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家纺杯·2022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家纺创意画稿组)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 分类:服装服饰作品
浏览量:8661
有“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有“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亦有“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更有“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我认为《东方·潮》表达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内容,更是通过形式去阐述某种东方文化的思想——“禅意”这一主题。本作描绘的是一幅想象中的山间景色,表达的是东方文化中“禅”的意境。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渴望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使得这种“禅意”成为了一种回归的潮流。本作通过描绘层层叠叠的“树木”、活泼戏水的“仙鹤”、闲情野逸的“渔家”以及呼朋引伴的“归燕”,来营造这种“禅”的意境。配色有低调沉稳的蓝绿色系,有明快活泼的黄绿色系,有优雅宁静的蓝紫色系。产品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到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细节。构图上运用了传统纹样的形式,瀑布的部分为阳纹——三只飞燕;树木的部分为阴纹。
在东方文化与艺术中,最典型、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佛学的禅文化、禅意境与禅意生活美学。该作品通过整体色调统一、局部形态丰富的造型方法,建构了一幅浑然一体的画面,巧妙而含蓄地呈现了“禅意”这一东方美学。作品以静默冥想中的山间寂景、丰富多样的形态为造型核心,以层层盛叠的“树木”、活泼戏水的“仙鹤”、闲情野逸的“渔家”、以及呼朋引伴的“归燕”为具体元素,组合营造出具有丰富多样、活泼热闹的形态画面,同时又通过和谐统一的色彩创造性地呈现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禅”的意境与美的“禅意”语境。作品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设计中运用的“加法”有余而“减法”不足。好在作者控制画面色彩的能力较强,使“加法”有余的设计,具有了“减法”设计的感觉。
以传统敦煌壁画艺术中生动形象的动物、植物、建筑元素为灵感,八角钟楼、层楼、角楼、阙、塔,姿态万千的动植物穿梭其中,串联自然与人文。对传统敦煌图案元素进行提取并创新设计,通过对生机勃勃的敦煌场景刻画,勾勒敦煌生灵万物之美。在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的转化,延续敦煌图案中的独特奇巧的艺术特征,从而构建出别开生面的敦煌景象。将生活、艺术、世界串联,与现代生活产生共鸣,以此美好意蕴延续传统敦煌艺术的恢宏之美,展现东方审美风潮。
在这幅作品中我看到年轻设计师大胆的将未来元宇宙观呈现在设计中,并使用波普感的强烈大胆配色,蓝黄紫的互补对比色,用平面二维的色块插画形式来表达丰富的故事内容。在设计搭配上,设计者从更多的维度去思考图形设计在家纺产品以外的场景应用,这也是未来设计大环境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此设计作为墙纸,充分的展现出了它的趣味优势。但作为床品,在内容表现上就过于复杂。而且整体蓝色调的家装环境风格冲击力过强,如果做一些元素的提取或者简化会更加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直接表达设计简单,但更多时候克制的运用设计才更考验设计师的把控能力。有难度就会有进步,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年轻设计师们一些小小的启发。
秋,是复杂的,它含蓄而深邃,朦胧又坚定,无法让人准确说出对她的全部情感。记忆里浅黄的光自山角往四处弥漫开来,晕染成了天边的一片黄昏,云霞的光与半边赤金的太阳痴缠在一起,像是水彩画中几抹肆意的挥洒,是能让人一眼沉沦的颜色,层林尽染间,是隐匿了喧嚣的小房子。这样的季节,总让人有洒脱和自由的情怀可以沉思,可以无言,但心里永远是清畅的。
作品名副其实写满了浓浓的秋意。秋天的景观,自近而远;秋季的色彩,渐行渐浓。作者以大自然为题材,设计内容丰富,耐人寻味,描绘出了醉人的秋韵画面。无论从构图、色彩的美学效果上,还是床品、软装等设计的应用上,该作品都美轮美奂,不仅是一幅艺术设计佳作,在市场应用上也同样具备商业性。
