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研究生毕业展 | 机器人科技与艺术研究、生物艺术与科技研究、媒体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332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今年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Research on Robot Technology and Art
《模仿游戏 | Imitation Game》作者 / 李杭
导师组 / 陈小文教授、吕品昌教授、姚燕安(外聘)
王选政教授、钟栗铎(外聘)
《模仿游戏》是一件借助PoseNet人体姿态识别算法从而学习人类肢体语言的机器人装置艺术作品。作品主体是一个婴儿形态机器人,它可以识别并记录观众的肢体动作,通过算法驱动电机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数据集的拓展和算法的迭代,它将跟随观众学会更多的人类肢体语言。这件作品试图以这样一种戏谑的方式和荒诞的游戏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机器智能背后的技术伦理问题。
李杭的 “模仿游戏” 来自于他对机器学习的哲学思考:何为机器人的意识和情商?作品的魅力就在:“她”不是机器人,而是隐喻和神话(本雅明笔下的当代神话)。李杭塑造了一个我们似乎不得不收留的“孩子”,就像我们第一次从护士的手中抱过来自己的亲生孩子,我们怀疑:“这是我的孩子吗?” “模仿游戏” 是人类的镜像,在她的面前,我们可能会自恋、自问或者是自责……李杭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提出科技伦理问题。
——陈小文教授
Bio Art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守护者》作者 / 富裕
导师组 / 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
姚璐教授、Clive van Heerden(外聘)
每个人所接触到的第一批微生物是来自母亲阴道的乳酸菌,它们守护着婴儿的初生。同时,自然中的微生物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土壤细菌对缓解人类的负面情绪、维持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装置中培养了来自母体的乳酸菌,塑造了女性的身体,并与土壤并存。视频展示与装置相应的母体与自然相结合的虚构场景,营造作品体验时的沉浸感。此时,“守护者”不仅代表了微生物,更映射了母体与自然身份的重叠。
富裕的《守护者》无疑是一件有启示性的生物艺术作品——制作精美,材质浪漫,内涵丰富,锋利却又藏而不露。在此,精美被用来作为策略:将观众带回遥远的,抑郁伴随着哀悼的分离。法国哲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她的著作“Black Sun”这样问道:“美丽之物是不是在毁灭和战争之后仍旧返回,以证明死后有生,不朽是可能的?”《守护者》回答了克里斯蒂娃的提问。
——陈小文教授
《仲夏夜之梦2222》作者 / 张羽洋
导师组 / 费俊教授、陈小文教授
姚璐教授、Clive van Heerden(外聘)
200年后,草木萧疏,人机混沌,那时的拉山徳或许是仿生人,密林早已荒芜,那个植物崇拜的时代,仅存的圣花被机器奉养,它神秘的花汁是人类信仰,化解着矛盾冲突,人类贪婪挣扎着汲取汁液,仿佛亵渎神明。作品由植物、营养液、植物生长灯、纱、沙、红外感应、树脂、金属、亚克力、电机等材料构成不同线索,用装置呈现一场实验戏剧,以生态观纬度建构莎翁《仲夏夜之梦》的未来演绎,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与技术的纠缠关系。
作品以未来视角重新解构并演绎了2222年的《仲夏夜之梦》,引发对人类、科技与自然之间日益加深的共生关系的思考。与原著中所描绘的诗意化的自然景观不同的是,在那个自然生态已经毁坏殆尽的年代,植物成为了被膜拜的对象,一出人类缺席的既浪漫又苍凉的荒诞戏剧正在上演,由金属构件、液体器皿、机械手臂、充气装置、神圣光环等支离破碎的物体所构建的“演员们”,与带有自然意向的虚拟图像共同营造出一种既未来又蛮荒的生态情境。
——费俊教授
Research on Digital Media Art
《心流|Flow》作者 / 陈昊男
导师组 / 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靳军教授
疫情时代下,居家隔离已逐渐常态化,作者试图基于心流理论的动态影像进行艺术创作,针对居家隔离者,通过数字媒体的手段将家中常见的7个场景转化成沉浸式影像空间,并结合自然疗愈法中的自然、冥想、音乐等元素,启发和引导隔离者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着眼于可期的未来愿景,减轻消极情绪的侵扰,改善隔离者的情感体验,以保持更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流|Flow》体现了陈昊男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问题背后的疏理及反思。基于全球疫情所带来的隔离问题,从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及自然疗愈法等角度出发,通过沉浸式动态影像创作,带给觀者新的心理情感体验。
——程可槑教授
《酸糖 | Sour Candy》实拍虚拟现实交互影像(VR MV)
作者 / 张炜晨
导师组 / 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作品以实拍技术在VR媒介的应用为研究。通过论文中对VR影像叙事方式的研究结论,创新性地将具有电影视听语言的实拍素材置入三维空间,利用VR媒介的交互与沉浸等特性,为用户带来奇异的视听体验。克服了实拍影像缺乏空间性的不足,弥补了当前VR影像的缺乏叙事性和叙事方式的问题,挖掘媒体艺术在VR媒介的新可能。
