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2日 分类:竞赛资讯 浏览量:5142

助力双碳目标,以“阳光·低碳社区”为赛题的20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于2022年1月10日召开终评会,揭晓获奖作品。本届竞赛首次采用实地建设和概念设计结合的方式,选择西藏班戈县青龙乡东嘎村低碳社区实地建设项目和“零碳社区”的概念设计项目。竞赛共收到有效作品149件,经过三轮评审激烈角逐,由崔愷院士领衔的国内外顶尖学术专家组成的10位评审专家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八名。其中,重庆大学提交的《藏街隐屋》作品获得实地建设项目一等奖,厦门大学提交的《归源谷》作品获得概念设计项目一等奖。

图片

实地建设项目一等奖作品《藏街隐屋》

2021台达杯竞赛主题围绕国家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贯彻落实能源利用转型,推动低碳社会发展、建设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将低碳、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社区建设中。评审表示,《藏街隐屋》从规划和建筑方面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做了积极响应,内外商业街区设计巧妙,屋面针对性的对太阳能进行多种形式的利用。《归源谷》设计非常有创意,将城市垂直农业与建筑巧妙结合,打造包含能源供给、水循环、绿化、交通的零碳技术体系。

图片

概念设计项目一等奖作品《归源谷》

本次台达杯竞赛围绕“阳光·低碳社区”主题,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城市和乡村建设中寻找“低碳社区”的路径,使得太阳能建筑成为可供观摩、可经受使用检验的建筑实体,让社会大众可感知、可体验这些示范建筑,推动清洁能源等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让科技走进生活惠及民生。西藏班戈县青龙乡东嘎村低碳社区实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为集居住、旅游接待为一体化的低碳社区,竞赛要求参赛者在给定的竞赛用地范围内设计文化广场、商业街区、牧民定居住宅及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12000㎡左右。“零碳社区”概念设计项目则不设定具体地点,要求参赛者在世界范围内任选城市(可真实存在或虚拟假定,但应符合物理规律),打造300m×300m的零碳社区,满足1000~3000人在社区中的居住与工作生活。

本届竞赛终评会采用答辩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展示作品设计内容,也能够使评审专家能综合评价竞赛作品。10日上午,进入决赛的18个团队在线上通过图像、文字、语言与视频等多元方式展示阐述作品,并回答终评会现场评审专家组提问。专家们在关注作品设计与技术应用创意的同时,注重设计与技术应用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10日下午由崔愷院士、杨经文博士等十位国际评审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连线,历经3轮评选和讨论,最终选出本届竞赛的综合奖作品共计74项。

图片

竞赛线上终评会主会场

本届竞赛的评委团队阵容强大,包含国际专家组:马来西亚汉沙杨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2016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杨经文;澳大利亚科技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勋章获得者、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Deo Prasad;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Peter Luscuere。国内专家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钱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黄秋平;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仲继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宋晔皓;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冯雅;AECOM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这些重量级评审专家为竞赛作品把关,确保了竞赛的学术水平。

20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台达集团独家冠名。竞赛自2005年开赛以来,累计吸引了全球9345支团队报名参赛,组委会共收到提交有效作品1873件,竞赛的获奖作品深化设计后,已有5项作品落实建成,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面对刻不容缓的气候变化形势,应共同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作为行业智慧的共享平台、新能源应用服务平台、获奖作品的实践平台、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低碳理念的传播平台等作用也日益显著。组委会将继续深化竞赛的平台作用,期待更为精彩的后续活动。

图片

评审专家与汇报小组合影

附:20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奖项 ID 作品名称 单位 成员 指导老师
一等奖

(实地建设项目)

100506 藏街隐屋 重庆大学 李睿晨、何嘉琦、谢冲、冉铖李、王文轩 张海滨、李臻赜
一等奖

(概念设计项目)

100373 归源谷 厦门大学 田琳琳、姜丹、王公睿、许烁钰 石峰
二等奖

(实地建设项目)

100291 风下旅人 南京工业大学 王远航、席斌、蔡天舒、潘鹏宇 薛春霖、罗靖
100479 光的致意 西北工业大学 李文强、张一鸣、杨敏敏、谭景柏、张入川 刘煜
二等奖

(概念设计项目)

100332 与海共舞 华北理工大学 王岳、边新元 孙嘉男
100551 能源控制实验站 浙江工业大学 黄佳怡、倪子璇 仲利强
三等奖

(实地建设项目)

