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研究生毕业展 | 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国家形象设计研究、智慧型城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870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今年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
Design Criticism & Curatorial Studies
01

《“翻译-用图像达成共识”线上展览策划》

作者 / 巩毅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邱志杰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以“翻译”为主题、“字典”为结构,呈现了艺术家们站在“后东方主义”视角下的社会观察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图像转译。由“字典”的版式归纳出一套网格系统,导入外形模糊却又可以相互印证的文字以生成展览的视觉形象。字典的编排结构和网格系统执导着展览的作品陈列与叙事线索,形成一场以“视觉形象”为规则的展览。
导师评语
巩毅同学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中注重实践,在毕业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将自己本科所学的平面设计知识与研究生阶段的策展知识进行了融汇与整合,呈现了一种基于虚拟线上技术的新策展模型。希望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他可以继续保持敏锐的观察与独立的思考,迎接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宋协伟教授

02

《136m²》

作者 / 刘诗阳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邱志杰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线上展览,以本人在燕郊地区136m²的居住空间为建模基础,邀请李嘉易与向梓綦两位央美附中09级同窗,以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双重身份,共同参与展览策划及创作。展览中三人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完成了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毕业前夕三人因生活和创作需求,再次回到燕郊。此次展览意在讨论当下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环境问题,以及艺术家策展人,在非传统空间中进策展实践的更多可能性。
导师评语
在《136m²》的创作中,刘诗阳将她在策展学科的学习与自身实践紧密结合。她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中踏实认真,既保持了艺术作品的持续创作,又在策展学科中不断探索,最终在毕业阶段,导出了结合其自身实践的论文及毕业作品,希望她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精进,找到她心中关于艺术和策展的“答案”。

——宋协伟教授

03
《重返凉亭》作者 / 马奕奕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邱志杰教授、方振宁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替代性空间是尝试对系统的补充,允许系统内不能或不愿做的展览或创作发生。

我希望结合研究与个人创作,看替代性空间,如何在常规艺术生产暂停的当下,组织游击式的策展与交流,继续生发多元化的空间实践。

导师评语
《重访凉亭》《出神录话》系列作品,是难得的拥有可生发性、可持续性的创作项目。体现了马奕奕的研究与视觉转化能力,针对当代艺术策展特别是展览史上重要的替代空间展览创新性地利用多种视觉方法,从“概念”、“话语”到“物”的转化,将历史片段与当下个体感受重组,是艺术与技术的碰撞。叙事的结构、空间的营造、展示的方式、多媒介的调度都是策展人在策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节点,从中激发有价值和深度的连接点。同时,作品通过自学自写微信小程序,能够更专业地通过问卷的编写采访艺术工作者,既具有当下现实意义又具有研究价值。

——宋协伟教授

04

《“突突突”/TU TU TU》

作者 / 王梦涵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邱志杰教授、方振宁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世界,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无论是战疫,还是战役,又或是每个人自己的战场,都为这个时代赋予了一个“战斗”的标签。在这种紧张的情形下,时尚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本展览基于tufting这一创造美好并具有一定减压功能的时尚艺术活动,以虚拟策展的方式,通过时尚与当今社会问题的对话来引发思考,透过生活中的普遍之物去发现时尚,寻找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独特之处。

导师评语
《TU TU TU》从社会问题的视角,提出时尚观点,经过王梦涵的客观分析与总结,以Tufting这一时尚艺术活动作为设计元素,运用设计策展的方法,形成了便于手机端观看的时尚展览。并从时尚是努力创造美好以满足人们内心渴望的心理需求层面,展开了更深入的探讨。该作品体现了她作为美院研究生基本的专业素养,以及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取得更好的成绩。

——宋协伟教授

05

《传呼机手札》

作者姓名 / 赵卓夫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邱志杰教授、方振宁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入口

《传呼机手札》展览基于对策展性的思考和对物质的关切,对具有日用品、消费品、设计品三种属性的传呼机进行研究,从实质性、时间性和文化性纬度构建对于传呼机的全景认知。借传呼机窥视其背后蕴含的物人关系及其折射的社会图景。将物质文化研究中的物质性与生活中的过时之物传呼机结合,完成了从物质本体出发,并融入策展性思辨的实践。
导师评语
针对当下国内设计展览策划方式和呈现手段略显僵化的现状,赵卓夫同学通过从物质文化研究中提炼的方法论与策展性相结合,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设计展览的物质性策展策略。他选取了充满复古年代感且位于时代聚光灯之外的渺小之物—传呼机,为其作史,从实质性、时间性和文化性三种纬度构建了对传呼机的全景认知,唤醒人们对于传呼机的记忆,挖掘传呼机背后所承载的物人关系和社会变迁,完成了一次较有创新性的策展实践。

