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1届工业设计系毕业作品--数字服务 

发布时间:2021年6月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305

图片

图片

 穿透力  /
 Penetrating 
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们需要将创意能力与产业经济进行充分融合,挖掘价值潜力,才能让设计真正服务经济。本届毕业生在未来海洋适居生活、互联网金融社会创新、新能源出行双向感知、大数据弱势群体关怀、文化可持续的内在体验、日常坐卧康乐新风尚等方面的深入思索,形成对于未来新生活态的探索的数十个创意点。同时,这些研究也联合十余家企业进行具有应用价值的概念原型设计实践。新一代设计师面对世界诸多挑战的今天,更着眼于人(消费者)现实存在的生活方式的探索,在毕业创作中,他们尝试将未来设计智慧性思索与民生产业紧密接轨。这些思维是贯穿当下、过往与未来的光芒。本次产品设计毕业创作展取名穿透力PENETRATING,寓意设计通过实践思考成为一种穿透产业经济的能量。
03 数字服务  /  Digital Service 

图片

数字技术对生活理念与社会趋势进行了解构,服务趋向于在线化与数字化,数字化的服务正在从辅助型转变成主导型,并深入到各个领域。本次学生设计的作品基于大型互联网企业,聚焦交互的媒介,从用户心理探究,互动行为构建,体验场景演绎,技术导向的伦理等维度,将互联网产品进行了重新考量,以技术为手段,重塑产品价值。从当下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到关注健康的数字化服务产品,创造全新的使用体验。

 作品展示 

 / 

 Exhibition of works 

图片

 Peta|宠物领养保障平台 
作者:刘家楠 董海滨 章伊婷(本科)导师:武奕陈作品介绍:

宠物时代已经来临,在人群中掀起了一波养宠狂潮,但在这背后,其实还有许多无家可归的“毛孩子”正等待领养。“Peta”是一个基于宠物救助站的数字化领养服务系统设计项目。我们以领养代替购买的观念深化与传播为目标,以领养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为手段,针对具备“一定规模与公益性质”但各方面条件受限的宠物救助站,构建一个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宠物领养服务保障体系。通过规范化、透明化的人宠身份绑定机制、鼻纹识别技术以及第三方权威平台提供免费的宠物保险加持,全方位保障领养体系的可靠性。并通过宠物主与宠物的成长、成就体系,帮助领养者成为一个合格宠物主的同时,也为宠物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目前,“Peta”已经与部分救助站展开初步调研,并随着项目在ALibaba Design公益平台的公布,后续将继续跟进多方合作、深化落地方案,打造设计与公益融合的暖心之路。

导师评语:

宠物经济的持续高涨,网络时代下的极致营销,让人很难不沉浸在养宠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刺激的双重梦境中。与此同时,在养宠热潮的背后, 其实还有许多流浪动物无家可归。《Peta》小组以宠物保障为初心,从社会公益角度切入,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与深入调研分析,并结合相关技术, 最终聚焦领养场景,构建了这个宠物领养保障平台。该作品精准聚焦了领养场景的核心痛点、充分展现了“领养代替购买”的核心理念、以数字化服务为载体,对未来宠物领养提出了新的展望。设计作品主题感性、温暖;设计研究分析扎实,可行性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体现了未来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意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GRO¥UP 

作者:郭舒琪 朱诗雨 蔡莎(本科)   导师:武奕陈 

作品介绍:

95后理财社群概念设计,被调侃为“韭五后”的新基民大量涌入理财市场,聚而为群的他们面临许多困扰。我们尝试用游戏化的设计将社群打造成一场个性有趣、能引起情绪共鸣的理财派对。Grow(成长) 与 Group(社群)合二为“GRO¥UP”。Grow in the group,使其在社群中实践、交流并持续、有趣地成长,便是我们一切设计的核心。视觉以年轻人喜欢的赛博游戏风格为主导向,设计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理财城市小程序以情绪符号为引,设定理财城市、人生笔记本,用户在其中理财实践、畅快交流,记录理财生活;线下中转站则通过共情标语吸引、理财决策游戏实践、情绪留言墙等方式介绍产品,吸引更多人进入线上社群,Grow in the group。

导师评语:

互联网掀起基金的热潮让年轻人们涌入这个陌生的市场。较多 95 后热衷于通过他人言论选购投资产品。从众的背后并非贬义的盲目,而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人们认为自己不从众、盲投的代价会更高。比起从 0 开始研究金融理财,浏览权威人士发言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要低得多。但在投资上,认知决定收益,倘若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终会血本无归。作品“GRO¥UP”平衡了理财教育与年轻人的日常网络浏览习惯,通过连接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大 v、与基金经理之间的联系,以紧密互动的方式及时为新基民解决在投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如在市场长期处于震荡时会有基金经理出面解析情况,防止用户作出“杀跌”行为。视觉上以潮流赛博风格为主,打造了 95 后的专属理财社群,让年轻的理财小白们在交流中成长。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感投”线下理财体验厅 
作者:李帅 冯蓓蕾 何方(本科)导师:武奕陈作品介绍:

