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思想·综合设计系 | Graduation Exhibition of Design
发布时间:2022年7月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008
综合设计系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Design
综合设计系创立于2003年8月,是中国美术学院为应对设计教育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与拓展,所作的前瞻性战略部署。综合设计系的创立,既是对现实多元复合设计命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未来设计教育需求不确定性的主动筹谋。综合设计系立足本土人文家园,着眼全球视野,怀抱美学与科学信仰,以“东方整体观”为学术根基,践行跨界综合的大设计观,探索高效的系统设计与有温度的生活世界之间的融合与平衡,构建开放的可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01
生活里·对谈副院长成朝晖
LIVE +DEPUTY DEAN
“回到生活的本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此刻的生活现场”
成朝晖:我理解的“生活力”是一种生活动力,让生活充满生机;生活力,亦是让生活保持新鲜;生活力,更是让生活时刻充满动力与活力。如何从综合设计的视角重新认识和应对“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呢?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生活力”就是希望我们回到生活的本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此刻的生活现场,思考生命的真谛、生存的意义、生活的善意……探寻我们生活的当下以及未来生活的诸多问题。并且通过多维度、多元化的设计语言来解析与阐释对生活的理解,表达和回应生活的需求、社会的问题与时代的召唤,探索社会意识和生活变革的新的可能,不断以先锋的姿态开辟设计崭新的面貌。在时间绵延中,人们愈发知晓存续生存的技能,在共融中探索共同生活的变革。设计与生活现场、日常情境息息相关,不仅深入衣食住行赏用玩的设计运用,同样也激发每位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切身体认。“生”是生命的活力与能量,“活”是实践的行动与创造。“生活”是自古以来个人的体认,是获取知识与设计创造的基础,埋身于手机屏幕的年轻人的确有些忽略了自身对于生活种种的体认,“生活力”主题和要旨正是昭示学生们要关注对人间生存烟火、百姓生活悲欢的关怀,希望这个主题可以唤醒你我,并且延续和蕴籍着对他人与远方、万物与生命的深切共情。
Q2您认为综合设计具体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人们获得或者激发“生活力”,又如何将其实践到设计教育中?
“着眼设计与其他领域的联结和互动平衡关系,培养融通人才”
成朝晖:培养有“生活力”的学生,聚焦东方智慧语境下的当代生活态,在整体性、层次性、渗透性、开放性的宏观基础上,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培养有“生活力”的学生。鼓励学生可以能动性地具备生活体认的经验、现实社会的理解和设计实践的技艺,从人、事、物、场、境,包孕着对世间烟火和百姓生活态的朴素关怀,以及关于人、事、物、场、境间的内在联动与逻辑关系。强调事物客观存在的形式与方法,解决问题,担当责任;使人间生活润泽与丰富,使学生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设计服务社会。也以此希望,学生们从“生活里”创意与设计艺术之“生活力”。从“生活里”培植学生们“向上向前生长”之持续的“生活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时,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生活的丰富多彩。丰富源于人类自身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的多样,也是变化和有联系的。因此,回应社会与生活问题的设计教育意在凸显设计的跨界合作、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与路径。如何跳脱出设计原本的单一专业,着眼于设计与自然、人文、社会、科技最新研究的连结和互动平衡关系,践行跨界人才的设计教育,如何从设计专业知识教育向人文通识教育转变,培养当代设计融通人才,是我对设计教育与具体生活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或思考。
Q3以“生活力”为主题的青艺周暨毕业展,能够为我们在这个城市中的生活提供、激发哪些方面的可能性?
