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环复兴公园公共艺术青年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3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竞赛资讯
浏览量:3742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公园城市”重要理念,强化公园建设与城市生活的全面开放融合,黄浦区以“公园+”理念持续探索公园绿地主题功能拓展。自2021年起,黄浦区正式推出复兴公园公共艺术青年设计大赛活动。2022年12月8日,围绕“生态、公园、城市、涵育文明风尚”时尚主题,以“节能、低碳、环保、Z世代”为理念的第二届“环复兴公园公共艺术青年设计大赛”已于上海思南公馆完成终审工作。
本次大赛汇集了校园、设计公司、研究院所、自由工作室、独立设计师等各路青年设计人才的218件作品投稿,凝聚了主办方黄浦区林长制办公室、黄浦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黄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黄浦区委员会、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和协办方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INS英雄、上海思南公馆商务管理有限公司等众多单位机构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最终,31件通过初审的设计作品经过现场专业评委组公平、严格的终审环节,角逐出10件获奖作品,让我们一睹为快,共同见证优秀作品的诞生。
公园拼图(Jigsaw Lost in Garden)
这是一个“拼图”游戏,在复兴公园的若干场景中放置记忆的碎片,最后于大草坪交织成一个闭环。木环象征中式,钢环象征法式,两条环带追逐、交错、呼唤、汇合,形成四个不同的切片,不断地出现在游园的途中,为游客提供休憩的场所、唤起历史的追忆。虽经岁月洗礼,复兴公园不变的却是对人与自然、与场所永恒的关注。最后,在那片大草坪上,拼图形成闭环,公园的使命由此圆满。
设计汲取 Christian Dimmer 关于「变迁设计」(Transition Desian) 的相关理论,以参与式设计的手法,结合可移动的轻盈座椅结构,鼓励大众以互动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日常公共生活的社交场景塑造中。同时,设计结合象征幸福与健康长寿的福鹿形态形象,塑造不同的福鹿 姿态,把艺术的氛围与美好的愿景植入到复兴公园。设计旨在提升公民参与度、使用合理性、材料舒适性的功能基础上,达到趣味性、可变动、弹性使用的功能特色。
设计围绕“公园城市”的主题,以代表岁月的年轮和胶片为灵感,将两者相融合设计成景观小品放置于复兴公园内。作品主要由年轮铺地、胶片隔断及古树组成。其中高度不一、交错排布的半透明胶片隔断不仅让空间更丰富,同时还融入了旧照片滑块拼图游戏、上海地图变迁线稿灯光、音频等互动设计,让人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上海的历史。
设计师将禅意植物、山石与欧普纹样结合,形成多元、包容的现代景观雕塑。并缀以从中国古画中拾取意象——联珠、星体,寓意“繁华不断涌现”之景。两株奇想花茎的交置、循环体现一种哲学上的循环、互生。装置底座可坐可倚,也可在附近打卡拍照、观赏,也可拿起鹅卵石在座位上进行“叠石”活动,人与景融为一体。将文化与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结合,成为现代人群的心理充电处。
作品灵感来源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班锁。攒,在木工的专业术语里指用榫卯把短小的木材纵横连接起来,“攒接”一词由明式家具研究第一人——王世襄提出。作品是汲取传统家具中经典的攒接图案,结合鲁班锁榫卯结构的特点而设计的城市家具。作品放置在城市公园中在满足公众使用功能的同时,展现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石林可放置在公园的娱乐休闲区域,由各个大小不同的水磨石堆放而成。其中有不同高度的矮凳,矮墩,吧凳以及桌子,供人们休闲娱乐。高低错落的石头堆叠着就像一个小型的森林一样,使得游客可以沉浸其中。尽管是相同的水磨石石头,但不同的高度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在较矮的地方就坐,稍高一些的地方放随手物品,有脚踏的地方作吧凳。
在大楼林立的都市中,我们习惯于撒下自然的种子,成为现代城市中的一处处景观。那么在广阔的山川田野中,我们是否可以撒下城市的种子,而这些城市种子又会冒出何种枝芽呢?装置主体用废弃的螺帽螺母置换大地土壤,钢筋置换绿色植被。外围设置一条圆弧形的步道直通地下,视线的高度随步道深度而改变,步道的最深处,视野水平线将于地面齐平,也将更加能感受装置中的新“土地”和从中破土而出新“枝芽”带来的冲击力。
“绿草长凳”是一款可自动收起,有效防烫防雨的户外公共座椅设计。它以独特的分层方式设计长凳,将长凳的坐板部分收纳在长凳外层下面,而长凳外层结构顶部可种植绿色植物,在晴天烈日下绿色植物可以有效阻挡阳光和吸收热量来降低长凳坐板的温度,而雨天又能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当人们起身离开长凳,长凳的坐板会自动收回到长凳外层结构中。
作品为位于上海黄浦区环复兴公园内的景观亭,可观赏可停留休憩。整个景观亭以法国代表性元素——羽毛为出发点进行构思,提炼羽毛外形为异形顶面,材质为可弯曲变形的生态竹子,以点、线、面的形式构成景观亭的各个部分。通过虚与实的结合,丰富了景观亭的空间层次感,也提升了空间的趣味性,通过中西方元素(竹子、羽毛)的结合,亦体现了景亭文化包容性及多样性,同时结合周围环境设计,成为当代热门的网红打卡胜地。
以具有代表上海的标志物件“油纸伞”为创作主体,加入灯柱的新元素,表现下雨天的动态感,灯柱与油纸伞的空间关系给观众带来一种错位的空间感,再配合下雨声的音效,模拟雨天的声态效果。白天的呈现是下雨天的具象化,夜幕降临后,变幻的光影效果呈现世界的多姿多彩。
相关: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