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展⑯

发布时间:2022年7月5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563

本期责任导师
张文超讲师、封帅讲师、廖柳钧讲师

“我们还能承受多少?”——关于媒介信息的重量》 

作者:李梓湉

导师组:张文超、费俊、陈小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纷繁复杂的当下,人们往往会忽视媒介信息所承载的物理“重量”。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交互装置,通过移动端交互程序和搭载陀螺仪传感器的智能手环,构建了一个强关联性的“身体阅读”形式——参与者付出的实际体力劳动会转化为接收信息的能力,我希望能以此唤起人们对媒介信息实际重量的认识:这份“重量”带给人们的心理压力是真实的,提醒人们应更加科学地对待信息交换,拥抱健康的网络生活。

导师评语
人的生存状态依附于信息系统的运转逻辑,日常信息过载与注意力的被动多线程化是每个人在当下都不可逃避的经验,李梓湉的作品对这样的现状提出反思,观者可以通过智能穿戴终端连接她营造的似曾相识的社交程序,以消耗自己的体能的方式,去体验海量未读信息的不可承受之重。

——张文超讲师

《记忆剧场 作者:谢玥雯

导师组:张文超、费俊、陈小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主题为数字空间中的记忆延伸。楼房是承载着极丰厚情感与记忆的载体,当时过境迁人去楼空,曾经最具归属感的房屋终成废墟。我以此在虚拟的空间中构建了一种记忆的回溯方式, 从一些小的记忆碎片,到承载记忆的直接载体——老楼,再到最终仅剩的废墟,用碎片化的信息构建出一个可游走的场景。

导师评语
谢玥雯的作品面向自己的家庭与记忆,运用声音、真实环境的空间扫描和数字模型,构建了一个还原家人与自身记忆的沉浸体验空间,观者通过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聆听与游走,与一段记忆产生共鸣。

——张文超讲师

《粉丝的诞生》 作者:郭晓彤

导师组:张文超、孙聪、王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大众生活的普遍粉丝化,在社交平台作为个体的我们均需要完成各式各样的“粉丝任务”,来体现个人的参与的程度和存在感,本作品汇集我在社交平台中的各类社交信息形成我个人的社交信息宇宙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交互图谱。观者可以以多种视角观察我曾经的粉丝任务,体验一种被逐渐强化的 “粉丝式” 互联网参与模型。

导师评语
《粉丝的诞生》这件作品在人力可及的范围下重现了作者个人的社交信息宇宙,参考星图的视觉图谱和交互穿梭阅读方式,以她个人为原点重现了在海量社交参与信息中无数的内在联系、关注线索和社交“任务”,用以探讨当下互联网参与体系中的无处不在的“偶像-粉丝”关系。

——张文超讲师

《 当末日之火穿过我的身体 doomsday flame all over me》

 作者:陈思伊

导师组:张文超、廖柳钧、滕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的清醒时间里,我通过将自己放在一个意识优先于现实的英雄主义设置中来形 成一个更优化的事件处理模式。但潜意识的运作时间远超过主观意识,改变虽有成效,可依旧困难重重。我困顿于此,逐渐地只是关注于意识,及其虚幻产物。梦是只有潜意识运作时的生 成物,我长时间地记录着我的梦境,并试图从中寻找与现实的联系。

导师评语
陈思伊的这件作品具有多重指向,创作线索中涉及意识、梦境、叙事、技术等多种因素,带有一种在自我找寻和自我理解中游离的意味,以感觉而非逻辑的方式探讨了自己对当下世界的内在认识。

——张文超讲师

《盗猎游戏》  作者:杨丹倩

导师组:张文超、费俊、林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制作了一个“素体”穿梭在大众用身体与盗猎文本去创建的虚拟世界内, 这个游戏一共分为四个章节,观众可以代入“素体”的视角在这个虚拟空间内度过一天,使用网页叙事的作用是网页可以作为一个无限的非线性空间去承载这些文本内容,来表现大众在参与网络创作时,对原文本展开盗猎行动后创作的新文本,这些文本是多元且非线性的,我借鉴了他们采用的四个盗猎手段去盗猎文本:重演、挪用、混合、重置,重新拼贴他们的叙事,来设置网页的章节和内容。

