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2届设计艺术学系毕业作品

发布时间:2022年7月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5181

艺术设计学专业建基于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一流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建立“设计人文关怀”为内核,汲取“设计东方学”之精粹,融“艺术与科学”研究于一身,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建立“新设计史论”学科体系的发展路径。从史以物凭、论从史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出发,通过对研究信息的组织、深化创新研究的表达与实践方法的设计,探究人与物、设计与生活的深层次联系,以培养掌握研究技术、具有研究潜能的实用人才,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
Design Studies is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in building a first-class research and teaching university, with the core of "design humanistic care", drawing on the essence of "design orientalism", integrating "art and science The School of Design and Science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New Design History and Theory", with the core of "Design Humanism", the essence of "Design Orientalis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rt and Science" research.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information, the deepening of innovative research expressions and the design of practical methods, the program explores the deeper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objects, design and life, in order to cultivate practical talents who master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have research potential,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he new era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到生活中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也像是一首诗。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便将前人所搜集采录的诗集增删修订,存三百余篇合名为《诗》,并因其天籁无匹而成后世经典,居六经之一称为《诗经》。所谓“思无邪”,亦即思维正。古往今来,人民生活中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发自内心地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成就了人的意义。到生活中,身边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向前迈进,生命中所经历的人和事,那一刻热爱、感动的瞬间,是彼此最真、最美的存在。它存在于过往,存在于现在,也将永存于我们的内心。

生活应该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正如《诗经》中所歌颂的那般美好的某年某日、即时即景。但生活里也有其他种种感受,也是在与苦难、悲伤顽强对抗的生活,有欢笑也有眼泪的生活是最真实的生活。德国诗人海涅在其作品里吟诵:“我的泪水里将有无数鲜花滋生,我的哀叹化做夜莺们的啼鸣。”(《我的泪水里将有》)而尼采则称海涅赋予了其“抒情诗人的崇高概念”(《看哪这人》)。马克思与恩格斯推崇海涅,称其诗歌是“在磨练那十分需要磨练的语言”(《德法历史材料,关于德国的笔记》)。生活也因为有了磨练才成就那动人诗篇。

到生活中尽情赏味生活,生活也便成为了诗。

Into Life

Life is like a mirror and a poem.

As early as 2,500 years ago, Confucius, who liv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dded, deleted and revised the poems collected and recorded by his predecessors, and the three hundred or so pieces survived and were called "Shi", which became a classic for future generations because of its heavenly music and was one of the Six Classics. The so-called "thinking without evil" also means thinking right. Throughout the ages, people have lived to experience life, to feel life, to discover life, to observe life from the heart, to understand life, to achieve the meaning of people. To life, the beautiful things aroun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move forward, the people and things experienced in life, that moment of love, moving moment, is the most true and beautiful existence of each other. It exists in the past, it exists in the present, and it will live forever in our hearts.

Life should be synonymous with beautiful things, just like the beautiful certain day of the year, the instantaneous scene that is celebrated in the poem "The Book of Songs". But life is also a life of other feelings, a life of stubborn struggle against suffering and sadness, a life of laughter and tears is the most real life. The German poet Heinrich Heine recited in his works: "In my tears will grow countless flowers, and my lamentations will become the cries of nightingales." ("In my tears there will be"), while Nietzsche said that Heine gave him "the sublime concept of the lyric poet" ("Behold the Man"). Marx and Engels praised Heine, saying that his poetry was "honing the language that so much needed honing" (German and French Historical Materials, Notes on Germany).. It is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life that make the poems so moving.

When you go to life and enjoy it, life becomes poetry.