“从新的视角激发与拓展多元的社会创新设计、带给城市活力的生活态”
成朝晖:如果说设计有任何力量的话,就是整合的“生活的力量”。这是疫情之下带给城市的活力的“生活态”,是激情、文化、艺术与设计共融的城市活性生活状态,带给人们活态的人文感受与体验,成就一个活跃的城市地域风貌和生活品质的内容。学生的设计作品着力于对当下与未来生活的思考与探寻,基于社会意识和生活变革的探索,虽然存在着不成熟性与实验性,却从新的视角激发与拓展多元的社会创新设计,带给城市与文化新鲜的活力。本届青艺周暨毕业展总计五千余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作家和学者参加,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共同打造了一场全城绽放、青春洋溢的艺术盛宴,助力杭州成为一座具有创新气氛、青春气息、未来气质的国际创意都市。由此可见,这正是一种城市文化与形象特色的“生活景”,是一种具有生活气息的浓厚景观,围绕着人类的生活环境的观察,是人对生活环境的评价,有助于城市生活本质上的联系与联动。
02
生活里·对谈系主任郭锦涌
DEPARTMENT DIRECTOR
综合设计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
Q1请问您对于本次设计学院主题“生活里”是怎样诠释的,能否解读一个具体的作品?
“虚拟与现实融合、传统与当代融合,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展开对未来生活的人文关怀”
郭锦涌:“生活里”,对于综合设计系而言,就是回到可以影响“向前向上生活”的真问题里,并尝试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之前的创作我们主要是通过各种艺术化的设计手段将不同的物理媒介进行跨界融合,这次的毕业创作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融合,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如何能够展开对未来生活的人文关怀。比如《未来“逝”界》这个作品,题目中的“逝”是消逝的逝,逝者的逝。作者基于现代生命科技的发展,通过创造出四通型的艺术装置,来存储生者的生命信息,并在生命消逝后,基于亲缘与地缘的关系在自然的环境中连接起一组新的科技山水景观。这是一个尝试回答我们终将到哪里去、如何建构灵魂的居所,如何体面的安放我们的记忆、思维和情感的实验性作品。是一件典型的具有“综合设计性”的设计作品。
Q2您觉得综合设计哪些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要,具体通过怎样的培养机制实现?
“交叉学科和跨领域的语境之内,培养从事专业研究和艺术创作的主动型人才”
郭锦涌:综合设计系培养的是具备跨专业、跨学科视野,能够从事综合设计专业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主动型设计人才。因此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解读经典艺术语言,发现最新设计趋势的审美判断力;体悟社会情境,品味生活世界温情的社会感知力;明确学习目标、理解转化吸收,灵活迁移应用的技术学习力;结合时代话语体系与媒介特色,系统表现专业成就的媒体表达力;统筹整合多方资源,管理实施艺术设计方案的创作执行力。具体我们是通过项目制的情境化教学机制来实现培养目标的。以项目制来驱动各个教学模块的自然融合,以情境化的教学场景来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无缝连接。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实现了系科内三个专业(综合设计、会展设计、色彩设计)教学模块的融通与共享,已将综合设计专业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转化成常态化的综合设计观念,使之成为可以滋养并拓展其他设计专业视野的利器,未来传统的设计专业也将不可避免的具有“综合设计性”。
03
生活里·对谈老教授
SENIOR PROFESSOR
Q1我们为什么需要去“生活里”,为什么要拥有“生活力”?
“健康、人文、艺术的生活方式,活化传统,成为社会力量的推动者”
宋建明:“生活力”是陶行知先生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概念。当年为什么提要这么提?今天高院长为什么又重提?我想其中核心的理念都是希望生活变得美好。美好的生活,首先应该建立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基础之上,又人文的温度,又艺术的氛围。只有这样,生活才不会是一个虚幻的愿景。当然,生活的“美好”感受与否,缘于人们对价值观的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价值主张就是一种“生活力”。由它在“生活里”发酵。那么,要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力”? 从中国美院的视角看,就是继续我们的学术传统: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这是国美设计学科奋斗的目标。这其实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的话题。关键词“生活”,什么叫“生”?“生”字的思考能延伸到怎样的程度?这考验着一个人的悟性。而这个“人”,也是复杂的对象,从一个生理人到心理人,从个体人到族群中人,从消费阶层人到社会界别人,再到社会管理人、乃至某种力量的推动人,他(或她)拥有的力量是不一样的。这些都和“生”有着紧密关联的“活”的状态,中文“生活”一词暗示我们:先生存再生活;要生活,就需生产,再有生意;就有资源的活化问题,生产方式问题,就需要通过技术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去活化文化与文明中的传统的东西,从而生成“生活力”。在如此这般的思维逻辑里,我认为中文有其天生的优势。中文是智慧性文字,它可以被“咬文嚼字”、可以“牵强附会”,目的是在混沌的世界中找到一条创新的出路。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辈的礼物,这套文字积淀了四千年,是智慧的传承与再生的工具。如果把“生活力”翻译成英文,味道就不一样了。这是作为一个智者进行思维与话语建构的基础,也是一种生活的推动力。
Q2对于综合设计系“艺科融合”的特点,您有什么样的诠释?
