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1届工业设计系毕业作品--文化体验
发布时间:2021年6月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929
Penetrating
Cultural experience
每个人的认知中存有文化母体,它影响人的情感。设计师重构信息,营造特殊的文化体验场景,让人获取超越常规的价值。本版块的设计介入社会场景的再创造,与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创造一系列文化服务体系的设计。
Exhibition of works
作品介绍:
如今,为了延缓生态环境的衰败,各国都在大力推崇限塑政策,然而人们的生活还很难离开塑料制品。“难道塑料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伴随着这个疑问,我们发现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经有了生物塑料的概念,但是大部分的生物塑料的原料是粮食作物中的淀粉或者生物体内的明胶。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今天,使用大基数的粮食来制作生物塑料显然没有真正的造福人类,我们的课题应运而生—酒糟生物塑料。酿酒工业废弃物酒糟作为生物塑料的原料是一种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在原料上就为粮食产量减轻了负担。设计中我们力求实用性,突出材料的特性。对不同材质,不同特性的物品用同一种材料进行表现,来突出材料的可塑性和多变性。
导师评语:
可持续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国美工业设计的热点主题,历年毕业设计都有所涉及。今年材料研究和以往不同,聚焦于“生物塑料”,另辟蹊径的采用了废弃的酒糟作为生物塑料中淀粉的主要来源,通过和其他材料混合配比生成了一种可替代塑料袋的新型生物塑料。这种具有可塑性和多变性的新型材料被学生们用于不同的诸如包装、购物袋、灯具等日常用品的产品设计之中,无论如何都体现了这种生物塑料的环保属性。
作品介绍:
按照传统观点,我们的认知是,各种感触觉向大脑输入不同的数据,这些数据继而被解读成相应的精神现象。这一现象依靠的是心声连接,因此这种基于通感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观念。只有少部分人拥有通感,但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观念的体验。所以我们从“通感”的方向出发。以餐具作为载体,以杭州的七种名菜作为分析对象,将每道菜从类别到所涵盖的元素一一剖析,寻找能触动使用者感官的某一要素,将食器作为食用者与食物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餐具不再只有盛放的作用,同时也在向食用者通过不同的造型或者互动方式传递着环境的信息。在为这些杭帮菜设计定制向的餐具时,除了挖掘它们所包含的历史和要素以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来体现杭州这片山水所展现的风情,用这种方式来传播杭帮菜的特色。
导师评语:
《一川烟波》这组作品是一组偏观念性的设计创作,作者从传统餐具的形态及使用方式出发,进而以杭州为例,对地方饮食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深入挖掘,最后又回到了对用具本身的感悟,希望借设计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个维度,探讨日用陶瓷器皿功能性以外的文化情感体验的可能性, 创作过程充分折射出当代年轻设计师的文化价值取向,作为一组观念性的设计尝试,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实践。
作品介绍:
感知知觉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理机能,它与情绪的产生息息相关, 其存在本身,也是感知“自我存在”最重要的基础。设计本意关注心理亚健康问题,将人们对自然意象的感知抽象解构,并分别构成触、听两个部分, 依照影响体验观感的轻重程度,按物品主体的逻辑顺序放置于榫卯玩具内, 使体验者在体验三维立体逻辑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具有自然场景感的触听体验。
导师评语:
该设计抓住了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从感知、认知、情感等方面探索通过一种玩乐设备的载体去达到人文关怀。设计师在设计中着重从心理亚健康问题入手,通过感知觉的刺激,强化大脑的相应活动,从而产生联觉体验, 达到心灵治愈的作用。是通过行为关联心理的设计实验。
作品介绍:
文化旅游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城市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提取,促进文化、旅游、现代技术的相互融合与产品创新,构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系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趋势。本作品以杭州小河直街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江南市井”体验特色为目标,展开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与设计, 研究旨在为个性化的地方旅游探索适合的设计方法和路径,让“文化 + 旅游”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给地方性旅游业带来更大机遇。