鼓声阵阵,大象高亢的吼声从一片芭蕉林里传来。古老文明再现辉煌,元素选取高大威猛的大象以及芭蕉树与云南傣族图案,运用现代的构图分割以及充满活力的颜色重新演绎古老文明的魅力。不仅仅是文化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是艺术的融合与交织,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和谐美丽,散发出更大的魅力。
大象作为中国的传统吉祥象征,寓意着“吉祥”。设计者运将热带植物和大象图案结合,融入异国艺术图纹,构图完整、丰富。同时对比色的应用和谐、柔美、舒适,用现代的艺术语言讲述了大自然的美丽故事,用较娴熟的设计技法绘制出了一幅祥和的自然与文明共生的图画。应用于市场,会成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家纺产品设计。
城乡之美亦是潮流之道。“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认为城乡融合也是我们的热潮思想之一,城乡融合之道便是作品的灵感来源。作品设计中包含3D建筑与平面耕田,建筑屹立,绿地围绕,自然的宁静扑面而来;耕田又如绽放在春日中的花瓣,一乡更比一乡新。整体构图从上至下,希望之帆在生命源泉连接两端,城乡之美也是东方潮。
设计师看待此次大赛主题“东方潮”的视角,独特的放在了中国城乡融合的社会现实之上。这是一个没有太多先例的题材,同时也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题材。在题材的选择上,设计师的大胆和创新是这幅作品的最大亮点。在作品中,设计者描绘了城市建筑和乡村田野的结合,科幻和自然的融合,场景和细节的组合,十分有想象力。在局部的构成上,设计者运用了视线的错觉,构造了一个从横交错的立体结构,既似曾相识,又有一丝神秘。作品中多处出现的阶梯,或许是设计师希望表达从农村到城市奋斗之路的不易,颇具现实意味。
不过,这幅作品仍有遗憾:一是整体色彩和风格有些常见;二是在具体细节的线条造型和元素构成上欠缺功力;三是图案元素仍然流于普通,如果继续深挖生活的场景,可以找到更有特点的应用元素,让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这是一幅视角新颖的作品,希望这样的获奖作品能够鼓舞在题材和立意上更结合时代的创新者,同时也希望设计师们能够更上一层楼,把创新的题材完成的更精彩。
此件作品以“国潮”为设计主题,画面提取了如云纹、仙鹤、层山以及中式传统的亭台楼阁等诸多元素,并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分散式构图,将不同的景象依次置于画面当中,彼此不同却又相辅相成,为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以小见大”的构图形式,讲究在方寸之间表现深远丰富的景物,有“气吞山河之势”。画面以众多中国式图案元素为主,且色彩和谐,对比度低,体现了传统中式地毯图案“含蓄、典雅”的风格。画面以植物花草为主,植物枝繁叶茂,寓意生机与兴旺,上飞舞的仙鹤寓意益寿延年,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吉祥寓意,为典型的中国式室内纺织品图案设计。
本作品选择了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进行艺术变化、组合,舒适亲切。同时在布局上吸收了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手法,使整体视觉丰满合理并且具有节奏感。色彩搭配和谐自然,华丽、优雅。体现出设计者的扎实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
祖国随着如今的发展,现代风,科技风越来越成为当下东方潮的代名词,这副画稿化繁为简,用简单的色块精炼出房屋,城市的外形,用现代化的线条加以装饰,充满数码化,科技化的感觉,这也是未来城市给我的感觉,充满无限的可能,也是东方潮流给我的感觉,轻快明朗,向着科技化,数码化发展的东方潮流美。
本设计在众多参赛作品中,以其轻松明快的风格脱颖而出。采用几何、色块的调和对比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概括化处理表达出作者所想象的具有数码感、科技感的未来城市形象,演绎出别样且趣味的“东方·潮”。作品通过不同层次、形态的几何块面进行重构、层叠、组合,并采用粗细不一、富有变化的线条进行纵横应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层次和虚实,整体效果简约而不简单,色彩丰富但并不繁杂,整体基调单纯明快,能够较好地吻合当下的时尚语境。设计作品的场景应用效果也较为适宜,通过对于主图的局部提取与变化展现出丰富的多变性。
不足之处在于东方文化元素的特征演绎不够鲜明,数码感以及未来感的表达可以更为大胆。
本作品以自贡文化为主题,自贡盐业历史文化丰富,彩灯文化历史悠久。本作品提取自贡老街建筑、自贡井盐制作工具天车、自贡彩灯灯具、自贡美食、挑盐工人等元素进行纹样绘制,并将各元素进行排列构图,以灰绿色为主色调,以挑盐工人从月亮上走下为视觉中心,体现自贡一派和谐美好、热爱生活的画面。
