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展②
发布时间:2022年7月5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128
《万相》 作者:王钰
导师组:缪晓春、周博、王钰雯
——缪晓春教授
《混沌而生》 作者:肖作玲
导师组:缪晓春、徐彤、程可槑
混沌之初为圆,圆,亦有“源”之意味。
作品创造了一种虚拟的语境,在这个虚构人造世界中,想象力和巫术构建了一切,提供了能量和叙事源头,生命多以仪式的形式诞生,并遵循原始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崇拜法则。
我以女性身体、传统生育崇拜物为仪式场景和道具的原型符号,探索遗迹式的仪式空间与人类情感记忆的储存连接关系;仪式道具与女性身体、自然之间的连接关系。利用不同媒介在幻想世界和现实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将情感隐喻储存其中。
——缪晓春教授
《他者视角》 作者:陈露羽
导师组:缪晓春、费俊、陈小文
以跨文化和代际的视角思考21世纪被媒体景观化的灾难与其形象在人们心中的重建。911事件是第一个被多媒体实时传播的灾难事件,碎片化的社交媒体影像即刻传播个人视角的体验,双子塔的形象被铭记为毁灭的瞬间。身处远方的我们对一个城市、事物全部的印象往往是通过传播的影像构成,距离消解了在地性的真实残酷,演绎着媒体稀释的这场人类重大灾难。
用媒体素材、谷歌地图、live网络摄像头与软件虚拟生成模型结合,形成记录与虚构相间的画面,利用左右画面双声道音频,并以虚拟中一镜到底串联起所有拍摄地点,完成时长4分43秒的单屏影像。
——缪晓春教授
《风,是什么颜色?》 作者:徐佳辰
导师组:缪晓春 、廖柳钧、周子书
“风,是什么颜色?”
有一天,在给一个盲童女孩念作家安·艾珀的《风,是什么颜色》时,她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风的颜色到底是什么?它似乎可以有一千种答案,却又仿佛无从说起。我决定和盲童们一起用摄影的方式在生活中去寻找风、捕捉它的颜色。随着寻找之旅的逐渐展开,孩子们对摄影的好奇和喜爱超乎着我的预想,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镜头给出了答案,每个答案都是一个独特的灵魂。
当我们一同闭上双眼,"摄影靠的不完全是技术和视力,想象力和感受力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便浮现出来。盲童们让我感受到的,是最本质的、最赤诚的真理,也是想象力的无远弗届。
为什么盲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是“隐形”、“消失“的存在?盲童艺术教育的可能性在何处?想象力该如何表达?…… 当我走进真实的盲童家庭,这些问题遍萦绕在我的脑海,促使我们创作出了这件作品。
当我们翻动这些作品时所感受到的,谁又能说这不是风的颜色?
——缪晓春教授
《我自己的戏剧 (Play of myself)》
作者:金贤娥
导师组:缪晓春、陈小文、费俊
——缪晓春教授
《界——探讨年龄界限的有效期》 作者:鞠文悦
导师组:杭海、刘钊、周岚
——杭海教授
《镜中人》 作者:芦晗
导师组:程可槑、刘钊、靳军
用简单的黑白风格来表现缺乏娱乐的无聊生活,用拼贴的方式来表现娱乐的多姿多彩。
——程可槑教授
《人科》 作者:彭逸涵
导师组:程可槑、林彤、封帅
——程可槑教授
《红|RED》 作者:秦懿
导师组:程可槑、张文超、孙聪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作品以小红书平台为媒介,以“种草”现象和背后的消费行为作为切入点,针对小红书中热门话题进行收集、分析,将群体性消费心理具象化并返回至媒体社区,参与进互联网中。《my RED day》短片用视频日志的形式,将使用小红书这个行为进行替换。反思在消费心理引导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种草的盲从。
——程可槑教授
《网红地》 作者:徐钰童
导师组:程可槑、陈卓、王黎明
在快节奏的生活与文化泛滥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持续追求短期而强烈的刺激,在这场网络狂欢之中参与者的价值观扭曲、状态异化。我试图在创作中再现这个社会浮华背后的不安、光怪陆离的文化符号所构建的畸形社会审美以及荒诞滑稽的群体行为,从而引发观者对网红生态的思考。作品分为三个片段:“擦玻璃”、“大长腿”以及“你在看哪里”,以动画结合虚拟装置的形式进行综合呈现。
——程可槑教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