“借助技术文明的力量、意识的力量、创造的力量,形成生活力”
宋建明:综合设计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综合”。“综合”是一种协同的力量。这个力量既来自艺术,也来自科技。今天,科技已经是我们的“体外器官”的环境了。你离得开手机吗?它的电量一定程度表现为你的生命体征。一旦你为充不了电而焦虑时,你是否发现自己悄悄地被社会技术无形“格式化”了。也就是说,一个自然的生命体被技术和社会捆绑在一起了,你已经“被网络化”了。网络化的背景是数字化,数字化则有几乎无所不能的可塑性。你被信息所包裹,包括数字的艺术、数字的传媒,数字的生活,然后你就不再是“你”了,你的“心”永远被什么所牵挂?或者被羁绊。这就意味着这个时代的文明特征,即技术文明把所有人都牢牢地网在了一起。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让你有一份觉醒,有一个独立的思考。现在的同学们的毕业设计,其实还是在做实验,离市场还很远。反正你们还年轻,迈出校门之后一切都会变得现实起来。但无论如何,你们都需要很清晰地知道 “我在哪”,这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在哪”,而且是时代意义上的“在哪”、文明层面的“在哪”,以及文化意义的“在哪”。这里所说的文明指狭义上的文明,也就是技术文明、数字文明、网络文明、智能化的文明。生活力的“力”,并不是指一个人的“体力”,而是说,你要借助文明的力量,也就是“艺科融合”的力量,此外再加上你意识的力量、创造力的力量,所有的“力”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生活力”。
“打破边界的专业、为问题存在而生的专业、每个方向都应有独特之处”
宋建明:当时创建这个系,是因为我看到了现实学科组织的僵化。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旗帜鲜明地逃避,说“这不是我们专业干的”,而且还很得意。这我非常看不惯!不是说设计就是解决问题的专业吗?可是这些问题咋没人解决?那么是否存在着设计专业外的“专业”呢?这就是像中国美院这样的院校的学科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把那些“没人管的领域”集中到一个可以打破边界的“专业”来对应,因此综合设计系就在这个背景上诞生的。综合设计系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有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验和学术积累。但是,它还有与我的初衷相悖的地方。有一点我是比较固执的,那就是设计必须要解决问题。设计和纯艺术的分野边界在哪里?其差异就在于是否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 “综合艺术”与“综合设计”的专业差异就在于前者不解决现实问题,而后者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并且要借助工程的方式加以解决。原因在于“设计”存在的理由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专业。这是基本功,考验着设计师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水平。但现在同学们整天痴迷电脑,忽视观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这个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变成了“没问题硬编出问题来”,那么提出的问题都是“伪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电脑和新材料的酷炫来遮蔽本质;一些老师们也热衷于表面效果。我不认同这种方式的,如果问题不清楚,解决问题的路线图也不会清晰,需要纠正“为了热闹而存在”的现象。
而今,综合设计系将面临着被整合,在我看来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现实存在着的问题是否有“专业”去解决。这才是根本。每个专业应调动自己特殊的能力,比如色彩专业就不能做得不如平面设计、染织设计;会展专业不应与室内设计和环艺雷同。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科带头人需要看清楚“我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Q1当下日常生活的重塑,可能会引发设计教育某些方向上的调整。可以分享一下您在设计教育方面的想法吗?