导师评语
杨丹倩的作品从互联网参与的过程中发掘潜在叙事传递与文化转移,通过对大量互联网视频在传播中相互模仿、影响、渗透的调研,创作形成一套自己的互联网叙事生成系统,以交互网站的形式给大众提供一套内容生产的参与路径。

——张文超讲师

《彼岸花园-HANA TEXT》

 作者:张辉默

导师组:封帅、王钰雯、刘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彼岸”一词源自幼时埋葬宠物的土地上,所生发出的彼岸花这一切身经历。“彼岸花园”调用AI技术构造起一座关于多重记忆与情感的“花”园。在这里,“花”不仅仅是一种形态,更被视为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讯息与语言,被储存在云端,生长数十年,甚至百年千年,用以承载与传递情感。AI画像技术与数字辅助设备赋予了人们与之交流的可能。最终,聚集的“花”团形成了葱郁的草木,也交织出一座能够提供倾听、慰藉与长久陪伴的,关乎人类精神世界延续的虚拟数据库。

导师评语
辉默的“彼岸花园”回溯了他几年来所一直关注的身份议题,对于不了解的观众,这或许是难以觉察的。沉浸其中,作品所营造的疏离与浪漫却时时提醒我们,这是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于不同人群间留下的罅隙,所做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弥合。

——封帅讲师

《它|IT》 作者:刘怡麟

导师组:封帅、刘昶、黄泽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它/IT”呈现了一场关于“虚拟恋人”的社会学实验,作品回溯并调用了作者长期以来通过社交媒体与电商平台所储积的、能够提供“情绪支持”的讯息与表情数据。数据藉由不断触发,被投影于多屏之上。deepfake人脸识别系统对于观者表情的识别,使得这一触发机制得以实现。“与它在一起,没有羞愧,没有他人挑剔眼光的批判,这一切是多么美好而又安全。”,“它/IT”以互动装置作为媒介,忠实记录了数字技术盛行的当下,青年情感与机器智能背后所呈现的科技伦理问题。

导师评语
怡麟的“它/IT”来自于她对于“虚拟恋人”的技术伦理思辨。作品真实地进入了宏大互联网文化的一隅,以内部的视角,向我们展示出一幅“美好而又安全”的,极致真实、亦却极致虚幻的信息浮世绘。

——封帅讲师

《离开矩阵》 作者:杨嘉迪

导师组:封帅、石韵媛、潘镜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矩阵”以游戏设计作为策略,在真实的世界之外构架起一个与真实伴生的、平行的“风景”宇宙。作品聚焦于罹患网络成瘾综合症侯群的主人公,在具有陌生性的日常环境中,以步移“景”异的巨型文字作为一种“风景”,连续性地外化主人公内心的思虑,并逐步通过“风景”与玩家的对话推进游戏剧情,随着玩家为了收集碎片内容,在不断的重新探索中,逐渐深入了解网络成瘾边缘群体的日常想法与困境。最终,“离开矩阵”所创造的虚拟影像“风景”得以与现实逐渐拟合,外化的思虑也随之归于平静。

导师评语
嘉迪的“离开矩阵”在游戏之外,用技术创造出一种“被发明”的风景,以一种新的方式赋予了日常性以陌生性与诗意。在营造这一技术奇观的背后,作品更真实服务于罹患网络成瘾综合症侯群的主人公,所呈现出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令人印象深刻。

——封帅讲师

认知的高墙作者:曾维可

导师组:廖柳钧、周博、薛天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沙幔”叔本华认为我们的世界都只是摩耶之幕下的表象。人们永远为自身的境遇所蒙骗,反反复复。眼界形成的认知差异是不可视不可触的高墙。我进行了学术研究和调研走访,锁定了认知的主要进程与影响世界的方式。《认知的高墙》试图将人的抽象认知以具象化的进程展现,通过三个章节的叙述,探讨人的认知从个体到群体,他人到世界,再从集体认知返还个人观念的过程,来阐述高墙存在也不存在的证据。

导师评语
曾维可同学将关注点放在了人认知差异的话题上。通过从“个人”到“集体”,再“回应”给“个人”的三段式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反思“我”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对认知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

——廖柳钧讲师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