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研究生毕业展 |时装艺术研究、首饰艺术研究、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116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今年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设计是基于人们需求基础上的衍生,AI构架下,立足于多维度时装设计的思考和计算机的技术演化,迭代出变化多种式样的服饰。为探索新的可能性的实验性作品。
元徕同学的作品《衍生》不仅是她人工智能身份的表述,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对时装设计可能性的一次探讨。设计基于计算机“跑”出来的效果图,进一步演化成视觉可变的时装。其设计作品是一组可以在“穿着者”不变的情况下,衣服自行演变并呈现多种视觉效果的实验,完成虚拟时装特殊的多维状态的设定。在今天虚拟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吕越教授
《文》作者 / 郑程元
导师组 / 吕越教授、李宁副教授、强勇教授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浪漫,传承与创造,璀璨与时尚。《文》以汉字之象,制以服装。以汉字“春乐富贵福寿喜”的“音形意象”进行模件化分解与服装语言解构。“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文”与“服”是文明的传承见证。字中有意,服中有象,以服装演绎文字,承载喜悦,以文乐衣。
郑程元同学的作品《文》有感于汉字之美并承载着智慧与浪漫,基于对汉字的视觉拓展,将文字解构成衣服的裁片,完成以文字的外观为服装的轮廓,文字的语意为衣服背后吉祥含义的作品。她巧妙地结合了汉字的特点达成了她设想的“字中有意,服中有象”的设计。完成了对“传承与创造,璀璨与时尚”的探讨。
——吕越教授
《重返新世界|“START GAME”》
作品规格:14*9*10cm;3*2*8cm
作品材料:铜、树脂、锆石、电子元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重返新世界|普通建筑》
作品规格:12*13*33cm,1*1*4cm,1*2*cm,4*4*6cm
作品材料:铜、银、树脂、锆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重返新世界|房子与旅馆》
作品规格:28*5*32cm,1分55秒
作品材料:电脑屏幕、银箔、黏土、锆石
《重返新世界|房子与旅馆》
作品规格:28*5*32cm,1分55秒
作品材料:电脑屏幕、银箔、黏土、锆石
《重返新世界|胜利条件》作品规格:1分34秒
作品材料:视频
作品来源于介于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中的首饰的思考,借由大富翁卡牌游戏的形式来体现参与者对于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的彼此侵占。大富翁游戏又名垄断,1904年伊丽莎白玛姬受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的启发设计而来,游戏玩家通过购买土地收取租金等方式迫使对手倾家荡产,获得最终胜利。借由游戏的逻辑,对首饰的创作逻辑展开新的设想。当首饰的佩戴行为从桌上的首饰游戏走向屏幕,走向城市,真实与虚拟之间构成了首饰更庞大的空间和尺度。作品构建的是一个无限大的虚拟空间,不仅是物理层面的实体构架,而是一种人在虚拟空间所搭建的关系。
陈冠男始终坚持以有质感(真材实感)的设计实践来贯穿于整个“虚拟媒介时代的首饰设计研究”。系列作品“重返新世界” 由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既是四个平行的自言自语的独立之作,也是可以像作品4.把作品1.2.3.贯穿叠套成一件的整体之作。游戏手柄,在这里成为虚拟与真实的连接器,让一个游戏引出了虚拟和现实杂糅的新世界。有扭曲的墙体、穿透的楼板……有意而为之的数字算法的错构,还有一件件源于生活却异于现实、造型怪诞又饶有意味的虚像实体,为我们构建起可以穿越的时空和不断循环的虚拟与真实。作品语言切换丰富、多变,颇具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实验精神。该系列除却对虚拟媒介创作理念的探究,最动人之处还在于被视频中用作“道具”的首饰及“场景”的建筑,那里的每一件实物都令人心生欢喜。
——滕菲教授
作者 / 霍霓导师组 / 滕菲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瓶·戒|Vase·Ring》Part1 1-10
尺寸:7.3*2cm/6.5*4.3cm/8.4*4cm/8.4*6.1cm/11.5*4.4cm/7.4*2.8cm/8.9*4.7cm/6.1*3.7cm/9.5*5.5cm/8.3*4cm
材料:银、珍珠、锆石、树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瓶·链|Vase·Chain》Part2 1-3
尺寸:长80cm
材料:银、锆石
在当代背景下,空间已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容器”,而是人类生存的途径,一个完全开放、充满想象的空间。作品以花瓶为切入点,以容器作为原型的机制相联系,从花瓶内的虚到外在的实,从内部空间到其外形,作品都从无限的、固定的,以笔者设计的一种方法,借由几何式的解构,发展出可以无限变化的形态。
霍霓注重日常生活容器元素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对容器作为创作元素在首饰中应用与转化的呈现方式及潜在的东方哲学意味颇感兴趣。凭借从容器不同层面及维度提取节点或轨迹设计制作的首饰,成功地将通常不可触及的虚空场域得以反转。作品《瓶·戒·链|Vase Jewelry》是以花瓶为例,用首饰语言对虚空间进行转化及重现的一个不错案例,同时它也为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滕菲教授
羽毛是来自“天堂的碎片”,在一些佩戴羽毛首饰的部落中,羽毛代表与天空的连接,他们认为羽毛是来自天空之神的旨意,具有独特的感知能力,当一个人佩戴羽毛头饰时,便能和灵魂进行交流。作品由身体感知出发,佩戴者与自然共同参与其中,选取羽毛为身体创造感官的延伸,并结合自然的声音通过触觉和听觉带领身体来感知自然,探寻身体与自然的无形对话。