100320 光·窖 重庆大学 丁阳权、冯磊磊、龙泓昊、冉大林 周铁军、张海滨
100376 格桑社区 河南工业大学 杨新哲、姚其郁 张华
100424 故土·亲尘 南京工业大学 严凡辉、高兴、唐超、邓棋 刘强
100485 向阳 重庆大学 田彬、吴凡、张栩峰 周铁军、张海滨
三等奖

(概念设计项目)

100296 疆域零城 东南大学 徐明昊、李帅杰 杨靖、李丹
100355 巨构社区:律之海 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阮立凡、郭艳春、何强、颜端帅 高杨、刘晓峰
100361 生生不息 浙江大学 潘翼舒、华颖、张彦彤、赵宇杰、陆文凯、李志伟 罗晓予、高峻
100546 衣聚·宜居 广州大学 潘烨成、潘珏宜、郑宇豪、朱倩婷 席明波、万丰登
优秀奖

(实地建设项目)

100015 暖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武玉艳、高新萍、

杨晴、巩博源、张莹

陈景衡
100054 寨心·光·聚 北京建筑大学 李昊雨、范青楠、张雪彤、秦宇航、黄文哲、赵谦祥 俞天琦、丁光辉
100069 伴日——低碳社区综合体设计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远林、阎丽伊、王慎薇、刘佳、张偌涵 高力强
100072 引璨流光 天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赵时、张玉琪、郭嘉钰、周文宇 刘家伟华、张伟亮、侯万钧
100100 念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李婧、李玉盟、齐琪、

蒋东霖、李敬良、桑弘翼

李晓丹
100118 向光 福州大学 张嘉倩、曾雅清、林凯思 王炜、赵丽珍
100129 藏进太阳里 河南工业大学 郝旌潮、胡梦娇 马静
100140 沐光 河南工业大学 韩楚玉、王璐 张华
100148 藏纹新译 福州大学 余宜冰、张颖晖、周益萍 邱文明
100238 藏时风光 新疆大学 王珂、黄志铮、张朔、朱紫悦 塞尔江·哈力克、艾斯卡尔·模拉克
100276 阳起风落 昆明理工大学 张浩然、刘梓涵 谭良斌
100288 "沐"色·“阳”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秋儒、张岩、陈文霜、杨晋 何泉
100352 行寻圣湖,游居光筑 南京工业大学 张子裕、许碧康、宁娇荣、蔡雨辰 胡振宇、王一丁、薛春霖
100358 坛城·融光 东南大学 杜舰、姜雨、邓立瑞、

赵雨濛、林子琪、葛祎明

沈宇驰、王伟
100371 光环·藏腔 重庆大学 王妍淇、张雯、凌嘉敏 周铁军、张海滨
100382 回聚 福州大学 陈彦儒、陈潇语、李匀思 邱文明
100388 匡郭/织轨 山东建筑大学 刘锐捷、郑仲意、杨雪娴 房涛
100389 聚·星空之下 南京工业大学 孙之桐、肖瑶、沈冰珏、励姿玮 薛洁、刘强
100400 廊桥日暖渡游人 南京工业大学 杨华婷、吴相礼、顾迦艺、字月婷 林杰文
100407 风拂经轮 新疆大学 冯慧玉、宋俊慷、李砖砖、刘西南 滕树勤、王万江、潘永刚
100412 风回-路转 苏州科技大学 李若天、李金洋、金在纯、邹庆泽 刘长春、陈守恭、高姗
100436 暖厅-聚能 重庆大学 杨瑞航、曾俊鸿、蒋铁 张海滨、周铁军
100476 “盒”“光”同尘——西藏班戈县青龙乡东嘎村低碳社区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世萍、李舒祺、卓金明、许浩川、周超超、苏湘茗 李涛、张斌、朱新荣
100498 风涌墙阻 吉林建筑大学 孙思雨、邓凯元、刘乃歌、李祎平、张淑婧 赫双龄、周春艳
100514 万物生 河南工业大学 罗雪松、王珍 张华
100569 碳固·能转 重庆大学 高博、朱可迪、罗犇 周铁军、张海滨
100574 融合社区·阳光市集 华南理工大学 兰良建、梁今浒、张俊哲 王静
100586 斯贝阔罗 湖南大学 刘奕辰、徐子牧、邓紫岚、康旭东、吴伯超、周浩 徐峰、严湘琦、彭晋卿、李洪强、周晋、肖坚
100591 轮回之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小转、邵红、王奇鹏 李涛
100634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雷珊珊、梁欢、何秀敏、郑何山、雷宸骁 何泉
优秀奖