导师评语:
该作品聚焦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设计与创新,通过打造场景化社交平台、体验活动策划、重塑品牌形象和文化衍生产品创新四个部分,对小河直街的文化旅游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设计与呈现,寻找以文化传播扩带动地方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理论指导到实践设计都能给其他地方性文化旅游产品提供借鉴和思考。
作品介绍:
基于神垕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立足于当下的生活,设计了以下三个系列的旅游纪念品。 1、见微知著:凸显钧瓷材色之美。从微观处观察钧瓷色彩与肌理的冰箱贴, 以及将钧瓷残片废物利用,设计的系列镇纸。2、化繁为简:再造古镇建筑之趣。通过简化古镇建筑形态设计的桌面摆件, 以及利用神垕的特殊文字与影壁、牌匾结合设计的水泥冰箱贴。3、别出机杼:拓展古镇纪念品之域。采用笼盔造型与钧瓷结合,设计的系列胸针,以及提取笼盔墙的形态,衍生设计的花器。
导师评语:
神垕古镇地处中原,是钧瓷的故乡。作者重新审视了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 立足于当下的生活,以一系列设计实验为基础展开设计实践,形成注重凸显钧瓷材色之美、再造古镇建筑之趣、拓展古镇纪念品之域的系列设计。神垕古镇旅游纪念品系列品类多样、尺度适宜、形式优雅、用材相得益彰, 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很好地将古镇文化内涵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为神垕古镇旅游纪念品设计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无疑是一套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
作品介绍: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不断的增加,自然资源却不断的枯竭,不得不去重新探寻自然资产中材料的更多可能性。菌丝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体,将菌丝选作研究对象,探索更多新型有机材料的可能性。结合菌丝体复合材料的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等固有特性,以及现代人们对家居生活的品质需求——在浮躁与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得一片绿洲, 生态、自然、悠闲。香薰是能提升人们幸福感的家居物件,将艺术、自然的思考融入调香,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出一种自由、优雅、舒缓的芬芳世界。因此,以现代家居香氛产品为例,对菌丝体复合材料进行应用设计。余馥系列为香薰蜡烛、扩香器、香薰灯系列家居香氛产品,融入日本禅宗的设计理念,保有原始肌理感,不追求精致无暇,粗旷的质地、随意的形态,繁杂与简约相对比,体现自然之美,在质朴的色调中,呈现寂静之美, 给人们以心灵的安慰与洗涤。
导师评语:
余馥系列是婉露用心“种植”出来的香器,器物中透出来的自然、质朴、静寂的气质,是作者“有意”的设计与菌丝“无意”的生长相得益彰的结果。人的意志和自然的意志在此相遇、相觑与相融,伴着清香,人们的心灵借此得到慰籍与净化。
作品介绍:
2021 年人口普查报告中显示,流动人口相比 2010 年已经增加了69.73%,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发达城市,选择租房生活成为打工人的必要选择,虽然是租房,但是他们还是想要更舒适更合自己喜好的租住环境, 所以,除标配的家具之外,会选择购买一些额外的家具产品,以提升生活品质感与便利性。本次毕业设计正是面向租房人群,设计一款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行搭配功能的可拆装家具,包括一款基本型与三款延伸型,以期望通过家具设计一定程度上提升租房人群的租住生活水平。
导师评语:
作者经过多次实验,最终确定竖向直杆以插接连接螺母,螺母以正反两个方向旋接固定于横向板材之上,形成稳固且方便拆卸的三维结构,以此巧妙地实现可拆卸、多功能、模块化的设计初衷。潮宇的设计从实用性、可行性上,对家具的可拆卸结构和便携方式进行了富有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作品介绍:
我国使用竹编容器盛物的历史由来已久,古代人民将竹子劈开制成篾条, 再将竹篾进行编织做成竹编容器用以盛物,最早的竹编容器什么都盛,随着盛物需求的增加,细分出专门盛放梳妆化妆用具的盛具,妆奁变应运而生,在我国古代妆奁不单是女子使用的器物,男子渥发也会用到妆奁,到了宋代,妆奁还象征着女子出嫁时的财产。如今妆奁早已失去嫁妆这层含义,现代人称之为“梳妆盒”、“首饰盒”,依旧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器物。我的毕业设计“竹编妆奁产品设计”从用户饰品收纳的需求出发,结合传统竹编工艺进行竹编妆奁产品的再设计,将竹编纹样结合妆奁产品的造型设计;将竹编材料与金属材料相结合进行设计实践。
导师评语:
佳佳爱竹,除了设计,还动手制作。选择竹与木材尤其是金属搭配,是为了突破竹编制品通常给人的刻板印象。从竹与金属关系的处理上来说,竹编妆奁不同于现有制品的“包裹”方式,而是采用“编织”的“传统”方式, 以取得新语意;从形式上来说,制品的形式与其提篮原型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即在似与不似之间;从传统竹编工艺活化的角度而言,不失为有意义与价值的探索。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