“理财”话题变成了新的热点,也间接导致了群羊效应,我们希望培养用户良性、可持续的理财认知与习惯。在传统的线上端理财过程中,用户总是在被动地获取信息,线上的信息获取容易有误以及容易受其他信息干扰, 体验周期短。 我们的线下理财体验厅将认知体验、行为体验、情感体验运用于线下。运用体验设计扩大智能投顾的影响力,让用户树立良好的理财认知,降低用户理财的学习成本、培养用户良性的理财习惯。线下理财体验厅使用了遥感交互装置、实体交互测试板块等方式,通过测试理财性格、在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等方式,希望能为用户构筑一种全新的理财体验与感受,弥补传统线上理财无法用身体感知的遗憾。

导师评语:

伴随着经融市场的细化以及社会消费理念升级,理财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如何不断促使自我进步,以适应当下市场需求,是在理财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智能投顾未来该如何发展,如何走进大众视野,如何发挥其普惠价值, 是该小组重点研究的课题。在此基础上,该作品以线下体验为对象,围绕理财的“五感”进行设计,探索拓宽用户对理财认知的维度,同时降低学习成本。在交互形式上,通过互动装置与实体交互的形式进行创新,符合“科技、有趣、成长”的定位。对于智能投顾的投前、投中、投后进行全链路的体验设计思考,为智能投顾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体验模式。这也次本专业第一次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基于专业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尝试,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与启发性。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下潜|情绪辅助APP 
作者:卢凯迪 刘幸 余登进(本科)导师:包天钦作品介绍:

本设计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创新研发了一款家庭辅助抗抑郁 APP,让抑郁症的治疗变成不再是个人的努力。通过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的沟通、解压,让抑郁治疗过程变得简单、专业、治愈。APP 以交流倾诉、情绪解压和数据可视为三个主要设计方向,分别解决患者与家属双方沟通困难、情绪焦虑、不知所措和缺乏治疗动力等问题,在设计主视觉上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红色和紫色作为辅色设计,给人一种冷静、活力、和优雅的感觉。并产出 APP 的衍生线下产品——倾诉抱枕, 帮助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辅助 APP功能更好的实现。

导师评语:

作品基于对青少年抑郁症高发人群的思考,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全面围绕该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应对方案。项目从心理学,设计学,经济学等多种层面撬动这一社会难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三位作者在项目中体现出了非常强的主动学习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调研能力出众,能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为后续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美中不足的是产品本身垂直性依旧有提升空间,当然这也是此类产品的通病, 希望作者在今后更多的实践过程中能对其进行优化。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DOMAIN|声学集成体验空间 

作者:毛俊鸿 孟炜轩(本科)导师:章俊杰作品介绍:

DOMAIN 声学集成体验空间的用户定位是“受环境局限但对影音娱乐有一定需求”和“在家想要提高时间专注度和工作效率”的群体。我们的产品通过设计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进行集成化设计,使得墙体能够能为用户使用产品的一个全新平台,通过全新的“家电上墙”理念来使用户在家庭空间内获得高效快捷的体验;与此同时,我们也设计了一款专为小户型定制的音响系统,通过三频的声学结构来达到更立体的音效,满足当代小户型用户因为空间不足而不能在家装载套装环绕声音响的痛点,能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听觉享受。

导师评语:

他们的设计从一种“声音感知”出发,围绕声学集成设计精准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产品。正因为有了定位,该设计将年轻人小户型家中的自由性、拓展性潜能发挥出来,达到良好的品质体验。这个设计适用于未来多变的生活方式。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时间精算师 
作者:赵旻珺 徐凯丽(本科)导师:高凤麟作品介绍:

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将空余时间花在虚拟现实情境上。所谓的“碎片化”时间成为各种互联网产品竞相争抢的资源。人们所拥有的时间越来越细化,在主观感受上时间也流逝得越来越快。人们常常被困在无休止的事务中,在时间规划上总是产生“事情做不完”的焦虑,或面对繁杂的事项有着“不知从何开始”的困惑,时间脱离了人们的掌控。在此背景下,结合前人所研究的有效时间管理方法,我们尝试以“时间精算师”app,引导人们对手边的繁杂的事项进行有效的价值排序,并一一完成,逐渐寻回对于时间的掌控感,形成属于“自己的时间”。

导师评语:

时间精算师这件毕设作品打破了我们对于时间概念的常规想象,它以倒计时的方式探讨时间存在的意义,也让我们反思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 我们与亲人相处所剩的时间 ? 我们照顾身体的时间 ? 亦或是我们在朋友身上花费的时间 ? 每个人对于时间都有不同的考量,而当我们真正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排序时,我们发现,许多重要的事物已经被我们忽略了太久… 通过这件作品,触发我们每个人重新看待自己的时间分配,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乐学阅读 
作者:韦佳颖(硕士)导师:吴佩平作品介绍: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小学教育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阅读平台的研发也蒸蒸日上,在线阅读已经改变了图书出版的业务和公众的阅读体验。论文研究面向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对在线阅读平台“乐学”提出沉浸式体验设计的理念,旨在创建小读者们能够主动积极并高度参与的在线阅读平台,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导师评语:

课题研究通过阅读开阔青少年视野,增长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智能化时代为当代青少年提供一扇智能的窗户看宇宙。课题研究顺应当前在线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多元阅读模式的现实需求,是未来多元阅读模式探索的重要尝试和实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美术考试智能监考产品系统设计 
作者:吴雅娟(硕士)导师:刘征作品介绍:

每年的美术考试监考工作都令老师们疲惫不已,工作繁重且时间长,在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还需要应对各种考场纪律。因此,我对各类美术专业考场进行实地调研观察,首先从内容和执行流程两方面了解监考工作现状,探析目前监考工作的具体问题;然后展开问卷和访谈形式的用户需求调研。最后通过对产品系统框架的构建,探讨设备层和数据层之间的关系,完成考场内智能监考产品的设计实践,产品在软件端和硬件端所具备的功能可以有效降低院校方监考人力成本,减轻监考人员的工作压力。希望能够借助对智能时代下美术考试智能监考产品系统设计研究,迈出监考工作无人化的第一步。

导师评语:

美术考试与文化课程考试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在考场座位安排、试卷处理、考试纪律管理等方面,这些对监考组织、时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国内多所美术类专业院校转变了招生考核方式,采用了远程网络初试选拔与实地复试相结合的方式,监考设备与系统必须随之改变以维护考试的公平。美术考试监考产品系统设计正是面对这些挑战进行的尝试,综合考虑了智能设备与美术考试场景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老年学堂 
作者:张佳绘(硕士)导师:吴佩平作品介绍:

“老年学堂“APP 是以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化发展为背景,依托杭州老年大学为调研和实践基地,结合现有网络老年大学的具体情况,面向中国老年群体,针对国内老年继续教育的现状,根据国内老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社交习惯等特点,构建的老年大学在线教育平台。“老年学堂”APP 在借鉴与发展现有的用户体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老年群体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实际,对老年用户情感进行分析、发掘在线教育交互行为、设计界面呈现方式,提升现有在线教学质量和服务,变革在线教育适老化服务理念,增加在线教育行业适老化用户粘性,实现真正为老年人服务的目的。

导师评语:

“老年学堂”APP 的相关课题的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帮助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目的,使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为智慧化知识服务和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 ; 实现老年学堂线上虚拟交互全域教学的目标 ; 有助于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伴学”古筝辅助练习系统 
作者:邓景元(硕士)导师:刘征作品介绍:

古筝作为民族乐器之一,它在练习过程中非常依赖弹奏者多个感官和肢体动作的协调,有着较高学习难度。我们的设计愿景是更好地帮助学员练习古筝,希望设计的产品可以帮助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向学员传授知识,让学员可以自主开展技能训练。我们运用认知负荷分析教学层面的问题,提出优化思路;再通过人因出错分析学员的弹奏操作层面问题;最后多通道交互和古筝学习过程进行有机结合,使用多通道交互提示系统解决发现的问题,设计了“伴学”古筝辅助练习系统帮助初学者提高学习效率并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导师评语:

“琴棋书画”被称为东方雅事,而对东方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培训。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推广的当下,古筝为代表的民族乐器的传播、教学变得尤为重要。通过信息与智能技术,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和跨时空的学习环境,让智能设备辅助老师教学,提高学员的有效练习效率成为趋势。基于多通道交互的“伴学”古筝辅助练习系统在该方面做出了一定探索,对传统乐器教学有启发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座椅个性化定制设计系统 
作者:戴琦琦(硕士)导师:陈斗斗作品介绍:

Chair Direct Studio 包含人机参数个性化调节、造型参数个性化调节两个板块。首先用户使用系统配套的人机参数采集装置,采集坐姿下的人机参数,确定座椅的大小尺度数据,构建基于该用户人体数据的座椅的参数化模型;再在座椅的参数化模型上进行造型参数调节,设计个性化的座椅。

导师评语:

琦琦运用现有的软硬件技术成果搭建和自制的这个座椅个性化定制系统, 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能够对两个端口分别采集的用户的主客观数据做出灵敏的反应,输出在舒适度和审美上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座椅。整个设计具有交强的实验性、前瞻性、完整性和可行性,是对个性化设计定制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