“有机融入生活日常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挖掘中华文化美学思维的本土教育”
章之珺:春夏之交,中国全域直面危机,每个人都感受到来自疫情的威胁,期间我们一直在受害者与制造者之间转换着角色。既然是“反思”,就不应该再唱赞歌重蹈覆辙,需要潜心地思索是危机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设计”出了危机。当西方的机械革命与现代技术发展不断定义着设计的概念与内涵,而东方与自然融合共存的思想一直支撑着我们的生活,自身血液中流淌着的文化精神维系着千年的生活理念。现在的各种的“排名”“接轨”,让我们省去了多少劳作,“拿来主义”更为我们减少了多少”积淀”与”积累”的辛苦与负重。但当我们现在真要拿出自己研究出的中国式模式时,却如乞丐身上的补丁,漏洞百出不能遮体。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盲目追求科技附加的同时,对自身文化美学的挖掘与整合运用更是势在必行。但是,我反感“伪民族”的浅薄与粗暴,它是对中华文明的亵渎与调弄。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应把中国文化美学中的寓意再现于思维、呈现于手上,让心平于自然之中,重新唤醒全民对自身民族的一种美学自豪感。
Q2如何看待“危机"中的综合设计专业,作为多年实践者谈一谈您的想法?
章之珺:综合设计专业成立以来,至今已有16年,最初立足于中国美院,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广受注目的设计专业,多个院校也相继成立类似专业,在此情况下,综合设计专业本身如何进行总结与思考是一个非常需要做的工作。它应该是有纵横两条线索架构的专业,一个是时代性,另外一个是自身专业的视野。它的专业视野就是需要我们把艺术设计所划分的各科专业形式打破,用广泛的视角观察整个社会发生的现象与问题,从中找到自己的设计命题。十几年的教学探索,每一步都是关照当下中国的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开拓的育人成果有目共睹。在与外国设计院校的交流中,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法与手段上得到相互共识,学生在选择进入国外高校继续深造时,专业知识结构与思维训练得到高度认可,学业上实现无障碍接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际艺术设计教育建立了对接的关联性。综合设计教学本身在中国设计院校中曾是个新生事物,有过迷茫与无助,但我们坚守与时俱进,不断的教学探索与其经验沉淀让它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学生用他们的眼光视角与设计语言,对当下社会性问题深入思考阐述,表现手法上彰显了在设计上的综合把控能力:以概念为先,以主题带设计,以表现需求带方式手段。现在的综合设计专业顺从学院学科调整,相信今后它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中国设计领域必将有它的定位。
04
生活里·对谈学生代表
STUDENT REPRESENTITIVE
Q1你是如何看待“生活力”这一主题并最终确定自己的毕设选题的?
王治军:当听见这一主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活力、生命力。随后在看待这一主题时,我将“生活力”拆分为 “生活”以及“活力”,同时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以老城街巷的视角出发,发现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存在老城街巷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街巷的活力丧失等一系列问题,从而确立毕设选题。过去我生活在老城区中,记忆中的街巷被夷为平地,虽然现在的大拆大建逐渐变少,提倡城市微更新,但老城更新还是过于依赖市场机制,商业化严重,遗忘了城市的生活本质,更没有恢复老城的活力,使得人们对老城以及日常生活的记忆慢慢消逝。所以我的毕设作品以“循路明心”为主题,是想延续西小路历史街区的城市记忆,同时在历史街区的活化基础上,提取其文化基因并进行设计转译,为老城街巷空间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吴程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迸发青年人的活力与思想,亘古穿今。青年人向上的精神与力量是永恒不变的。当我看到生活力这个主题的时候,想到王阳明心学“本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即以心为本的哲学立场、“致良知”的道德信念和“知行合一”的践行工夫。王阳明的心本立场最典型地表现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意,心外无善”这组命题。结合生活中的青年智力,青年活力,知行合一的生活状态,以平面化的设计语言转移阳明心学的主题内涵,通过平面传递能量。
“多维度的设计转化、应对当下生活的同时延续过往的生活记忆与特色”
王治军:通过这次毕设,结合当下现实生活,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疫情的蔓延等等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应对当下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延续过往的生活记忆与特色。“生活力”是我们在各种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同时也包含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相应的环境场所以及地域文化等综合的构成。吴程程:经过老师的指导,毕设作品应结合街巷空间的实际问题,以现存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前提,以历史文化的传承为导向,将人与城市空间有机联系起来,并将传统空间与时下的流行文化相结合。对于综合设计的理解则是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宽广且多元的跨学科设计模式,融合多维视角,用系统、综合、现代的方式来看待设计问题。综合设计是综合性、多维度的设计转化,不拘泥于单一形式之间。借由阳明心学的故事转化,将哲思图示化、故事化、语言化、通俗化。
Q1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自己毕设作品的诠释吗?