司晓桐试图从对感官的研究出发去寻求首饰中的听、嗅、触觉的感知体验。通常对首饰文化的研究往往注重于视觉上的描述和解读,从而忽视了首饰中其它维度的感官体验。她以羽毛、竹子、砂石为基材创作的《风中 水上 云里》,通过以自然元素的命名来强化身体感知自然的语境。在原始部落的传说中,羽毛用以连接天空,承载了空中之神的旨意;羽毛在为身体感官的延伸助力,用砂石装入竹节以撞击出水的韵律,透过身体的舞动去聆听云里飘来的对风的絮语。
——滕菲教授
作者 / 胡贝导师组 / 滕菲教授、李湜(外聘)、周洁(外聘)
《1.2米 | 1.2 meters》作品规格:20.3*25.7cm
作品材料:Arduino,交互感应器,丝绸,尼龙,软电路等
《1.2米 | 1.2 meters》
作品规格:2分21秒
作品材料:Arduino,交互感应器,丝绸,尼龙,软电路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1.2米 | 1.2 meters》
作品规格:20.3*25.7cm
作品材料:Arduino,交互感应器,丝绸,尼龙,软电路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1.2米 | 1.2 meters》
作品规格:20.3*25.7cm
作品材料:Arduino,交互感应器,丝绸,尼龙,软电路等
2020年全球疫情以来,人与人之间保持社交距离成了生存新常态。但我们渴望超越“1.2米”的社交距离, 让生活回归原本的自由自在、坦然相对,《1.2米》的灵感来源于此。这是一件智能交互时尚配饰作品,有多种配戴方式。当配戴者与友人、路人之间小于“1.2米”社交距离时, 交互感应就会由暗渐亮, 伴随着的节奏婉如呼吸, 观者可以理解为一份友善的提醒,但更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律动的温暖, 如生命之光点亮我们的心灵。
胡贝在思考如何通过智能时尚佩饰的交互体验设计来提升佩饰的情感传达。作品“1.2米”的交互感应装置,强调人与人(而非人与物)交互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她在探究智能时尚佩饰交互功能与审美关系的同时,还在关注社会问题,思考疫情时代的社交距离与人类的情感需求。形态大方的佩饰,由暗渐亮的节奏与呼吸同频,演绎出缩短社交距离所带来的光亮会给人以心灵的温暖。鼓励人们走近彼此,收获温暖。
——滕菲教授
作者 / 王明雪导师组 / 滕菲教授、李湜(外聘)、周洁(外聘)
花与首饰在历史中的共生关系使花无法逃脱“美”的牢笼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工具。我希望从个体记忆出发,将“生花”的过程当作散文来书写:反驳虚伪的故事、击碎刻板的印象、剥开被美化的苦痛,以粗糙而朴素的劳作呈现野蛮的、锋利的、不息的、复杂的花。并将佩花的行为视作与花的对话,使被话语覆盖的花获得重生的可能。
王明雪一如既往地热爱着她的自然花园这个主题。在选题为“佩花——花形首饰与身体佩戴的研究”中,展开了前期对中国传统花形首饰的梳理与研究,后期藉“生花”系列的创作实践对花、首饰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在当代重塑,有了更深刻的思辨。在七件系列作品中《野草》与《璎珞》最具意涵。前者是她把自己被困于上海疫情期间的头发剃掉,将它们一股一股接攒成两米长的草绳样,意在诠释它不再受困于将死的身体,回归质朴的自己。后者通过对波伏娃的《第二性》108段笔记的反复研读与抄录,她领略到略显晦涩的文中蕴含的能量,将抄录的文字融铸成六瓣花形的璎珞中并佩戴于身,去体悟“觉醒的力量”。在我看来她似乎借“生花”的行为在完成自己成长过程中一次精神的蜕变、人生的觉醒。
——滕菲教授
Wear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sign Research
作者 / 宫一宁导师组 / 费俊教授、陈小文教授、滕菲教授、吕越教授
现代家庭植物培养基质中参杂了大量的工业甚至家装通用材质,此时,泥土不再是自然的泥土,人造物也不是自然的威胁,形成了一种源于日常的合成自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环保与生态材料往往是由易降解为目的设计,而在现实中,混合的状态成为日常,甚至更优。作品试着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面对侵入日常的,人与自然深度共生的可能性,探讨植物和人类身体之间建构具身性共生关系的可能,通过将智能感知、人造材料与植物培育相结合,可穿戴装置创建出附着于身体的、人植共生的可持续动力循环系统,身体的行为成为植物灌溉的动能,而植物的培育又能为人类带来情绪调节等自然能量。
人类一直依靠植物提供氧气、食物、药材、美化、材料,植物的生存能力,是包括人类的任何动物都无法比拟的,植物在日益反自然化的人工生长环境中也表现出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附行》这件可穿戴艺术作品探讨在人类世语境中人与自然深度共生的可能性,通过艺术与智能科技、生物科技结合,人的肉身和培育在人造材料上的植物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交互关系。
——费俊教授
《虫态|State of The Insectoid》作者 / 苏扬
导师组 /
滕菲教授、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吕越教授
动物比人在自然中存在的更久,他们给智能穿戴设计领域很多启示。技术的发展似乎逐渐使我们远离真实的自然,而智能穿戴正融合肉身成为我们的“器官”。人类对自然的迷恋是进化遗留的本能,或许我们在反思技术规训身体的同时是否可以利用技术的加持使肉体重返自然。虫态身体,思考利用智能穿戴构建身体与自然的连接。
苏扬于“再野化生态修复理念在智能可穿戴设计的应用研究”中,创建了她的“虫态”。她试图借由身体的延伸物去更紧密地链接自然,通过人与虫的角色转换去强化或扩展人类日渐退化的触角与感知体验。从该选题的论文到重塑身体的智能可穿戴物,都在努力地警示我们,人类在享用美好与便捷之际,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滕菲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