1生活实景的阅读2设计在场的观察3诗意生活的回应

生活实景的阅读

Reading of the

real life scenes

01异乡人The Strangers

作者:李永琪 陈奕池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异乡”和“故乡”是一对老生常谈的概念。奥尔格·齐美尔在他的《社会学》中曾提到:“异乡人不是在此前常常接触过的意义上的外来人,而是指今天来和明天留下的漫游者——可以说是潜在的流浪人,他们虽然没有继续游移,但是没有完全克服来与去的脱离。”对于异乡人而言,“异乡”是一个契合逻辑却多少有些不自然的地方,仿佛是一个用陌生的泥土,经自己之手捏塑出来的地方。异乡既对人有天然的诱惑,又激发人天然的畏惧。“故乡”又是一个分明熟悉但又正在模糊的地方,是用记忆中的时间和地点,经自己的幻想重塑起来的地方。故乡对有的人而言是渴望逃离的牢笼,对有的人而言是期望回归的家园。“异乡”与“故乡”或许只是地图上和念想里面毫厘的分差,却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情绪。异乡人的叙述,更是故乡与异乡、过去与现在、幻境与现实的叠加。设计者将目光集中在青年一代异乡人身上,并试图用设计从哲学、影视、音乐、文学等不同视角,引发异乡人群体的共鸣,唤起观众对异乡人群体的关注。

导师评语:

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曾经说道:“所有的怀旧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异乡人在他乡既有忧伤、无望和困惑,又不失真挚、善良和勇气。他们对于异乡人的身份或许感到踌躇或悲苦,也对自我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异乡人”以12位青年异乡人的生活为切入点,以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视觉表现形式为载体,通过饱含情感的文字和图像,呈现新一代异乡人对故乡、异乡的复杂情愫。

02生息SMELL LIFE

作者:周舒泓 叶知一 徐曼宁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嗅觉是人一生最初始,也是功能最丰富的感官,链接着人最直观的情感记忆。科技的发达泛起信息的巨流,愈渐强化了现代人视、听感官的体验。而嗅觉、触觉与味觉好似被信息的网络缚以无所容心的桎梏,淹没于冗杂的生活洪流。《生息》此题基于知觉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在反思当下唯视觉的设计艺术的同时,以创作团队的生活场景——校园为研究对象,围绕人的日常生活,依循人的感官,从嗅觉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的新趋势中发掘设计之力量,探索一种重新审视平常生活的新视角,找寻生活中的美好鼻观体验与诗意想象。
导师评语:在跨学科、元宇宙成为热词的当下,设计愈发关注多维感官的体验。该组作品以嗅觉印象作为叙事线索,运用视觉设计的手段与方法建构一段嗅觉体系的校园生活情感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了艺术审美“空间”,表达了作者对于嗅觉感官与情感传递的可能性思考。
03距你500米Within 500 Meters

作者:项依慧 许蕴亭 贺期鑫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距你500米”指以个体自身为圆心,500米范围内的具体距离。“500米”是现实生活中可触摸、可测量、真实的500米,它涵盖了该距离内存在的生态环境、物理产品、社会关系等所有物态与非物态。随着全球化、现代化、数据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追求“即时性”“高效率”,所有问题都可通过捷径得到快速解决与反馈,无需通过“附近”这一中间层面。现阶段的人们只关注小距离的个体自我或大尺度的宏观宇宙,在个体化与组织化之间不断拉锯、切换,却忽略“附近”的存在。这一现象打破了原有的差序格局,造成社会重要联结机制——中间组织的解体与缺失,社会原子化、个体化现象突出。

“500米”恰巧是认知“附近”的最佳距离。设计者希望通过“距你500米”重唤起人们对“附近”的关注,使人们能真正回到真实、走向生活,重建人际信任,重塑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网络。

导师评语:

作品关注当下社会原子化、附近消失等热点问题,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对“附近正在消失”的现象进行调研,探究了应对的设计策略。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手法,向社会传递附近消失的危机性,指明“附近消失”的三个阶段——“潜匿—悬浮—消失”,引导人们通过“观察—互动—融合”的行为重构附近、回归生活。

