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二
发布时间:2022年7月4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2016
课题名称:想象城市
课程类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二
课程主持人:顾大庆
课程召集人:张嵩
指导教师:张嵩,谭瑛,张愚,顾震弘,王海宁,张彧,杜嵘,彭冀,李京津,梁洁,王逸凡,高舒琦,马骏华,朱昊昊,张映乐
时间:2022.3-2022.6
本课程共历时16个教学周,学生为建筑学院一年级学生,共170人。本课程由顾大庆任主持教授,制定整体教案和任务书框架。张嵩任召集人,统筹、组织日常教学工作。张愚、谭瑛、梁洁、李京津、王逸凡、高舒琦等来自建筑、规划、景观三个学科的14位教师共同参与任务书拟定和课堂教学辅导工作。徐洁、汪家伟、张佳琦等11位研究生助教参与教学辅助工作。
设计基础课程秋季学期从南京这一“真实城市”展开研究,通过对既有城市环境和建筑空间的微改造提升城市和建筑空间品质。春季学期则以“想象城市”为主题,从不同尺度、不同视角展开一系列即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又彼此独立的设计练习。和秋季学期一致,春季学期的设计练习依然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关系:包含城市层面的建筑群体规划,景观层面的开放空间设计和建筑层面的建筑单体设计,即集合形式、开放形式和单体形式三个主题。
本学期的三个设计练习围绕“形式”主题展开,均从二维图形的感知和解读为起点,设计最终的目标则指向于三维空间。三个设计阶段分别以“图底关系”、“透明性”、“空间组织策略”为形式认知和操作工具,学生从上述三个“形式工具”的游戏性应用展开,后续设计研究中进一步作为形式观察、分析、评价的重要工具和评价标准。可以说设计练习的完整过程也正是上述“形式工具”的学习过程。
即便设计以抽象的“想象城市”为载体,设计学习依然以对真实城市空间、生活场景和生活情境的观察、感知和想象为基础,以日常观察和认知为基础。
城市是人们聚居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社会及其结构升华的积淀,是最复杂的人造物。建筑是城市物质形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的主要界定要素。集合形式可作为建筑师理解城市物质形态的一个切入点。按照槇文彦的定义,集合形式是指建筑或准建筑的群组,它不是不相干的独立建筑的简单集合,而是遵循着某种将建筑集合在一起的道理。“图—底”拼贴工具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如何通过建筑组合建立城市空间秩序,进而理解集合形式的特征。我们还要探讨开发强度指标与城市三维形态的关系,运用序列视景方法理解城市空间的动态体验,最后尝试以文字、图像拼贴等多种媒介感知和表达想象城市的空间叙事和丰富内涵。
1.1 抽象构图与图底关系:用黑色纸片在白纸上进行抽象的构图操作,运用格式塔原理体验“图—底”拼贴。要求拼贴构图具有某种组织特征,留白的空间具有“图”的属性,并有适当丰富度。
1.2 拼贴城市:以给定的建筑平面图为素材,拼贴形成城市片区的总平面图,建构想象城市的街道、广场和院落,建立城市空间的秩序,训练学生运用图底关系的空间感知在城市层面的操作能力。
1.3 从2D到3D:选择前一阶段的一个平面方案进行调整深化,发展三维模型,运用序列视景等方法探讨建筑形态、空间体验及开发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
1.4 城市叙事:重点探讨想象城市的内容问题,即城市生活。设定城市片区定位及建筑功能,想象该片区中人的工作和生活,并用生动的文字进行描述。
1.5 叙事图像表达:根据上一阶段想象城市的文字,运用拼贴、手绘等方法制作系列化场景图像,表现城市生活。要求重点表达具体人的空间叙事性。
▲ 设计基础 | 1:集合形式 | 学生:杨雨晴 | 指导老师:王逸凡
▲ 设计基础 | 1:集合形式 | 学生:魏喻茗 | 指导老师:张愚
开放形式,即没有屋顶的空间,在形式上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因素少的空间,在功能上指向大众开放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绿地等园林景观,而且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院等公共空间。在第一阶段“集合形式”的练习之后,我们要从“集合形式”中选取一部分作为开放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设计。透明性是开放形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但是抽象形式的一个特别现象,也是开放空间组织的一个方法,还是设计成果表达的一种方法。透明性将贯穿这个课题的始终。