该作品采用自贡的地域文化、艺术、建筑、民俗及盐业特产等相关元素,色彩应用大胆,笔触阳刚硬朗,用冷色调表现了红火的生活场面,用写实的手法描述了人们为美好生活奋斗的精神风貌,歌颂了盐都人民乐观向上的幸福生活。
作品从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的器物纹样获得灵感将器物中的纹样提取,以器物中的动物纹样作为主元素,搭配植物纹样。唐朝开放、兼容,作品同时融合了孟菲斯派的构成形式将几何图案与唐朝纹样结合,实现二者的中西融合。运用到床品抱枕、窗帘等家纺产品中及室内香薰、家具装饰等延伸产品中。
本作品的设计符合本届大赛主题,作品内容选择了中国纹样元素进行时尚处理,归纳组合,描绘出适合现代人群喜欢并接受的视觉效果和形象。作品呈现典雅、丰满,表现手段细腻认真,色彩明快和谐。整体感觉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和美好的发展空间。
辞旧迎新,狮虎闹新春。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而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更要注重推陈出新,将经典元素融入新的表达。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吉祥元素以及丝绸之路。将传统的年画、剪纸、对联等表现形式融入其中又加入现代感的表现手法,活泼俏皮,呈现新一代“国潮”风范。整幅纹样设计不仅可以融入家居环境,还可以运用到服装设计、周边、包装等,运用广泛。
该作品只用了红蓝两个较传统的中国颜色,但却将传统元素大胆的提炼、结合与创新,在运用上也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应用到家居服、环保包及装饰画上都有不错的效果。同时,设计者也把握住了辞旧迎新这一消费环境和时间点,说明作者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意识。较为可惜的是作者在家居用品上的应用稍弱,新春佳节是装点室内的大好时机,希望作者能够继续深挖研究,将作品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
灵感源于具有辟邪作用的苗族银饰,采用虚实的设计手法对苗族银饰的平面形象进行纹样的再生设计,并将纹样融入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中。《本草纲目》记载,银具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驱邪气”的作用。作品旨在弘扬我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家纺产品进行文化赋能,同时传递以银饰纹样进行驱邪保平安的美好寓意。
苗银首饰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作品巧妙地将其图案艺术化设计,将非遗产品图纹跨界融合于家纺产品设计,不仅激活了非遗艺术元素,而且给家纺产品设计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艺术传承内涵,是幅令人心生欢喜的巧妙佳作。同时作品色彩淡雅、柔和、大气,图案造型端庄、对称、灵秀,整幅作品温婉宜人,十分适用于家纺软装的各类产品。
作品将二十四节气的优秀民俗文化提取、精炼、设计、做出创意图案,与植物染结合,并以传统灰缬技艺在棉布、丝绸上进行创作,利用不同节气20多种植物进行染色,制作出24幅纯手工、纯天然的作品。不仅保留了植物染的原汁原味,又赋予了植物染新的文化内容,也让二十四节气有了新的载体,加强了民俗活动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蕴,加强了人们对文化的再认识。
该作品立意新颖,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灵感来源,从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形象中提取造型元素,以传统植物染工艺为核心,结合自然材料的棉、丝进行创意设计出24幅装饰壁挂,以契合“二十四节”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系列感较强,形式感新颖,色彩特点突出。不足之处在于:即装饰艺术壁挂的造型与构图,一是不够饱满;二是所交作品图片较小,作品细节不够清晰;三是植物染工艺特色也不够突出。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视传统的东方工艺,也越来越多人迷恋上东方风格,他们喜爱古典但不刻板,生活方式简约但充满活力,在关注传统美学的同时也用新的审美方式去解读东方潮流。纹样的灵感来源于传统器物与东方园林,结合没骨、皮影画的手法,整体空间以温柔、淡雅的红、绿色调为主,既保留了传统的东方元素,也融入了新颖的表达方式,意在表达一种淡泊、舒适又不与生活脱轨的生活态度,为居住空间注入活力。