设计在场的观察

Design presence

observation

01流动的藏私Mobileprivatisation

作者:石秀文 洪钰婷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流动的藏私”(mobileprivatisation)是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指个人隐私生活随着电视普及而逐渐走向公共空间的现象。互联网时代,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征,分享个人隐私生活也越来越便捷。当下年轻人热衷于在网络上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连接感。互联网便是我们呈现日常私人生活的舞台。网络社会为人们建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使得表演者的演出更为丰富,自我认同也变得更为多样,我们需要看到在互联网舞台上逐渐崛起的角色和被掩盖的角色。但是也对我们四角屏幕以外的真实生活造成种种隐患,出现社交生活与真实生活难以平衡的现象。该作品将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理论应用于互联网社交中,通过设计引发人们关注年轻群体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以当下网络中的私人表达成为公共议题的可视化表达,提醒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享受分享带来藏私带来的情绪表达。

导师评语:

伴随着数字媒体成长的年轻一代人而言,似乎没有哪个时刻能比现在更加难以摆脱对数字媒体的依赖,尤其是现今身处的疫情时期。作品运用“拟剧理论”阐释人们在网络社交中对于日常生活的呈现,通过简洁的视觉语言探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02印象Imagination 

作者:王昕茹 李芷蔚 王晓羽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情绪有别于论证和理解的主观感受,是人对于客观世界表达反馈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情绪除了是个人经验以外,也是更广泛的社会状态。因此,我们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尝试着构建一个供当下人们于愉悦精神、放松心情亦或是提高技艺技能的涂鸦创作交流平台。在“印象”这一情绪涂鸦社区中,我们将涂鸦艺术与情感宣泄、自我表达相结合,用涂鸦的形式探讨人们情绪表达的可能性,建立个体和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机制。导师评语:

涂鸦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无关艺术创作,也无需参与者有绘画方面的专业训练;其本质是一种图画语言,组成元素是颜色、形状抑或是质地。该作品以涂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对现今人们情感宣泄路径缺乏的现状,尝试建立多维涂鸦创作交流平台,为人们情绪的公共表达探索了更多可能性。

03重复到星期八会怎样What if it repeat until Apresunday

作者:李婉清 盛欣怡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中指出:“重复只有在与那些不相等或没有等同性的唯一性或单一性的事物相联系时才是一定方式的行为。”认知边界的有限制约了我们的认识活动,如何走出认知边界?重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复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真实地改变自己的大脑。如果有什么是虚假的,那便是设想自己被改变,而生理上的大脑却无动于衷。就像收藏文章而不阅读,拥有商品而不使用,翻阅书本而不经大脑,美好的设想并非总是事物真实的未来走向。重复的意义在于,重复会拓展我们认知的边界。对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大脑和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没有什么重复是一模一样的。许多认知边界的拓展,只有经历一定数量的重复,才能发生重要的质变突破。本组作品从生活出发,以重复行为数据研究为主,对重复行为进行解读,探讨重复行为的特点,引导并改变人们对重复行为的无聊、刻板的印象,在重复中显示身体与行动的品格。导师评语:

重复行为及其造成的结果能够将观者、创作者带入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该组作品通过对重复的或具规律性的动作进行解读,聚焦于外部环境与个体感知,试图探索重复行为的模型,旨在呈现重复对于思维建构和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作品以视觉化的语言鼓励公众对于重复的努力和执着,呼吁人们关注在生活中被忽略的微小感受,对于回归艺术与生活本初具有积极意义。

诗意生活的回应

Response of

poetic life

01破茧The Decocooning

作者:王郑欣怡 刘天美 吴沛遥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工业4.0时代,信息技术日益应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诸如计算机、平板等技术人工物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物理对象,是一种独特的人造物。数字信息穿越了传统时空的束缚,成为了日常消费品,其界面成为了当代人洞悉世界的始点与终点。通过技术媒介、大众传媒与界面巧妙嫁接,互联网为我们编织了一种虚实结合、真假难分的叙事环境。无论世界如何虚拟,我们对于信息、事实的理解总归是不同的。纵然笼罩于茧房之下,个体的思考与理解互相也具有差池,无法做到千人一面。出于直觉,人总是会回归到更加真实的自我感知。此展览以蚕的形态为雏形,依次通过海报、虚拟装置、纤维纹样等视觉表现形式传递我们对当代信息破茧的态度与观念。引导人们思考在信息时代如何保持内在的丰富世界,能脱离于计算性思维,依靠感官经验,逐渐接纳技术与媒介融入于身体中,达到自我完善,形成和谐共存。