2.1 透明性基本练习:在纸上用碳粉创造透明性的构图并解读,然后将平面的透明关系转化为立体的空间关系,研究如何认识和解读“透明性”。
2.2 场地分析与概念拼贴:在第一阶段的“集合形式”中,选择一个开放形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图解分析来认识场地的基本条件,再通过一幅拼贴画发展设计的基本概念。
2.3 模型研究:在2.1基本练习和2.2概念拼贴的基础上,用1:150的单一材料模型进一步深化设计,将抽象的拼贴转化为具象的开放空间设计方案,并加入景观要素。
2.4 组合构图:以2.3阶段的空间模型为基础,在SU中建模,并完善设计,将SU模型输出的平面和剖面文件为素材,在CAD中修改完善,在Illustrator中进行组合构图,最后在打印稿基础上进行手绘渲染。
2.5 照片蒙太奇的场景表现:通过各种照片素材的片段来建构一个虚幻的场景。用这种表现方法来呈现开放空间注重真实材料的表达以及城市生活的体验。
▲ 设计基础 | 2:开放形式 | 学生:李佳宜 | 指导老师:谭瑛
▲ 设计基础 | 2:开放形式 | 学生:王艺璇 | 指导老师:李京津
本阶段聚焦于单个建筑及其所处的城市环境,研究建筑的形体、内外联系等建筑单体和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问题,讨论建筑空间、实体、材料和使用的关系,综合成为建筑单体的形式研究方法。通过发展恰当的空间概念获得有质量的单体形式是本阶段的学习重点。空间概念既可以直接来自于对建筑先例的解读,也可以间接借鉴于雕塑、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经典作品。对既有作品“概念”的提炼、归纳本身就是创造性的研究过程,而将其系统性地加以应用,解决单体建筑面临的内、外需求即是对空间概念的创造性诠释。也就是说,对于设计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设计的方法,即如何从一个粗略的想法演变成一个具体的、建筑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这就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法不但需要将从概念到建筑的转换根据问题分为若干个阶段,而且需要就设计媒介、操作方法和期待成果作明确规定。我们在这里介绍的设计方法包含了数个环节,也对应于设计练习的各个阶段。
本课题的设计任务是在想象城市的开放形式模型中选取(或添加)一个建筑体块,将其设计成一个与城市叙事有联系的公共建筑,比如社区中心、展览馆、书店等,建筑面积在600-700平方米。其练习环节为:
3.1 问题与概念:形成一个建筑空间操作的初步想法,包括在开放形式场地中选择(或添加)建筑体量,确定建筑的使用目的和空间组织策略。
3.2 抽象与组织:将“概念”具体化为多个空间-结构体模型。以操作清晰性和体验丰富性的统一为目标,单一材料模型研究为工作媒介,空间和结构一体为原则,探索和发展前一阶段确定的空间组织策略。
3.3 区分与完善:通过模型材料的区分强化设计概念,完善设计方案。以多种模型材料发展设计方案,通过完善气候边界进一步研究建筑的内—外关系,并将前一阶段获得的空间组织概念加以细化表达。
3.4 材料与建造:通过模型和空间透视拼贴的方法研究建筑的材料、建造问题。
3.5从模型到图纸的研究:通过绘制建筑两套不同比例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进一步总结建筑空间特征、发展建筑设计方案。
在最后阶段,学生要继续将单体形式的建筑设计进一步完善,制作一套完整的CAD图、一个1:50的成果模型以及模型的内部空间及外部形体照片。此外前两个课题的成果也要在期末评图中作整体展示,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成果。
▲ 设计基础 | 4:最终成果 | 学生:黄韬睿 | 指导老师:高舒琦,朱昊昊
▲ 设计基础 | 4:最终成果 | 学生:杨璐菲 | 指导老师:王逸凡
▲ 设计基础 | 4:最终成果 | 学生:李天骄 | 指导老师:王海宁
▲ 设计基础 | 4:最终成果 | 学生:费晓妍 | 指导老师:张嵩
“想象城市”教案的产生源自于抗疫的应变措施,线上教学的现实条件使得针对真实城市的研究以及团队合作的教学变得困难,但是这也给另一种教学的构想提供了机会。集合形式、开放形式和单体形式这三个课题延续了上个学期在“现实城市”中的问题,但是更加强调“形式”研究。今年已经是这个教案的第三年,在教案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个课题的练习内容都有调整,使得练习推进的逻辑性更加清晰,教学成果也更加显著。
教学成果暑假期间在前工院5楼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门厅展出。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