印花与胶印的方式,使原本身体的支撑变换为服装的结构,传递出认识自己衣服的同时也是在认识自己身体的概念。内外交换,仿佛一场由内向外的身体旅行。
——吕越教授
02.柏柏尔传统服饰的现代转化
作者/诺拉
导师组/吕越教授(责任导师)、李宁副教授、琴基淑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柏柏尔人的服饰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文明发展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们仍然保持着独特的面貌。
柏柏尔人的传统服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变化,也会受到国际流行趋势的影响。我想探讨在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将其时装化。
图片
是怎样的创作动机完成这组作品?柏柏尔民族的传统服饰有着悠久历史,我作为本民族的一员希望把传统的就这民族文化的服饰和当代时尚结合,使其也可以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常服,同时兼备民族与传统的特色。

创作元素源于什么?

作品中的关键元素是柏柏尔民族的传统花边装饰,我所用到的也是祖母一辈家中留下来的“古董”,这种花边的样式与颜色都是柏柏尔语言中女性与美好的象征。

导师评语
诺拉的作品是对柏柏尔民族服饰当代革新的尝试。她锁定在自己的民族传统服装如何向现代方向转化的角度进行设计。她对阿尔及利亚民族文化与民族服饰现代化的思考,以及柏柏尔服饰的继承与创新,并在推广自己国家民族服饰与文化的传播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吕越教授
03.森—秘语
作者/王梦瑶导师组/李宁副教授(责任导师)、吕越教授、琴基淑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以当下人们的生活压力、生活中疲惫感所导致的“心理性呼吸困难”为灵感。
引发创作出“森林装饰场景、森林主题系列服装”的想法。
森林给人的感觉,既神秘、又自由僻静,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般的梦幻当中,我运用装饰图案为主体,珠绣为传统装饰手法,将森林的“畅快感”“自由呼吸感”穿在身上,让人们在服饰中得到精神释放。
图片
 为什么要创作一组森林系列的服装?
我最初的灵感是森林的空灵、安静、释放的感觉。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压迫感非常强烈。所以我想创作一系列让人放松、穿在身上感受森林自由呼吸的服装,仿佛让人有一种“环境放松效应”。 以森林为灵感,花代表女人生命的状态,塑造女性内在坚强与外在柔软美丽的形象。
在这组服装上运用了什么样的图案和装饰手法?
我大面积的运用了“花”的元素图案,来表达森林中百花齐放的景色。结合了传统珠绣的装饰手法,通过刺绣、珍珠、绣钻、手工立体烫花等对于图案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图案的运用,去营造我心里的森林花园。用珍珠、绣钻的闪烁属性,来表达森林里面折射的“光”耀眼又绚丽。花与薄纱、丝绒等面料的结合,来诠释森林的高贵与神秘。运用花的元素,将不可凋谢的花穿在身上,森林中的花朵会凋谢,留在时装上的春天,生命痕迹不会逝去。色系上用了饱和度很低的颜色,去营造森系的神秘感,绿色、米色、白色、粉色四种颜色去作为这系列的主色调。大自然的颜色丰富并且拥有低调的华丽,比如清晨的绚丽夕阳、傍晚粉紫色的落日光晕,都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样子。
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困难?
在我运用的装饰手法上,都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传统手工艺。珠绣需要一颗颗的将珍珠、绣钻缝制拼凑成花的样子,立体烫花要经过染色、熨烫出花瓣的形状然后进行组合缝制成花朵。在这个装饰的创作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导师评语
以森—秘语为服装设计主题,尝试创作出“森林”为装饰元素的礼服,将创快感穿在身上,从而达到通过服装得到精神释放的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呈现中,设计运用了刺绣、珠绣、烫拔造花、丝绸拉丝造花手法、而森林蕴含着动植物多样性,除了颜色和局部花卉珠片装饰进行元素表现,仍有需深入挖掘的研究内容。寄语未来创作:研究探索从来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切记老实做人做学问,扎实深入做研究。
——李宁副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