导师评语:

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公众在获得个性化信息的同时,也被缠绕、困顿在信息无形的茧房之中。本组作品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以信息可视化与虚拟装置的形式构建了“茧”的形成与“破茧”的动态过程,旨在鼓励公众打破茧房的桎梏,在大数据时代中寻找本真的自我。

02片语Book-Phrase

作者:张雨歆 郭倩 王隽妍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碎片化阅读”,指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这一概念似乎已广为人知。它并非新事物,曾经是杂志报刊上的短文,是连环画下的配字,是被拆开出租的小说册……是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阅读方式,却一度被批评为这个时代肤浅的毒药。每当人们担忧“碎片”会浅薄了我们的思想,便陷入一种谴责它,却又难以逃脱它的魔咒中。然而,在这个日新月异、与慢节奏的过去大不相同的世界里,“碎片”真的只能代表着消极的阅读吗?读完一本厚厚的名著,留在记忆中反复品味的往往是那些触动心弦的只言片语,简短而有力。阅读片段,未必不能做出深入的思考。此题希望收集人们在阅读名著部分简短段落、句子时的所思所想,将这些“碎片化”的书评整合为一本新的具有可读意义的书籍,来阐述阅读带给我们的触动、证明“片语”也有独立的价值。

或许,“碎片化阅读”有积极的那一面,能比长篇累牍的记忆更深刻。

导师评语:

“碎片化阅读”是从整到零,具有广泛获取知识的优势;对“碎片”进行整合是从零到整,在前者的优势上又拓展了深度。该作品从设计学的角度关注“碎片化阅读”,将对于名著片段的留言或简短书评,视为能够丰富书籍内涵的有效“碎片”;通过视觉化设计整合的“碎片”并非人们想象中浅薄,新书籍中有跨国的默契,也有许多人相似的人生,它们都是原著在现实中影响力的注解。这一设想与实践,探索了碎片化阅读在当前时代的积极意义。

03不绝是蓝ALWAYS BLUE

作者:李禹贝 古青禾 邹钟逸

导师:何振纪 何晓静 陈晶

作品介绍:“重复是对美好期待的实现”,它或许是我们对未知之物的不断探索,亦或是我们曾经拥有却又失去之物的重获,恢复在那些妥协中变得模糊的自我。设计,是生物对感知的亲吻。生活的诗意并非潺潺在溪水山林,而是搁浅后时钟的起止。同一个客体的生机,使语言便具有了公共象征的观念,从而产生共同语境。本展览旨在以视觉上的重复为表现形式,尝试通过展览意境的营造,讨论治愈系视觉设计与社会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观者打造畅游蓝色之境的如诗体验,可在海岸与海水的回溯往复中获取基于自身的不同感触。由此类比于身处于后疫情时代的我们不自觉地在反复疫情中希冀寻找一种诗意的栖居方式,游于海岸之间,伴随着对世界的感知将不绝之蓝融入校园,融入生活,融入自身脑海,重塑蓝色之意。正如余华在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提到的自己的经历,而我们也要坚信“只要一直游,一直游,终究会游到海水变蓝之地”。到生活中去,与设计缓缓飞向沧溟;消逝的折角,是星辰光塔的曳游;划动的沙棠,流露出盈盈的湛蓝。

导师评语:

蓝是纯洁,也是治愈的,正如克莱因对蓝的感知“蓝色是天空,是水,是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此外,该展览“不绝是蓝”题目本身即有着双重含义,一是无尽之蓝,二是无痕之蓝,展览中作品依托书法、摄影、影像、视觉设计等表现形式,带领观者一同畅游诗意世界,感悟生活的哲学与美学。若无形,便无缺,便无抵,便无尽。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