(概念设计项目)

100014 田园“彝”居——以水为介质的太阳能和风能循环系统社区 四川农业大学 宋文雯、黎德伦、王昱晴、方钦 董翔宇、陈川、张丽丽
100031 风曦 · 满居 沈阳大学 沈鑫、石广、万金波、

朱梦龙、王雅萱

赵雪峰、孟晓雷、滕凌
100038 归园·田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赵嘉诚、张尚书、桑弘翼、王嘉宇、李吉福、陈雨鑫、宋怡 李晓丹
100041 三“R”零碳太阳能社区 天津大学 曾婧 刘刚
100108 零碳社区 沈阳建筑大学 谭福利、葛云凡、王俊杰、孙欣欣 赵钧、高德战
100197 零碳·侗寨 广西科技大学 吴起霖、莫静梅、郭孔洋 叶雁冰
100220 浅草托岳 三江学院 陈俊安、舒宏达、刘旭、杨豪广、张佳峰 焦自云、金方
100245 后疫情垂直社区 郑州轻工业大学 曹屿 李晓阳
100274 城间一绿 西北工业大学 韦海璐、宋郭睿、张锟、袁家硕、曹瑞、段恒玮 邵腾、王晋
100275 芯 社区 西安科技大学 王奕文、曹宝贵、叶文杰 孙倩倩
100293 零荷博益 浙江大学 徐珂晨、沈奕辰、吴浩麒、姚双越、孙竞超、王子煜 吴津东
100299 零社模方 天津大学 马成俊、曹梦莹、杜照怡、纪雨辰 朱丽、霍玉佼
100304 城市地衣零碳社区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陈文博、昂媛媛、叶一帆 郑利军
100317 流动之“环”——基于智能化平台的意识型零碳社区设计 郑州大学 高樱嘉、郑钰杭、杨雨欣 付孟泽、吴迪
100322 缝合·社区——大理零碳社区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 刘潇天、李佳骏、陈曦玥、韩志琛 李伟、刘魁星、刘婺
100324 森之谷 西安交通大学 郭龙、岳文茹、郑潇莹、王球锋 王宇鹏
100326 生土楼"埂与生" 合肥工业大学 朱占威、陈果、沈曦煜、方阳开、王涛 王旭
100353 共享办公 南京工业大学 陈悦妍、谢燕婷、华蓓蕾 郭兰
100372 不期而“寓” 南京工业大学 于洋、顾他一、吴一舟、滕苏彦 薛春霖、罗靖
100380 江风摇巷 三峡大学 吕诗祺
100386 绿意·环生 广州大学 李莹莹、林绮琪、陈伟霖、谈浩然 席明波、万丰登
100406 纳兰住集·向阳而居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夏凡、王璐瑶、王端阳、蒲云云、孙子璇、乌润 杨春虹
100416 叠榭•回环——基于空间重组理念的能量自循环零碳社区设计 福州大学 殷一心、李思静、郑宣亮、徐雯芳 吴木生
100463 生长工厂 南京工业大学 黄灿光、张逸凡、魏然、张华振 林杰文
100480 旧城新衣——基于岭南湿热气候的广州老旧小区零碳改造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 庄霖、岑劲衡、倪立巧、王小瑜 林正豪
100504 何不归故里 山东科技大学 孙培竣、吕希萌 王雅坤、郭清华、夏斐
100550 阡陌交通 北京交通大学 刘时羽、覃泷莹、陈香合、孙钰洁 周艺南、董玉香
100563 "厂·能"零碳社区 广州大学 刘和靖、吴达逊、罗雨晴、蔡晓莹 席明波、李丽
100611 告别孤独的零碳社区 ——基于“共享”理念的定制化社区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聂大为、杨喆雨 陈易
100632 “芯”院里——基于碳中和视角下的社区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 王子璇、张敏 李岩学、高伟俊、张洪恩

 

