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展⑭

发布时间:2022年7月5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632

本期责任导师
潘镜如副教授、李文龙讲师

《元蛀孔 | Meta wormhole》作者:朱宏权

导师组:潘镜如、王川、封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借由“元”(超越现实边界)和“蛀孔”(时空穿梭)的概念相结合作为我的毕设作品名字,试图将自我时空穿梭的意识,在虚拟世界中复刻原型。同时我基于虚拟现实补偿论中“人在现实世界所缺失的,将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补偿”为启发。通过叙事主角元芨穿梭在元宇宙的未来世界为背景,讲述元芨窥探未来世界的灾难来激发人类对当下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
导师评语
刘慈欣在《三体》中写过:生存,从来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短片影射了人类目前正在适应的另一种生活状态,当生活和理想发生重大转折时,这个过程必然漫长且难熬。作者赋予元芨数字人强韧的意志,穿梭在宇宙浩瀚星河,似“芨”字本意芨草之强韧,生于原野,耐寒而生,寻找新生的出口。作者刻苦钻研数字创作技术,较丰富的表现了星球毁灭场景和人物内心寰宇。片尾点明主题,带给观者以生命未知的遐想和希望:或许时光不如你所愿,但请忍耐浩劫,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潘镜如副教授

《“构”真实-构建虚拟创作人

作者:郑瑞琦

导师组:潘镜如、周岚、马志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以构建虚拟创作人概念为主,本作品在虚拟偶像基础上添加设计专业要素,生成虚拟创作人。

虚拟创作人可作为艺术家们虚构的“自我”,在自己的意志之上更少成本、更少风险的进行多种大胆的尝试。同时虚拟创作人可以在疫情期间,针对因现实因素无法达成的目标进行活动,尝试配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更广泛的艺术行为。

导师评语
当下虚拟数字人风潮迭起,与虚拟歌手、虚拟模特、虚拟主播相比,虚拟绘画艺术家身份在此领域尚未被广泛挖掘。作者标新立异,以个人角色为模版,设定了具有数字设计和艺术绘画才能的创作者RIXXEL。作者敢于尝试、积极思考,选择了自媒体平台这一精准用户传播渠道,并将“窗”为主题的视觉艺术作品准确对接在一件件虚拟人物创作中,透露出疫情压抑氛围里年轻群体强烈的自我表达欲,形成一种永不离线的安全感共鸣。

——潘镜如副教授

“看我”》 作者:李欣

导师组:潘镜如、缪晓春、王钰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木子”是一款用来解析与收集产品数据的APP,用户可自定义虚拟形象。线上阅读推广博文或购物时,可以通过可视化数据(点赞数、阅读量、正负面评论)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或购买,线下扫描物品即刻通过AR集合呈现全网高频关键词。

导师评语
在利益膨胀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被虚假信息所裹挟。作者在实习工作和个人消费经历中,察觉到商品广告内容与真实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种种不良竞争,思考如何能够帮助商品建立名副其实的价值同时,使商品具有真实可靠的市场数据反馈。通过努力,她寻找到利用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作品采用手机软件和AR技术表现商品可视化信息,通过在消费现场扫描物品查询高频词,帮助消费者对商品进行现场评定和鉴别,是一款时尚个性且有市场开发潜力的交互设计。

——潘镜如副教授

THE BACKROOMS》 作者:卓玛

导师组:潘镜如、景斯阳、靳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阈限空间独特的结构和气氛会让人觉得怀旧、困惑甚至是疏离,人们看到阈限空间或身处在其中能否产生共鸣则取决于是否对阈限空间有情感依附。我采访了身边的人,收集他们由阈限空间引发的情感记忆碎片,并利用他们回忆中或真实或虚构的场景元素作为艺术参考,用数字建模还原这些微妙情感下的空间。

导师评语
疫情期间,每个人对居家空间都增加了特殊的依赖,有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会在新的氛围下产生与众不同的记忆片段。作者采访了身边居家上课的大学生,收集了生活空间中使他们安心生活的视觉要素并予以提炼,创作了后疫情时代下,基于安全感心理寄托的全新阈限空间。作品采用核类艺术怀旧风格和数字建模手法,塑造了一个个似真似幻的温馨港湾,好似一个个青春梦想跃然眼前,难能可贵的表达了新一代大学生积极乐观释放压力的情愫。