从论文到毕业创作,张炜晨保持着明确清晰的研究方向,在视觉和导演风格上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酸糖》作为一部探索型的虚拟现实影像作品,围绕音乐、舞蹈、多维度空间叙事呈现,展示了作者对虚拟现实与实拍影像融合的研究,也尝试了融合性沉浸艺术在当今“元宇宙”语境下的新活力。他的辛苦努力为构建混合型虚拟现实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难能可贵。
——靳军教授
《混生园林 Hybrid Garden》作者 / 何聪进
导师组 / 费俊教授、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
混生园林Hybrid Garden尝试去构建未来不同系统之间的共生关系,作品由数字仿生植物、数字媒体景观、机械物理仿生植物、和自然植物构成。作品呈现出一种未来生态修复的设想,即便人类消失后这些系统还会维持生命。混生园林也在映射着当下生态被数字化包裹的情景,同时在表达一种数字生命系统之间的共生是否也是未来生命的一种共生方式。
作品中构建的这座乌托邦式的混合生态园林,更像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合成生态实验场,在这里,数字生命体和自然生命体在形成相互滋养的关系,数字苔藓在物理的石头上生长,数字媒体景观为自然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数字花朵盛开在物理的草地上,草地上放养的是无人机。作者通过营造由真实自然和数字自然混合而成的混生自然景观,来展开对于合成生态系统的伦理思考。
——费俊教授
《迷人的热度 | Social Data Fervor》作者 / 刘桂羽
导师组 / 费俊教授、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
作品通过一套可穿戴装置以及实时数据捕捉和远程交互方式建构了身体与社交媒体数据的“物理”链接,穿戴者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热度能量被实时的转化为物理身体能量,包裹身体的柔性装置随着信息热度的升降而膨胀或收缩,形成了对身体的挤压或释放张力,与此同时,身体对装置形成的反馈又会反向影响着一个同时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化身,激发出虚拟与现实、化身与肉身之间不断持续的能量循环。或许,抛弃作为固定身份形式的具身“自我”,并不意味着身体应摆脱它的器官,而是要重新组织为身体赋予意义的方式。
日益数据化的信息社会正在重塑与重建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数据信息是否应成为后人类身体的必要组件?物理肉身与虚拟化身的边界是否会被打破?人类象征物理身份的具身性“肉身”与指代虚拟身份的离身性“化身”是否可能耦合出一种新的身体?作品试图以后人类的视角来重新思考为身体赋予意义的方式。
——费俊教授
《一公里——九十年代儿童娱乐虚拟展览》作者 / 段书亭
导师组 / 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以从家到学校的一公里路径为切入点,将路径当中的所见为核心展开设计,两点一线的路程中呈现的是小城中儿童的生活状态。游戏娱乐是关于童年的集体记忆,也是小伙伴之间情感的纽带,更是自我与他者的联系。在这条路径上,作者设置跳皮筋、打沙包、拍画片儿、滚铁环、露天电影等娱乐环节。设置观众做为观察者,一路上观看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作品展示游戏在过去的某种状态与参与者的情绪,试图回答童年的集体记忆是如何形成的,反映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及精神面貌。
段书亭的创作以她对空间展示的驾驭与媒体艺术紧密结合。尝试一个VR方式的数字沉浸展览作品,把九十年代的儿童娱乐印象主题,通过游戏、空间、集体记忆串联起来。不仅完成对回忆的重组,也是对物体印象的全新构建,虚幻与现实空间,场景沉浸与观众亲临融合体验。以游戏曾经存在带来切身感受,给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带来直观冲击。既具有现实感受意义,又有跨领域融合的研究意义,形成新的数字展览方式和体验进步,希望继续深入探索。
——靳军教授
《“我”在哪?》作者 / 顾唐铭
导师组 / 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从论文到毕业创作,顾唐铭的选题关注当下技术发展对于整体社会,特别是对媒体艺术实践的影响,同时,技术媒介的变化使得身体在行为和感知层面具有一定的物质化消解现象。对于身体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转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作品以引导观众与观众之间产生互动,通过不断调整和修正技术路线探索观众的多维度体验空间,唤醒观众对人与人、个体与其所在群体关系的思考。
顾唐铭的创作选题关注技术发展中的社会成员,她一直尝试展现近些年技术媒介超速发展下,引起人们原本正常的身体与感知机能在逐步被弱化的现象,即所谓的物质化消解。她的研究与创作都在展现人们相互间的关联效应,构成了利用技术语言展现当下问题的艺术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作品引导观众之间产生互动,强调了唤醒观众对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思考,最终要问是技术使人进化还是退化?
——靳军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