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理享·家·生活租赁住宅国际方案征集竞赛入围作品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2034

由宁波万科企业有限公司主办,世界建筑杂志社组织的2021理享·家·生活租赁住宅国际方案征集竞赛,要求在给定的宁波具体项目背景基础上进行设计,结合新政策的落地,根据对不同居住客群、模式的分析推导出不同的户型单元,提出未来新型居住模式或户型分隔的探索性设计方案。本次竞赛评审组委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了评议。初审由建筑、规划、住宅设计研究的学者,专家,实践建筑师组成的评委,针对“空间体验”“创新度”“空间灵活度”“可实现度”四个方面对所有提交方案严格认真的打分,于2021年11月15日选出得分前15名的方案。

此次线下终评会定于2021年12月6日(全天)于宁波万科公司本部举行。

初评入围作品

按报名编号排序

A001

可移动的家

参赛编号:A001设计者/设计团队:林瑞/山而设计工作室

亮点阐释:房子虽租,但生活需精致;标准如下:

拥有1.8米大床可以赖床,

拥有1.5米沙发可以躺平,

拥有独立淋浴间,

拥有浴缸可泡澡,

拥有化妆区美美拍照,

拥有独立衣帽间,

拥有现代厨房设备一应俱全,

拥有清洁区等。

A006

自然生长

参赛编号:A006设计者/设计团队:陈智航,丁晓娜/凌致建筑设计

亮点阐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树木的亦由一颗种子起始。在未来,建筑可由一个基本单元粒子起始,按人们的使用需求生发,进行多样化的定制拓展。以模块为基础,根据需求,在多样空间里自由生长。在时间的长河里自由变换空间。

A008

家外之家

参赛编号:A008设计者/设计团队:张浩、孙书剑/15 Studio,王鑫

亮点阐释:在均质轴网里规划的多元私人空间之外,一个模糊私人与公共边界、营造丰富交互体验的过渡空间被组织出来——家外之家,将人们从传统居住空间的孤岛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的安全感中分享私密,探索后疫情租住模式的新的可能。

A021

理享绿洲

参赛编号:A021设计者/设计团队:李瀛洲,赵熠萌

亮点阐释:我们将视角聚焦于面临更多租房困难的城市新青年,试图设想属于这些人的一种回归基本快乐的未来生活:在这里,租赁住宅以最小的建筑面积与免费的自然提供每位住户以一种低成本的品质生活。在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平台之上,自由、平等与互助可以自然发生。

A025

后疫情时代全生命周期租赁社区畅想

参赛编号:A025设计者/设计团队:王吟秋,郑思雨/站直青年

亮点阐释:房价居高不落,疫情反反复复,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较量,你还要坚持多久?也许,你寻找的不过是一些温暖,一群共同生活的伙伴。全生命周期租赁社区,让客居他乡的我们从容而归,在社群的大家庭里找到归属。
A029

家之枢纽

参赛编号:A029设计者/设计团队:李珊珊,车映雪,孟宇凡

亮点阐释:设计“家·枢纽”将居住、共享功能垂直穿插。居住部分是极具适应性的基本模块,模块切分、组合可形成丰富多变的套型空间。共享部分涵盖社区文化、养老托幼、创新创业、康体健身,旨在为各类居民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
A036

多功能租房

参赛编号:A036设计者/设计团队:刘昌励/三川建筑事务所

亮点阐释:错层住宅充分利用空间,容纳更多向阳租户。外立面每四层为一组,上层出挑,为下层遮阳。地面层、屋面层和北向每两层的敞廊为多种邻里空间。户型外区高内区低,兼顾采光与通风。多功能租用模块可灵活组合成各种家具。
A042

园居——租赁公寓3.0时代居住模式探索

参赛编号:A042设计者/设计团队:谭鑫鑫,刘潇云,彭贝

指导教师:金秋野,朱渊

亮点阐释:受古典园林丰富的层次空间启发,设计借助九宫格的空间架构,分析园林的虚、实体和过渡空间,得出三种空间基本构型,再转译为现代住宅中的居住、共享和暧昧空间。同时通过家具墙体一体化设计,满足全生命周期的使用。

A051

住宅综合体

参赛编号:A051设计者/设计团队:张逸群

亮点阐释:设计提出了住宅单元概念,覆盖从单身公寓到三代同堂多样户型,实现住宅可持续性和全周期性;垂直立体集中整合共享空间,最少干扰,即便在极端疫情管控下仍可提供开放;建筑绿化无处不在,确保“每户一棵树”的原则。
A058

The intimacy & The public——用可变生长的过渡空间控制私密与公共的人际交往距离

参赛编号:A058设计者/设计团队:李力维,贾晋悦,张彩阳

指导教师:金秋野

亮点阐释:本设计面向宁波初入社会的23-35岁青年群体,探讨了租赁群居情况下,青年群体随自身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际交往距离需求,通过插入可变生长的过渡空间,协调公共与私密,结合个性化定制,为每位租赁者带来舒适与便利。
A059

自定义居室

参赛编号:A059设计者/设计团队:石俊杰,王佳乐

指导教师:金秋野

亮点阐释:本设计弃用传统住宅的功能房间划分逻辑,将居室设定为固定的“主要生活空间”和灵活多异的“补充空间”,二者以被服务和服务的关系设置在一起,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有机组织,结合模块化家居来实现高度实用的租赁住宅。
A066

What is Home?——何以为家

参赛编号:A066设计者/设计团队:张诚、张子和,魏斌

指导教师:金秋野

亮点阐释:家从不是万丈高楼里一个个户型,家=人+房子+自然,是其总和。它带来的是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们可以随心所欲调整房子布局,不必担心因此露宿街头。可以在院落里休憩,迎接自然的风花雪月。当然我们也有难忘的人,也渴望稳定的人际关系,我想正是这样,才会有心安处!即是吾乡!即是吾家!

A102

FAA

参赛编号:A102设计者/设计团队:陈泳全,姜忆南/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亮点阐释:本设计将租赁住宅设定为限定租赁双方行为边界的居住模式。尝试“基本功能空间+适应性空间”的居住户型,实现建筑体系的标准固定与持续可变。通过公共空间、玄关、储藏、核心功能、阳台等空间的精细化设计提升居住品质。
A130

代际共居养老模式下的共享住宅设计研究

参赛编号:A130设计者/设计团队:郭岱,刘梦佳,李书冉

指导教师:宋祎琳,宗士淳

亮点阐释:“什么是共享?

当青年遇见银发长辈

我走出了你的智慧,你走进了我的青春

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才知道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玖楼》

本设计对代际共居养老模式下的青银共享租赁住宅设计进行研究。

A131

基于功能复合的共享住宅设计研究

参赛编号:A131设计者/设计团队:王冉星,张雨,耿凯璐

指导教师:宗士淳,宋祎琳

亮点阐释:本设计通过研究“复合+共享”居住模式的历史沿袭性,对复合居住模式、共享居住模式、空间组织进行探讨。结合艺术村落多元群体共居与创作居住功能混合的背景,以艺术家为适用人群进行艺术公社设计,提出功能复合型共享住宅的设计策略。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