——潘镜如副教授

理想与现实的谈论》作者:韩颂伊

导师组:潘镜如、何浩、周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经历的生活,充满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我认为技术的发展是理想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省略的”稳定的情绪”。

闭上眼睛倾听的行为和冥想很相似。

理想和现实的对谈,一种弛缓的意志状态。

希望现代人在忙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暂时安定下来。

导师评语
音乐是精神的升华,与视觉艺术的结合,赐予观众非同反响的心灵震撼。作者留心身边的富有韵律的声音,细心捕捉熟悉的音律,将瞬间感情谱写成一段动听的旋律,结合规律扩散的几何圆圈图形,仿佛一组组荡漾在暗物质中的电子涟漪,加以律动的文字独白,让人不由陷入冥想,脑中渐渐浮现出天籁之音千变万化的陌生模样。

——潘镜如副教授

《海到无边天作岸》作者:韩思进

导师组:李文龙、强勇、石韵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海到无边天作岸。”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登鼓山望海所作的诗句。作者同样以年少记忆为叙事出发点:由于出生在福建,长辈从事的对台工作始终是记忆中一抹神秘色彩:不停歇的碎纸机,亲切的广播声和蓬勃的大海是深刻的童年记忆。情牵两岸,声传四海。声波是连接两岸最早的方式至今不断。以1996年海峡之声广播节目《空中立交桥》,诗歌《乡愁》,歌曲《故乡的云》的声波可视化生成以圆为缘的声波之桥。将儿时记忆与“本是同根生”的两岸渊源结合,以五缘文化、海之意向、声波之桥为主题元素表达期许,“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再四处漂泊。”

导师评语
韩思进的毕设作品融入了童年回忆和真实体验,使她抽象的造型背后,有更多的叙事;多媒介之间,有更多情感纽带,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座隐形的桥,从她的时空出发,带我们走向作品深处。

——李文龙讲师

《颐-FAMILY》 作者:贺思奇

导师组:李文龙、周博、王钰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中国国⺠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针对患糖尿病人群的产品设计,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帮助这类群体,同样帮助社会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颐-FAMILY糖尿病闭环诊疗系统,供2型糖尿病患者在家庭生活场景中使用。设计将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产品相结合,通过数据连接实时监测患者血糖并自动分析调整胰岛素用量,结合互联网智能、人机交互、功能性、物联网等方面的考虑,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

导师评语
贺思奇同学为糖尿病病人设计的血糖检测产品,设计简洁,功能完整,虽然造型并不能说惊艳,但她设计体现出对于糖尿病人群的关怀, 以及从作品里体现出来的系统性和落地性,似乎成了本届毕业展中很稀缺的存在。

——李文龙讲师

声形 作者:孟腾

导师组:李文龙、李卫、海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育过程中,有声互动都是各主体间交互的有效途径。疫情当下,教育中师生间发声行为的频率越来越低,人们越发刻意的去掩饰和隐藏自己,发声这一功能正逐渐“退化”,有效发声行为逐渐减少。因此,我通过环境模拟,借助交互装置、动画等,以触觉、觉听、视觉为媒介,引导人们主动发声,并在引导中对自己的整个行为过程产生思考。

导师评语
孟腾的作品是关于声音和形状的,从当下割裂的人际交往场景出发,将疫情下的社会现象转化成了交互艺术装置,在作品的背后,是他大量的调研和思考,以及从视频到产品的多媒介尝试。今年线上的毕业展,使他的装置作品展示效果打折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遗憾也正是他作品想表达的内容的另一种呈现。

——李文龙讲师

如果每一颗沙石都能变成珍珠

作者:莫舒

导师组:李文龙、王选政、周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冠疫情、政治局势、社会经济的三重压力下而不断上升的社会群体焦虑,数据不断攀升透露令人不安的故事,全球均面临巨大的考验,人类似乎已然陷入巨大窘境。一个人遭受挫折以后,不管是由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引起的,在心理和行为上总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理智性反应,一种是非理智性反应,这是一场自我的心理救援,为呼吁人们改变对于挫折的态度,在面临纠结挣扎期后能用行动创造希望尽快过度至安全期,解决问题与冲破窘境。

导师评语
莫舒同学的毕业选择研究了她感兴趣的生物艺术相关内容,她整个创作过程积极主动,试验性的主题允许她使用更多元的媒介创作,虽然在疫情期间进度受到影响,但是仍然很好的呈现了作品。

——李文龙讲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