该作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完整度,从主版纹样、辅助纹样、配色方案到应用效果图都较好地阐述了其设计思想及体系,整体风格柔和典雅,突现出淡泊含蓄的东方美学韵味。该作品以古典园林为画面主体,将建筑、植物、山石等以场景化的布局形式灵活地融合于一体,采用传统绘画中没骨、晕染等表现手法进行造型,色彩基调柔和婉约,整体风格统一和谐。同时围绕客厅、卧室、浴室三个空间展开场景应用,并针对不同的空间拓展了相匹配的辅助纹样,使空间搭配层次分明,并将文化元素、创意思维较好地融入到时下的流行语境中,打造出宁静、柔和且富有特色的东方家居美学空间。
设计作品有待提升之处为:可适当增添产品的面料应用及工艺说明。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视为“仙境”以水墨为主题风格,反向运用构图方法制造画面纵深感,山体云海为主体物,配合海水纹样,达到同画面海洋与山体的不唐突融合,刻画何为仙郡,似人间又似天穹,虚实结合使画面真实与虚假共存,赋予画面空灵美,可用于软装,餐具,墙纸等领域。
阳光曝晒后的铁转为三价,化作白宇宙中漂浮的孤岛。岛中人或冥想,或眺望;或柳暗,或花明......宇宙在轮回,失而复得否?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道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来源于陈毅的名句,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而我画的这四幅画分别代表了四个春夏秋冬,其中冬天的松树属于我的主图,我将松树的坚韧和山的镇定自若结合在一起。“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是来自于刘桢的诗《赠从弟·其二》,我也是根据主题东方来以这首诗作为我的引子,根据这首诗绘制了本次比赛的稿子,松树在古代人的句子里常常出现,寓意着坚强不屈,经受无数的风吹雨打,以及时间的雕磨,依旧岿然不动镇定自若。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也是我们东方拥有的独特不一样的韵味人格品质。
设计灵感来源于“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海浪的潮起潮落。表达中国东方传统文化古至今依旧闪耀,本作品将新中式与现代简约相结合,蓝色的主色调表现了海的深邃宁静,深入人心的蓝不仅代表了海更使人的内心平静。
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首饰点翠艺术,并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其中的纹样与色彩。选取了点翠头花、钿子、簪子、梅纹、莲花纹、鸟蝶纹等元素,与以往传统的地毯形式不同的是,其中结合了不规则几何图形,并用点线面来分割画面,使画面增加层次感,营造淡雅的中式风格,为古韵十足的传统图案注入现代感与时尚感,是当代纺织品图案的新设计,也可应用在抱枕和丝巾图案中。
计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纳凉的折扇,扇子有形制以来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本作品从开始的招风引凉实用需求与家纺面料相结合。设计理念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作品大面积使用了墨绿色和浅棕色。墨绿色有自然地气息,浅棕色又能给人一点沉静的气氛,放在一起产生奇妙的设计反应,雅致而不失高冷,由情调生发出的温度让空间成为经典的存在。墨绿色具有古典效果,为衬托墨绿色,家居大多使用木材质,这样让人看上去更有生命的气息,让色彩有冷暖对比变化。
作品灵感来源于竹林和拼布技巧,竹林为主要元素,利用拼布技巧中的多次分割组合的方法进行画面构图设计。色彩的灵感来源于曝光度很高的照片,画面中有很多颜色但却很协调。整个画面是要表达人在这个缤纷的世界中生活,既要学会适应世界,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做最好的自己。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设计灵感来源于宋代篆香文化,清代香炉瓷器等,篆香如茶之道,一放一拿,心无旁骛,格物致知。该作品结合篆香和中国传统工笔花卉,及寿山石等。色彩清幽雅致,给人以舒适清幽之感,主要运用传统色弗肯红及瓷秘。感受静谧,文化韵味,给人以舒适美好之感。
灵感来源于中国彩陶纹样,中国彩陶图案是中国原始艺术的一个高峰,装饰性、图案化以及与之相联的程式化是彩陶纹饰的鲜明特征,被称为“人类童年的艺术”。伴随着现代都市生活中儿童托管需求的持续旺盛,艺术教育和文化遗产教育在儿童启蒙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该花型设计主要应用于幼儿园、儿童房、托管中心游乐设施等,秉承着用“人类童年的艺术”启蒙“艺术童年”的理念,将儿童对于安全感和求知欲的需求融入其中,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通过色彩的透叠层次,用现代几何化的风格,再现中国彩陶稚拙天真的趣味和抽象大胆的意象。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本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樊珣的《状江南·仲夏》,江南仲夏时节,雨下如注,仿佛倒川,落入生活各个角落,雨点串成珠帘从灰瓦间跌落是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意象。作品描绘了江南的梅雨时节,雨落成珠的画面,采用点与线去表达雨与江南建筑的关系。