“怀揣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不断进行创新创造、通过科技实现更高维度的探索”
陈沁玥、沈辛竹:生活涵盖了我们所处世界的各个方面,时间上跨越了古今未来,空间上跨越了每个地区,然而生活一词又比其他所有词语更富有人情味,似乎通过这个词能感受到人们生命流淌着一样充满力量。生活是一切设计想法的基础与来源,不同的元素、不同的灵感都与我们的生活相关。只有对生活保持思考与热爱,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创造。具体到毕设创作,我们选择的是从“生”与“活”这个概念进行思考,生命的诞生、存在,延展开来就联想到生命的逝去、消亡。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可以遥望未来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改变后,我们对于“生”和“活”的认知是什么,与此相对的对于“死”的认知又是什么。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思考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逝去后会如何存续的问题。在深入去思考调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如脑机接口这样的科技革新改变了人们对于生命的认知,让生命可能不再局限于肉体,而是能将人的意识数字化以达到生命、灵魂的永生。我们的作品只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一种创想,但就像百年之前的人想象我们今天的生活一样,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创作了这个作品,虽然只是从设计学生的角度比较理想化的一个概念设计,但我相信,在未来人类真的可以通过科技实现更高维度的探索。
Q2完成毕设之后,对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什么新的认知?
“感受生活,通过观察自己身边的美,把它转化为自己创作的根基”
陈沁玥、沈辛竹:通过毕设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感受生活的重要性,现代人忙忙碌碌,似乎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缺少了对于生活的热情,每天一样的生活让人们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但其实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其价值,每一个瞬间在时间长河中都有其意义,需要我们带着真诚的心去发现、去感悟。设计正是一个以生活为基础的创作职业,设计师会受到生活中物质的颜色与质感、环境的空间与氛围影响,每一个地方的设计师会带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与其生活的地区环境息息相关,只有懂得通过观察自己身边的美,把它转化为自己创作的根基,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一个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设计最终也会落脚在生活中,做设计是为了做一个让人感到幸福的设计,而设计的过程也是幸福的,每一次设计就是一次冒险,而这种勇于挑战生活的冒险精神其实就是生活力,生活力可以理解成生活带给我们感受与创作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成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而正是对于生活抱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与热忱的心,才让我们能不断探索进步,这正是一个设计师该有的状态。
Q3你对综合设计这个跨领域的学科有了更深的理解吗?
“开放、多元、综合的思考方式,联系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学科”
陈沁玥、沈辛竹:说到对于学科的价值体系建构,叶菁老师对于我们来说影响巨大。她改变了我们之前对待设计的态度与方法,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与创造。我们所学的是综合设计,老师教给我们的不单单只能局限地运用在真实的空间场景中,而是一种对于事物综合的思考方式。叶老师也一直要求我们要学会开拓视野,多学多思考,去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然后融合在设计作品之中。通过这次毕设,我们更加体会到综合设计是一个开放的专业,我们将自己对于未来科技与生命交融的思考呈现了出来,试图通过设计去尝试解决社会的问题,以综合的方式做出回答。在这次毕设展出后,陆陆续续也有各行各业的人来与我们沟通,从他们的专业来和我们探讨对作品的理解,一起设想作品里提到的未来概念。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认为这正是综合设计的魅力,它是开放的、多元的、综合的,是联系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学科。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