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二年级《综合设计认知》课程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8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487
综合设计认知
Comprehensive Design Cognition
课程导师
李卫 宋尧 张文超 郎启越
制作老师
陈思
“综合设计认知”是传统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为顺应时代多元融合的必然产物。该课将诸多设计元素融会贯通,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技能,并意识到相互的关联性。这种基于未来复合型人才的训练方法遵循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倡导自主研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鼓励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脚踏实地、乐于分享。此课程以贯穿八周的“光的艺术”发光装置创作为主线,同时穿插了侧重综合设计表达的“智慧设计”课题;以及在一系列材料工艺讲解之后的照明产品解构分析两个训练模块。此课借鉴STEAM体系加强了原理、材料、结构、造型与逻辑的训练;融合了工业设计、视觉传达、媒体影像、艺术与科技等方向的基础知识;着重学习了构思草图、二维呈现、三维推敲、效果渲染、结构设计、模型制作、设计宣传等技能。
综合设计课程面向全专业出口方向的学生开设。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设计学科发展出了如系统设计、社会设计、创新设计与危机设计等新兴方向。今天设计正参与到越来越多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设计师正逐渐成为各领域中的创变融合者。“综合设计认知”课程是对当下设计学科创变融合趋势的回应。在课程结构设置中不仅加强了综合设计原理、材料、结构、造型与逻辑的训练,更融合了艺术科技、电子电路、视觉传达、影像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参与到发光装置设计这条主线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了探索、实验与迭代能力,并能够将想法与解决方案落地实践。从而能够在今后更好地参与到复杂设计问题的解决之中。
在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启发上,课程前期采取双线并行的模式。李卫老师着重以发光装置为主线,向学生们介绍了光的原理、材料和结构,并逐一针对同学们的装置构想进行了多方面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李卫老师强调:“发光装置的制作结果固然重要,但同学们应该以过程为导向,掌握制作产品或作品的基本思维、逻辑与迭代技能,并在今后运用到各专业方向之中。”
宋尧老师则以“智慧设计”为主线。他以生活产品为出发点,从痛点挖掘、用户定位、设计创意、二维呈现、三维呈现等方面着手,对同学们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宋尧老师就设计方法与个人设计案例进行了多次分享。同学们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设计定向与定位方法,并能够使用手绘与软件进行二维表达、三维呈现。
长期以来,教学团队一直在探索如何更深刻地向学生讲述设计中的材料、结构知识。以往的教学中常使用图片与影像向学生进行传授,这种讲述方法较为缺乏生动性与深刻性。在本次教学中,郎启越将这部分知识分为塑胶、金属、电子电路、机械结构四个板块分四次课程讲授,并在每个板块中结合长期以来收集和整理的实物材料进行生动阐释。
例如在塑胶材料知识板块的讲授中,工业生产中的过程制品被搬到课堂。同学们能够在触摸感受实物材料的同时听取知识讲解,因此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塑胶、3D打印、注塑、吸塑、吹塑等方面的材料与工艺结构知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注塑与吸塑工艺是学生们以往较难具象理解的部分,本次课程中独创性地将微型注塑机、吸塑机搬进课堂进行了聚丙烯注塑、聚碳酸酯吸塑实验。
创新的基础是对前人知识经验的充分认知。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地探访、参观、交流等方式学习所关注领域知识与经验。并在作品制作中不断尝试与迭代。在课程前期的装置构想阶段于灯饰城进行参观调研以了解各类光源的发光方式与原理。课程中期制作方案确定阶段于制造工厂参观以对各类现代数字化加工方式具有初步认知。在工业园的参观行程中,厂区负责人带领学生们参观了立式铣削加工中心、精雕加工中心、数控车削机床、放电加工机、线切割成型机、立式注塑机与卧式注塑机等设备,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物品为学生们进行工艺讲解。
在前期的知识讲解与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对发光装置制作方案进行优化。装置制作期间,老师鼓励学生们在共同的车间中完成制作。在公共空间中,学生们在日常交流的同时互相学习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在关注学生运用“屏面工具”的同时,更着重培养学生关掉电脑、卷起袖子运用“实体工具”来落地实现的能力。课程中特别对电子电路、开源编程进行了讲解,部分同学使用Arduino开发板与各类传感器完成了发光装置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陈思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校内可供使用的加工设备,并对同学们进行了设备使用安全培训
结课展开幕后,课程导师与全体学生重新坐下来对八周课程进行了总结。同学们逐一分享了心得体会并针对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在轻松的氛围中,课程导师认真了解了每位同学的兴趣与个人发展规划,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能够将课程所学应用到各个专业方向之中。
特别感谢以下老师、同学和企业对本课程教学与汇报展的大力支持:
老师:张欣荣,刘星伶,陈卓,薛天宠,陈华,车静
视频:严天泽,满晨,常雨晴,王宇郑
视觉:罗家俊
参观企业:
广东新特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朱陆军先生
北京金辉华阳照明设备有限公司陈菲女士
三河市双田模塑有限公司孙兆国先生
产品设计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次转变。尤其当今社会环境与结构体系较以往变得更复杂、更多元、更快速,解决问题的视角需要更系统、更全面,所以与以往相比,当今产品设计方向更强调处理社会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果以前产品设计是改善功能、创造器物、营造氛围,那么现在的产品设计就是提升体验、创新生活、营造舒适。由于其复杂性、关联性、协作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且研究领域要更加深刻,所以其价值会更大,同时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扩大知识的边界,运用更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方法,梳理清晰问题脉络,通过前瞻地思考、敏锐地发现大胆地突破、严谨地推敲、不断地实践等环节的探索,最终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产品设计方向的核心是培养既能从大处着眼关注社会痛点问题,又可以聚焦寻求有效解决途径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