可运用于壁纸,家用纺织产品等上面;在工艺上,可用扎染等,并在现有的材料基础上,可以用发光的材料,涂在画面中表达夜晚的烟雨江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对西湖水面波光闪动的赞美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情怀,主元素采用几何元素便是将此概括为具有设计性语言来表现,加之比较现代的线条元素相融合。
“斫而为琴,金声玉应。”作品灵感来源于东晋顾恺之的《斫琴图》,将画中制琴的人物形象置身于场景中,表现制琴的过程。运用现代分割手法,将画面解构重组,展现由室内到室外的场景。将带有君子气节的竹子,松树,太湖石穿插在画面当中,以表现魏晋时期魏晋风度的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纵情山水的风格。画面选取了东晋具有代表性的卷草纹,并运用竹编工艺将其图案化以衬托人物。颜色主要选取艾背绿、浪花绿、明绿、朱砂、赭石、石青石绿等中国传统色彩。将古老画作重新设计展现魏晋斫琴工艺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现代的配色画面分割又表现了现代流行国潮风尚之感。
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包含着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特殊的艺术价值,因此作为现代设计者,我们有必要把传统图案有机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本作品运用传统图案与孟菲斯图案,两者相结合。恰巧实现了“新”与“旧”的碰撞,“新”与“旧”的融合,既发扬和传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潮流。本作品使用较清新的色彩搭配,让使用者更贴近自然舒适惬意的生活。浅色温暖阳光的色调,让人感到温馨而不浮躁。室内中运用大量的点、线,丰富了视觉效果,使视觉上更具有空间感、层次感。
本次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竹文化,竹子象征着高尚、坚韧、等美好品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义非凡。古有诗句“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竹影婆娑,夕阳斜倚,正是此次设计想要表的的意境。色彩运用中国经典的传统色青绿色相结合,加之黑白与少量暖色的中和对比使画面舒适和谐。几何形分割抽象的山水加之散点式的竹影线面结合,错落有致,虚实相应,加之蜡染的肌理叠加,体现了新中式的风尚,不失为一种东方潮流。
《艺·唐》取材于唐代的仕女俑,唐代的彩绘仕女俑相较于其他陶俑更加贴近生活,风格也更写实生动。无论是从服饰发型各个方面都很有特色。整个作品是以仕女俑作为主体围绕着琴棋书画构成的,搭配了牡丹作为装饰。这两个仕女俑形象选择的是在服饰比较有特点的,这种贴体薄衣,和流畅的线条感,是这个时期的一种特色。在构成上首先是把棋盘应用在屏风的形制上,作为空间的分割,琵琶穿插在棋盘中,为了破除琵琶的平面感,琴身上的螺钿装饰换成了成簇的牡丹。书卷则是以不同的卷曲形式围绕在主体周围。底纹应用的是缠枝牡丹花纹和前面的牡丹做一个呼应。边框选择了两种元素,一个是象棋与棋盘的结合,另一个是伎乐俑与乐器的弦的结合。
“天高青一色,地阔意心扉。流水穿林过,暖阳径草围。”作品以江南园林庭院为设计灵感,以楼阁、凉亭等中式元素为主体,搭配植物与动物穿插其中,使用线描的艺术手法呈现出一副生趣灵动的游园景象。画面采用清淡典雅的蓝白配色,精细轻盈的线条和泼墨效果的点面相互呼应,既有中式风格的雅致,又有现代风格的时尚。设计用图案艺术诉说人生极净、东方美学,适用于新中式床品、沙发等家居纺织品以及鞋帽、丝巾等服装服饰用品。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将古词的山水意境以单色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清爽,幽静,安宁自得的视觉感受。以古瓷的蓝色系为主,稳重淡雅,更有中国文人的清雅气质。树木生长,溪水长流,山石叠加,寓意延绵不绝的繁荣昌盛,采用提花工艺来体现纹样会更加高级大气。
作品以敦煌壁画中的典型形象特征,发掘背后的艺术审美风格,根据“飞天虎纹”藻井图案提取具有代表性特征图案——“虎”的形象进行重新创作,新的设计语言将虎的生动性展示的活灵活现。同时在构图上,保留原有藻井的二方、四方连续的构图方式,在局部细节进行刻画,丰富画面的层次。结合当下流行的设计风格,进行丝巾等其他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