——宋协伟教授

06

《升维现场》

作者/ 于笑(香港)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邱志杰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入口
展览通常是多态的并永远处于形成的阶段,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生产性空间,而是意在提供一个可供思考的语境,它们多为长期的、开放式的、非中心的、研究型的,通常具有多层次的实现方式,一种不同于既有展览“结构”的形式。此外,这种动态系统给观者创造了无数的链接点和相遇点,正是这些汇聚点激发了新的可能性。它引发了不同的参与方式,以及一种聚集不同能量和实践的方式,同时,它所激发的反思性与批判性,有助于推动策展人、创作者、观者重新思考自身在策展过程中的角色与行为,是一种不断进入当下密切相关的迫切议题的动力。
导师评语
《升维现场》体现了于笑多维度全面地针对当代艺术策展,特别是线上虚拟艺术展览的叙事性构建问题展开分析。创新性地综合利用多种研究方法,从“物”到“事”的叙事转化,存在于感受之上,依托于现实之下,是周遭事物的重组,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对于策展人来讲,更像是在创作一场沉浸式的交互作品,主题的内涵、作品的选择、章节的划分、空间的营造、宣传的方式、媒介的介入都是策展人调度的手段,从中激发更多叙事的可能性。每一个调度“参数”背后又有着各自细分的属性,将这些“参数”调整贴合于展览的立意,这应该正是展览向公众传达多元化的叙述方式,研究的同时体现了对多面性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背后交织复杂因素的理性梳理和批判反思,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研究价值,愿此能够可持续发展。

——宋协伟教授

07

《溯·源》

作者 / 刘思婷(台湾)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邱志杰教授、方振宁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以溯源为主题的原住民性策展策略方案,从伦理视角提出价值的传统重构、身份的叙事转向、和文化的多样并置的三个策展方向。以原住民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策展立场上进行物、边界、形式和场域的传统重构研究;以原住民符号化身份和去符号化身份的策展视角上进行族群、性别、立场和称谓的叙事转向研究;以原住民文化危机和文化多样的策展内容上进行历史、传播、社会和诠释的多样并置研究。不同于以往大众对原住民文化及原住民性策展内容的定义,重新诠释原住民文化和原住民性策展策略,讨论原住民艺术在策展话语下的现状和紧迫,为未来的策展领域中的原住民文化和艺术引起重视和关注。
导师评语
刘思婷通过在台湾地区出生及成长经历,结合自身生活接触及详细研究台湾原住民艺术相关资料,以原住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研究台湾原住民艺术发展和演变,从策展的视角结合原住民性、伦理性和原住民艺术历史发展问题,提出“非原住民”的策展人该如何用伦理性的视角重思、叙述原住民性议题的策展策略方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话题,对于该方向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宋协伟教授

国家形象设计研究
National Image and Vision Research
01
《五谷视界》作者 / 张作哲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程可槑教授、余丁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东汉赵岐在《孟子注疏》中对《孟子·滕文公》五谷的解释为“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在五谷千年的孕育之下,华夏大地诞生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五谷具有植物属性,也具备了文化属性和国家属性。然而如今物质过剩,人们逐渐变的五谷不分。五谷视界展开了对平凡谷物的思考,利用其植物属性的特征,采用视觉手法将五谷符号化。以五谷为窗,开启不同角度的文化视界。
导师评语
《五谷视界》将五谷作为切入点,展开了对中华文化的探寻。以五谷的植物属性为基础,以小见大,探寻了五谷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与国家属性。管中窺豹地探讨国家形象视觉符号的建构路径,选题具有研究意义,也富有挑战性。同时,通过对于五谷历史和中华传统古籍的理解,融入自己的创新理念,运用亚麻布和环保纸张设计制作了实体书。作品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体现了一种代代相传却温故知新的艺术创作精神。

——宋协伟教授

智慧型城市设计研究
Design Research on Smart City
01

《似花园》

作者 / 张葆頔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韩涛教授、常志刚教授、靳军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植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是见证地球活动和城市生态系统、历史与当下环境危机的“活化石”。本作品通过研究植物的进化史、建立时间维度坐标系,进行灭绝与濒危植物的数字艺术图像设计,进而将图像融入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之中,使其形成公园的数字景观,给现实场景提供了沉浸式、可交互性与创新性体验,并且分别从生态复原、形态再现和技术呈现三个维度诠释“似花还似非花”。

导师评语
张葆頔在《似花园》作品中通过对植物进化史的研究,将其分为四个重要时代进行灭绝植物和生存环境的数字化再现,利用虚拟的数字植物多维度地探讨植物作为地球文明、城市生态以及技术发展变化的见证。作品将数字艺术图像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生成智慧公园虚拟景观,为公园现实场景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当下技术发展热潮所带来的人工数字图像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对比与思考。

——宋协伟教授

02

《城市之外》

作者 / 张琛媛

导师组 / 宋协伟教授、韩涛教授、常志刚教授、靳军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以本人在剑川县一年的的美育实践经历为基础,以人类学调研与社会实践为方法。从文化,社会,技术三个角度对当下乡村美育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通过多媒体装置,将剑川县的山脉与我的记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乡村天际线,一个可能存在于任何城市之外“非地区”的诞生。
导师评语
《城市之外》体现了张琛媛对当下乡村振兴问题的关注以及对问题背后交织复杂因素的梳理与研究。结合本人长达一年的乡村美术教育实践经历,既具有现实意义又有研究价值。从文化,社会,技术三个角度对当下乡村美育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该作品体现了她的思考能力与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的参与到了国家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中。

——宋协伟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