关于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一直以来,为了追求社会进步和舒适的生活,人们不断地消耗着大量能源,并习以为常。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已经让地球不堪重负。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寻找替代性的清洁能源和技术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目前人们的能源消耗习惯和观念,建立一种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正是以此为宗旨----始终关注最具现实意义的热点问题,通过设计手段和工程实践向全球传播低碳节能环保的建设与生活理念。竞赛在2005年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发起,现组织机构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主办单位,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承办单位,台达集团冠名。活动以组织竞赛的形式推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建筑、生活中的应用,传播环保节能理念。本项赛事已经成为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先后有90余个参赛国家、9345个参赛团队参赛,提交了1873项有效作品。

 

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首次组织了“中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以农村住宅和城镇办公建筑的太阳能利用为主题,向国内太阳能和建筑行业征集竞赛方案,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参赛作品87项,在业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2007年,恰逢世界太阳能大会首次在中国北京举办,此项赛事得到国际太阳能学会和大会组委会的充分重视,被批准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命名为“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两年一届,以不同的设计主题,面向全球组织作品征集活动,配合世界太阳能大会定期举行。受国际太阳能学会委托,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常设于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首次由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冠名,主题为“太阳能与我的家”,竞赛面向新农村建设和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应用太阳能等热点问题。共有44个国家的900个团队注册;最终收到提交作品201项,作品涉及中国、美国、英国等来自四大洲的16个国家,初步构建了国际太阳能建筑技术学术交流平台。

 

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结合中国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以“阳光与希望”为主题,于2008年7月开始向全球征集农村“阳光小学”设计方案,共有33个国家的1024个团队注册,最终收到提交作品204份项,作品涉及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5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3月完成作品评审工作,并在2009年6月开始根据一等奖获奖方案,由台达捐款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付诸建设,并于2010年投入使用。

 

201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居住焦点,以“阳光与低碳生活”为主题。进一步探索太阳能建筑技术在现代人居中的应用,寻求低碳环保而不失舒适的绿色生活方式。最终收到了183项竞赛作品,这些作品整体水准较高,大多具有创新意识。延承了上届竞赛的做法,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的一等奖方案“垂直村落”经过完善和深化后,由台达出资,在苏州同里湖畔实地建设成真正可居住、并整合台达楼宇智能化系统和能源在线系统的智能绿建筑“中达低碳示范住宅”。

 

201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开展的中德公共建筑节能项目为基础,关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青岛海慈医院为样本,将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绿色建筑技术充分地运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让太阳能焕发建筑的生命力。共有12个国家的665个团队注册,最终收到提交作品102项。

 

2015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聚焦新农村建设,以 “阳光与美丽乡村”为主题,设置农牧民定居青海低能耗住房项目和农村住房产业化黄石住宅公园项目两个赛题,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希望将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于广大农村建筑当中,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本届竞赛共有12个国家的1232个团队通过官网进行了注册。竞赛组委会收到德国、巴西、意大利、加拿大、埃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提交的参赛作品265项,其中有效作品250项,这也是提交作品最多的一届竞赛。目前,农牧民定居青海低能耗住房项目的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获奖作品已经在青海省湟源县兔尔干村完成建设。本届竞赛首次实现多个获奖作品组团式实地建设。

 

201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聚焦“养老服务产业”这一命题,以“阳光 • 颐养”为主题,组委会分别选取陕西西安和福建泉州赛题,针对生态颐养服务中心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希望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手段,整合适宜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让太阳能为建筑带来永续的能源的同时,为老年人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便利、绿色的新生活。共1193个团队通过竞赛官网进行了注册,竞赛组委会收到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提交的参赛作品239项,其中有效作品232项。

 

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聚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激活各种乡村资源,通过研学基地、驿站等多种载体,提升乡村发展的附加值,走好乡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设置两个赛题:河北兴隆暗夜公园星空驿站项目和浙江凤溪玫瑰教育研学基地项目,针对驿站和研学基地进行设计,竞赛吸引了全球936个团队报名参赛,组委会共收到提交作品200项。

 

202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以“阳光·稚梦”为题,落实国家推动城镇居住区幼儿园建设、着力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的政策,以幼儿园建筑为平台,将生态、绿色的理念融入到学前教育中。通过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景龙幼儿园和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建设兵团牧场幼儿园及服务中心两个赛题,共有来自全球1200个团队注册,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瑞典、日本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境外注册团队18个,收到英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235项。

 

该项赛事的作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影响力持续扩大,平台效应日益突显,正逐步成为行业智慧共享、新能源应用服务、获奖作品实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低碳理念传播的综合平台。

 

相关:

20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202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名单

202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阳光 · 颐养”201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揭晓

201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